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6月27日-1998年5月28日
他的名字,国人知之甚少。他是中国核物理事业的先驱,更是人类科学史上的巨星。如果不是诺奖评委会的失误,他本应是中国第一个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图一
他的学生名单让中国骄傲、让世界震撼:王淦昌、钱三强、邓稼先、朱光亚……“两弹一星”功臣中,就有8位是他的学生。杨振宁和李政道,更是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样一位闪耀世界的科学巨星,因何沦为蓬头垢面的乞丐?因何神秘“失踪”于美国?因何被关押在日本监狱?因何功勋卓著却不为人知?
补上这节错失已久的历史课,认识大师的大师——赵忠尧!
01
“教授乞丐”跋涉千里,保卫“咸菜坛子”
1937年深秋,在清华大学长沙临时校门前,突然跑来一个脏兮兮的乞丐,一手拄着木棍,一手抱着一个咸菜坛子,急切地要求见梅贻琦校长。
门卫认为这是一个精神不正常的人,便要将乞丐轰走。此时梅贻琦刚好走出来,乞丐用沙哑的声音喊了一声“梅校长”,眼泪不禁扑簌而下。
图二 时任清华大学校长 梅贻琦(1889年12月29日-1962年5月19日)
梅校长仔细一看,才发现这蓬头垢面的乞丐,竟是赵忠尧,连忙上前握住他的手,
泪水亦夺眶而出……
赵忠尧将一直紧抱着的咸菜坛子放在校长办公桌上后,才长嘘一口气!
原来,这咸菜坛子里藏着一个铅筒,铅筒里装有50毫克放射性实验镭。镭,直到今天仍是被全世界禁运的。如果当时落到了日本人手里,后果不堪设想!
图三 建筑学家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
1937年10月,日军侵占清华园,赵忠尧与梁思成一起,冒死潜回清华取出这50毫克的镭元素。为了保护这些来之不易的镭,赵忠尧扮成难民前往长沙,他几乎扔掉了所有的行李,却从未让那个咸菜坛子离开过自己。
整整走了一个多月,抱着坛子的胸口,磨出了两道鲜红的血印子。原本风度翩翩的大学教授,变成了一个蓬头垢面的乞丐……
镭,居里夫人发现的放射性元素,赵忠尧的手中为什么会拥有如此珍贵的稀有物质?
这还得从赵忠尧的传奇人生说起。
图四 赵忠尧
02
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1902年,赵忠尧出生在浙江诸暨,父亲当过私塾老师、行医医生,对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痛心疾首,特别寄希望于子女能够有出息,“将来为国为民出力”。
1920年,赵忠尧考入中国最早创办的高等师范学校之一,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扩建为东南大学。毕业留在东南大学教书的赵忠尧,遇到了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人——
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叶企孙。赵忠尧作其助教,两人相处甚好。
图五 1923年冬与南京高师同学合影 赵忠尧(中)
1925年夏, 清华学堂筹办大学本科,请叶企孙前往,赵忠尧随同北上。第二年,清华大学成立物理系,叶企孙担任系主任,赵忠尧成清华教员。
图六 1926年初夏清华大学科学馆门口
一排中间叶企孙、后排右二赵忠尧
在清华的工作中,赵忠尧愈发深感中西差距巨大。无法接触到世界科技前沿,更让他焦急万分!
1927年夏,等不及公费名额,向师友借了些钱,申请了补助金,加上之前教书结余的工资,他自费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刚刚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
密立根教授。
图七 192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留学时与导师合影
前排右四正后方为赵忠尧
让密立根教授极为恼火的是,这个新来的中国学生“不知天高地厚”,竟然嫌自己指定的论文题目太简单,需要“考虑一下”。其实是因为赵忠尧认为这题目虽容易获得学位,但学不到多少技术,与他出国深造的初衷相违背。
图八 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密立根
1930年,赵忠尧完成实验,他的结论震惊了当时的物理界,28岁的赵忠尧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观测到了正电子,后来的实验更让他成为世界上首次发现反物质的物理学家。这个发现足以使赵忠尧获得诺贝尔奖。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193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却颁给了比赵忠尧晚了两年才发现正电子径迹的安德逊。
安德逊1983年也写出了当年的故事:在加州理工学院时,我与赵忠尧同为研究生,办公室只有一墙之隔。我的研究是受赵的启发才做的。
图九
曾任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委主任的瑞典皇家学会爱克斯朋教授,在解密诺贝尔奖评选过程时坦言:这是一个“很令人不安的、没法再弥补的疏漏,赵忠尧在世界物理学家心中是实实在在的诺贝尔奖得主!”这段评价,迟到了半个世纪。
赵忠尧对此在意吗?他的回忆录里鲜有提及。他远渡重洋不是为了学位,更不是为了拿诺奖,而是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学到最前沿的科学和技术。
03
观看原子弹爆炸,在美国“神秘失踪”
1931年,赵忠尧赴英国剑桥大学,师从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就在那一年,国内发生了九·一八事变,赵忠尧坐不住了,决心尽快回国。离别时,卢瑟福特意将50毫克
放射性实验镭赠给他。
赵忠尧历尽千难万险,将50毫克镭带回了中国,所以才有了他不顾生死,历尽千难万险保卫“咸菜坛子”的事!
回到中国,回到清华,赵忠尧担任物理系教授,他在我国首次开设核物理课程,
主持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核物理实验室, 成为中国核物理研究的开拓者。
图十 1935年清华大学物理系部分师生在科学馆前合影 赵忠尧在二排左二
1938年到1945年,赵忠尧一直在西南联大执教。西南联大物理系师生曾在极简陋的条件下,利用那50毫克的镭做中子放射性元素实验,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激发了一代代中国核物理科学家!
值得一提的是,怀着工业救国的愿望,赵忠尧曾在德国购置了一台铅芯机,教学之余,还创办了一个铅笔厂。这支定名为“长城”的铅笔,就是日后几乎每个中国人
都用过的“中华牌”铅笔!
图十一 1946年7月25日:美国原子弹试验爆炸
太平洋比基尼环礁上空升起蘑菇云 图/视觉中国
l946年夏,美国在太平洋的比基尼岛进行原子弹试验。英法苏中4个胜利集团的盟友代表,应美国政府之邀“观战”,注视着冉冉升起的蘑菇云,赵忠尧沉默不语、百感交集,中国什么时候才能释放出这样巨大的能量?
这一天还太遥远,因为没有加速器就不可能揭开原子核的奥秘,不可能进行自己的核试验。
图十二 1946年赵忠尧以观察员身份参观美国试爆原子弹 前排左一为赵忠尧
演习完毕,赵忠尧“神秘失踪”了。他选择“滞留”美国的目的十分明确:设法购买到加速器!当时订购一台加速器起码要40万美金以上,他筹到的钱远远不够。于是盘算自行设计一台加速器,只买国内难于买到的部件和少量核物理器材。其他部件,将技术参数背下来,将来回国自己造。
有人劝阻他,来美国一趟不容易,加速器不是本行,何必把精力消耗在这上面?他顾不得这些,深知落后就要挨打,加速器就是多灾多难的中国最需要的!
图十三 在美国时留影
他回到母校加州理工,利用一切条件,拼命研究加速器的操作台和零部件,竭力掌握加速器的设计和制造细节。为了多换取一些零件,他节衣缩食,把有限的经费和生活补贴,都拿出来向工厂定制加速器零件。
1949年秋,新中国成立,赵忠尧兴奋异常,他看到了中华民族崛起的希望。加速器是制造原子弹的核心设备,他躲开美国联邦调查局和海关的严查,将自己几年来收集到的加速器零部件分装进30多个箱子,与购买的教学设备混在一起,陆续运回祖国大陆……
04
冲破美国重重阻挠,与钱学森一起登船回国
彼时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中美已不通航,直到1950年8月,赵忠尧才侥幸获得一份过境香港的签证,8月29日,他和钱学森、邓稼先等100多名留美学者一起,登上了回家的邮轮。
图十四 赵忠尧、钱学森、邓稼先等百名留美学生学成归国 在甲板上集体合影
正要启航,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突然上船搜查。钱学森被指为“间谍”,押送到特米那岛上关了起来,随身800多公斤重的书籍和笔记本被扣留。
图十五 钱学森一家
赵忠尧侥幸被放行了,可当轮船开到日本横滨时,美国特工反过神来:抓钱学森,
是因为他一个人顶五个师军力。而这个叫赵忠尧的中国人,混迹于美国最顶级的核物理实验室,他究竟能顶五个师还是十个师已经不好估算了!
就这样,赵忠尧被押进了美军在日本的巢鸭军事监狱。台湾驻日代表团派人软硬兼施,要把赵忠尧等人带到台湾去。有一次甚至让他面对一堵墙站好,美国宪兵在他背后拉枪栓威胁:如不承认“罪行”,不到台湾去“洗心革面”,就枪毙他。可赵忠尧宁死不屈,“我那时回国的决心已定,反正除了中国大陆我哪儿也不去。”
赵忠尧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关进监狱的消息披露后,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美国科学界也对此表示强烈抗议,周恩来总理更为此发表了严正声明,强烈抗议美国所为。
美国政府最终只得将赵忠尧放行。
图十六 1950年11月 赵忠尧(前排右二)经香港回到新中国
1950年11月28日,赵忠尧终于踏上祖国的土地。他将决定中国核事业命运的加速器核心元件全部交给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这时,钱学森也辗转回到了祖国。
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即将如火如荼地开始!
05
“蘑菇云”的打造者
劫后归来的赵忠尧用带回国的器材和零件,主持建成了中国第一台700千电子伏质子静电加速器。
图十七 中国第一台700千电子伏质子静电加速器
每一步精益求精,1958年赵忠尧又主持研制成功2.5兆电子伏质子静电加速器。
图十八 2.5兆电子伏质子静电加速器
正是通过这两台加速器的研制,我国加速器技术的研究才迈出了第一步,由此推动了我国的真空技术、高电压技术、离子源技术及核物理实验的发展。
尤其是第二台质子静电加速器一直服役到2000年前后,对中国核事业发展的作用举足轻重。
图十九
没多久,噩梦袭来,他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遭无情批判。由于曾滞留美国的经历,
赵忠尧被戴上“特务嫌疑”的帽子。作为世界顶尖物理学家,赵忠尧有近十几年时间
无法再好好搞研究。
一心报国,却没有机会像自己的学生一样,投入中国两弹一星研究事业,这不能不算是时代悲剧。
图二十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说赵忠尧是中国“蘑菇云”的打造者,一点儿也不为过!在美国“滞留”四年,研制出核试验最关键的加速器,他的心血没有白费。
图二十一 赵忠尧(前排中)与高能所实验物理部同志合影
06
他的一生“没有谋取私利,没有虚度光阴”
1973年,中国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71岁的赵忠尧,终于恢复工作。
1979 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向十多个国家的百余名科学家介绍赵忠尧时说:
“这位是正负电子产生和湮灭的最早发现者,没有他的发现,就没有现在的正负电子对撞机。”
1983年起,杨振宁花了不少精力收集资料,以翔实的史料与充分的证据论证了赵忠尧关于正负电子对产生与湮灭的重大发现的意义及其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的原因。文中称赵忠尧的实验“具有经典美:简单、可靠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1984年,几代人为之奋斗的目标,在中国建造高能加速器,终于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尽管赵忠尧年事已高,但82岁的他仍然积极参加了高能实验基地的建设,并带出了一批青年才俊。
图二十二 1989年4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点安装就位,几个月后,通过技术鉴定,已是87岁高龄的赵忠尧作为鉴定技术专家,
郑重地在鉴定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1989年4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点安装就位,几个月后,通过技术鉴定,
已是87岁高龄的赵忠尧作为鉴定技术专家,郑重地在鉴定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一个人能做出多少事情,很大程度上是时代决定的。由于我才能微薄,加上条件的限制,工作没有做出多少成绩。唯一可以自慰的是,六十多年来,我一直在为祖国兢兢业业地工作,说老实话,做老实事,没有谋取私利,没有虚度光阴。”他的情操,于此表露无遗。
图二十三 中学生祝贺赵忠尧九十诞辰
1998年5月28日,96岁高龄的赵忠尧逝世。今年,是他逝世20周年。
缅怀他,记住他是中国核物理研究开拓者!记住他是大师的大师!记住他的赫赫功勋!记住他闪耀如勋章的名字!
图二十四 赵忠尧
也请记住他的殷殷嘱托:“回想自己一生,经历过许多坎坷,唯一希望的就是祖国繁荣昌盛,科学发达。我们已经尽了自己的力量,但国家尚未摆脱贫穷与落后,尚需当今与后世无私的有为青年再接再厉,继续努力。”
北洋之家(ID:bypm2016)
几曾回首论坛转贴,链接:
http://bbs.wenxuecity.com/memory/1252170.html
原文链接:
http://m.news.cctv.com/2018/06/02/ARTIDq0sLJa1CzHBxL83jWc2180602.shtml
1920年(民国九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京大学前身),
1930年(民国十九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进行原子核反应研究,
1955年6月被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当年应该称“学部委员”的吧)
2。1946年夏,赵先生是受到中央研究院指派参观美国原子弹爆炸试验的,并且受委托,去美国采购核物理研究用的加速器的,据说萨本栋给他筹了5万美元(也有说12.5万美元的 )。
3。1950年8月底,共有128位学者和留学生乘坐威尔逊总统号从美国回国。除钱学森一家被扣在美国外;在洛杉矶,还发生了赵忠尧携带的书籍、笔记本几乎全部被扣留事件;途经日本时,被美国扣留的归国学者一共有三位,和赵忠尧一起被扣留的另外两位是:罗时钧、沈善炯。
是的,绝大多数老知识分子都是爱国的,他们受到错误对待,甚至被当做敌人,给他们个人和家庭造成很大不幸,也是国家的巨大损失,本来,我们这个国家可以发展得更快更好。谢谢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