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和尚、尼姑、居士是什么?

(2018-03-02 13:43:35) 下一个

    和尚、尼姑、居士是什么意思?大家都知道,和尚和尼姑是一般社会人士给佛门出家人的称唿,而居士则是指在家的佛弟子,把出家的男众叫作和尚,把出家的女众叫作尼姑。其实这样的称唿是有一点不合适的,只是一般人习惯成自然,积非成是,所以大众也都就这样习惯了。

    佛教的修行人可以分为在家弟子和出家弟子两类,总共又可以分为四众弟子,也就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比丘和比丘尼是指说,他外表现出声闻出家相的这些男众和女众,也就是离开了家庭,接受了出家的戒律,剃光了头、穿著袈裟而行乞食法的这一些沙门僧人;而现在家相的男众,则叫作优婆塞,现在家相的女众叫作优婆夷。

    好,我们先来讲优婆塞、优婆夷:

    现在家相的佛弟子,现在都被大家叫作居士。我们看很多这个佛法的道场寄给在家人的信件,收件人的称唿都是用“某某居士收”。在印度,梵语把婆罗门在家的这些出家人,叫作“迦罗越”;到了后来演变成为,不管是不是信佛教,只要是住在家里——居家之士,就被叫作“居士”。在中文里面,居士这个字本来是指学有专精,有一技之长的社会人士;佛教传入以后,居士这个称唿就变成了专门指修行很好的在家佛弟子,才有这个资格被叫作居士;譬如说在维摩诘经里面,维摩大士就被尊称为 维摩居士。所以,以前在台湾早期的时候,有老法师主张:“只有修行很好的在家人,才有资格被叫作居士,一般人是不能被叫居士的。”这样的一个说法也有它的道理。

    譬如说在《维摩诘经》〈方便品〉里面说到:“若在居士,居士中尊,断其贪著。”所以在中国古时候,有所谓居士十德的这种说法,意思是说,在家的佛弟子,要有十种德行才能被叫作居士;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被叫居士的。十种德行是指说,在世间长者所应该具备的十种特性。比如说:“姓贵”,种姓尊贵;“位高”,地位崇高;“大富”;“威勐”;“智深”,智慧非常的深细,结果后来在《水浒传》里面,有一个僧人就叫鲁智深;“年耆”意思是说有一点年纪;“行净”是说他平常有持清净的戒律;“礼备”是说他平常世俗该有的礼仪他都具备,威仪庠序,而且是世间人所称赞的;“上叹”是说,比他更高的在其上者,对于他会有赞叹、会佩服;第十个叫“下归”,是说在其下者、比他低下的人,会归向于这一位居士。要有这样的十种德行,才能被叫作居士。

    而“和尚”这个名词,可能来自于西域于阗国,当时传入中国的佛法,最多的就是由西域于阗所传过来的。于阗当地把出家的男众叫作Kosha,后来到了中国就被翻译叫作“和尚”;然后和尚这个名词传到了西藏,在西藏就被叫作“哈香”。本来和尚这个词,是专门指地位较高的出家人。譬如说出家的时候,所跟从、所跟受戒的这个出家师,就叫作“戒和尚”;或者地位崇高的僧人,被叫“大和尚”,寺院的住持就被叫作“方丈和尚”。到了现在,和尚就是说对于出家男众的敬称。

    出家的女众叫作尼姑。因为“尼”这个字,尼,本身在梵文里面就是指女性;譬如说出家的男众叫比丘,出家的女众就在比丘后面加一个尼字,变成了比丘尼。那至于“姑”这个字,在中文里面本来是指还没有出嫁、清净的这一个女子。所以我们中国人,就在尼这个字后面再加上一个姑,就变成了“尼姑”。本来的用意是很好的,但是现在一般的这一些出家女众们,她们非常不喜欢别人叫她们作尼姑;因为在中国的文学里面,常常把这个尼姑这个词,当成是一个有轻蔑的语气。

    所以,和尚、尼姑与居士,就是指对于佛门中出家人与在家人的称唿。只是说现在的佛教界,对于什么是出家人、什么是僧人以及什么是在家的弟子,里面的意思有时候会弄错,已经不是 佛陀祂老人家原来的规定了。

    在 佛在世时候,规定得非常的清楚。譬如说请问大家:大家觉得我们是不是佛弟子?那要怎么样才能叫作佛弟子呢?要归依三宝才叫佛弟子。归依叫作“南无”NAMO,是指归命的意思,把生命一切都交付,都依止于佛、法、僧三宝,这个就叫归依三宝;归依三宝之后才算是佛弟子。归依又像是注册,学生要注册才算这个学校的正式学生;否则只能叫作旁听生,不算在正式学生的名册里面。没有归依三宝的人,虽然自己认为自己是佛弟子,可是他不算是真正的佛弟子;因为他只是来旁听的、旁观的,他是没有学籍的。

    在 佛陀在世的时候,佛弟子遇到了 佛就自己跪下,就自己说,口称:“弟子某某某,今于大雄世尊前,敬愿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这样子说三次,如果 佛听了默然不语,就是不表示反对的意思,那么这个人从此之后,就是佛弟子了。在归依以后,佛还会交付给弟子,应该要持守五戒,也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可以说佛弟子一定要持守五戒,为什么呢?因为戒是保护我们自己,不要去犯下罪业,所以戒的功能是防恶止非。就好像在高空作业工作的人,他必须要在身上绑一段安全绳的意思是一样的;佛弟子有了戒之后,就能够止住身、口、意三业所犯的各种这个罪恶。所以五戒,不管是大乘佛法还是小乘佛法,不管是在家人还是出家人,五戒被叫作诸戒之本;因为能够持守五戒,来世就能够保住人身,人身是三界当中最好的修道之器。譬如说比人身高的天界,他们忙著享福,没有时间修佛法;比人身低的境界——三恶道,他们忙著受恶报,也没有时间修佛法;所以学佛最起码的事,就是要保住人身。因此,只要是佛弟子们,不管是出家、在家都要持守五戒;所以,五戒有的时候又被叫作优婆塞或者优婆夷五戒,意思是说在家的佛弟子一定要持守,那当然出家人就更要遵守。

    接下来,如果选择要走声闻相出家的修行方法,那就要接受沙弥戒(女众是沙弥尼戒)。通常佛教的僧团,最小能够接受七岁的小孩子出家,那叫作“驱乌沙弥”;意思是说年纪太小了,没有办法作什么事,只能够为僧团作一些简单的像赶赶乌鸦这样的一个小事。然后到了成年,通常是二十岁之后,可以受比丘戒、比丘尼戒;如果是女众的话,先要受式叉戒,确定这个女众没有怀孕,不会败坏僧团,才能够受比丘尼戒。受了比丘戒、比丘尼戒之后,出家的声闻戒就满足了,成为具足的出家人,所以又被叫作具足戒。依著比丘戒、比丘尼戒这样修行,最高可以证得四果阿罗汉的果位。

    那在家人有的时候也会去受沙弥戒,也就是所谓的“八关戒斋”;譬如说里面包括了不杀生、不偷盗、不淫(因为是出家人,所以是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以华鬘装饰自身、不歌舞观听、不坐卧高广华丽床座、不非时食。所以,八关戒斋就是让在家人去体会出家的生活,过上一整天二十四个小时的这个出家生活,所以八关戒斋是为了未来的出家生活作准备;因此,真正如法的八关戒斋,是应该到僧团里面,去过上一整天的生活。譬如说像现在南洋——泰国、缅甸,他们受八关戒斋的时候,当天晚上就是在寺院里面,或者是在这个有些是靠在大殿里面,有一些是在大殿外面的走廊下,这样子度过一晚才算真的受了八关戒斋。

    在家人如果能过出家人的生活,持守出家的戒律,持守八关戒斋的话,这样的功德非常的大。佛经里面说:在一生当中,如果能够持七天的八关戒斋,也就是作过七天出家人的生活,没有其他特别重大的罪业,那这个功德就足以让佛弟子不堕入恶道,而且往生到天界享受诸般福报。意思是说,光是能够依止声闻戒而出家,他的福德、功德就已经非常非常的不可思议了!

    如果我们更发起大心要自度度他,不但要证得四果阿罗汉,还要能够成佛,那我们就要修行大乘的佛菩提道,也就是菩萨道;菩萨道本身就函盖了二乘的声闻道。譬如有些菩萨,他发心要住持 佛的声闻表相,那么他除了持守五戒之外,他一样受持声闻的出家戒,现声闻相;但是他所持守的比丘戒、比丘尼戒,并不是他的根本依持,只是帮助他尽快完成解脱道的修行;因此对他而言,比丘戒、比丘尼戒叫作“别解脱戒”,而不是“正解脱戒”。

    譬如说,我们汉传佛教的出家人受戒,又叫作“三坛大戒”,第一坛和第二坛是沙弥戒与比丘戒,代表越尊贵的戒律排越后面;那么三坛大戒中最重要的、最后才受的第三坛戒是什么呢?大家还记得吗?是的,就是菩萨戒!简单地来说,声闻的比丘、比丘尼戒,可以让我们解脱三界,成就四果阿罗汉;而菩萨戒才能够让我们成佛,所以被叫根本戒;所以菩萨戒又被叫作三世诸佛之共戒,因为三世诸佛都是依靠著菩萨戒才能够成佛的。古时候的祖师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把菩萨戒排在三坛大戒的最后一坛,当作根本依止。

    很可惜的,现在很多人,包括出家人都不明白这一点了,明明自己受的是三坛大戒,却颠倒地说自己依持的是比丘戒、比丘尼戒。所以就要问各位:各位只想作阿罗汉,还是想要作圆满的佛陀呢?那要怎么样才能真正开始作一个菩萨呢?就是要受持菩萨戒。唯有菩萨众持菩萨戒,未来才能够成就佛果。

    那前面讲到,和尚、尼姑就是指出家人;可是,真的只有和尚、尼姑才叫作出家人吗?在佛世的时候,出家人有两种外貌,第一种是依止沙弥、沙弥尼戒,比丘、比丘尼戒,剃头著染衣的出家人,比如说 释迦牟尼佛自己,就是这样子示现祂的外型;但是还有另外一种出家人,也住在僧团里面,例如文殊菩萨,祂不受沙弥戒也不受比丘戒,祂也不剃头也不穿袈裟,祂现的是在家相,因为祂依止菩萨戒,所以祂是一个依止菩萨戒的出家人。

    譬如说大家想想看,佛堂里面,在佛身边的大菩萨们,譬如说 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乃至于大家最熟悉的 观世音菩萨,有看过剃光头的 观世音菩萨吗?还是有看过剃光头的文殊菩萨吗?没有!但是,能不能说 观世音菩萨不是出家人呢?能不能说 观世音菩萨是世俗人呢?不行嘛!对不对?又譬如说佛世的时候非常重要的 维摩诘居士,大家觉得他是在家人还是出家人呢?他可是 金粟如来倒驾慈航啊!当然是出家的僧人;可是他小孩很多,眷属更多,家财万贯。

    也就是说,在佛世的时候所谓的出家人,他除了持守声闻戒——比丘戒、比丘尼戒之外,另外还有一群,他们是以依止菩萨戒为根本;他们不成家,然后住在僧团里面,直接在 佛的管辖之下。也就是说,所谓的出家人、僧人,本来就包含了现声闻相与现在家相的两种僧人;只是在两千多年佛法的弘传过程当中,大部分的人已经不晓得、不清楚这件事了。

    所以,佛教正觉同修会所设立的僧团,里面也包括了现在家相的出家人。譬如说如果大家有机会来正觉讲堂,来到正觉寺祖师堂里面,就会发现有一些他是现在家相,可是却说他是寺院的常住,就是正觉同修会依照 佛的规矩、佛的旨意,重新建立了在家相的菩萨出家僧团。

正伟老师 "和尚、尼姑、居士是什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