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东南的博客

记性不好,写得很慢,所忆所思,存下一点点
个人资料
西北东南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看到一篇访谈文章,回顾了上海在安徽的小三线建设的背景、选址和撤回,

(2016-09-21 11:01:42) 下一个
并议论其得失。现将全文转贴上来,请各位看看所议有无道理。
ZT。上海小三线建设选址安徽 或因柯庆施是皖南人?

2013年10月18日 09:29

 

来源:东方网 选稿:贾彦

 
  编者按:“口述上海”系列丛书是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现代上海研究中心编纂的以口述史为基本单元,以上海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发展变化为基本线索的系列丛书。该丛书自2006年出版第一辑——“实事工程”以来,已陆续出版了“纺织工业大调整”、“电影往事(上、下)”、“改革开放30年”等卷,旨在通过不同身份当事人不同侧面的口述,记录上海城市的历史变迁,对了解上海近百年的历史、了解上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历史巨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意义。经该书编者授权同意,我们将陆续推出丛书中的精彩稿件,以飨读者。

  原标题为:

小三线:上海对兄弟省安徽的现代化播种工作

——上海市原副市长兼市计委主任陈锦华访谈录

  口述:陈锦华

  采访:徐有威

  整理:张惠舰 高江涛 李婷

  时间:2013年3月21日

  地点:北京陈锦华办公室

  上海小三线建设有三线建设的大背景

  上海小三线是在国家三线建设大的背景下开展的。最早在1964年,总参有一个关于国际形势的报告,我看过这个报告,印象已经不深,总的感觉是这个报告把国际形势看得比较严重。现在看来可能还是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毛主席的阶级斗争理论。这个材料引起的重视,不是偶然的,是那一时期用“左”的思想分析看待国际形势的必然结论,把问题看得很严重,好像敌人马上就要打进来了,要赶紧搞三线建设。

  毛主席对三线建设看得很重。他曾说,没有钱把他的稿费拿出来,说道路不通就骑着毛驴去。像这样的话,处在当时毛主席那种权威地位,有些部门听了当然压力就大了。当时也还有一些比较冷静点的同志觉得应该做一些调查研究,毛主席就很不满意,因为这些原因,他认为国家计委贯彻他的想法不力,要撇开李富春为首的国家计委,另搞了个“小计委”。搞小计委很大的一个背景就是三线建设。“小计委’’的领导人选毛主席点将石油部部长余秋里。因为大庆油田的开发,毛主席对余秋里的印象很好,赞扬“革命加拼命”的精神。毛主席认为三线建设没有革命加拼命的精神是搞不起来的。“小计委”集中了几位毛主席看重的干部,能贯彻他的意图。

  小三线建设的大背景就是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是在中国的大后方,重点是西部。但是中国国土面积很大,从东部入侵的敌人要进攻中国的话,将从东部沿海上来,包括蒋介石很可能是从东部沿海上来,西部三线建设的战备力量鞭长莫及,有可能一时应对不了相隔遥远的东部沿海。再加上毛主席战争年代形成的人民战争思想,需要就地武装群众,就地消灭敌人。因此不仅国家要搞三线建设,地方也要搞小三线建设,各自分工,形成大小三线相互策动的战略格局。我想,这就是上海小三线建设的大背景。

  上海小三线建设的选址

  上海小三线建设选择哪里?可以选择浙江,也可以选择江西,但为什么选择安徽的皖南呢?我觉得是因为皖南离上海终究近一点,交通也比较方便,顺着长江就可以到皖南,公路也可以到皖南。另外,我觉得还有个背景,可能跟柯庆施是皖南人也有很大的关系,这是我的分析推测,没有证据,仅供研究此事的专家参考。柯庆施是歙县人,就在黄山脚下,柯庆施很清楚皖南包括他的老家很不富裕,完全靠农业,地方经济没有出路;建工厂没有优势条件,也没有钱建。通过建小三线,搬迁一些厂,借助外来力量,带动发展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柯庆施在上海主持工作,对老家皖南还是关心的。20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在上海出差,正巧赶上徽剧会演,我去看了,乡音浓浓,我听了非常满意。徽剧和汉剧是京剧的前身,后来徽剧衰落了。柯庆施为了抢救这个剧种不让它消亡,特地把徽剧组织到上海来会演,还趁机办了娃娃班,培养徽剧接班人。上个世纪末,我去黄山开会,当地政府组织文艺晚会,特地安排了一场徽剧折子戏《水淹七军》。演出结束,我上台感谢演员,问扮演《水淹七军》中扮演关羽的那位演员的从艺情况,得知他就是柯庆施举办的那个娃娃班培养的。沧海桑田。

  我不禁感慨万干。我由此做出分析,柯庆施对皖南小三线建设夹有乡情,似也在情理之中。

  我和皖南小三线的同志多有接触,一再听取他们的汇报。后方基地管理局的同志不断找我,因为当时我是上海市副市长兼计委主任。记得1981年12月29日,我听取了后方基地管理局的汇报后,对小三线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几万职工艰苦奋斗作了充分肯定。我认为小三线对战备,改善工业布局,改变皖南山区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落后面貌都有好处,意义不要低估,要珍惜和爱护这个成果。小三线的稳定,关系到全市的安定,要稳定关键是搞好生产,后方局要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如何发挥优势,怎样和市内搞好联合,和外地搞联合、出口等。总之,要在调整中贯彻军民结合的方针,要走出新路子。

连着皖南小三线的广东阳江故事

  当年上海搬到皖南的有80家企事业单位。怎么样来评价它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我看还是应该肯定它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在那个时代做的事情,拿到今天的时代、今天的环境下来找它的缺陷和毛病是不难的,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小三线能那样做,确实不容易,应当充分肯定它的积极意义。

  现在我们不是讲中国最大的发展问题是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吗?那么怎样来消灭这些差距,缩短这个差距呢?在当年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所做的工作,都应该肯定。

  小三线要看它的历史地位。它不仅是战备的需要,在当时那些后进的地区让它的经济找到一定出路,让它有所发展,就业和人民生活有所改善,让先进地区、发达地区能够提供技术上、物质上的支援和人才上的支援,这是极其宝贵的成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分析这个事情,要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下看它的作用。我的看法,小三线促进了皖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上海工业是先进的,因为当时中国最先进的就是上海,它通过三线建设把它的人才、技术、管理带到经济落后的地区,是一种社会进步。

  我的老家青阳在九华山下,附近就有小三线建的厂,八五钢厂就在我们的池州。历史作用要有一个公正的说法,要有一个在历史上站得住脚的说法。我们现在跟风的东西太多,好像我们祖宗都是不行的。没有过去,哪有今天?发展都是一步一步过来的。今天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还没有解决,而且有的地方更扩大了,怎么来看待这个事?当时我们力量那么小的时候,还能做这些工作,现在为什么要把它否定呢?

  我可以举个例子证明小三线建设的积极作用。广东有个地级市阳江,它生产的刀剪产品远销欧洲、美国、日本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全国的80%以上,质量可以媲美世界名牌刀剪。其中阳江十八子公司和广东宏鹰集团,分别被国家科委授予“中国菜刀中心”和“中国剪刀中心”称号,年出口额超亿元的广东宏鹰集团成为全国刀剪生产企业龙头企业。

  多年前,我曾经去看过这个刀具城,其中有各种刀具,大的小的各式各样,都是非常好的刀。我问他们怎么做得这么好,钢材是哪里来的。他们告诉我来自黄山钢厂。我知道,黄山钢厂的前身就是上海小三线期间的八五钢厂,而八五钢厂就是上海的上钢五厂包建的,上钢五厂是我们国家特殊钢的基地。上钢五厂到黄山去建厂,带去了技术,带去了人才,带去了管理经验。在半个世纪以后,它的钢还成为中国最发达的、在全球占据重要地位的阳江刀剪的材料。为什么杭州的张小泉衰落了?原因之一是没有好的材料,没有好的钢。从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来,当年小三线的后发优势还是很突出的。

  我去参观这个厂的时候,安徽省委原书记卢荣景同我在一起。我跟卢荣景同志讲,你看这么好的材料,你们是卖原材料,它的高附加值让广东拿了,它的附加值等于你们钢材数倍。你们创造的财富,主要部分你没有拿到,被阳江拿了,它加工以后,增值了。上海搬到你们安徽去的小三线,它生产这么好的钢材,你没有用上,千里迢迢送到广东。阳江是中国的最南面,要用火车、飞机运送来,安徽开花,广东在全世界结果。

  这事对我印象很深刻。我就此联想到,当年小三线建设开的花,几十年以后结果,结了这样好的果,怎么能视而不见呢?怎么能否定它呢?还有一些小三线,尽管这个厂不存在了,但是它培养的人才、培养的干部、培养的技术,可能在另外一个工厂,另外一个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不能光看它工厂没有了,它培养的人才,掌握的知识还在,他们继续去另一种环境里发挥作用。上海去了几万人,上海人回去了,但是他们培养了当地人,带动起来了。我们要看的,不仅是工厂生产的产品,更重要的是传播的文化、传播的知识、培养的人才。这些对我们安徽以至于改革开放以后的快速发展,都在产生影响,发挥作用。

小三线:无私的付出和奉献

  当年三线建设都撤了,回大城市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小三线当然扛不住,也要撤。我到上海工作以后,它已经是进入撤回上海的阶段,这是挡不住的。我做副市长的时候,小三线都要求回来,叫落实政策。

  落实政策的时候,也不能简单地把上海人撤回来,它已经形成了生产体系了,多少年已经成为很好的工厂。那你得要交给安徽,安徽接过去,能继续生产,继续给国家创造财富。它生产的东西还要运到上海来做原材料,做配件,上海继续用它的东西。这个过程当中的谈判,安徽要价是不断加码的,谈得很艰苦。当时安徽经济不发达,承接这些企事业单位有困难,许多难题解决不了,短时间内没有能力消化这些单位。处理不好,也会影响当地的经济社会稳定。总的来看,小三线建设还是有意义的。这等于是一种播种性的工作,去掉“左”的政策和形式以外,这件事情对后进地区,是一种现代化的播种工作,它会开花、结果。就如同我刚才讲的阳江的例子,它就是当年小三线播种的果实。

  应该客观、公正地记述历史,这对我们的前人是一种尊重,是对历史的敬畏。放在那个历史条件下,那样的艰苦环境,要看到他们的付出,看到他们的无私奉献。这种无私奉献永远是我们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仍然需要这种精神,需要对这种精神的传承。以史为鉴,教育后人,做对的是一种教育,做错的也是一种教育。做对做错都讲,可以让历史更有立体感。

  (摘自《口述上海——小三线建设》,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现代上海研究中心编著,上海世纪股份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年7月版)

原文链接:http://history.eastday.com/h/20131018/u1a7720580_2.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