第一章 引言
什么是太极拳
拳,中国话指“拳头”,太极拳是一种基于太极原理的中国传统武术之一。术语“太极”来自一本古老的书“易经”。太是巨大或者非常大的同义词; 极是地球两极的代名词,太极意无穷无尽,就像宇宙。 “易经”大概是用阴阳原理来解释自然界的最早记录。阴被认为是被动的力量,而阳是正面或积极力量。万物都可以在阴阳的动态张力之间找到自己的本性。太极的标志是双鱼图,它代表了宇宙的两极:阴和阳。这两条鱼排在一个圆环里,白色代表阳,黑色代表阴,白色中有黑点,黑色中有白点,意味着阴和阳处于和谐状态。太极拳是以这个基本原理建立的。
太极拳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从武术,主要用于防御目的,发展成为今天大家以有益健康为目的的一种锻炼方法。尽管太极拳现已发展成几种不同的式样或风格,但共同的是都由一定的动作序列编成。这些动作最初源于武术,甚至更早可能是从动物和鸟类的自然运动中得到启发的。这些动作被编排在太极拳中,以缓慢,柔美和谐调的动作来操练,从一个位置到下一个位置过渡。根据太极阴阳原理,每一动作包含了成对的阴(虚)和阳(实)的运动元素。太极拳适合所有人: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男性还是女性,健康者还是病人,人人都可以练习。通过太极拳的坚持锻练获得所谓的“超级太极力”来达到养身保健的目的。
太极拳是人们喜爱的晨练方式。这是在上海光启公园练太极拳的一景(2006年)
太极拳的历史和发展
中国武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汉代(公元220年),著名的内科医生华陀创建了一组动作称为“五禽戏”。这是中国拳术形式的开始。民间传说太极拳起源于十三世纪,元末明初(又北宋末年),创始人是张山丰。他是武当山的著名道士。初时在陕西宝鸡金台观修炼,明太祖洪武年间,先后修炼于四川太和山,湖北武当山。明天顺三年(1459)张三丰善武当内家武艺,是内家拳的创始人。关于其始创太极拳比较流行的传说是一日午后,张三丰在室内诵经,忽闻窗外喜鹊急鸣,三丰隔窗窥看,原来是喜鹊与长蛇相斗。喜鹊从树上鸣声飞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烈攻击地上蟠结蜿蜒的长蛇,而长蛇则静待突变,从容躲闪应敌。喜鹊用双翅扇打,利爪抓拿,尖嘴啄击,而长蛇轻柔圆活的闪躲,柔中显刚地反击,使喜鹊不但始终没有击中长蛇,反而总是被长蛇所逼,只好败逃而飞。张三丰由此顿悟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太极阴阳变化之理,因而创编了太极拳。张三丰创立太极拳之说,仍是目前武术界所持的重要观点之一. 张三丰以后,对太极拳的发展作出重要功献的人物是王宗岳。可是对他的出生年代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明代,另一种说法是清朝乾隆年间。《太极》杂志2010年第五期发表了李万斌先生的《太极拳史研究的最新突破》(简称“突破”)一文,报道了山西新绛县源流研究者刘晔挺先生在王宗岳家乡,作了五年以上的深入调查。山西新绛县的考证已经明确王宗岳是新绛县思贤里王庄村人,生卒年代是1525—1606年。家庭成员脉络清楚,在太极拳史上,是张三丰的第五代传人,他运用《周子全书》中阐述《易经》太极阴阳的哲理来解释拳理,写成《太极拳论》和《太极拳谱》,为历代太极拳名家所推崇。随后,太极拳与其他几种拳式如少林和武当有了广泛的发展。
我国著名中国武术史研究家唐豪先生,几十年研究探索太极拳的历史,曾于1930年至1932年间,三下河南温县陈家沟,调查考证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证实了在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有太极拳的传人陈氏第九世陈王廷。陈家沟的太极拳创始于清朝初年,明朝末年崇祯皇帝曾经鼓励文人练武,那时陈家沟的陈王廷是个文武兼通的人,他研究道家的黄庭经,参照了戚继光的拳经,在清朝初年他创造了陈家沟太极拳,即陈氏太极拳。河南温县陈家沟确是太极拳的著名发祥地。它把好几位著名的太极拳大师联系到一起。有一位叫武禹?(1812至1880年),他出生河北省永年城。他和他的兄弟在年幼时就对武术感興趣,从杨家的一位年长的拳师杨露禅那里学太极拳,后来武禹?搬到了河南陈家沟,获得了著名拳师陈常兴的培训。他研究太极拳的理论非常好,他消化和比较了来自不同流派的包括王宗岳和杨家人的太极拳,以自己的理解写出了很多精辟的文章。 “太极拳论”是其中之一。最后,他创建了自己的流派:“太极拳武式”。至于闻名于世,流传最为广泛的杨式太极拳是通过了连续三代人的努力。杨式的创始者是杨露禅(1799年至1872年),他的家乡是河北省永南。在他年轻的时候,他拜资深太极拳师陈常兴为师。杨露禅传教太极拳给他的两个儿子杨健侯(1839年至1917年)和杨班侯(1837年至1892年),他俩也终成太极拳名家。到了第三代杨澄甫(1883年至1936年),杨健侯的儿子,生于北江。杨澄甫自幼接受父亲的教诲。在他的青年时期,他除了刻苦练习外, 还认真研究太极拳。他始于经父亲修订的中度框架,并作出了进一步的修改,逐步建立了新的风格:一个大框架的姿势,有更多的扩展,结构严谨,动作温柔,优美,轻松,流畅。这使之成为今天最普遍的杨式太极拳。目前,太极拳本身可以分为五个主要款式:杨,陈, 吴,武,孙。根据全套动作的长度,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太极拳形式:短式和长式。杨式太极拳通常是长式或叫长拳。
杨式太极大师吕亚西在著名的避暑胜地北戴河介绍他的太极拳路(2008)
如何练好太极拳(我的经验)
我自1960年开始学打太极拳, 那时我在上海复旦大学读书,我的体育老师谈其襄巧是一位太极拳高手,他为了使学生有健康的体魄,平衡和缓解紧张学习的压力,乐于传授太极拳。我从他那里学会太极拳后,体会到它的好处,就坚持打太极拳,每天一次,年复一年又一年。渐渐地,太极成了我的嗜好,即使是现在,它总是伴随着我的生活。根据我的经验,在初学阶段要努力做到几下几点:
1.练好基本功。即先练会拳架子。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学到手。掌握每一动作的要点,力求一开始就把动作做正确。
2.循序渐进。我打的这一套长拳可分三段,至少有88个动作,不能急于求成,每次学几个动作,逐步加合而成。完成第一段后再进入第二段、第三段,就像是DNA分子的结构,叫做螺旋形上升。
3.贵在坚持。除了上太极拳课程跟老师学,课外每天要坚持练习,端悟每一个动作,这样自我就有一个逐步熟悉的感觉,信心也增强了。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这是良好生活方式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4.学习和领会太极拳先辈有关太极理论和实践的精辟语句。如保持身体平衡:“虚灵顶劲”,“分清虚实”;放松体态:“用意不用力”,“松腰”,动中求静;保持动作的连贯性:“上下相随”,“相连不断”等等。
我在瑞典隆德城Gerdarhallen体育培训和健身中心开初级班,初学者经一年内的春季(2-5月)和秋季(9-12月)两期的训练,每周二次,每次一小时,就能顺畅完成全套动作了。在第二年初学者能有机会参加“巩固”或“进修”班,每周一次,一个小时。除了反复练习全套动作,做到熟练,独立操练外强调动作要与呼吸协调,动作与动作连接的润滑,根据自己对太极理念和要点的感悟,对动作、架子可作出微调。
根据我的经验和体会,我把打好太极拳最重的要求归结成三句语:
1.心无杂念。你必须保持冷静,专注于正确地做好每一个动作。不想其它任何事,但可以有所谓的“联想”:与太极动作名称有关的联想,置身于自然。这类联想,我会在以后章节关于动作说明时介绍。
2.连绵不断。使你的动作顺畅无间断,就像山间的溪流,流淌不息。这就要掌握好动作间的连接。
3.柔和舒展。使你的动作缓慢、柔和,均匀,舒展。这就要避免任何紧张和故意用力,掌握好每一个动作包含的虚和实,阴和阳的同时到位。
以下是我以书法形式表示的以上三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