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哈顿高中

致力于学生成长与成功的私立中学
正文

中加课堂大不同

(2016-02-03 13:17:22) 下一个

作者:哈顿高中校长 David Ferguson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会列举出中国教育系统中,对中国留学生的学习产生深刻影响的中加课堂不同之处,并逐个对这些差异进行更详细深入的分析,探讨他们对学生课业表现的积极影响和潜在的消极影响。

   以下是我们将要讨论的中加课堂差异,排名不分先后:

  • 死记硬背 vs. 探索求知- 在加拿大,我们鼓励老师利用多种教学方式授课,如课堂讨论,而在中国,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却并不常见。中国课堂上更常见的是老师讲解授课,学生埋头笔记。相比西方课堂对创造力的推崇,中国课堂更注重的是学生对纪律和教师要求的遵从。
  • 大课堂vs.小课堂:课堂规模对教学法的影响与加拿大相比中国由于相对稀缺的教育资源,因此课堂规模更大,学生众多,亦步亦趋跟随老师讲解的更机械的教学方法也更适应中国大班授课的特点。
  • 注重考试 vs.关注过程  – 相比中式教育用一次期末考试评定学生一学期以来的表现的做法,过程评价将对学生表现的评审分散到了整个学期。在中国,学生考试外表现的评定建立在每天(短期)学习目标的完成,即家庭作业的基础上。这些家庭作业往往也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老师上课时讲解的内容。同样的情形在加拿大也存在,然而在加拿大,家庭作业往往是需要在更长的一段时间内完成的,并且需要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的作业不仅仅注重课堂上学到的内容,也需要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熟练规划,并合理安排完成作业的时间。这个区别反应了教学目标和“学生对教育的所有权”的不同,我们将在以后的文章中对此作更深入的讨论。所有的学生都“被平等而又不同地教育”。加拿大的课堂建立在以下理念之上:
    • 学生自主选择的教学方式将对学生的行为和学习产生有意义的影响;
    • 学生自主选择的教学方法应与适当的学习计划相匹配;
    • 学生通过自己的感知倾向得到的消息更能激励自己,增强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
  • 同一化 vs. 多元化 –在中国,除了一些位于大城市的学校和国际学校,所有的学生都是中国学生,文化和语言的同一性使得建立跨文化授课方式变得没有必要。在西方,课堂更加个人化,教师和学生一同设计装饰课堂来凸显他们的个性和兴趣爱好。而在中国,课堂符合一致的模式,教室里装饰着历史人物和对中国做出卓越贡献的名人。
  • 学分机制 vs 学级机制 – 在中国,学生一级级升学,而在安省,来自不同年级的学生可能会根据自己在某一学科的学习进度聚在同一个教室里(你可以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学生从一个教室换到另一个教室(轮换制),而不是老师从一个教室到另一个教室,学生和自己的同班学生一起,被组织在同一个教室里。在中国,同一班的学生会在一起度过一天中大部分时间,实际上,他们甚至可能在这个班里和相同的老师一起度过很多年。在学业竞争普遍激烈的中国,学生们往往课业表现优秀,因为即使放学后,学生们还要参加辅导班,一般是数学,英语和写作课。而在加拿大,学生则可在放学后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在中国,学生每天在学校的时间能达到平均12到14小时之多。
  • 自己的未来 vs 被决定的未来 – 在加拿大,在自我能力界限之内,学生被允许自主规划学习进程,达到最终目标,而在中国,尽管现在情况正在改变,家长依然在学生决定自己的兴趣爱好时起到主导作用。这使得在进行学业决定时,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消极参与,缺少投入。

   下面,我将对对以上差异进行更加深入的讨论和评价。

   学分机制 vs 学级机制 – 在中国,学生一级级升学,而在安省,来自不同年级的学生会根据自己在某一学科的学习进度聚在同一个教室里(你可以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学生从由教育部制定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中选课,根据个人能力和兴趣爱好确定自己的课程表。学分机制成功实行的关键在于“灵活性”,而这种灵活性很难在相对教条死板的应试系统中实现。

   学分机制一般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学期制:在学分机制下,学年被划分为学期,学生的评估以学期为基础进行。这和按每学年或多个学年设立课程不同。学分机制下学生的进度以他们完成的课程为基础,而不是他们在一门课程上学够了多少时间 (例如,在学年制下,学生需要学满三年科学,艺术,经济或者四年的工程等)。学期制下,每学期学生有16到19周的课堂学习时间,每个学分的课堂讲解时间为最少110小时。学生可以灵活根据学科内容和授课时间确定自己的课表,和安排每学期想要完成的学分数。这个系统允许学生在决定自己的教育安排和方向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从而使学生在决定教育方向和完成教育计划时投入更多精力。然而不幸的是,在有些人看来,(这种机制)让学生不得不在没有充分准备情况下,并且在过早的教育阶段,做出足以改变人生的重大选择。

   学分制:学分制使学生得以按照自己的进度进行学业。在一学年中,学生如果没能完成多个课程中的一门,他们不需要留级重读整个年级的课程,(只需要在接下来的学年中重修未完成课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跨学科倾向让他们在毕业后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可以在拥有更多元的信息,和更多样的解决问题模式的情况下做出决定。

   学分转换:在某些情况下,学生不能完成学科要求,或是身体不适,他们有选择较少课程,完成较少学分的自由。在接下来的学期中,他们可以通过调整课程安排进行弥补,在已完成学分的基础上完成所需学分。

   全面而持续的评估:学生和老师都将参与对学生的持续评估。学生和老师分享这一过程,从而鼓励学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也起到决定作用。同时,学生也会参与到评估工具的设计当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真正帮他们达成想要结果,获得进步。

   允许学生自主选择的学分机制还有以下优势:

• 学生可以选修额外的课程,获取超出要求的更多学分 (丰富学习经历)。

• 学生也可以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方式,体会到学科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只专注于一系列互不相关的“主要课程”。

• 学分转换使省内外,甚至加拿大国内外的转学和交流变得简单容易。

• 学生有更多空间去提高技巧,完成项目、课业、和职业训练,包括培养企业家才能。

• 这套机制通过鼓励学生在教育中更加独立、从多方面培养技能,使学生在就业中有更多优势和机会。

• 这套机制使雇主得以用更科学的尺度评估学生。

   学分机制因为它参与性的特质,让学生在决定成功因素时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减少了对学业优秀表现的要求带给学生的不必要压力。而这种要求依然是亚洲教育的主导特点。在中国,学生们投入全部精力准备高考——学生升入大学的唯一衡量标准。这也是学生从2到3岁就开始上学的主要原因。在中国和韩国,学生们大多都会在学校学习结束后,继续长时间的课后学习或参加补习班。尽管有法律规定晚上10点后到早上5点前不允许补习班授课,但依然有很多学生称自己在晚上11点后被迫参加补习学校。安大略省的教育系统提倡全面教育,而不是让学生投入全部精力在课业学习上。

   在之后本系列中的文章中,我将对中加课堂差异对中国留学生在学业和生活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更加深入的讨论。

哈顿高中是经加拿大安大略省教育部核准颁发安大略省高中文凭的私立高中

电话:(001)647-352-5182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靈小抓 回复 悄悄话 我也愿意相信,但楼下请以正式发表的统计数据说话,这是从西方国家大学毕业的非文科生学到的最基本的常识。
笑薇. 回复 悄悄话 美国成功的华人绝大部分都是在中国受过教育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