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这个法界里面,是有所谓的无常(不能永远存在)的法(万事万物),而且也有所谓的常住(永远存在)的法,这个无常的法跟常住的法 它是同时都存在的。可是我们世间人对无常的法总是希望它永远的存在,可是对于永远存在的法经常是否定祂,或是说不知道祂在哪里,忽略了祂,甚至有的还极力 的去反对祂。也就是说,从法界实相的眼光来看,如果它是一个无常的法的话,我们对于无常的法就不应该祈求它是永远的存在;可是如果说对于永远存在的法,我 们就不应该去否定祂,反而是应该要去实证祂,那这样的话就会符合法界的实相。
也就是说,我们有情,也就是我们世间人一般,总是在这个世间里面对无常的名闻利养非常的执著,而希望我们每一世所获得的名闻利养都可以永远的存在。可是, 想要对于生灭无常的名闻利养,想要追求它一直广大,永远存在,从法界实相的眼光来看,这是不切实际的,这是颠倒的。所以说,法界实相跟世间法它基本上它是 不矛盾的,因为同样都在这个世间里面一起运作的。即使有人他不相信佛法,乃至有人破坏佛法,可是佛法一样在世间里面运行不悖;而且这个因果俨然,没有任何 人可以去破坏它,或是改变它的。
所以说,在佛法,就是要随顺于世间这个实相里面它本来的那个样貌,譬如说无常的法,我们就要承认它是无常的;永恒常住的第八识如来藏,我们就要承认祂是永 恒常住的如来藏,而不应该产生颠倒。应该要认知到,我们在世间所有拥有的这一切都是无常的,即使我们有情彼此相会面也都是暂时的,而且总是要有分离的时 候。出生在这个世间的人没有永远的寿命的,所以应该要能够把世间的情分割舍,对世间的种种无常之物也要割舍. 对于永远存在的法性,这个法性是因为有第 八识如来藏的常住,所以使得因果的法性永远存在。才是众生彼此再相见的一个基础。而且在这个基础之下,众生之间就不会去争夺世间的无常之物,那这个世间就 能够众生彼此能够和乐相处,而没有勾心斗角,没有互相的争夺。
彼此的恩爱虽然它是好的,譬如说我们为我们的眷属(妻子儿女父母兄弟姐妹等)而恩爱,所以我们去世间里面去竞争;可是我们有些人总是会采用错误的方法,因 为恩爱于自己的眷属,所以就不恩爱他人,所以产生种种的恶行,因为他不认为对方是眷属。可是我们这世的眷属跟我们分离之后,那个缘就尽了,我们又跟其他人 当眷属;所以我们在这一世所看到的眷属,是这一世的眷属,可是我们这一世所看到不是眷属的人或有情,事实上他是我们过去世的眷属,或者是我们未来世的眷 属。可是我们总是看到这一世的眷属的恩爱,没有看到过去世眷属的恩爱,也没有看到未来世眷属的恩爱,因为这样子而产生了种种的纷扰。这个都是因为,对于法 界里面常存不变的第八识的存在,没有真正的认识;因为总是认为这一世我能够拥有世间的种种的资财,有了世间的金钱跟权利、名闻利养,我就可以照顾我的眷 属,有种种的慈爱;可是对于其他人有没有伤害呢,就不顾虑。所以说这样就导致了人跟人之间就在争夺世间这些无常之物,而不再顾念过去的眷属、未来的眷属, 只著重眼前的眷属。因为这样子,大家都用这样的方式去作种种的行为的时候,就产生了纷乱。
可是,法界里面难道没有第八识如来藏永恒常住吗?其实是真的有这个第八识如来藏的永恒常住,才使得我们这个世界、这个器世间能够这样子的运转,而且祂的法 性不变。譬如我们在这个世界有物理定律,这个定律从古到今没有变,为什么能够经过那么长久的时间而不变呢?就是因为有第八识如来藏的存在,有祂的法性来造 作器世间,还有造作我们有情的有根身,还有我们的觉知心等等。等于说,色法跟心法都是由这个第八识如来藏所创造出来的,而且祂的法性常住;因为祂本身是常 住法,所以使得祂所创造出来一切世间,祂所形成的法性也是常住不变的;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说法界里面有常恒不变的第八识如来藏,可是也有经常变异的、生灭 的世间法。可是世间人就是对于经常变异的世间法没有正确的认识,所以世间人对于佛法的认知就产生了错误了。
所以我们说,佛法跟世间法有没有矛盾?事实上它本质上是没有丝毫的矛盾。而且,不管你相不相信佛法,这个法界的运作的规则它就是如此,而且这个规则就是因 为有如来藏祂的法性所使然的。那会产生问题就是:众生所认知的无常的法,众生总是喜爱它,而且希望它能够永远的存在,因为这样子才产生了错误的认知,而导 致了佛法跟世间法表面上的背离。
所以说,本质上佛法跟世间法它是一致的,它是没有任何的矛盾;可是认知上它就有矛盾之处,而且那是因为众生对于法界的实相不够了解。像我刚刚所举的这些, 世间法它是无常的,可是世间人总是希望无常的法可以永远保存著;就像他对于健康,希望能够永远健康,可是健康也是没有办法永远存在啊,所谓的金钱也没办法 永远保留。因为这个见解上的矛盾,也就是众生对于法界的认知矛盾,所以说也产生对于佛法的认识也是错误的,所以也产生了矛盾。
所以有云:“佛之明法,与俗相背;俗之所珍,道之所贱。”
也就是说,所教导的光明之法,是跟一般人是不大一样的,乃至有点背离了;世间人所珍爱的,世间人所喜爱的,可是在佛法里面却是被轻贱的。
“七宝之耀,凡俗所贵,然其招忧,以致灾患。忍之为宝,终始获安。”
也就是说,世间有种种的宝物,这种种的宝物的光耀是世间人都想要的,都把它看得很贵重的;可是世间所看重的这些宝物,事实上它是会招来忧患的。譬如说,我 们也经常看到报导,有一些非常有钱的人家,他们如果没有很多的金钱的话,他们也许家里面不会产生纷争;可是就是因为家中有很多的珍宝,有很多的财富,所以 父母死亡之后,就为了争夺家产产生了纷争,产生了纷争岂不就是忧恼了吗?所以说,这些世间的宝物虽然是凡俗所认为尊贵的,可是它会招来忧虑,乃至会产生灾 患。譬如说有些更激烈的,为了要获得世间的种种宝物跟金钱,产生种种的杀害、互相的杀害,这就造成了灾患。
可是在佛法里面,我们有说六度的第一个,叫作布施,布施就是跟世间的方法刚好相反。世间人总是喜爱七宝,对世间的珍贵之物,特别是金钱,特别的珍贵,而且 要守护它。可是在佛法里面所教导的,反而是要把我们所拥有的金钱财物要布施给众生,让众生能够获得安乐。那布施这个法,事实上就等于是把我们凡俗所贵的财 物把它推出去,然后不要自己拥有;这从世间人的眼光来说,这样子不就跟我去世间里面去获取财物的本意相反了吗?可是事实上,这是众生对于因果所不了解的。
我们有情之所以可以获得这一世的资财,都是因为我们过去世惠施他人所造作的善业,所以这一世就依于因果的道理而实现了。所以,这一世有权有势,不代表未来 世有权有势;因为他这一世有权有势,就他的因果来说已经实现了,可是实现之后,如果他没有再种植未来世的资财的因的话,他未来世他就没有资财了,他也没有 什么权力可言了,因为一切都不离因果。
所以,菩萨为了要获得未来去帮助众生所需要的资财,他这一世就努力广行布施;因为广行布施,才可以在未来世获得可以帮助众生的资财。所以,菩萨依于佛陀的 教导的方法,他是广行布施,而对于众生惠施财物,乃至惠施法财的时候,是毫不吝惜的。可是他自己却不一定去大大的享乐这些财富的,因为他所获得财物的目的 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摄受众生、帮助众生来行菩萨道的。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菩萨世世都能够有资生之具,能够有广大的福德,乃至可以行道。
可是,如果世间人他只是想要获得财物而不想惠施众生的话,那他这一世可能有资财,可是未来世就不见得有。如果这一世已经没有资财可以广行布施,又没有去丝毫的行种种施的话,那他未来世就会更贫穷了。当然,布施不一定是只有金钱之施,还有其他不费财物的布施。
所以说,惠施众生是世间人所厌恶的,乃是不喜欢的;可是在佛陀的教导里面,它却是非常重要的,那是佛陀所教导的光明之法。所以,佛法的教导跟世间人的认知 有时候是会矛盾的,而这个矛盾就是因为,对于世间里面“什么是无常,什么是常”这两个法之间认知上有所不同,因为认知有所不同,所以才产生了表面上的矛 盾。
所以说,如果我们每个有情能够仔细的观察法界里面确实有无常的法,也确实有常住的法的话,那这样的话,这个见解就会跟佛法一致,那所行所思就会跟佛法一 致,就没有任何的矛盾了。所以,所有的矛盾都是因为,对于世界到底有没有第八识如来藏的永恒常住呢,在这个地方产生错误的见解,或是在这个地方无知,所以 导致后面的一些矛盾。
Shixiang摘编自?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