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人物 > 盛宣怀相关文章 |
盛宣怀 |
南洋公学创始人盛宣怀 盛宣怀从19世纪70年代起涉足洋务,逐渐掌控轮船、电报、铁路、银行、纺织等大批洋务企业,几乎掌握着国家经济的半壁江山,成为晚清“习商业、晓官法、熟洋务”的罕见高手。但他在把洋务事业越做越大时,却为缺乏新式人才而苦恼,经常感叹:企业不难集资,难于得人。 1896年,盛宣怀事业重心南移上海,就在他的官位升至太常寺少卿的第二天,即上奏朝廷,呈请在上海设立“专学政治家之学”的南洋公学,得到光绪皇帝的批准。1897年3月2日开始,盛宣怀以个人名义连续11天在《申报》上登载招生告示,各省学子闻讯纷纷前来应试。盛宣怀亲自对第一批初试录取者进行复试,选定30人作为公学第一批学生进入师范院。被后人称中国师范教育先河的师范院于4月8日正式开学,这一日也就成为交大的校庆纪念日。 公学开办后,盛宣怀自任督办,延揽何嗣焜、张焕纶、张元济、福开森、蔡元培、伍光建等各路能人相助。同乡何嗣焜被聘为首任总理(即校长),他是位实干家,无论购置土地、招生开学、起草章程、延聘教习等,都是身体力行,就是平时校园布告他也自书自贴,并不假手他人。后来由于过度劳累,何嗣焜在起草一份文件时不幸突然发病离开人世。盛宣怀把中国矿山、铁路、财政、商务事业的兴旺发达都系于南洋公学,希望公学成为培养内政、外交、理财人才的摇篮,造就出像曾国藩、李鸿章那样的大人物。南洋公学作为我国近代第二所大学,在高等教育史上留下许多开创之举:首立师范院,初步奠定了我国近代师范的雏形;分设外院、中院、上院,开创了大、中、小学三级分层办学的先河;拟定《南洋公学章程》,采用分年级按班级授课制,为我国教育有系统由组织之肇始;师范生自编写的《蒙学课本》,成为我国最早一本近代教科书。今天看来这些举措好似平常,但是当时旧学私塾遍地,科举一统天下,盛宣怀创办南洋公学,为实现他的抱负与梦想,需要付出的恐怕不仅仅是艰辛。为了纪念这位创始人,1926年校园内曾经塑有他的全身铜像,可惜抗战时被毁。现在徐汇校区新上院底楼大厅,盛宣怀铜像巍然屹立,上面刻着“交通大学创始人盛宣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