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 善良 博雅 坚毅

记录人生 记录爱情 记录美好
正文

吴冠中的江南

(2024-05-29 05:57:56) 下一个

吴冠中的江南
只有心头好, 才能成为救赎。让你甘愿放下小我。拥抱更大的世界,艺术也是救赎,前几天看了吴冠中展,颇有些意外,回来把以前买的他画册又翻一遍。

捐给HK艺术馆的多为他后期成熟之作,江南水乡为主,颇有些诗意,吴冠中的画里 似乎没有光线 永远烟雨朦胧.

薄纱般一撇草绿色,随手涂鸦在柳叶枝条上,让人不禁联想水面碧波粼粼,两岸烟柳拂风, 芳草萋萋,一下子明白了吴冠中提倡的形式美。 
他用油画画出了国画的留白,和韵味.还添加了一种美感,即画者的诗意.
抽象艺术到高处是相通的,也更考验观众的想象力,审美,感悟力,如同音乐,有些人能感受到那快意恩仇的江湖,如意大利歌剧,哪怕你不懂唱词,也能有灵魂随之摇曳之感,有些人只觉得音乐不难听.

抽象是抽象出感觉、氛围和意境.付诸材质,让观众体悟其中奥妙所在.
吴冠中说一生最看重三个人,鲁迅,梵高与他的妻子.与梵高的画有何相似之处?大概是经历,和那种形式美,简练,还有历最苦的劫,开最明媚灿烂的花那种精神.

好的国画,无一不带有哲思,或禅意、或诗意、或大道至简、或人生几度秋凉.物相是最不足道的所在.

自然形态因何有美感?如文人墨客爱的太湖石,单单一石头而已,因何有美感?如《松藤图》的松与藤,老松遒劲,藤蔓摇曳,有线条对比,有材质对比,有风骨对比,有年轮岁月之痕迹,就如音乐,不同对比 形成了韵律.节奏的美感.

水墨中,也常将物拟人,松柏苍劲,雄浑挺拔之不屈之志
如吴冠中在另一幅《林》中注释一般:“用点、线表现林之茂密,用墨块表现林之浓郁,林如人,多种多样,林如魂,捉摸不定”

一幅画的信息密度,也是引人入胜的关键,吴是正经学院派,1935年放弃浙大电机工程学位,1936年重新考入当时最高艺术学府的杭州艺专, 师从林风眠,潘天寿等著名画家,1947赴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深造,
极其专业的西画背景,给了他更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与表现能力.更强的概括提炼能力,吴应该是中西理念结合最好的当代艺术家.

吴冠中有些画,传递的信息密度是惊人的.如《高昌遗址》,《交河故城》《美国大峡谷》等,表现这类被风沙侵蚀万年那种苍凉悲壮感. 却也观察入微,风化与残骸 、万年雨水冲刷 、岩层构造、大自然风沙雨雪得雕琢痕迹等,各种细节处理都非常到位.

也有极简的,如双燕或江南水乡系列时,寥寥几笔黑瓦白墙,黑色或纤细或肃穆大门,银灰色的是河流蜿蜒,几笔勾勒的远处飞燕,水中清澈明亮的倒影,花花绿绿的是人类生活痕迹…………

不经意之处,细思皆带有深意,真正可谓大道至简.所谓最妙就在似与不似之间,形未到,但意境到了.

吴冠中的画中有人生哲理,如这句“仰望:山外青山楼外楼;横看:起伏人生,水陆兼程.”

他画里也有禅意,有悲凉却淡然处之的精神,
如他著名的那幅《苦瓜家园》,他写道:“苦瓜藤上结苦瓜,血统也,命也.多少事,光环与花圈,都靠苦瓜成正果,苦瓜不苦,我曾题四字:嚼透黄莲”

这都是与吴冠中的经历是有关的,在他3年留法学艺有所成之后,没有像同辈的赵无极、朱德群等,留在法国,他觉得巴黎的艺术生涯始终有种失落感,要摆脱,就要回到自己出生地,他的“苦瓜家园”.

不难猜测,文。革时期,对于这样背景画家,得有多难,被下。放,一家人分五处地方,不允许他作画,后来一周允许画一次,他也不再画人体 人像,从此改为画无关大雅的风景画.  没有作画条件,拿农村捡粪的粪筐当作画架和工具,一度被讥笑为粪筐画家.
吴冠中喜欢梵高,大概都是同样因由:艺术家的粮食是苦难. 所谓心不死,道不生,感人的艺术,皆孕育于画家丰厚的修养,和独特的感悟.

但可怜的梵高只活到37岁,吴冠中的艺术生命够长,科班出身,担任过中央美院讲师、清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等等,直至文。革被下放,也就是之后,他改画风景画,55岁才开始水墨画的创作,这改变无疑是他重要的转折.

31岁回国,20多年后,1978年,在59岁,才由中央工艺美院,主办了他回国后的首次个展. 之后也苦尽甘来,画风日臻化境,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也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世界各地办了大量的展,包括在大英博物馆.甚至画而优则仕.

成功的艺术家,其实也有很多是身前成功的,如伦勃朗,1990年,吴冠中的《交河故城》,在苏富比拍卖中,以港币255万售出,那可是90年.2007年,此幅画于保利拍卖以4070万成交,创造了当代艺术家国画拍卖纪录.
70岁到90岁之间的二十年,也是吴收获的20年.日本的葛饰北斋也是70岁左右才画出那幅著名的《神奈川冲浪里》,看来画家的主线任务,不仅是画好,还得命久.

活到老画到老,吴冠中在条件极其艰苦时,抑或名声大噪时,抑或刚大病初愈时,都没有放弃过写生作画,一生画遍名山大川,画遍四方,画到91岁.2010年因病去世,骨灰撒于大海.归于他爱的如线之春风中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PrimeryColor 回复 悄悄话 市场是试金石。
仁雅居 回复 悄悄话 吴冠中的画就是个噱头,在中国画里排不上号,在西洋画里更不值一提
茵芯 回复 悄悄话 他既懂西方油画,又深知中国文化,他的每一张画里都有中国的魂。一个中西结合的典范! 无人可比!
竹风_如火 回复 悄悄话 喜欢他的画!
无法弄 回复 悄悄话 我非常喜欢他的江南水乡的水墨画,那种清雅难以用语言表达。据说他的画在学术界不太推崇,因为他是中西结合的画法,肯定不属于西洋派,但国内学术派又不认可他是中国画的顶流,他陷入曲高和寡的境地,人很憋屈。后来他把很多画捐给了新加坡。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