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智

以吹牛为依据, 以吹破为准绳.
个人资料
正文

2005-02-12   索罗斯1997年香港金股齐鸣之战的介绍

(2016-03-05 19:41:12) 下一个

http://bbs.wenxuecity.com/archive/2005/finance/233946.html

来源-智 于 2005-02-12 17:09:26

索罗斯1997年香港金股齐鸣之战的介绍

上周highlander提起 ‘索罗斯的1997香港股市之战’中的对冲基金手法, 鉴于我当初并没有认真搜集过相关资料,对全过程及数据的了解很不全面也不准确,全凭看到过的两篇文章(国内报刊)的回忆来写,数据/日期/理解错误很多,尤其对当时的经济大背景和国际投机资金的手法复杂性的理解太过肤浅太简单化了。已经有几位朋友说出了问题和正确的解释。 对导致的误解和误导,我再次请求原谅。 
其实我在写完那篇东西之后,很久前我抄录信息的陈年流水薄子终于被翻找出来,里面有大段的权威专家郑振龙先生的文章摘抄,终于有了对那段历史的权威解释和记录。郑先生是厦门大学财经系教授,著述颇丰,他的文章很长,主要是讲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香港只不过是这场危机中的一个战场而已。 
(重读这些摘抄,我突然间醒悟到------索罗斯充其量是个东南亚危机的加速者和获利者,为这场金融危机的到来作出杰出铺垫性工作的,也包括我们中国。 容后面解释)

我前文的主要错误更正:1。应是‘1997香港汇市股市之战’; 2。对香港市场的冲击时间应是集中在19977月到10月,而不是6月底; 3。决战时间应为1023日,恒生指数两度跌破1万点,比8月初的16820点历史新高跌掉40%以上。 4。投机资金并不是铩羽而归,而是在作空股市中赚了钱。
------------------------------------------------------------------------
亚洲金融危机实际上从19971月就从韩国开始冒出萌芽,泰国金融市场资金周转不灵/外汇储备不足/利率过高/泰铢汇率高估等因素,促使索罗斯同志带领国际投机资金开始多次对泰国试探性冲击---〉〉通过攻击泰国货币与美元汇率挂钩---〉〉逼泰国放弃与美元汇率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意在迫使泰国高估的本国货币贬值,从而在国际外汇市场通过炒作外汇的中远期合约,利用货币的汇率变动来获利。
(索罗斯同志在19929月狙击英镑时,压下他一生中最大一笔赌注,100亿美元的英镑空头仓。他的成功意味着每个英国公民为他贡献了125英镑。)。 这次他是看准了东南亚各国的金融状况,出手再施故伎。各国也明白他的手法。而且索同志在国际媒体上大谈东南亚各国经济体系的问题,给出了泰国经济缺陷以及泰珠将贬值的暗示。调动国际投机资金和民众跟风助阵。 
不太严肃地讲,尽管比不上白求恩,索罗斯同志还是很有国际共产主义素质的,早在危机出现之前,他曾经警告过各国政府,东南亚各国的外债高企;外汇储备过低;过高的利率吸引外资;外资所投资产业结构的偏置缺陷;进出口贸易领域经常项目逆差因素;各国实行的本币与美元汇率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等等,都蕴藏着很大的危机。 可悲的是,各国政府出于自己目的,加之积重难返,甚至为了家族利益(印尼苏哈托家族)均对警告置之不理。 这才是索同志出手给他们开讲金融课的背景。

索罗斯带领的国际投机基金手法变化复杂,根据各国政府的应对方式而变化组合。主要的: 投机方式(1):最直观最简单,主要是在外汇市场借入大量的泰铢来抛空,买入美元。 当汇率下跌时,再抛出美元,买回泰铢。 投机方式(2):放弃卖出泰铢买入美元的即期交易,重点作远期市场,买美元卖出泰铢的6—12个月的中远期外汇交易。 投机方式(3): 汇市股市双管齐下,佯攻汇市实袭股市的声东击西,暗渡陈仓的全方位打击手法。
东南亚金融危机过程概要: 
东南亚各国1997年还都实行的是本币与美元固定汇率制度。 
19972月开始,索罗斯“量子基金”为首,大量作空泰铢(50亿美元的泰铢空头仓)。最终目的是逼迫泰国放弃固定汇率制度,通过泰铢兑美元的汇率变化(贬值),从现汇市场挣钱,或者是从中远期外汇合约中赢利。 
19971季度,投机者主要在外汇市场抛泰铢买美元,但泰国央行大幅提高短期利率,国际游资损失约20亿美元。但投机者反而坚定了作空泰铢的决心。
19972季度,改变策略,投机资金转向远期买美元抛泰铢的6—12个月远期外汇合约,大肆抛空远期泰铢合约。 泰国央行再度提高利率来增加投机者的成本,并且抛出美元外汇储备稳定市场。 但到了72日,泰国央行终于无奈地被迫放弃固定汇率, 泰铢立即贬值下跌20%。 
随后,国际投机资金又不断冲击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香港,导致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相继放弃了固定汇率制度,改为浮动汇率制,各国的货币大幅贬值,作空的投机资金获得巨大暴利。
19977月,投机资金开始对香港这个固定(联系)汇率制进行冲击。 但他们却无法击败有强大中国作后盾的香港,而且香港刚刚回归,中国政府的政治脸面要求也不允许中国对香港的危机置之不理,政治意义促使中央不惜一切代价保护支持香港。
香港有外汇储备880亿美元以上,经常项目连年顺差,呆账很少,不良资产不多,所以当港府急剧提高短期利率来推高投机者成本的时候,对当地金融机构的冲击不至于导致大批的破产。而中国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二,可作为后备。中国政府私下里早就与港府有了支持协议。
7月份投机资金先使用方式(2):远期外汇市场大量作空港币,买入美元,港府则动用美元外汇储备,并且通过发行大量政府债券,进一步推高利率(不少期限的港币利率超过7%)提高投机成本,到7月下旬,投机者被重挫。
10月份后,投机资金采用声东击西的汇市股市全面打击的投机方式(3)。投机资金不仅在汇市抛售港币,以及在远期外汇市场和即期外汇市场,期货市场,股票市场连续冲击打压港元,表面上是意在压迫港府放弃香港货币联系制度, 推低远期汇率从而促成远期的港币贬值,进而获利。 
但实质上,投机者或许早就意识到,中国政府捍卫港元联系汇率制度的决心不会变(政治需压倒经济损失)。而且中港两地的外汇储备相加数量太庞大了,因此他们并不指望真的能摧垮港元联系汇率制度来获利。 于是很早就有预谋地,巧妙地把目标盯在港股市场,19978月港股达到历史新高16820点。对香港回归的美好预期以及中国政府不会在回归之后不帮助香港, 是投机者带动无数散民进入股市,帮助推高股市的口号和精神鸦片。
香港楼市房市也因预期而暴涨-----同样构成了后来打击金融市场和人们信心的主要动力来源。

------股市和房市最恐惧的就是:利率的提高!!! 银根的缩紧!!!
------而政府和港府能够对抗投机资金的最常用手法就是----提高同业拆借利息,提高利率并缩紧银根。 利率提高,使借贷者付出更多利息,有人甚至必须出售股票和房屋来支付利息; 缩紧银根更是直接遏制了股市和楼市的后续资金的来源。 一旦看到上升无望,加入出售行列的越来越多,雪崩效应出现。 银根的缩紧还对经济有压制作用,失业的恐惧使人们担心无法支付房屋的银行贷款利息,纷纷出售以投机心里买入的股票和房产(很多港人包括打工仔,以银行贷款方式囤积2套房产),于是股市楼市大跳水。

所以说,投机者通过综合运用各类金融工具和衍生工具,使得港府虽然比东南亚各国有更多的应对手段和更好的金融基础,但仍然是顾此失彼,在投机者不断变化的手法面前付出惨痛代价。
10月份,香港金融管理局采用三大手段:1。 本港基金进场吸纳蓝筹股(包括我提到过的港府的资金进场买股票,行政托市); 2。动用外汇储备买入港币; 3。各银行提高利率,维持了一段时间的高利率状态。
投机者抓住利率高企人心恐慌的机会,开始在股票指数期货市场放空股指期货,带动港人打压股市,香港股市大跌。
决战的日子是19971023日,恒生指数两次跌破1万点大关,最低点曾到9766点, 跌幅高达1871点,距816820高点仅两个月大跌40%以上。 闭市时收报10426点,跌幅高达104% 。 由于港府主动出手,调用资金出手接入大量港股,使得投机的作空资金内部出现了反水的,有些欧洲资金在看到巨大的获利及难于继续推低股指的情况下,偷偷地开始平掉空仓,才使得港股开始回升一些。
1027日美国股市创出1987年之后的最大一次下跌点数,诱发随后开市的亚洲股市大跌。 1028日,香港恒指再次暴跌137%,收报9059点,破万点。 

总结:港府在中国大陆作后盾下的港元保卫战态度坚决,最终保住了港元联系汇率制度。 但是国际投机资金巧妙地佯攻汇市,暗渡陈仓,在股市指数作空中赚了钱。 港股市场市值损失18万亿港元。 楼市大跳水。 东南亚各国货币巨幅贬值,使香港和中国的出口压力巨大。 而且香港汇率不跌,使得旅游业和服务业由于港币币值坚挺,而出现较大萎缩。 并且全港出现了资金的净流出。 
(这里的数据/日期/操作手法,基本来自于权威人士刘振龙教授的文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