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汇报 | ||
原标题:交大和北大 (一) 看到这个题目,一定有不少人吃惊,如果是谈交大和别的大学的关系,比如和同城的德比兄弟复旦,或时有瑜亮之感的清华,甚至是和南大之间的一些联系,似乎都不太让人感到突兀,可说到北大,却难免会使局外人如坠五里云雾之中,摸不着头脑。 但世间的事就是这么出人意料,往往在最不相干的人和事之间,恰恰就有着最密切的关系。 首先自然地谈一下有北大之父雅称的蔡元培先生,众所周知,如果没有蔡元培执掌北大,将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的办学理念引入北大,就不会有老北大在推动中国思想文化和学术进步上的辉煌历史和今天的地位。而作为教育家的蔡元培在出任北大校长前,曾于1901年,被聘为南洋公学特班的总教习,用现在的话讲就是CEO。1928年,他又担任了交大的校长。正是因为和交大有这样一段缘分,所以,翻开交大于1996年为庆祝百年校庆出版的校志,即不仅可以在扉页的历任校长一栏里看到他戴着眼镜留着一撇胡子的清癯的面庞,也可在书后的传记一栏里看到他长达百余字的简历。 有趣的是,蔡元培无论是当南洋公学特班的总教习,还是交大的校长,在任期间都很短。第一次只有七个多月,但这七个多月却并不寻常,因为就是这个特班,培养出了黄炎培、邵力子、李叔同等人。可让人扼腕的是,当年的11月,由于一学生放了一瓶墨水在某教师的坐椅上,致使该教师身染墨迹而引发一场学潮。校方遂决定开除相关学生,但却导致其他学生不满,最后不少人奋而退学,以示抗议,特班也不得不停办。 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比较大的学潮。同时,也是蔡元培所经历的第一次比较大的学潮。作为老师,他当然不希望看到学生退学,所以他曾居间调停,失败后,他主动辞职。这和五四时期,北大大闹学潮时,他悄然离开学校,并辞去北大校长职务的情境是一样的。学生为自己的利益,为真理,为爱国而斗争,他能理解,但一个大学,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显然也是任何时候所必须的。这正是他在当时的那种环境之下无法解决的矛盾,也是他始终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因此,他只能选择离去。 如果说,五四时,他是把自己在南洋公学时的经验用到处理北大的学潮上的话,当他第二次来到交大时,却是想把北大的经验带到交大了。针对交大只有工科和管理学科,学科面较窄构成也不尽合理的现状,他提出三科(加上理科)并重的理念,即强调理科作为自然科学基础的重要性,设立物理、化学和数学三系,这与他在北大时即注重理科等基础学科的思路是一样的。当年,为了将北大建设成为研究高深学问的圣地,他甚至将北大已有的工学院停办,转给了北洋大学。而他在交大设立理科的举动,显然给交大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理工并重也因此成为交大的又一大办学特色。 更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他还在交大设立了中国文学系和英文系。而这正与数学物理和化学一样,都是综合性大学的所必备的最重要的学科,甚至可以说,有了中文系、英文系,还有了数理化三系,基本上已是一个综合性大学的雏形了。但不久他就因在中央研究院的公务过于繁忙离开了交大。 事实上,这次他在交大待的时间更短,只有四个月。他走之后,只有和交大已存学科互补性较强的理科得到了发展,组成了科学学院,而英文系和中文系,尤其是中文系,很快就沦为可有可无的摆设,甚至连一届学生也没招过就寿终正寝了。 时至今日,我们已很难猜测如果蔡元培不离开交大,或者在交大再待一段时间,哪怕是一年、两年之后,交大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交大决不会还是仍以理工为主的大学。也许,交大因此在国家的历史进步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会更大,影响的领域也会更广。 可以说,北大是蔡元培的“龙兴之地”,在北大时所形成的那些成功的办学思想以及办学模式,也都深深地影响着日后的他的一举一动,所以,他在交大的一些举措,尤其是着力倡导和建立的数理化三系和中文英文等系,也可看成他的北大梦的一个延续。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现在,交大开始重建或扩建文科,向综合性大学迈进,可以说是一种回归,当然是一种高层次的回归。这也是交大的老校长们的一个理想,更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开个玩笑,一度被我们作为蓝本的MIT(麻省理工学院——编者注)都已综合化了,何况我们呢? 当然,交大自会有交大的特色,也应该有自己的特色。谁让我们曾经有过南洋公学特班这样的历史,还有蔡元培这样的老校长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