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苦海无边

(2017-05-26 11:01:41) 下一个

     四圣谛法门就是第一个叫作“苦圣谛”,第二个叫作“苦集圣谛”,第三个叫作“苦集灭圣谛”,第四个叫作“苦集灭道圣谛”,为什么四圣谛要称为“圣谛”呢?这个圣谛的意思是说,这个谛,它的意思就是说,它是法界里面的“谛实”之理,什么是谛实之理呢?就是说如果把圣谛的内容,跟法界的事实来验证,可以验证出,这个是法界里面确实的道理;不管你在东方、西方世界,你去验证这个道理,它都完全成立的;乃至在十方的世界去验证,它都一样成立,所以叫作谛实之理。为什么它叫作“圣谛”呢?圣谛的意思就是说,这个谛实之理,它可以让一般的众生,超凡脱俗;可以让一个众生,让一个凡夫,从凡夫的状况,因为修学四圣谛的道理之后,他就可以成为解脱的贤圣;因为它可以让一切的众生成为贤圣,所以就叫作圣谛!所以修学四圣谛,就是要让众生能够超凡脱俗,可以成为解脱道里面的贤圣。

    四圣谛里面的道理:第一个苦圣谛是说,我们在法界里面,大家在三界六道中轮转的时候,要来观察法界里面─在三界六道之中─它是有苦的;而且这种苦,它是里里外外都是苦;所以在讲苦圣谛的时候,就是要从粗糙的来观察到细微的。所以在苦圣谛里面有三苦、五苦、八苦,也就是说从比较粗糙的,然后观察到比较细微的。譬如,三苦就是苦苦、坏苦、行苦!五苦就是诸天苦、人苦、畜生苦、饿鬼苦、地狱苦,另外也有一种五苦,就是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归结为五盛阴苦!如果这种五苦,把第一个生老病死苦,把它拆开来,拆成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分成四种苦,再加上后面的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盛阴,这样加起来,就是八苦!也就是说从原来的三种苦,然后慢慢地愈来愈观察细致,最后观察到它详细的内容,所以最后就可以把三界里面的整个状况,完全用苦圣谛的道理去验证。

1. 三苦

那我们说,什么叫作苦苦呢?苦苦的意思就是,它确实是苦,如果我们把苦苦的现象,拿来问每一个人,每个人都会同意说这个确实是苦。譬如说生病,所以生病的病苦确实是苦,绝对没有一个人说,他生病是很快乐的,所以这个就叫苦苦!苦苦确实是非常苦,譬如有人生了病,结果找不到好的医生,或者是现在的科技,不能解决这样的疾病;这样生病的人,他就要承受很多身心的痛苦;所以碰到这样的痛苦时,求生不得,求死也不得,所以那是非常痛苦的,所以这就是苦苦的内容。

另外还有所谓的坏苦,坏苦的意思是,即使人生活在快乐的境界里面,他最后也会产生苦。譬如在人间里面,我们说夏天吃霜淇淋好了,因为天气很热,所以我们吃霜淇淋的时候,觉得非常的清凉,而且很甜美,可以消暑。当我们吃第一个的时候,非常的快乐,可是我们吃第二个就没有像第一个那么快乐了,那我们吃了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之后,可能吃到最后全身发冷,那个时候,如果还要吃第六个、第七个,可能就会觉得痛苦了。所谓的坏苦就是,它的境界一直在变化,而且它的快乐程度一直在减低,乃至最后它会成为苦,这个就是所谓的坏苦。人间有坏苦,事实上比人间好的诸天,也有它的坏苦!譬如在天界里面,天人共相娱乐;可是虽然共相娱乐,那个宴会再怎么美好,最后也要结束,那为什么要结束呢?因为它也是有坏苦在里面!为什么?因为这些天人,相处在一起之后,久了太熟了、腻了,他就要怎么样呢?把宴会结束,他要找其他的天人,再继续共相娱乐,所以这个也是坏苦!

  另外一个就是所谓的行苦,虽然这个行苦是放在第三,可是在前面的苦苦、坏苦,事实上也有行苦在里面,只是因为苦的境界太强烈了,所以在苦苦里面,只说苦苦,不说行苦。在坏苦里面,也是因为坏苦强烈,所以就不说行苦了。我们说什么是行苦呢?行苦就是在一切的境界里面,假设有人修禅定,他在打坐的时候,他发起了轻安境界;在这轻安的境界里面,他可以发觉轻安一直持续,没有变化,而且可以一直延续下去,那个境界一直都很美好,他就不觉得有苦,所以没有苦苦、也没有坏苦;可是事实上在这个境界里面,它是有行苦的,只是因为它在变坏的时候,太微细了,所以不能发现。可是我们可以知道,它还是有行苦,怎么说呢?譬如一个人如果他打坐,可是再怎么好的轻安境界,他终究还要下座去睡觉。为什么他需要去睡觉呢?因为在他的轻安境界里面,是有行苦的,表示当他在打坐的时候,当他的意识境界在继续领受这个轻安快乐的时候,事实上他的意识,是继续在生灭变异、生灭变异,因为生灭变异,所以意识祂会疲劳,疲劳之后他还是最后要下座,然后去休息、睡觉。所以表示在轻安的喜乐状况之下,还是有行苦的。我们知道在法界里面,就是有这三个主要的苦苦、坏苦、行苦。我们来观察在五苦里面,六道里面也都一样,所以刚刚已经举了诸天里面,事实上他也有苦;譬如最后要死亡,那就是死苦,他也有坏苦,我们刚刚已经举例了。所以在天里面都有这些苦了,何况其他业道呢!

 

2. 八苦 

     三界六道,因为有情世间、器世间,由业烦恼所感生的六道的苦报,最主要有哪些内涵呢?这些苦圣谛的内涵,最主要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有这七种苦;生苦、老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所求不得苦这七种苦,这七种苦合起来而说,它的根源其实是因为五蕴而来的,是因为众生执著于五蕴,这个根源是因为五蕴炽盛来的,是因为五阴炽盛。所以,前面的七种苦,再加上因为执著于五阴的这个五阴炽盛苦,加起来就是所谓的“八苦”。这个就是众生轮回于六道当中所受的八种苦果。

  这八种苦果,我们从生苦开始来探讨,那什么叫作生苦呢?什么叫作生苦?什么是为生的这个苦所逼迫的?所以生苦,第一个,就是因为生为众苦所逼,也就是说,生这个法它是众苦所逼的;第二个,生这个法是余苦所依。出生的这个法,它是众苦所逼,它也是余苦所依。

  那何谓出生的这个法它是众苦所逼呢?因为我们在母胎当中,经过十个月的时间,在内热煎煮的状况之下身形渐成,而住在生脏的下面,熟脏的上面,受到生脏跟熟脏的夹压;这样子犹如夹压地狱,压入地狱一样,俱受种种不净物的逼迫,所以就犹如夹山地狱一样;所以在母胎当中,处于母胎当中,因为内热煎煮的关系,所以犹如处于狱中。这种状况,母亲只要喝一杯热食的话,灌注其身,就令胎儿就像入到热滚滚的汤锅里面去;那母亲只要喝一杯冷水的话,喝一杯冰冷的水,那胎儿的身体就犹如寒冰切体;当母亲饱食之时,迫逼身体痛不可言;母亲饥饿的时候,因为腹中了了空空,所以胎儿又像倒悬一样,像倒挂一样受苦无量;乃至于到满月的时候,要出生之时,因为业风催促,头下向产门,因为头往下向产门,如两石夹山,犹如夹山地狱;在出胎以后,因为冷风触身,苦痛甚于刀针刺灸,难以言喻。胎儿刚出生的时候,因为皮肤非常细嫩,只要有微细的这样子的冷风的接触身体,或是说有粗重的东西接触到身体的时候,就犹如刀针,刀刺、针灸刺痛著他的身体,是难以言喻的。

  第二个,生是余苦所依。生为什么是余苦所依呢?因为有了这个身体的出生以后,所有的其他的老苦、病苦、死苦都接踵而至;也就是说,老病死苦是因为我们有这个身体出生以后,所以才会紧接著有老苦、病苦还有死苦。所以,生苦不仅仅是说生的自体是苦。也就是说,生苦它的道理,不单单是说你出生的这个自体是苦;而且它也说,因为由生而引起的种种身心上的苦受,这个都叫作苦,这个都是属于生苦所摄。也就是说,除了你自体出生的这样子的苦以外,加上因为你出生了以后,所引生的这样子的老苦、病苦、死苦;因为这样子诸苦接踵而至,因为这样子的诸苦接踵而至,所以说它是余苦所依。所以,生苦是包括自己的苦,也包括引生其他的苦。

  我们再来说明一下:什么叫作老苦呢?老苦也是有两个道理:一个是增长的意思,一个是坏灭的意思。

  老苦的增长的意思是什么样的道理呢?也就是说,当我们众生由少至壮,也就是说当我们出生以后,从有生命开始,从少至壮,由壮至衰,气力渐渐地羸弱,举止动静不得安宁;举止动静不得安宁,所以让你这个老逐渐地慢慢地增长;因为你增长,而造成的这样子的一个老的这样子的一个苦,这个就是因为增长所得来这个老苦。

  第二个是坏灭。老苦的坏灭的义理是在什么地方呢?是因为我们由盛去衰来,精神耗减,所以生命的日渐短促,逐渐地到达毁坏的一个阶段。所以我们人从出生以后,经历了婴孩位,经历了幼童位,经历了少年位,乃至于中年位、老年位,乃至于到耄耋位,到耄熟位,这个色身由原来的强盛的这样子的一个阶段,一直到衰弱的阶段,慢慢地头发白了,牙齿也掉落了,由原来盛壮的色身,慢慢逐日地衰弱下来;身形也慢慢地变得弯曲了,双腿也变得慢慢地不听使唤了,身体也觉得粗重,而唿吸的气息也慢慢地急缓,慢慢地上扬,走路的时候,身体也慢慢地没有办法非常平稳,只能够靠著拄著拐杖来走路;逐渐地肌肉慢慢地萎缩,皮肤也慢慢地松垮了,不但皱了,而且全身老人斑也多得像麻子一样;这个时候五根渐渐地在毁坏,而且慢慢地趋于成熟烂坏,我们的颜面色泽也慢慢地变得丑恶,这就是老。

  也就是说,我们经过了这样子的一个增长,经过了这样子的一个坏灭的过程,让这个色身逐渐地趋向于熟烂,趋向于成熟、烂坏,这个就是老的一个过程。那在这个时候,我们全部的色身,都承受了老的痛苦,也觉知到这个老的这样子的痛苦,因为觉知心也跟著领受了老的痛苦,老的痛苦是色身跟心理同时在感受,而且是全面性的领受;乃至色身跟心理都共同生起了强烈的热恼,这个热恼、忧戚、忧悲恼苦,全面的领受著老的痛苦,这个就是老的最主要的一个现象。也就是说,老是因为我们烂坏以后,成熟烂坏,由我们的色身跟我们的心理,同时地在感受,同时地全面地领受了这样子的一个强烈的热恼;因为色身跟心理的坏灭,所以引起了忧悲恼苦,这个就是老的痛苦。

何谓病苦呢?病苦也是分成两者:一个是身体的病,一个是心理的病。我们分成这两种来说明。什么是身病?身病就是说,我们有情的色身,我们众生的色身,都是由地水火风四大所组成的,由地水火风这四大种所组成的;如果这地水火风四大,如果不能够调和的话,那众病就会丛生。所以我们的病,是因为地水火风四大不调而来的。地水火风四大不调,就会产生各种的病痛:地大不调的话,身体就会僵硬沉重;如果是水大不调的话,身体就会虚浮肿胖;如果是火大不调的话,就会遍身蒸热高烧,或遍身受冷少温;如果是风大不调的话,就会全身颤掉倔强。所以我们的身病,其实都是来自于地水火风四大种的不调和,所以造成这样子的一个病痛的一个情形。那什么是心病呢?心病是由于四大的变异,所以产生的各种身体上的疾病;因为身体上的疾病,所以引起的心理上种种的苦恼,而忧悲恼苦,忧切悲哀。这个就是苦所造成的这样的一个情形。

  那什么是病苦的内涵呢?我们说病苦是由身病也有心病来组成,实际上所展现出来有哪些现象呢?所谓的病,就譬如说,我们头痛、眼痛、耳痛、鼻痛,还有唇舌痛、齿痛,还有颚痛、咽痛就是咽喉痛,或是说气喘、咳嗽,或是说喝了就吐、喉咙生茧,或是说羊癫痫、瘿疮,或是说像女人的月经流溢,还有胆有火气、身体烦热、枯藁瘦弱,痔疮等等这样子的下病等等种种病,这都是从触觉而产生的苦触;那这种苦触,同时也不离开心的感觉,留在人身中的感觉,这个痛苦就称为病。这个病从身苦一直到心苦,由身跟心同时的来领受这样子的痛苦。而痛苦的意思就是说,有情生病的时候,当身体触到了这样子的苦受,由于身苦痛的缘故,也导致了心也感受到苦受;而且是身心全面性的感觉到苦痛,身体跟心理都全面性的领受的这样子的苦受。因为病的苦受,所以身心都共同的烦躁起来;不但烦躁起来,乃至于产生壮大的烦恼;乃至于因为烦恼忧戚,全面的领受身与心的壮大的烦躁,这个就是因为病所带来的苦。

  所以病的这个苦,就是因为来自于我们四大不调,来自于我们的四大不调,由于我们的身体领受了这样子的苦,而我们的心理也同样的跟著领受了这样子的苦,而且是两者共同的全面性的领受了这样子的苦;因为领受了这样子的身病的苦,所以起了壮大的烦躁,起了强大的烦躁,这样子因此而产生了忧悲恼苦;因为这样子的忧悲恼苦,因为由身与心,因为身病所引起的这样子的苦,所以这个就叫作病苦。这个就是病苦最主要的内涵。

  什么叫作死苦呢?现在来说明一下什么是死苦。死苦也有两种状况:一个是病死,一个是因为外缘而死。那什么是病死呢?病死就是由疾病而寿尽而命终。就是因为生了疾病,所以寿尽而命终,这个是病死;是因为由前面所说的这样子的病苦,因为病的原因所产生的寿尽的这样子的一个过程,就叫作病死。死苦的另外一个状况,是因为外缘而死,因为外缘而死所产生的苦,这个叫作因为外缘所产生的死苦。因为外在的恶缘的逼迫,譬如说因为水灾、火灾、风灾,或是大水,或是地震,或是其他的种种天然灾害;或是因为意外,譬如说汽车的灾祸,或是说机车的灾祸,或是飞机失事,或是船舶沉没;乃至于被人杀害,或是自杀,或是说药物中毒而死等等的死亡,这个都是摄属在属于外缘而死的一个死苦。

  那死的意思就是说,当许多种类的有情众生,他们命根结束的时候,显示的无常、死亡而丧失身体,接著身体就散灭了,寿命也用尽了、破坏了,命根因死亡而不能再有觉知领受了,这个就称为死亡。死的痛苦是说,众生死的时候身体领受的苦受,遍身领受的苦受,感觉死的苦,整个感觉死的苦,心理领受到死的苦受,全面领纳死的苦受,感觉到死的苦出现了,也全面性的感觉到死苦的内容;接著是身与心同时全面性的领纳死的苦受,面临死亡的时候,身体有烦躁的觉受,心理也跟著烦躁,并且全面性的领受死苦的烦躁,身与心都同时全面性的感觉死苦的烦躁,进而身与心都共同的生起了壮大的烦躁;因为这样子的缘故,所以烦恼忧戚,忧悲恼苦的领纳了身与心共同都有的这个壮大的烦躁的觉受,而专注在全面的感觉到身与心都有壮大的烦躁的觉受。所以,死苦是因为我们寿命渐终,是因为外缘的缘故,让我们在死的过程里面,身体领受了苦受;因为遍身领受了苦受的过程里面感觉到死的苦,所以心里也领受了死的苦受;让身心同时的领受了这样子的一个死的苦受的时候,而生起的一个烦躁的这样子的感觉,进而让身心都生起了这样子的忧悲恼苦;因为这样子的忧悲恼苦的领受,因为死亡的过程而领受了这样子忧悲恼苦的领受,这个就是死苦的内涵。

    紧接著我们要说明一下,什么叫作怨憎会苦。怨憎会苦也是从两个方面来说明:第一个我们从事相上来说,第二个是从理上来说。怨憎会苦为什么会称为怨憎会苦呢?从事上来说,有哪些怨憎会苦?从理上来说,又如何的去说明怨憎会苦呢?

  从事相上来说,也就是说,我们常常有怨恨的仇敌,或是说憎恶的坏人,或丑陋之人,或无缘之人,或无赖借贷之人,或债主等等,因为我们心中希望他们长时间的远离,不希望跟他们接近,但是因缘的缘故,偏偏的巧聚在,跟他们聚集集合在一起;因为这样子不愿意跟他们聚集在一起,而偏又不得不跟他们聚集在一起,而领受到心理上的种种的苦受,乃至于因为心理上所领受到的这样子的种种的苦受,而引生身体上的这样子的苦受,这个就称之为怨憎会苦。这样子所谓的怨憎会的这样子仇恨的人,跟憎恶的这样的坏人,跟丑陋的人还有无缘的人,也就是说你不想遇见的这些人,而你偏偏又不得不去遇见他,这样子的怨憎会苦,我们是从事相上来作说明的。

    如果从佛法的理上来看待怨憎会苦的话,什么东西才是我们真正的怨憎会的地方?这个最主要是在说,众生确实有内六处。何谓内六处呢?就是有不可爱的眼根,有不可爱的耳根,有不可爱的鼻根,有不可爱的舌根,有不可爱的身根,有不可爱的意根,有这不可爱的六根这内六处,有不可爱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这些不可爱的六根,聚会在同一个三界有情之中,同聚在一个人的身体之内,或同时聚在一个有情的色身之内,收摄为一体,和合为一体,共同熏习一切法。这些不可爱的六根,共同相聚在一起,便会使众生流转生死而不得出离;所以六处和合在一起的时候,就成就了怨憎会的痛苦。但是,大部分的众生还没有进到佛法的修行的时候,几乎没有办法观察到因为内六处所引起的怨憎会苦。其实这个怨憎会苦,这个内六处的怨憎会苦,它其实也是影响了我们对于事相上的怨憎会苦。也就是说,我们其实是因为对于不可爱的六根的一个执受,对不可爱的六根的一个执著,所以才会去引生外界的事相上,譬如说刚刚所说的仇恨的仇敌,或憎恶的恶人,或丑陋之人,这样子不愿意跟他们相会,这个都是来自于对于六根的这个不可爱的执受,所引生出来的怨憎会苦。

  所以,因为有这样子的成就了六根的怨憎会的痛苦,乃至于有情有对身外的六尘的触、觉受、了知、思量、贪爱,也是同样这样的道理。也就是说,因为有对于六根的贪爱,所以会对身外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的触,它的觉受,对这六尘的了知,对这六尘的思量,对六尘的贪爱,也是同样这样子的道理。因为这外六尘的聚会和合,而使众生流转生死不能断绝,所以外六处也是不可爱的,所以这个外六处也是怨憎会的一个内容;这个不可爱的外六处和合在一起,而使人流转生死不得出离,所以外六处的和合也是怨憎会。所以,内六处、外六处,这十二处的和合都是怨憎会。

  而所谓的怨憎会的苦,就是在说,众生这个不可爱的六处怨憎会的时候,身体就会领受痛苦的觉受,接著心中也会领受痛苦的觉受,紧接著,进而身体跟心中都会专注而全面性的感觉到,身心当中都有痛苦的觉受,这就是 世尊所说的怨憎会苦的意思。所以,怨憎会的这个苦,最主要是在说众生不可爱的六处的怨憎会。对于众生这个不可爱的内六处,跟这个不可爱的外六处怨憎会的时候,身体就会领受著痛苦的觉受;因为身体领受著痛苦的觉受,所以接著心中也会领受著痛苦的觉受,进而身体跟心中全面性的去感觉到,心中、身中都有著痛苦的觉受,这个才是真正的怨憎会苦的真正的道理。

  所以怨憎会苦,从事上来说跟从理上来说,都是在指著都是由六入,再从六处所引生的这样子的一个怨憎会苦;乃至于因为六处,因为身心的这样子的一个痛苦的觉受,紧接著引生我们对于事相上面,对于怨恨的这个仇敌,憎恶的这个坏人,丑陋之人,乃至于我们不愿意遇到的这些人,因为因缘所致,不得不与他们相遇的时候,而引生的这样的心理的痛苦,而且生理的痛苦;这样子的怨憎会苦,其实根源都来自于对内六处跟外六处这样子的怨憎会的苦,这个就是真正的怨憎会苦的道理。

  我们接著来说明一下,什么是爱别离苦。何谓爱别离苦呢?我们也是从事相上,还有从理上来说明这样子的道理。

  从事相上什么是爱别离苦呢?从事相上来说的话,爱别离苦又可以分为生离跟死别两种。什么是生离呢?生离就是说,自己亲爱的人,跟自己亲爱的人,希望能够常相左右,能够常相聚会在一起;但是因为有可能谋生的因素,或是说战祸、刀兵劫的因素,或是说水灾、火灾的因素,或是说因为工作调差,或是因为冤狱等等诸多的因素,所以使得两个不想分离的人必须要乖离分散;因为这样子不愿意分离而必须要乖离分散,而引起的心理上种种的苦受,这个就是爱别离苦。这个是因为我们生离所引起的苦受。爱别离苦还有另外一种情形,就是死别。就是因为我们临死之时,必须要离开眷属,离开色身,离开种种贪爱的世间财物,所以心中会生起强烈的爱别离的痛苦。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在临死之前,都必须要面对离开亲爱的眷属,离开父母兄弟姊妹,乃至于子女,乃至于要离开色身,要离开种种贪爱——所贪爱的这些世间的财物;因为为了要离开这些眷属,为了要离开所贪爱的世间财物,所以心中生起了强烈的爱别离的痛苦。因为不愿意离开而必须要离开,所以生起了这样爱别离的痛苦。

  这样子的爱别离的痛苦,从理上来说也是有它的这样子的一个更深一层的道理。从理上来说,何谓爱别离苦呢?从理上来说,就是在说众生确实有内六处,也就是说有可爱的眼根,可爱的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当这六根互不相属分散了,六根不能相应的时候;六根互相分离了,六根不能聚会在一起,六根不能互摄,六根不能共同熏习一切法,六根不能像以前一样和合在一起,这就是苦。乃至于对于外处的六尘的触、觉受、了知、思量、贪爱,也是这样的道理,如果与外六尘别离,也像这样子的痛苦。众生是由地、水、火、风、空、识六界和合而成,而这六界假使成为不相干的六界,不再聚合为一体,身中的六界就不能再相应了;六界分散别离,六界不聚会为一体,六界不再互相摄持,六界也不能共同熏习一切法,六界不和合在一起,色身就坏灭了,这就是苦。因为色身的坏灭所产生的这样子离开色身的苦,这个就是爱别离苦的其中一个道理。

     除了对内六处这个六根的分离的这样的苦的觉受以外,另外一个就是,我们对于外处的六尘的触,外处的六尘的觉受,外处六尘的了知,外处六尘的思量跟外处六尘的贪爱,也是这样的道理。如果与外六尘的别离,也像这样子的痛苦的话,这个也摄属在爱别离苦。为什么呢?这个六尘是,我们众生都是由地、水、火、风还有空、识六界和合而成的,但是这个六界假使成为不相干的六界,不能再聚合为一体;众生之所以由地、水、火、风、空、识六界和合,是因为众生必须要使用这六界,他才有办法生存在这个世间,当这个六界没有办法互相和合,这个六界已经不相干,不能再聚会在一起,那身中的六界就不能再互相相应了;那这个六界分散别离,没有办法相应而分散别离以后,六界就不能够聚会为一体,六界不再互相的摄持,六界也不能共同的熏习一切法,六界不和合在一起,色身就坏了,这就是苦,就是爱别离的痛苦。也就是说,当众生要离开地、水、火、风、空、识,也就是说,地、水、火、风、空、识要散坏,而你不愿意散坏,这个就是爱别离的痛苦。

  众生的身中有内六处,有外六处,有内六界,它互相别离的时候,身体领纳到这样子,内六处、外六处还有这个六界互相别离的这样子的痛苦;身体领纳这样子的苦受,心中也领纳了这样子的苦受,也了别这样子的痛苦的觉受;甚至因为心中领纳、了别这样子的痛苦的觉受,而感到身体跟心中,都专注而且全面性的感觉到爱别离的痛苦的觉受,这就是 世尊所开示的爱别离的痛苦。所以,爱别离的痛苦,一样是从理的角度来探讨的话,所有的一切爱别离,一样是从我们的内六处、外六处跟六界所引生出来的;因为有内六处跟外六处的贪著,乃至于对于内六处、外六处分离的时候,你不愿意分离而产生的爱执,因为它要分离,但是你不得不去接受它的分离,这样子所产生的苦受,这个就是爱别离苦。

  


  什么叫作所求不得苦呢?何谓所求不得苦呢?我们也是从事相上的求不得苦,以及从理上的求不得苦,来探讨这一部分的问题。

  所谓的求不得苦,从事相上来说它包含了三方面,包括了人、事、物三方面。在人方面的求不得苦,有哪些求不得苦呢?譬如说要求好妻好夫、俊男美女,要求配偶或是说要求子女,或是说要求父母长寿,或是说要求好子媳,或是说要求好女婿,或是说求弟妹等等,但是因为所求不得而产生的苦。为了要求配偶、求子女、求父母长寿,或求好媳好婿,或求好弟妹,而求不得所产生的苦,这个是因为事相上面,人所求不得所产生的苦,这个也是一种求不得苦。那物方面呢?譬如说求田产、求钱财,或是求骨董珍玩,或是说求房舍、求舍宅,或是说求古今名画,求来以后而不能存;求不得,或是说求来以后而没有办法能够保存它,这样子就是属于求不得的苦。所以,物方面的求不得苦,有对于物的求不得的苦,也有对于物求来以后没有办法能够永远的保存它,没有办法永远的拥有它,没有办法永远的占有它,因为这样子产生的苦,这个也是求不得苦。那对事方面的求不得苦,有譬如说求职位的升迁,或是说求调职,或是说求官司的胜诉,或是说求冤狱的平反,乃至于求名声,求浪子回头等等,但是所求不得。如是诸多的世间事务,因为心中产生爱乐,因为求之而不可得,因为求之而不可得,因此而生起了心中种种的苦受,这样子就称为求不得苦。这个是求不得苦在事相上面所产生的这样子的一个道理。

  第二个是从理上来说。从理上来说,什么是求不得苦呢?也就是说,从佛法的道理来讲的话,就是在说众生都有出生的法相,众生都不能离开出生的这个法。“想要让这个我不出生”,但是众生想要这个我不出生,但是不能因为你想要让这个我不出生,就能够成功的。因为众生的这个我的出生,是因为众生因为烦恼种子,因为过去受生的业种未断,所以必须要受生死的轮回;所以,不是说你要求我不出生,你要求生天,你要求我不要烦恼,就不会有烦恼;所以众生要求我这个我不出生,那个是不可能的,那必须要透过如法的修行。所以,如果要求这样子的我不出生,而不如法修行的话,这个也是求不得苦。那生这个法是这个道理,同样的老这个法、死这个法,也是这样的道理。也就是说,众生求出生不可能,求生、求不出生,也不是能够自主的。

  同样的道理,众生对于老这个法,要让众生不愿意老去,这个也是不可能的,让众生不会死去,这个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求不愿意老、不愿意死,这样子求不得而产生的这样子的苦恼,产生的忧悲恼苦,这个就是因为生或是老病死苦求不得所产生的苦,这个也是一种求不得苦。不但是求离老死而不能离,乃至不能离开忧悲恼苦之法,即使想要使自我不忧悲恼苦,即使想要使自己远离忧悲恼苦,也是不可能因为心里想要离开就能够如愿的。所以,众生要求离苦而求不得,这个就是求不得苦。也就是说,当众生有所求而求不得的时候,不管是你求生或是说求死,或是说求不生,或是说求不死,或是说求老,或是说求不老,乃至于求你不忧悲恼苦,而求不可得,这样子所求不可得的话,所产生的苦,这个就是求不得苦,也就是所求不得苦。

  同样的,如果有众生觉得出生是快乐而可爱恋的,而想要让自己出生以后可以恒常久住而不变异,也就是不可能因为心中想要这样就能够成功的。甚至于想要使心中生的思想成为常住而不变异,也就是说,让你这个想法变成是常住而不变异,这个也是无法因为心中想要这样子就能够成功的。这样子种种心中想要成就的事,却都没有办法如愿成就,这个就是 世尊所说的求不得苦的道理,这个就是所求不得所产生的这个苦的道理。

  讲完求不得苦以后,我们就要进到什么是五阴炽盛苦。我们说,前面所说的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所求不得苦这七种苦,它最主要的根源,它最主要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众生对于五阴的执著,所以最主要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五阴炽盛苦。为什么五阴炽盛是苦呢?

  我们先来说明一下,什么叫作五阴。五阴又叫作五蕴,为什么会成为阴呢?而为什么又会成为蕴呢?因为阴是遮盖的意思,遮盖了什么东西呢?是真如实性被遮盖住了,被什么东西遮盖住了,被无明所遮盖住。被无明所遮盖住,被五阴色受想行识所产生的无明所遮盖住,所以就称五蕴为五阴。因为是被色受想行识这五个法所遮盖住,所以它称为五阴。为什么这个五阴又称为蕴呢?五阴又称为五蕴的道理在什么地方呢?因为蕴是聚集,是积聚后有的种子,是积聚了后有的种子,所以称为蕴,积聚了出生后有的种子,所以五阴称为蕴。其实五蕴就是众生的身心,五蕴总括起来——色、受、想、行、识,其实就是函盖了身心两个法,也就是名色,所以五蕴它就是众生的身心。

  为什么这个五蕴它会产生对众生逼迫的苦呢?为何五阴炽盛它是苦呢?这五阴——别别阴、各各阴,对众生如何产生逼迫的苦呢?我们一个一个来作说明。

  第一个,色阴炽盛的话,会造成四大不调。这个我们前面所说的病苦,病苦是因为四大不调而来的,所以色阴炽盛产生的四大不调,所以四大不调会有疾病之苦。受阴炽盛的话,领纳分别;受阴炽盛,领纳分别,会使诸苦变本加厉。众生会对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对受阴的这样子的领纳分别去贪著、去执著,产生变本加厉的这样子的一个结果,这个就是受阴炽盛。那什么是想阴炽盛呢?想阴炽盛是因为想像追求,而有怨憎会、爱别离、所求不得苦。也就是说,我们对于色阴的四大不调,对于受阴的领纳分别完以后,因为在这个当中去作思惟、想像、分别、追求,所以进而会产生怨憎会苦,会产生爱别离苦,乃至于产生所求不得诸苦。行阴炽盛为什么也会是苦呢?行阴炽盛的苦是在什么地方呢?是因为我们想像追求,因为想像追求以后,而有怨憎会、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诸苦的这样子的一个领纳想像,追求分别完以后,又起而造作了身口意行诸业。因为想像追求,所以造作了这样的流转的诸业,身口意行的诸业,所以再度的种下了未来的苦果之因,这个就是行阴之苦。那识阴,为什么识阴炽盛是苦呢?因为有识阴的原因,众生对于识阴的执著,所以流转生死,永无尽期。

  这样子的五取蕴,其实它是刹那刹那迁流变坏的,为生时、病时等众苦之所聚集;也就是说,五蕴其实就是生老病死苦,乃至于引生后面所说的想像这个爱别离、怨憎会,乃至于求不得诸苦,所以总摄一切诸法,总摄一切苦法。因为所有的一切苦法,所有的一切苦性,都是因为五蕴炽盛所产生的,所以我们称五蕴炽盛是苦。也就是说,因为前面的七种苦全部都是总摄于五阴之苦,所以,真正要解决这些苦,必须要从观五蕴的苦、空、无常、无我,才有办法解决这样子的一个苦。也因为这样子的道理,所以我们说,五蕴聚集了这些苦,所以说五蕴炽盛是苦。

  我们从这边可以了解到,生老病死是属于身苦,也就是说我们这八苦里面,我们把它汇归起来,生老病死苦它是属于身苦;而怨憎会、爱别离、所求不得苦,它是属于心苦;而五阴炽盛则是总括身心二苦。前面的七苦,是过去所感之果;而后面的这一个苦,是总括身心诸苦而说的,是因为现在起心造作,是未来得苦的原因。因跟果互相牵连,相续不断,痛苦没有了期。有智慧的人,应该要依声闻解脱道来修行,有智慧的人想要离开这些苦,应该要依这样子的修行方法来修行,才会有解脱之日;或是说必须要依大乘佛菩提道来修行,依大乘佛菩提道来求证般若实相,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如来藏,就能够解脱八苦的系缚,更能够永发受生愿、大菩提愿,常住世间自度度他。所以,如果有智慧的话,想要离开这七苦乃至于这八苦的烦恼,要离开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苦这样的烦恼,唯有依止两种方法,一个就是解脱道的修行,一个就是大乘佛菩提道的修行,才有办法解决这样子的困难。

 

3. 三恶趣苦

    我们都知道,众生都不喜欢生在恶趣,但是偏偏又喜欢广造能引生恶趣的业因,所以堕于恶趣的众生如大地土,生于人天中的众生如爪上泥。众生造了十不善业,重者如谤佛、谤正法、谤胜义僧等,果报成熟时当生于地狱,阿赖耶识即化现出地狱身,及生出地狱六尘的境界,让地狱身的五阴受苦。对于造作其余恶业的众生也是一样,都是由各自的阿赖耶识,出生饿鬼身以及傍生身等等。阿赖耶识能够变现各种异熟果报的色身,以及生出各种境界,让众生的五阴受苦乐,而透过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四种情况来展现,所以受苦的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及六识和合而受的境界受;这些六根和六识都是由阿赖耶识所生,真妄和合运作又称为众生。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三恶道的苦。首先我们来介绍地狱苦:依《阿含经》及《瑜伽师地论》〈本地分〉的经文来说,地狱分为热、寒地狱各八种,以及其周边小地狱等;其寿命及苦受,从最痛苦的无间地狱开始,往上略述如下:

  首先介绍第一个是无间地狱。在无间地狱中的有情,会感觉火焰是从四方而来,所以有情举身都成猛烈的火焰,受苦是无间隙的,只因为听到有哀号的叫声,才知道有有情在其中,而且又用铁箕盛极热的铁炭泼撒;又必须登上大热铁山,又被拔舌以热铁钉张之,如同张牛皮一般;又用热铁丸放置在有情的口中,烧口以及咽喉,又用融铜灌口等等;一直到无间地狱业报受尽才得出脱,转入上一层苦受较小的地狱中,继续受较轻微的苦受,中间苦受不会间断,寿命也没有间断。所以无间地狱的无间,有五种意义:第一种是趣果无间,也就是命终之后,直接堕入无间地狱中,没有任何间隔。第二种是受苦无间,也就是从堕入无间地狱,一直到罪业受报完毕出狱前,这期间所受的苦没有间断。第三种和第四种分别是,时无间和命无间,也就是劫之间,时间相续而没有间断,寿命也没有间断。第五种是身形无间,也就是身形遍满无间地狱中,而没有间隙,因为身形广大,所以受苦极大。

  当无间地狱的果报受尽后,就会转入上一层的极烧热地狱,所以极烧热地狱,是由无间地狱转生而来的,或者是在人间所造的恶业,应该受极烧热地狱的苦而转生来的。极烧热地狱的狱卒,会用三支的热铁叉从有情下部贯穿头及两肩,因此眼耳鼻口会有火焰喷出;又会用极热的铜铁皮裹身,而且会倒放在灰水大铁锅里面去煮,有情会随汤飘转,血肉皮脉会随之销烂,最后只剩下骨头,再把骨头洗净过滤,放置在铁板上,随后血肉皮脉又复生,不断地循环受苦,一直至此地狱业报受尽以后,才得以出脱。其寿命长达半个中劫,当极烧热地狱业报受尽后,就会转入上一层的烧热地狱中。

  所以烧热地狱是由极烧热地狱转生来的,或者是在人间所造恶业,应该受烧热地狱的苦而转生来的。烧热地狱的狱卒把有情放在无限大的铁板上,从四方以及里外来烧他;又把有情用铁叉从脚穿到头,如同煎鱼一般反复地煎他;又让有情或者躺著,或者覆盖在极热铁的上面,而且用极热棒敲打或捣碎身体如同肉团一般,一直到烧热地狱的业报受尽,才得以出脱。其寿命长达人间岁数五亿亿年,当烧热地狱业报受尽后,就会转入上一层的大号叫地狱中。

  大号叫地狱是由烧热地狱转生来的,或者是在人间所造恶业,应受大号叫地狱的苦而转生来的。大号叫地狱的苦受,犹如号叫地狱一般,不同的地方是,这有情的舍宅如同胎藏,痛苦比号叫地狱更剧烈,号叫更凄厉,一直到大号叫地狱业报受尽,才得以出脱。其寿命长达人间岁数六千六百万亿年,当大号叫地狱业报受尽后,就会转入上一层的号叫地狱中。

  号叫地狱是由大号叫地狱转生来的,或者是在人间所造恶业,应受号叫地狱的苦而转生来的。有情想要找一间舍宅躲避诸苦,便进入大铁室中,一进入以后火便烧起来,由热、极热、到遍极热,这些有情遍身极受痛苦而号叫,一直到号叫地狱业报已尽才得出离。其寿命长达人间岁数八百三十万亿年,当号叫地狱业报受尽后,就会转入上一层的众合地狱中。

  众合地狱是由号叫地狱转生来的,或者是在人间所造恶业,应受众合地狱的苦而转生来的。众合地狱的狱卒把这个地方的有情聚集以后,把他们逼入两个羊头铁山之间,两山逼迫、血便流注;另外还有铁马头、铁象头、铁狮头、铁虎头等等。或者把有情逼入大铁槽中,如同压榨甘蔗一般,来压榨这些有情,压榨后血便流注;或者把有情逼入两铁山之间,然后另一个大铁山从上压下,有情血便流注,一直到众合地狱业报受尽才得以出脱。其寿命长达人间岁数一百万亿年,当众合地狱业报受尽后,就会转入上一层的黑绳地狱中。

  黑绳地狱是由众合地狱转生来的,或者是在人间所造恶业,应受黑绳地狱的苦而转生来的。这些有情被狱卒用黑绳在身上缠绕絣绑,絣成四方块或八方块,或絣成各种图形或文字,缠绕絣绑完后,随著黑绳处紧缩拉直,犹如工匠以绳絣木,然后再用凿、用割、用斫、用剜等等苦刑加之,长劫受苦一直到黑绳地狱业报受尽,才得出脱。其寿命长达人间岁数十三万亿年,当黑绳地狱业报受尽后,就会转入上一层的等活地狱。

  等活地狱是由黑绳地狱转生来的,或者是在人间所造恶业,应受等活地狱的苦而转生来的。这些有情由于恶业的增上力而聚集在一起,各各执取众苦具,相互不断地砍杀、闷绝躃地;然后空中有声音说:“你们可以活过来了!活过来!”这些有情因为业力的缘故,霎那间又活过来,于是又取苦具,互相不断地砍杀;如此死了又活、活了又死,循环不已,一直到等活地狱业报受尽才得以出脱,转生于饿鬼道中。

  人间的五十年,为四天王天的一天,四天王天以三十天为一月,以十二月为一年,寿命五百岁;但四天王天的五百年,才等于等活地狱的一天,等活地狱以三十天为一月,以十二月为一年,其中有情寿命长达人间岁数一万六千二百亿年,越往下层地狱时间就越长,故地狱众生都是极长寿,而且长期受苦的。

  以上为八大热地狱,在诸大地狱各有四墙四门,每门外又有铁墙,每一铁墙又各有四个门,每一门外按次第又有四种有情地狱,总称为近边地狱,也就是煻煨地狱、沸屎地狱、利刀剑及刃叶林地狱、广大河地狱;以上为近边地狱,其寿命不定,要等地狱业报尽才能出脱,往生到饿鬼道中。

  接下来我们介绍八大寒冰地狱:疱地狱、疱裂地狱、额哳詀地狱、郝郝凡地狱、虎虎凡地狱、青莲地狱、红莲地狱、大红莲地狱。以上是八大寒冰地狱,他们的寿命为八大热地狱依次第相对减半;比如说等活地狱有情的寿命,为人间岁数一万六千二百亿年,将其减半,则为疱地狱有情的寿命,也就是人间岁数八千一百亿年,其余依此类推。此外又有一种称为独一地狱,是在大地狱的旁边,这些受生的有情,是由于自身自业所感的,都受如是种种大苦,在独一地狱的有情其寿命不定。

    以上是依《瑜伽师地论》〈本地分〉来说有如此众多的地狱,这些都是由于造作诸恶业的不善众生,来承受业报的地方。

  《龙树菩萨为禅陀迦王说法要偈》卷1说:【是八地狱常炽然,皆是众生恶业报;或受大苦如押油,或碎身体若尘粉,或解支节今分散,或复?剥及烧煮,或以沸铜澍其口;或以铁押裂其形……无间无救大地狱;此中诸苦难穷尽,若复有人一日中,以三百鉾撺其体,比阿毘狱一念苦,百千万分不及一,受此大苦经一劫,罪业缘尽后方免,如是苦恼从谁生?皆由三业不善起。】龙树菩萨的此段书文,形容八大地狱苦受的情形,尤其是阿鼻地狱,如果有人在一天之中用三百支矛刺身体,还不及在阿鼻地狱一念苦的百千万分之一,此苦受要经一劫地狱业尽才可免除。这些地狱苦受是因何而产生的呢?是因为众生自己造作了身口意三不善业而引起的。

  佛在《分别善恶报应经》卷1提到:【复云何业获地狱报?有十种法。云何十种?一、不善身业,二、不善口业,三、不善意业,四、恒起身见,五、恒起边见,六、邪见不息,七、作恶不忏,八、婬欲邪行,九、毁谤圣贤,十、坏灭正法;如是十业获地狱报。】

  照理说,所有众生都应当远离地狱业的恶因,但是众生却不是这样,明明知道地狱苦受难忍,却偏偏喜欢造作地狱恶业的因,死后就往生地狱受苦。明知有一条康庄的佛菩提道,可修可证,却因无明或被喇嘛误导,而毁谤这条康庄大道为邪魔外道,引来后世的长劫苦报,这真是颠倒啊!

    阿底峡、宗喀巴等中观应成派诸人,否定了大乘经中所说的,确实可亲证的第八识如来藏,但是事实上,如果没有第八识本来常住,就不可能有众生继续存在三界中,那么三乘菩提都将成为戏论。阿底峡、宗喀巴等中观应成派诸人坚持六识论,而说没有 佛说的第八识如来藏,已经造下了谤佛、谤法大恶业,已经成就来世的地狱业。现在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团体,在上位的僧众实在应该多作反省,是否曾造作诽谤胜义僧菩萨的极重恶业?是否曾造作诽谤第三转法轮如来藏正法的极重恶业?因为从《分别善恶报应经》的经文知道,这些业都会造成地狱的果报。如果有作,则应该当众作至心忏悔,事后并且要天天在佛前作忏悔,直到亲见好相,极重恶业才能够消除,否则无间地狱果报在所难免。

  另外,一般《广论》学员在尚未研讨《广论》后二章——奢摩他与毗钵舍那之前,都应该深思熟虑,也应该悬崖勒马,因为后两章都是造就谤法、谤胜义僧的恶业,是引导众生趣入地狱的邪说。因为宗喀巴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所说的止观,也都是印度教性力派的男女双修世间法,是通性力派外道的法,全是属于双身法的严重邪淫的恶法。另外,更不要被应成派达赖喇嘛所诱惑,盲目信受《密宗道次第广论》,而去实际修习无上瑜伽密法,否则来世的无间地狱果报在所难免。

  真正有智慧的佛弟子,应当以佛开示的智为先导来行事,而不是以愚痴的行为为依导,所以在此诚恳地奉劝现在还在修学西藏密宗的学人,务必要三思,不要被邪教导所误导,必须依止于世尊的教导来修行。

 

下面来介绍“三恶趣苦”中的饿鬼苦及傍生苦。首先介绍饿鬼苦。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提到:众生是因为由于悭吝的习气非常严重,才下堕到饿鬼趣中。这类的众生常常与饥渴相应,他们的皮肉血脉都完全干枯,如同木炭一般;他们的头发散乱、脸如黑漆,嘴唇干燥,经常用舌头舐口脸。阿含中说,饿鬼众生是由地狱中受报完毕以后才往生上来的,或者是在人间造作了当生饿鬼道的恶业以后,才往生过来的。

  饿鬼道众生的苦受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种是由外障碍饮食。这一类的有情为饥渴所逼、惊慌害怕,到处奔走寻找饮食,好不容易找到了池水了,却有其他的有情拿著刀杖、绳索列队守护,不让饥渴有情靠近;如果饥渴有情强行要靠近,就会被打杀或拘系。即使能侥幸来到池边,他所见的池水也会全部变成脓血,而不想去饮用。第二类是由内障碍饮食。这类有情或者是口细如针、或者是口会喷火、或者是颈部长瘤,这类有情都是腹部广大而贪食无厌,也由于这样的因缘,即使得到饮食,也会因为自身的障碍而不能吃、不能喝。第三类是饮食无有障碍。这一类有情虽然可以由口中吃到饮食,但是也是有他的苦,其中有一种饿鬼叫作猛焰鬘,每当他吃下去的饮水或食物都会被烧光,而且这样饥渴大苦不能稍有止息。又有一种饿鬼名叫食粪秽,只能专门饮食粪尿或者只能吃消化不完全、令人作呕的脏内不净物,即使得到这类不净物以外的美食,他们也不能吃。另外有一种只能自割身肉而食,即使得到其他食物也都不能吃。所以饿鬼道的众生常常与饥渴相应。

  《龙树菩萨为禅陀迦王说法要偈》卷1,也对饿鬼苦作了一些描述:【饿鬼道中苦亦然,诸所须欲不随意,饥渴所逼困寒热,疲乏等苦甚无量。腹大若山咽如针,屎尿脓血不可说,裸形被发甚丑恶,如多罗树被烧剪。其口夜则大火燃,诸虫争赴共唼食,屎尿粪秽诸不净,百千万劫莫能得。设复推求得少分,更相劫夺寻散失,清凉秋月患焰热,温和春日转寒苦。若趣园林众果尽,设至清流变枯竭,罪业缘故寿长远,经有一万五千岁。受众楚毒无空缺,皆是饿鬼之果报,正觉说斯苦恼因,名曰悭贪嫉妬业。】这是 龙树菩萨开示的饿鬼苦。前四句是总说苦,描述饿鬼的需求都不能随意,一直都被饥渴、寒热所逼困,受用匮乏的苦无量,凉爽秋天觉得炎热,温和春天觉得寒冷,果树无果、清流干枯等等的苦受。文中所描述的与《瑜伽师地论》中的〈本地分〉所说的一样,他们的业因是由于悭贪、嫉妒,他们的寿命可以长达一万五千岁。

  另外,佛在《分别善恶报应经》卷1也提到:【复云何业获报饿鬼?有十种业。云何十业?一、耎恶身业,二、耎恶口业,三、耎恶意业,四、贪悋财物不行惠施,五、起大邪见谤佛因果,六、我慢自恃轻毁贤良,七、障碍他施,八、不恤饥渴,九、悭惜饮食不施佛僧,十、他获名利方便离隔;如是十业获报饿鬼。】也就是说,有十种恶业可获饿鬼报,分别是:轻的恶身业,轻的恶口业,轻的恶意业,贪吝财物不行惠施,起大邪见谤佛因果,我慢自恃、轻毁贤良,障碍他人行善布施,没有慈悲心,不怜悯他人的饥渴,悭惜饮食、不奉施佛僧,见他人获得名利就排挤、打压他人。造作以上十种业,在未来世将得饿鬼的果报。另外,有些众生虽然培植福德或威德,但是因为犯了戒罪,无法往生人天而成为鬼道众生,也就是成为福德鬼或大力鬼。

  藏密所信奉及供养的所谓佛菩萨,其实都是鬼道众生,譬如绿度母、白度母、黑奴迦、佛母、空行母、勇父等等这些鬼神夜叉,喜欢食用世间人的邪秽精气。藏密双身修法的修习,正好符合这类鬼神的喜好,所以经常与度母、佛母、空行母接触;合修双身法的人,死后也会成为他们的眷属,将会生在鬼道,也就是藏密所谓乌金的净土中,供其驱使,很难出脱鬼道的境界。目前广论班学员都很喜欢在自家佛桌上供奉这类的鬼神,天天礼拜、天天供养,乐与鬼神为伍,产生关系以及造下种种共业以后,未来舍寿将会被这些鬼神纠缠得没完没了。因此恳切地奉劝广论班的学员,早日远离《广论》的邪见与邪修行,尽快脱离鬼神的掌握,早日寻觅真善知识修学正法,才不会唐捐我们这一世难得的人身。

  接下来介绍傍生(畜生)苦。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卷4〈本地分〉中提到:【傍生趣更相残害,如羸弱者,为诸强力之所杀害,由此因缘,受种种苦;以不自在,他所驱驰,多被鞭挞,与彼人天为资生具,由此因缘,具受种种极重苦恼。】另外,《龙树菩萨为禅陀迦王说法要偈》卷1,也对傍生苦作了一些描述:【于畜生中苦无量,或有系缚及鞭挞,无有信戒多闻故,恒怀恶心相食噉。或为明珠羽角牙,骨毛皮肉致残害,为人乘驾不自在,恒受瓦石刀杖苦。】龙树菩萨提到傍生苦受甚多,包括弱肉强食、鞭打、驱赶,被圈养、被买卖、被杀害,负重、耕耘、被乘骑,剪毛、锯角等等粗重苦。它们的寿命不定,短短的只有一日夜,例如蜉蝣;长的达一中劫,例如龙王。傍生中的苦,是我们可以亲眼所见,也可以亲耳听闻的,所以我们就不多叙述。只祈望众生能早日明心见性,如果这一世无法达到,至少也要断我见,因为如果断除我见而证初果,就不会下堕傍生道。

  但是,宗喀巴在《密宗道次第广论》中,却要求藏密行者每日至少八个时辰与异性修双身法,而且到最后灌顶的时候,还需要跟九位明妃合修双身法,也就是轮座杂交。这一类的邪淫行为,如果不诽谤正法、不大妄语、不玷污比丘尼(也就是不与比丘尼合修双身法等),虽然还没有达到跟地狱的业报相应,不过还是会跟畜生的业报相应,来世当得畜生的果报。另外,藏密的修行者又将五甘露等不净物来供佛,这一类的行为属于污辱佛,也是在未来世当得畜生的果报。我们来看《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佛是怎么说的:【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畜生报。一者身行中恶业,二者口行中恶业,三者意行中恶业,四者从贪烦恼起诸恶业,五者从瞋烦恼起诸恶业,六者从痴烦恼起诸恶业,七者毁骂众生,八者恼害众生,九者施不净物,十者行于邪婬;以是十业得畜生报。】因此,藏密中号称最清净的黄教祖师宗喀巴,他所教导的藏密修行者,如果心性是属于朴直的,就算都不造作地狱业报,也将因为奉行宗喀巴的邪教导而广修双身法,枉造畜生之业而不自知,当来必定要受傍生苦的果报,实在是很冤枉,也实在是很可怜!有智慧而深具悲心的人,应当要救护这些众生远离藏密宗喀巴等人所教导的邪见所残害。另外,佛在《分别善恶报应经》卷1也提到:【复云何业获畜生报?有十种业。云何为十?一、中品恶身业,二、中品恶语业,三、中品恶意业,四、起种种贪,五、起种种瞋,六、起种种痴,七、布施非法,八、禁呪厌术,九、毁菩萨梵行,十、起常边见人死为人;如是十业获报畜生。】所以,藏密咒语很多都是属于禁呪厌术,持这类的咒会与畜生道相应。三恶道的苦介绍完了。
 

    另外,即使我们能够回来当人,或往生到欲界天当天人,这时依然还是有苦的,所以我们也要特别来介绍人及欲界天人的苦。当我们在人间修十善业以及持五戒不犯,往生后就不会堕入三恶道,而且会往生到欲界天当天人,或者再回到人间当人;虽然人及天人我们说是善道,但是毕竟还没有出离世间的种种苦。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说,在人趣受生的有情,有各种匮乏之苦。比如说,与生俱来饥渴匮乏的苦,想要却得不到的苦,粗糙饮食得不到的苦,得不到善知识摄受的苦,时节改变寒热不适应的苦,没有房舍遮风避雨的苦,所造事业不顺、休废的苦,以及色身变坏与老病死的苦;也有一苦、三苦、七苦、八苦等等分别。所以在人道中受生的有情,如果想要修学解脱的方法或者是成佛的方法,对于苦的问题就必须去面对,而且需要如实地探究清楚。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又说,诸天人将死之时,有五种衰相会出现:一、所穿天衣脏垢,二、头发上的花鬘枯萎,三、两腋流汗,四、身体有臭味,五、不喜欢坐在天人的座位,爱乐坐在林间。如果看见天女跟其他天人游戏就会生起苦恼。此外,当有广大福德天人出生的时候,少福德的天人看到以后就会生起惶恐怖畏的苦。而且天人跟非天人(也就是阿修罗)常常战争,因此有断肢伤身或断头的苦,断肢伤身可随即复原,但是如果被断头则立即死亡,无法复原。而且每当有强而有力的天人愤怒时,其他能力低劣的天人,就会被赶出自己的宫殿,因此而导致受苦。

  所以,以修行人的角度来说,欲界天乃是消耗福报的地方,众生辛辛苦苦在人间持戒行善而积集福德,应该是为了累积成佛的资粮,是要以这些资粮来利益众生,而成就来世更大的资粮,来利益更多的众生,进而加速成就佛道。但是有些众生却因无明所障而跟错了师父,信受了未悟的师父说:“作就对了,不必求悟。”因此而断送众生法身慧命。譬如有个号称佛教的慈善团体,他们努力地作利益众生的事。他们不知道修十善业只是佛道成就的前方便,只是藉著修十善业来累积将来见道时应有的福德资粮,并非是真正的修行。如果有人能够在这个资粮位广修人天善法,进而回向佛道的成就,将来才有因缘能够值遇真善知识,而得明心见性。但是,如果有些人只是广修善业而不修禅定,不知或不求断我见,更不知或不求开悟明心,这种精勤广修十善法来慈济众生,而且不能有谤法的行为,这些人未来世就只能往生到欲界天享福;而且当这些行善的福报,在未来生天享福完毕以后,剩下往世所造的微小恶业种子,仍然收藏在他的自心如来藏中,因此天福享尽后,就得下堕在饿鬼道或人间的畜生道中受报。但是,如果在精勤广修十善业、慈济众生的同时,又加上有谤法的行为,那么这些人未来世就无法往生欲界天享福,而直接因为谤法业的大小而下堕三恶道受苦。

    如广论班学员们,以佛法之名,努力为藏密经营赚钱的事业,以所得利润拿去资助藏密喇嘛教的上师,供藏密达赖喇嘛用于破坏正法的事业中。他们本来是想培植福德来帮助修道,却因为无明所障及邪教导的缘故,不但没有福德,反而造就了共同的恶业——也就是帮助达赖喇嘛去接引更多的众生邪淫,也帮助他以外道法取代佛教正法,而成就谤法、邪淫等共业。舍寿的时候,不要说能够往生到欲界天享福,后面极多世的三涂长劫的苦是免不了。而且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也是颠倒的道次第,比如说,宗喀巴把依于五蕴十八界才能够存在的缘起性空当作真实佛法。他不了解五蕴十八界法是因缘所生,是会坏灭的、不是真实法;认定享受淫乐时的意识是常住法,而否认真实可证的阿赖耶识。他把阿赖耶识说成是接引外道及初机学人的方便说,他却都不知道阿赖耶识心体是整个佛法的中心、法界实相智慧的根源。又比如说,宗喀巴以为后二波罗蜜多就是奢摩他与毗钵舍那,把奢摩他法当作禅定波罗蜜,把毗钵舍那当作般若波罗蜜。宗喀巴不知道他自己所说的奢摩他与毗钵舍那,都不是世间修证四禅八定的法。他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的止观,也都是印度教性力派的男女双修世间法,是通性力派的外道法,这全都是属于双身法的严重邪淫恶法。

  所以有智慧的学佛人,应当要审慎地简择,务必要以智为先导来抉择,不要被邪教导所误导,必须依止于 世尊的教导来修行

正文 “四圣谛—苦圣谛”

正铭 “三恶趣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