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嘉的花店

我们一起去寻找美!

微信ID: appledehuadian
正文

试为名花一写真

(2016-07-24 11:13:54) 下一个


有的人就像金子一样,不是说可以按照分量去称量他们的价值,而是金子那种永恒不变的纯真本质和闪闪发光的特性,弥足珍贵。在apple眼里,陈国斌老师就是这样的人,他是一位当代篆刻名家,别号一庐。


认识陈老师还是在18年前,apple开了一间小小的服装店,专卖外贸服装。每天总有一位穿得挺“沙洲”(当地土话,意思就是今天的“潮”)的大叔汲着拖鞋逛过店门口,或拎着小菜,或拿着份报纸;偶尔也会进店看看,就这样一来二去熟识起来,原来他就住在我们开店的那条街上而且还是apple小姨的初中同学

陈老师对服装要求很“淹煎”(就是有品位地挑剔)有段时间apple店里来了很多款式很特别的裤子,一般保守一点的年轻人也会望而却步,然而陈老师却特别喜欢,因为住的近,我们又很熟了,他总是会把他挑中的拿回家试,买了一条又一条。有一次还看上了apple 穿着的那条,也给买了回去。欢乐得像个孩子。找了几张他的近照曝光一下,“沙洲”不减当年吧?

我们住的那个城市很小,apple认识的另外几个年轻人也认识陈老师,而且正经是他的学生,这样apple才知道陈老师是干什么的了。

借用陈老师在他书中的一段后记里的文字,你会觉得他很可爱而且很可贵:“我刻印起初是业余爱好,后来发现自己专注不能自拔,便辞去厂长职务改行从艺。在浙江美院进修时我差点后悔这个鲁莽的决定,因为在进修班里许多同学都是全国各地的小名家,各有一手技艺,我的年纪又大,像个“表叔”,“土”得很。幸好,我原是个工程师,又当过厂长,场面见的不少,于是慢慢镇定下来。经过一年的进修,我开了眼界。和我在上海工业大学读书时不同,美院比较自由散漫,老师和学生大多数都披头散发,很有气质,个个艺术家的样子,在杭州大街上你很容易辨认出这都是浙江美院的人,就像注册商标一样。不过,美院也有刻板的时候,比如学生大多数都是男的,简直是个军营,连少数女生也男性化,学脏,但未见抽烟;搞美术的,穿着都一致灰暗,色彩只对绘画有用。我很喜欢美院的老师和学生,并愿意模仿他们,改头换面,扮得潇洒。到结业回家,我妻子和女儿见到了一个扎着小辫子的丈夫和父亲。唉!人啊,说变就变。如果说当初我的选择像一个不懂游泳的小孩,手捂双眼跳进深潭的话,那么在美院的一年,就是我用求生本能去学游泳的岁月…”

据说他们当时有一个叫“细柳营”的组织,跟着陈老师和其他几位老师一起学习书法,绘画,篆刻…apple的小服装店门前也是他们经常安营扎寨的地方,他们在一起总是嘻嘻哈哈地谈天说地,很少听他们谈艺术,问起为什么叫“细柳营”,他的得意门生@黄文斌说:“就是为了有个名号,将来可以出去行走江湖”,apple去度娘了一下:细柳原是指初春的杨柳,而细柳营在历史上也与一位叫周亚夫的“真将军”有关。18年过去了,这些微风吹拂的细柳们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何止是行走江湖,而是杀出了一片广阔天地。陈老师本人也在他一本七的年纪,遇到了贵人,圆了他的“土豪”梦,历时二年,铸、雕、凿、刻,治了如下金印,让我们一起静静地欣赏这位五十多年癖于斯的老印匠一庐的金印吧…

 

 

 

 

 

 

apple的小花店今天也因为有了这位金灿灿的“名花”而显得熠熠生辉。祝福陈老师全家幸福安康!


 

嘉嘉的花店微信ID: appledehuadian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