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原名杨季康。祖籍江苏无锡,辛亥之年生于北京。父亲是杨荫杭(1878——1945,法政学家),母亲是唐须嫈(1878——1937)。2016年,杨绛先生以105岁的高龄辞世。
由今日倒退100年,1920年7月,清王朝被推翻还不足10年。杨绛是一个刚满9岁的小女孩,她的3位较为年长的女性亲戚已经同时在美国留学了,她们是杨绛的三姑母杨荫榆、堂姐杨保康和表姐袁世庄。这几位女士应该算是走在中国女性赴美留学前列的人物。
杨绛的三姑母(杨绛说,她们无锡及江南一带把姑母叫“伯伯”)杨荫榆(1884——1938)女士,早在1907年23岁时,就曾公费留日,进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教育学。毕业回国后在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并任教导主任。1914年起在北京女子师范学校(1919年更名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任学监。
1918年,杨荫榆再受教育部选派,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进修教育学,时年34岁。先后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22年学成回国任教。1924年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校长,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大学校长。1926年,因强硬处理学运遭非议,解职后回家乡苏州任教。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因杨荫榆公开抗议其暴行而将她杀害。
图一 杨荫榆(图片源自网络)
杨绛的堂姐杨保康女士,父亲是杨荫桓(1875——1901),母亲姓秦。因父亲在1901年火炮事故中早逝,自幼受叔父杨荫杭关照,和杨绛的姐姐们一起成长受教育。1918年,22岁的杨保康考取清华学校招考的庚款留学的专科女生,与三姑母杨荫榆同船赴美留学,她先入读于Wellesley女子学院,毕业后曾就读哥伦比亚大学。
后来,杨保康与同船赴美的清华学校留美预备部毕业生、已取得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科学学士、威斯康辛大学教育学硕士、又在哥伦比亚大学做研究的沈履(茀斋)先生结为伉俪。他们回国后也从事教育工作。后来沈履来到清华大学任教,还曾任清华大学秘书长,后来任西南联合大学总务长(1940年沈辞职后,众人一致推举下,由原北京大学秘书长郑天挺接任西南联合大学总务长)。同一时期,杨保康任西南联大附中的英文教师。
图二 杨保康(图片源自网络)
杨保康的姨表姐袁世庄女士,也算是杨绛的表姐吧,比杨绛的三姑母和堂姐更早两年赴美留学。袁世庄是杨保康的姨父袁希涛、姨母秦织云的长女。袁希涛(1866——1930)先生是清末和民国著名教育家,曾任教育部次长。
1916年,清华学校继1914年以后,第二次招考选录该年度庚款留美的10名专科女生,袁世庄女士榜上有名。当年9月和同期男女同学同船赴美后,她先入预备学校,继而就读Wellsley女子学院,1921年毕业后回国任教。
1922年,袁世庄女士与同年江苏省公费留美学生、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曾任哈佛大学研究员、并已于1920年先行回国任教的未婚夫汪懋祖先生结婚。婚后,汪、袁双双投身教育事业,辛勤耕耘,成就卓著。汪先生手书的“报国平生志 树人百岁心”,是为毕生座右铭。
袁世庄女士先后任教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金陵女大、苏州振华女校等,教授英文和西方史。汪懋祖(1891——1949)先生回国后,先后任国立北京师范大学教務長兼代理校長、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学院哲學系主任兼教授、国立东南大学教育系主任兼教授、江蘇省督學。1927年重返家乡蘇州,在第一師范学堂的基础上創立苏州中学,並為首任校長。抗战期间在大后方,曾克服重重困难在云南大理办学,又曾任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系教授,是著名教育家。
图三 袁世庄(图片源自网络)
前些天,看到杨绛老人晚年,一百多岁时写的几篇文章,其中有一篇“幼年往事”,回忆童年时家住北京期间,杨、袁两家同院而居、亲密无间及后来回南方之后的一些故事,摘几段放这里,看看当年小杨绛对袁家和“袁世庄姐姐”(也是本城热门博主小溪姐姐的“二伯伯”)的印象。
“后来,我爸爸当了北京京师检察厅长,检察厅在西城,我家就搬到东斜街25号,房东是程璧。房子不小,前后两个宽畅的四合院。”
“我家搬到东斜街,开始只住一家,南屋没人住,我家也天天打扫,我和姐姐常到空屋里去玩。”
“不久,我堂姐的姨父姨母也到北京来了,就住了那五间南屋。姨父是教育部次长袁观澜 (字希涛)。我家门口有两个门牌:一边是无锡杨寓,一边是宝山袁寓。”
“我爸爸因为姨父姨母不是亲的,姨母称袁大阿姨。姨父称袁老伯。”
“我和三姐姐常到袁家去玩。袁大阿姨卧房里,近门口处,挂一张照相,我知道那是袁世庄姐姐的相片,她在外国读书,要三年后才能回来。我总觉得三年好长啊,常代袁大阿姨想女儿。世庄姐姐的妹妹是世芳姐姐,她身体不好,不上学。”
看了她晚年的这几篇文章后,觉得百岁老人杨绛先生的记性真好!
不过若是较个真的话,她说的“袁大阿姨”,”袁老伯“的称呼,似乎不大对吧,是不是应该叫“秦大阿姨”、“袁老伯”,才更合适呀。毕竟两位姐姐的妈妈是秦姓姐妹,应以秦姓而非袁姓为主。有没有可能,万一她老人家记错了呢?
后记:此文发出以后,又经搜索确认,杨绛的堂姐杨保康,是1918年清华学校考选的8名专科女生之一,和1916年的袁世庄女士一样,都是中国政府选送的庚款留美女生。
问好!你看到这篇文章了,真是太好了!看过前面几篇了吗,也有你外婆的相关信息。
小溪姐姐可能一直在等,终于等到了。
原来也是文城博友,幸会幸会!
世事如此,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你说得对,确实如此。不过,虽非名门望族,若普通百姓家,自己有人会写也愿意写的话也可以把自家的真实故事写下来。真有意思的话,或许也能流传,特别是现在这个多媒体时代。所有的网民博主都可以是写手。
好像是哦,在我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也发现这种情况。谢谢阅读和讨论。
对了,你也是苏南人!谢谢阅读和留言。
谢谢阅读和讨论。
你好,你是回忆、发掘自家的故事,我是来分享读来的故事。
看到百年前的这些照片,而且恰好是通过杨绛老人把她们联系在一起了,我真是很想去了解她们的故事。昨晚没改好就发了,等着从首页上下来以后,准备再写几句话,提一下汪、袁两人回国后的工作,像前面两位一样。
谢谢你读文并留言。你说得对,相比起绝大多数同时代人,这几位和他们那一批人肯定是赢在起跑线上了。当年国家太贫弱,民众多困苦,还混战不断。不同个体,条件不同,机会并不均等。我觉得,问题在于这些条件较好的先行者们能否帮助、带动更多民众。实际上,他们绝大多数学成后归国,很多人从事教育,培养青少年,有些人从事医疗,服务民众,或从事实业,强盛国家。条件更好的,出资开办学校,开办医院,办工厂,等等。总之,那个时代的知识阶层,先行者们,大都有深刻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只为小家的人真是不多。欢迎讨论。
谢谢你来读文和喜欢,常在几曾回首论坛看到你的身影,想必也是对真实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饶有兴趣。我也是,看到这些别人辛苦收集到的百年前的照片,就想去了解。了解了,还愿意分享。哈。
没想到在网上看到,抗日战争期間,当时寓居苏州的杨荫榆先生目睹日军的种种暴行,多次向日軍長官抗議,並因此在1938年1月1日被日本兵诱押至蘇州盤門吳門橋下,射殺身亡,遺體被投入河中。杨先生死得悲壮,是民族英雄,不应该被忘记。
当年在上海,二伯伯袁世庄也是上了汪伪的黑名单,幸好逃离了。表姐的回忆里还记载着杨荫榆先生在苏州盘门的旧居与二伯伯家不远,她在一所中学教英文,据说她的日文非常好,英文却要常来与二伯伯切磋。她一来了,就与二伯伯一起翻那本硕大无比的韦氏大辞典。可见她们严谨认真的教学精神。要不是东南的大文,还不知道袁杨家的关系,谢谢了。
令人羡慕,呵呵。
那时候,全国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文盲和穷人吧?
反差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