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嘉的花店

我们一起去寻找美!

微信ID: appledehuadian
正文

生命的最后60秒

(2016-06-21 07:00:15) 下一个

今天看到【生命分答】这个视频,由5家公益组织联合发起并由周国平、罗振宇、姬十三领衔发声的大型60秒语音公益接力。活动收入捐给先心病儿童救助项目。

中国是个特别注重死亡又特别害怕提及死亡的国度。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里没有专门辟出让我们如何认识死亡这个题。上述节目虽不是这样的教育,但将生命的最后60秒想说的话作为问卷也亦是个面对死亡的突破。

 

前几天朋友@罗罗还发了这样一则说说:

【妞妞写到晩年后跟我确认,“妈妈,晚年过后是不是。。。”用手在脖子上比划了一下。是的女儿,人生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死亡。你现在就了知也没什么不好[微笑]”】


这已经是一个比较勇敢的妈妈所为,但是提及不是每个人都能走完全过程才会遭遇死亡时,罗罗也觉得告诉孩子还过早。

 

以前有位朋友面对丈夫突然死亡,幼小儿子无助哭泣时说过这样一段话一直让我肃然起敬:“每一个孩子跟父母都有告别的这一天,不过你跟爸爸告别的这一天来得早了一点…” 这位伟大的母亲用了这样一句平淡真实的话让悲凉的别离顿时有了温暖的平静。

 

记得丹麦儿童文学家Glenn Ringtved写的一本教孩子如何去接受死亡的书“Cry,Heart,But Never Break” 中文译作《好好哭泣》,讲述四个孩子和奶奶一起生活,奶奶病危,死神来接奶奶并温情地让孩子们知道死亡是个必然事情的一个过程。让孩子们明白人生本就是痛苦和快乐并存。“如果没有死亡的存在,生的价值又在哪里?如果没有下雨我们会如此享受阳光吗?如果没有黑夜,又怎会歌颂白天?”

 

奶奶去世了,窗帘在清晨的微风中轻轻摇晃,死神看着孩子们平静地说:面对死亡,你们会哭,会伤心,但是永远不会破碎。让你们的眼泪和悲伤帮助你们开始一段新的人生。自那以后,每当孩子们打开一扇窗户,他们都会想到自己的奶奶。而每当微风吹拂过面庞,他们似乎感受到奶奶的抚摸…

 

其实这个生命最后60秒的假设,足以让我们去好好地思考如何面对死亡。中国自古有很多高人预知时日,坐化往生的故事。但是对于普通大众,如何由死向生也是需要一番勇气的。看过冯小刚一部电影里有一段活着的葬礼,印象深刻。而改编自法国前总理利昂内尔·若斯潘母亲蜜海儿·若斯潘真实经历的法国电影《最后一堂课》,讲的就是92岁蜜海儿“修炼生命”的最后课程,如何有尊严地死去,这需要一种对生命高度理解和勇敢决策能力。

 

看看这位老人留下的以“适求安息"为名,诗一般诀别信:

 

九十二岁,该是趁身体还没有大病痛就离开的时候了!

我将离开平静的人生。

然而离开亲朋好友和大大小小、即将出世的孙儿让我非常伤心。

不过这不是人生必经的过程吗?

我的丈夫、孩子,让我的人生圆满。

我不是百分之百的虔诚,

但是我常常说:“谢谢。”

感谢这世界的美好!

 

我希望以后可以有机会窥视,

看看人类是否变聪明了,

是否停止互相残害!

 

我喜欢花,

我的丈夫和孩子很体贴地从不让我身边的花断过。

从婚礼当天的金盏花,

一直到后来孩子们送我的漂亮玫瑰、绣球花和兰花,

这些花朵为我呈现出一面映照人生的镜子,

其绽放、盛开、枯萎,尽管时间或长或短,

都是人生的最佳写照。

 

谢谢大家,谢谢所有争取人类有适求安息权利的人。

                   ———蜜海儿·若斯潘

 


米兰·昆德拉说:“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这生命最后的60秒你想说些什么呢?

 

点击“阅读原文"你可以看到另一位把死亡看作是一种金蝉脱壳的黄专教授的《诀别的话》

 

嘉嘉的花店微信ID: appledehuadian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