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忧外患”这个词,一般都是在历史记载上出现。这个词隐含的意思是:内忧,外患,很危险,要亡国了。所以,要怎么怎么样。比如,民众揭竿而起、推翻暴政,“爱国”浪潮风起云涌云云。这其实是个偷懒的写历史教科书的套路。
仔细想想,任何一个国家,啥时候能摆脱“内忧外患”之扰?国内政经磕磕绊绊、反对派虎视眈眈、就业不举,国外由于历史纷争、现实利益分配不均等,还有愈发严重的恐怖威胁,岂有消停之时?
我要说的是,“内忧外患”没那么可怕,正常的内政外交面临的常态格局而已。既如此,“内忧”与“外患”,一码是一码,别把二者混搭了,或试图替代了——由于“内忧”而夸大“外患”,或由于“外患”而淡化“内忧”,皆不妥。
再有,对这些大事的思考、行动,应“肉食者谋之”,社会民众还是尽量少搀和,或尽量让民众少搀和。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信息不畅、启蒙尚未完成、民主法治尚未健全的国度。不然,免不了帮倒忙,甚或出现高级黑以及局部失控,得不偿失。
——这算是个引子。我下面就说说,由“内忧外患”而引发的“爱国”。
“爱国”是一种爱,这是毋庸置疑的。既然爱,就有深浅之分、真假之别。现在,我们身边总是把“爱国”挂在嘴头子上、夸张地念叨表现——甚或动辄就要献出热血、生命,以及特定时候打砸一场,这样的“爱国”,其实目的性、功利性以及表演性都很强,很值得怀疑。
近百来年,这样的“爱国”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打砸、暴乱事件,隔段时间就会来一次。最近的一次,2012年9月,周永康、薄熙来即将被清算,钓鱼岛历史问题凸显。也不知怎么的,忽地,全国多地爆发了游行以及打砸事件。
近期,南海问题搅动,一些非理性、很让人怀疑的“爱国”言行又开始风行。比如,撕裂族群团结、无限夸大观点分歧上纲上线、生生要在身边抓出“敌人”,等等。
日前,在李大钊的故乡河北乐亭县,更是爆发抵制肯德基的活动。一群当地“爱国者”,在乐亭街头拉起横幅——“抵制美日韩菲爱我中华民族”“你吃的是美国的肯德基,丢的是咱老祖宗的脸”。并且,这些人还阻拦进店吃饭的孩子。更有甚者,有人还冲进肯德基店,围着就餐者高呼“爱国”口号。
这些“爱国者”有多么滑稽、可笑,以及多么令已然部分融入世界的中国、中国人无地自容,就不去说它了。其造成的在华外企骨子里的恐惧、进而防范以及对中国经济造成的严重内伤,也不去说它了——我想讨论的是,这样的“爱国”愚蠢行径,自义和团以降,何以历经百年而兴盛不衰?
纵观义和团以来历次的口炮爱国、打砸爱国以及“灭洋”爱国,哪一次不是愚昧、冥顽的民众集体无意识的集中爆发?平素做奴隶、被欺压惯了,总要寻找翻盘做皇帝的由头和借口。这些人其实掐算得很有分寸,火候掌握得很到位——既不与当朝者正面冲突、让当朝者反感进而弹压,又不能不疼不痒,刷不出存在感,得不到现实好处。顶不济,也要满足一下自己的破坏欲,安全地宣泄一下心头不满的怒火。也就是说,要让自己的目的,不冲破当朝者的容忍阈值。
于是乎,这样的拿“洋人”撒气、“灭洋”式“爱国”,就成为一些人屡试不爽的实现个人目的的法宝。此其一。
其二,对于当朝者而言,即便知晓一些“爱国者”内心的小九九,也碍于其高举的大旗的“政治正确”,以及出于法不责众、众怒难犯的考量,而某种程度上被迫顺从了其要求——安抚为主、爱护为重。
对于一些当朝者来说,其本质上的孱弱,也令其不得不一直明里暗里利用民众的非理性冲动,以期形成某种合力,去抗衡其认为需要抗衡的更其强大的势力。比如,慈禧太后对于义和团前后态度的变化,就很能说明这一点。
“爱国”要挟就是这样轻易得逞的;“爱国”闹剧就是这样一出又一出、上演了百年而从不谢幕的;民众的“爱国”集体无意识,就是这样根深蒂固、一俟机会来临便血脉喷张的。
令人感到悲哀的是,当今,一些“爱国”闹剧,背后无不有一些公司营销、个人营销以及来路不明的组织化怂恿、鼓动,这令“爱国”行为更加鱼龙混杂、险象丛生。
需要提醒的是,我们彻底需要反思长期以来的泛“爱国”舆论历史与泛“爱国”工具环境现实,应更新观念,着力打造现代意义上具有文明、法治、独立、理性思维的公民,而非相反。
若按照惯性的思维与舆论路数行事,不对既往的一些历史观念吐故纳新,就难以绕过现实梗阻——一旦遭遇与历史相似的现实国际问题,就很容易自动上满一些人头脑中的“爱国”发条,历史的悲剧与闹剧,就顺理成章地重演一遍。一些人的现实利益诉求与刷存在感的把戏,亦轻易就会实现。要挟与被要挟的潜规则,同样也要悉数上演一遍。
中国要和平发展,要和平崛起,要跻身现代文明国家行列,就不能缺少文明法治,就不能缺少有思考、有思想、真爱国而非打砸爱国的理性公民——对历史观念的拨乱反正以及旗帜鲜明地营造实事求是、不虚假、不矫情、不煽情的舆论环境,尤其重要。
犹记否,2012年9月,各地爆发大规模反日游行,其间有不少打砸抢烧的不法行为。据媒体报道,李嘉诚旗下的屈臣氏门店被砸得面目全非。青岛丰田4S店被一把火瞬间烧毁,估计损失过亿。另外,还有无法统计的诸多被砸的日系车、相机,被迫关闭的门店等,经济损失无法估量。
但愿这样的与其说是“爱国”“灭洋”,莫如说是展示丑陋、愚昧的自戕闹剧,不再危险地一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