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愚夫:父亲的眼泪
去国五年,恍若昨夜。已经五年没有见过父母,思念只能深埋于心底。
昨晚,儿子与爷爷视频通话,在视频中顺便与父亲寒暄了几句。父亲看上去明显老了,背也驼了。
父亲带着眼镜,他看着我那一刻,在视频中,他摘下了眼镜,拭着泪水。一旁的母亲看着我们,也在不停的拭着泪光。
十多岁离开家乡,一路走来,从德阳到南充,从南充到西安,从西安到美国。离别已经成为了生活的常态,心中的柔软,早已因为生活而变得坚硬无比。
除了疼爱我的奶奶离世,曾经痛哭过、伤心过,似乎我的生活已经与泪水、痛苦绝缘。
由于与父亲巨大的价值观念差异,每次通电话,都是那么的不愉快。所以,去国日久,很多时候都以忙为借口,电话都懒得打一个,因为不想给自己添堵,也不想给父亲添堵。
时代背景、成长环境、信息知识,注定了父亲的价值观,他的身上打下了一代人的深深烙印,以父亲顽冥不化的性格,改变几乎不可能。所以,每次与父亲通话,都尽量避免冲突,但是,人与人之间如果缺乏心的交流,必将渐行渐远。
父亲就是一面镜子,他时刻照耀着我的生活。我提醒着自己,这种悲哀,绝不能延续。
我改变了父亲传统的教育方式——打骂与强加于人。与儿子相处,我希望是父亲,也是朋友,还是兄弟。
我要求儿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传递给儿子的更多是善良、宽容、尊重、信任与爱。在大方向上,我时刻关注着孩子的成长。
人不到黄河心不死,树不撞南墙不回头,这是人性。允许儿子有个性,允许他犯错,这也是人性,我们无法挑战,也不能挑战。孩子的成长,顺境也好,逆境也罢,都必须自己去经历。陪伴与鼓励,就是给予孩子成长中最好的东西。
父亲成长于一个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农民家庭,从小爷爷还想把他送人,是奶奶坚持留他在家中,父亲才避免寄人篱下。这些经历,都对父亲的性格形成,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而时代的变迁,父亲因为知识所限,能力所及,无法与时俱进。而我又浑身充满叛逆精神,天不怕,地不怕,要父亲同步,确实勉为其难。
如今,我与父亲分隔地球的两端,父母因为弟弟的照顾,我也不需要任何担心与忧虑。我也时常督促儿子与父亲多通通话,毕竟隔代更亲,距离更美。
我爱父母,我爱那块生养我的土地,但是,这种爱,对背井离乡,对异国他乡的人而言,或许只能深埋于心。
也谨以此文献给所有远离父母,背井离乡的朋友们。
2017年 端午节于美国洛杉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