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伞妈妈的育儿世界

雨伞爸爸和雨伞妈妈共同与您分享育儿的欢乐和艰辛、孩子成长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对中西混搭的育儿方法探索
正文

不会弹钢琴的妈妈,怎样培养出色琴童? -《如何将兴趣坚持到底

(2016-05-19 13:37:31) 下一个

(上接《如何将兴趣坚持到底(续一)》)

 

三、小马要过河,探索中前走

 

孩子对一件新事物的探索,就像从未经历过小河的小马驹一样,有几分惊喜、有几分害怕、有几分冲劲、有几分彷徨。虽然孩子对钢琴是一见钟情的,但是并不代表孩子已经充分估计到了未来的挑战和困难。因此,家长对孩子与钢琴“蜜月期”后的踌躇与反复,不要太着急,而是要给孩子心理上一定的缓冲,去储备进一步前行勇气。

 

此时的孩子的信心就像蜗牛的触角,稍一碰触就会缩回去。所以,小心翼翼的等待蜗牛的触角再次伸出来吧,让它放心的探测,让它知道前行时没有危险的,它自然会继续前行;父母需要做的,就是耐心而积极的帮助孩子度过这个阶段。

 

 

四、练习方法多,一点不枯燥

 

使用多种多样的练习方法,会帮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要求的练习次数,还不觉厌烦;从为每个下一次的练习做良好的铺垫。伞妈采用过以下方法,您也可以试试哦!

 

(一)孩子弹,妈妈唱

 

孩子不想弹,怎么办?告诉孩子,妈妈很想唱这首曲子,可是自己唱不好听,你能帮忙钢琴伴奏么?-你想知道效果怎么样?迄今为止,伞娃从来没有拒绝过一次妈妈的这样要求。

 

(二)左手比右手,全部拟人化

 

孩子在家练习只能是独奏,不会弹钢琴的妈妈当然无法像钢琴老师那样与孩子四手联奏这会孩子有时候感到枯燥。这种情况下,妈妈可以告诉孩子,其实你不孤单,你的左手右手是两个小朋友啊!他们正在又合作,又竞争呢!现在你弹一遍整个曲子,看看左手更棒,还是右手更厉害?

 

(三)爱心总动员,猫狗皆参与

 

孩子回家练琴的时候,肯定无法做到一两次就达到老师的要求。那么,如何鼓励孩子多练几次,来取得更好的效果呢?下面的方法,您可以试一试!

 

“爸爸过来看一看”:

如果孩子已经练习了要求的次数,但是效果还没有达到预期;妈妈可以说,爸爸刚才没有听到你弹这个裙子,你再弹弹,让爸爸过来看看是不是很棒,好么?

 

 

 

“卡车过来看一看”:

爸爸看完了,还是不太理想,怎么办?不用急,还有孩子最喜欢的卡车玩具啊!跟孩子说,让卡车也过来听听我们小琴童弹的曲子,好不好?然后就果真把卡车拿过来放在钢琴上,孩子一般都会为自己心爱的玩具再弹一遍的。

 

这个方法很好使的!而且,孩子喜爱的玩具,绝不止是一个吧? 看到这里读者妈妈们(爸爸们)是不是很开心啊?如果你狠一点,一个一个的单独邀请这些玩具来听,孩子是不是会超额弹奏无数次(这只是理论值而已,爸妈不会真的这么狠吧)?

 

如果您把所有的玩具都邀请过不止一次了,孩子有些失去新鲜感怎么办?没关系!周围可以“邀请”的朋友太多了,“楼下小妹听一曲”,“对门奶奶听一曲”,“窗外小猫听一曲”,“过小狗听一曲”……(注意,不是真的需要去麻烦邻居 只需要告诉孩子,他们住的很近,都可以听到你弹琴。)

 


 

邻居小猫小狗也用光了?只要你肯想,宇宙这么大,怎么可能会穷到没有可以用的!正在眨眼看着你的星星呢、月亮呢?门前的小树呢、花儿呢?……可以为这些自然界的美丽使者弹钢琴,孩子是不是除了兴奋,还有几分遐想?也许从此以后成为充满想象力的儿童故事小作家呢!

 

还有啊你也可以举起你的酷比手机,跟咱琴童说,怎么样,妈妈把你弹的曲子帮你录像吧,然后给你发给朋友开不开心啊!开心啊?那你准备好了么?开始录像啦,一定要弹棒棒的啊……等弹完了,如果有不完美的地方,正好给孩子讲一讲;然后重新再录一遍……这样来来回回很容易就折腾好几遍。

 

还可以改弹琴为拍手唱歌、唱谱子、做游戏,找朋友(音符)……各种鼓励孩子练琴的小技巧多的数不胜数!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当然,以上技巧不是真的要一次都用光的。孩子毕竟还小,您可以省着点用,要不然真把孩子累倒了!

 

五、 细项要分明,每项都评分

 

温柔耐心的妈妈,并不代表纵容和娇惯。孩子每一次的钢琴弹奏,妈妈都要帮助孩子努力比一次有所进步 而不是不动脑筋的重复几遍就完了。 

只要妈妈陪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了,就应该知道哪些是孩子需要注意地方;帮孩子记录下来,练习前提醒孩子加以注意。练习后,每一遍都给孩子分析一下哪里弹的好,哪里不够好。妈妈可以做个漂亮的小表格,挂在钢琴附近,作为每一天的小评估哦!

 

另外,伞妈也时常从YOUTUBE上寻找各个水平阶段的钢琴手弹奏的曲子,给孩子听;从顶级的钢琴演奏家,到几岁跟他一样练琴不久的小朋友;内容从复杂怪异的《野蜂乱舞》,再到经典的哈农练习曲。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对钢琴弹奏的高远志向,又可以没有压力、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来。

 

六、母子皆平等,都有让步时

 

不要以为在家练习钢琴,只要父母提出了要求,孩子每次都必须要做到才能结束练习。有些时候,可以给孩子协商的机会,比如当孩子说,妈妈,今只想练习遍,不想练三遍,因为……。即使孩子有时候说不清楚为什么,我们也可以在某些时候,适当的做一些让步。因为每个成年人的状态有可能每一天都不是一样的,更何况孩子?所谓做事有张有弛,有进有退,才是长久之道

  

六、透漏“小惊喜”,弹好就可得

 

在我们家里的各个角落,都藏有稀奇古怪的好吃的、好玩的;对付不听话的孩子,很管用哦!比如,当他练习了两遍,但还根本不熟练就要出去玩的时候 我会变出一个他最喜欢的棒棒糖,在他眼前晃来晃去!要想拿到棒棒糖,就要先达到我的一些要求哦!这也符合心理学专家提出的通过延长孩子的期盼时间,来培养孩子的耐心和毅力。

 

七、假想竞争者,独奏不寂寞

 

可爱的娜塔莉,原来是孩子的同学;后来孩子换学校,她被华丽的转身,成为是孩子前行中的假想竞争小伙伴。有竞争,便有动力;尤其是与熟悉的朋友假想做竞争游戏,动力无穷哦!

 

 八、不知大咖谁 但识音律美

 

学钢琴,不是只是为了弹钢琴而弹钢琴。这个年龄的孩子也许记不住贝多芬是谁,也不清楚莫扎特是何方神灵;但是他是可以感受到乐曲中的一些旋律和一些情感的,比如是欢快的、还是忧伤的……甚至更细微的感情。领悟到音乐的美,才是学习钢琴的最高境界。

 

陪练的家长,如果可以在此基础上,给孩子做进一步的解释 运用形象的比喻和类比(不一定非强求要忠于原作的本意)- 不但会使孩子更加理解乐曲,还容易激起孩子更大的兴趣去不断的弹奏它,从而达到练习的作用。

 

 

 

比如,我们在为孩子选取贝多芬的《致爱丽丝》时候,给他讲述这是一段美好的感情,从开始到分离的过程。其中,哪些是美好的回忆、哪些是不舍的分离,哪些是对命运的无奈……也在他练习的时候,同步加以解说。当时孩子是四岁,他刚换到一所新的幼儿园,还对过去班级的小朋友念念不忘,依依不舍。这首《致爱丽丝》深深的打动了他,于是他在练习这首远远跨越他水平的乐曲时候,从来没有抱怨过困难;而是每天回家后都很自觉、很认真的反复练习很多遍。

  

九、最好的钢琴家,不一定是最好的钢琴老师

 

如果您已经做了所有该做的,孩子的钢琴学习还是不尽如人意;那么,也许您应该考虑重新选择更适合您孩子的老师吧!正如前文所说,孩子学习钢琴,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分别为:家长、老师、孩子。既然老师除家长外,是名列第二的,那么,如何为孩子找到最适合他的老师,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个单独的话题,伞妈抽空再您分享一下如何选择最适合孩子的老师,欢迎您持续关注本公众号。(完)

 


* 以上文章分享的是小孩学习钢琴的家长陪练方法;其实小孩学习英语也一样,都需要家长长期不懈的陪伴与鼓励;并且,学习一门语言,与学习钢琴相比的不同之处是,耳炫目染起着更为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婴儿学习语言一样,当他一岁前开口说话时,其实已经悄悄的储存了十个月以上的倾听积累期!

 

 

所以,伞妈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睡前双语小故事》,由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外教,外加华裔双语助教为您娓娓讲述和同步翻译。故事中还会穿插几个小单词的风趣讲解,让您的孩子有机会慢慢的进行日积月累。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赶紧报名本周日北京时间522日晚7:45-8:15的免费试听微课吧,千万不要错过哦!欢迎大家扫描如下二维码,询问具体报名方法。

 

 

 

 

关注孩子教育,关注雨伞爸爸公众号- 来这里寻找最接地气的育儿原创文章。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