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饭局的桌子,多大合适?》

(2016-06-04 09:12:51) 下一个

《饭局的桌子,多大合适?》

饭局就坐的桌型,大致有两种:长方形,圆形。长方形见棱见角,自然就显得正式些,大概也是因为这种形状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会议桌的缘故吧。但事情也不绝对。我也有过在长方形桌上,吃出随意,吃出热络的实例。

朋友中,有一位远近闻名的钓鱼王,平生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领着一群追随者,去河边,海边垂钓。他熟悉各种鱼类的生存习性,规律。一天,他在多伦多附近钓到10多条大鱼,返回的路上,高昂的向众群友发布消息,分享快乐,谁料众群友按捺不住对鲜鱼美味的觊觎,纷纷要求去他家接风,摆宴,很快10多人涌到他家,大家自己动手,铺桌布,摆盘,更有2人自告奋勇担当起了大厨的角色。红烧鱼,水煮鱼,清蒸鱼,清炖豆腐鱼汤,变魔术一样,相继出现在等在桌旁,谈笑风生的朋友们面前。大家挤坐在一起,喝酒,“天涯若比邻” “不知今昔是何昔”的畅聊。

我第一次品味到具有会议功能的长方形桌子,也能让就餐者吃出热络,吃出情谊满怀,吃出感慨万千。

在海外生活的游子们,大都是早年就离开了家长的庇护,也大都少了原生家庭中的兄弟姐妹之间的殷切叮咛,环境促使我们慢慢学会面对各种始料不及。

一次小型聚会,大家喝酒聊天,我无意中竟然注意到,对面的2个兄弟,一边喝酒,一边轻声互相劝慰着唠家常。我被看到的情景触动,突然想起老狼的歌《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缓缓的叙事,远远的回忆,深深的情义。

聚会多了,我越来越倾向于非正式的就餐形式,不必正装出席,不必约束就餐时刀叉摆放的位置,兴之所致,家庭厨房的吧台上,与朋友也可以小饮大聊,让好时光在轻缓的音乐声中,慢慢流失走。音乐人刘索拉在她的《活着,是因为你有同类》一书中曾写:“音乐,就在你的指甲里,就看你能不能听到…"

快活,就是随意,越来越不必拘泥于形式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月满园 回复 悄悄话 桌不在大,随意就行!说的太棒了!道出了真谛!
老村 回复 悄悄话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桌不在大随意就行。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