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帖,稍作修改后重发)
她走了,说是走的时候很安静 2017-08-18
那一年,我们系新生人数很多,共有三百多人,女生约占1/10稍强。在大阶梯教室开过迎新大会后,宣布将全体新生分为8个小班,我被分在 5 班。
育才初遇
5 班有 4 个女生,一个是北京女孩 F,另外 3 个都来自上海,G 和 T,还有我。论年龄,4个人是同一年出生,在年级和班上都算是偏小的。论身高,北京女孩 F 最高,173cm,G 瘦高,170cm,T 是纤细中等个,我是把平均身高往下拉的那个,为此一直有点自卑。(要不,这么多年过去,很多事情都忘记了,偏偏把她们的身高记得那么清楚。)最巧的是,入学前,准确说是在被录取以前,我们 3 个人在上海已经见过面了,那是高考以后,。。。
话说那年高考,志愿是在父亲的过问下填写的,6个志愿中,有 5 个报的是上海的学校,1个是浙江的,都是工科。没敢报复旦和同济,报了交大一个不大热门、也不大喜欢的专业,主要报了“华东“打头的几个”学院”,希望能被其中一个录取就好。一是因为有共识,有学上才是最重要的;二是因为父亲就在其中一所学院上班,而我自己从小在学院的家属院(不在校区,是一个在市区里的,有20多户的小院)里长大,环境比较熟悉;第三,可能是父亲更希望我留在上海,不离开家。当时,家里还有80多岁高龄的祖母,小我三岁、自幼一直生病的妹妹,还有来到我家四年、关系一直十分尴尬、拧巴的继母,全家五口人全靠父亲工资生活,还是蛮紧的。
高考以后,感觉除了物理有些错以外,其他各科都还好,应该能被某一所大学录取吧?
就在大家都翘首以盼,急切等待录取通知的时侯,某日,我接到通知,去中学取了一封信。内容大意是,北京某所大学××系准备录取你,请考虑,是否同意改变志愿,之类。还指定几天后,某日某时在育才中学面谈。听说我们中学别班另一位女同学 D 也收到内容相似的信件。说实话,我还是挺开心的,因为好歹算有着落了。另外,北京是我憧憬的地方,学校也是喜欢的,所以,当时心里就愿意了,也就顾不上父亲想让我留在上海的种种考虑了。告知父亲时,他的犹豫是非常明显的,但最后没反对。
如约来到好像是石门二路、山海关路附近的育才中学,就看见在办公室外的等候室里,有两个女生正在轻声交谈,。。。隐约听到一些,仿佛是和我一样的事情。后来,她们先后进办公室谈话,离去。轮到我,谈话细节已记不清,反正是表示愿意了。跟我们谈话的是一位年轻秀气的女老师,南方人,很和蔼。
现在和我一起分在 5 班的 G 和 T ,就是先前在育才遇到的那两个女生。G是干部子弟,浓眉大眼,来自名校上海中学,上中也许是当时上海仅有的、或稀有的寄宿学校。T 纤瘦秀气,来自南洋模范中学,也是名校,T 很活跃,爱说爱笑,比较自来熟。她们原来分别是报考上海的两个医学院的。若不是那次育才谈话,我们怎么可能相遇?若不是都愿意调整志愿,我们怎么可能再次相遇在北京的校园里,相识、相处好几年?
不知全年级是否还有其他同学也是调整志愿后才来到这个系的,我们中学的那位女同学 D 就被分在系里另一个四年制专业了。后来听同学议论,这一年这个系扩大招生,生源不足,等等,也不知道学校之间是怎样协调的。
各种巧合
入学后,填表的时候,发现我和 G 不仅是同年,还是同月、同一日出生。对完阳历,赶紧再对阴历:我是端午节前两天,你也是?确认无误!再问时辰,她知道,我不知道,所以最终也没搞清楚究竟谁大谁小些。实际上,G 比较成熟、理性些。
也是填表的时候,发现我和 G 的家离得很近 ,她家在愚园路上,我家在乌鲁木齐北路上、与愚园路相交的地方,相距不到一站路。偌大上海,算很巧吧?T 的家在新闸路上,也不远。
当我很欣喜地立即把这些巧合写信告诉父亲时,他回信却更详细问及 G 的其他情况,似乎有些担心。莫非是我忘了告诉父亲 G 是女同学?赶快去信说清楚了。
G 在文艺方面有些天分,能演剧,会唱歌。记得某年国庆前后,学校举行文艺汇演,我们年级的节目是诗歌大联唱。G 在其中独唱“铁蹄下的歌女”,年轻高挺帅气的高数老师担任指挥,至今印象深刻。
4人中,我和 G 比较合得来,一起行动也较多。最多的自然就是一起到阅览室占座位,一起看书做作业。另外就是周末,F回家了,T的男朋友在北京,周末也总是出去,就剩我和她两个人。G有个二姐在北京工作,那时还没结婚,她有时会去姐姐家,我也跟她去玩过一两回。第一学期,G 病了一段时间,我帮她抄过些笔记。第二学期后半段,我因家事请假回沪,她也帮我抄过笔记。同学都说我俩的字很像,初看上去,真看不出来是两个人写的。仔细看,我的字比较抻手抻脚,她的字比较紧凑、整齐,也更加好看。记不得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景下了,我们俩还去照相馆正儿八经地拍了一张合影,是想为这份难得的缘分和友情留下一个纪念吧。
两年以后,重新分班时,我们都分在不同的班了。以后说起来,就把最初的班叫做老 5 班。后来,G先 毕业,分在京郊一个科研单位。第二年,我毕业后,分在西北的一所大学,离校前她买了一本刚出版的专业字典送我。。。。再后来,时间久了,还是渐渐远了。
近年来,常常想起过往,对老 5 班的印象最深,感情也最深。尤其想念 G,每次过生日的时候,总是在心里也祝她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2013年,母校有一个比较大的活动,不少同学返校参加聚会,以北京的最多。看到照片后,我发现,虽然每个人身上都蒙上了厚厚的岁月风尘,还是一眼就认出 F 、 T 和年级的几乎全体女生,也认出原来认识的大多数男生, 唯不见 G。
听说 G 病得很重, 已卧病在床两年多,基本不出门了。希望她慢慢好起来,早日康复!
谢谢小溪!你和乔安姐俩联系上,大家在美国都多了亲人,是一桩喜事!也算是文学城的一段佳话,
我和二伯伯家的二个外孙女在文学城重逢后,就忙着说话了,好几天没有过来看你。还请原谅!
东南妹妹是一个善良,智慧,又愿意帮助人的好人,所以老天看在眼里,也一直看顾保佑你和你的家人。
常常会想起她,谢谢默默来看我的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