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头山

无意邀众赏,一心追残阳
个人资料
朱头山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美中Deal会是什么和各有什么筹码?

(2025-10-06 10:44:20) 下一个

从特朗普上台以来,他就一直缠着习近平谈Deal(交易)。这个交易不像和欧盟,日本等那样主要侧重于贸易,而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涵盖政治,军事,经济的大合同,很类似于罗斯福与斯大林1945年在乌克兰雅尔塔谈的那种。

虽然一些特朗普的前幕僚在他上台之前,起草过一个2025纲要,但特朗普极力否认自己与此的瓜葛。而他上台后,内阁也并非清一色的MAGA或极右政客,可以说包罗万象,而特朗普自己也显然有一个世界观。随着他在第二届完全摆脱了共和党建制派,而团队里基本是些根基不深的年轻人,因此他的决策权重是非常大的,可以说,现在美国制度上除了国会,法院对他还有一点制约外,在行政这一块,他已经一言九鼎了。

从他的言论和当政以来行动,让我们分析一下这个世纪Deal会包括什么内容:

地缘政治方面:特朗普似乎并没兴趣倾美国全部国力,来拉倒中国。他认为这不太可能,而在执行的过程中,会被其它国家占便宜。他更感兴趣与中国分割势力范围,在军事,科技,地缘政治竞争方面形成一种游戏规则和机制。

当年习近平刚上台时,曾到美国推销他的“新型大国关系”。中国的“新型大国关系”最初是针对中美关系提出的一个外交理念,其核心内容旨在超越历史上新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必然发生的“修昔底德陷阱“。核心就是美国支持中国在西太平洋的霸权,中国不挑战美国在全球的霸权;美国采购中国的产品,中国将获得的顺差投资于美国国债,当年的汪洋副总理曾提出夫妻关系的比喻,中国是攒钱的丈夫,美国的花钱的妻子。中国是希望通过机制化对话和利益捆绑,将中美关系稳定下来。

但当时的奥巴马当局拒绝了这个提议,并开始了针对中国的遏制政策。以后的特朗普第一任期,拜登任期,更加剧了对中国的遏制。但显然,遏制并未成功,而中国的国力进一步增强,在技术领域,不但弥补了和美国差距,甚至在有些方面反超,而这种趋势,可能愈加明显。今年,在印巴空战中,被认为中国最后的一个战略缺点,即没有有效先进的武器系统这一点被补上了,中国武器在实战中证明了其有效性和优越性。以后的巴基斯坦沙特军事同盟,埃及的中制武器陈兵埃以边界,都是中国影响力逐渐延伸到美国的核心利益区域的表现。

美国如选择像当年领头对抗苏联那样,特朗普考虑美国自身的实力不足,而这样做会迎来一堆蹭饭的,不但不能向他们收费,还得花大价钱把他们供起来。而美国还面临目前无法拉拢另一个核大国俄国的问题,俄国反而和中国站在一起,一旦触发了核战争,二比一的情况下美国没有什么胜率。特朗普选择收缩,因此,有兴趣重新回到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议题上。

美国的基本盘是美洲,最近对委内瑞拉用兵,就是一个试探。但就算弱如委内瑞拉,也并不容易办,如果要入侵,几千个兵是摆不平的。而如果空袭,假如中国插手,提供防空武器和卫星导航,还有购买委内瑞拉的石油,那够美国喝一壶的,至少不比胡塞好办。而中国的势力还深入巴西,阿根廷,秘鲁甚至墨西哥等拉丁美洲国家。因此,美国需要和中国谈一谈势力范围的分割。

如果要中国不介入美洲,美国需要出让什么呢?第一个是台湾,事实上,台湾对美国已如鸡肋了,随着中国军事力量的增长,美国介入的代价已经高到不可承受。虽然这个问题在美国国内政治上很难办,但对特朗普,可能并不是太难。他素来特立独行,和以往的美国总统不一样,他不太强调意识形态,人权什么的,也没有连任之虞,可以让别的总统身败名裂的事,对他就不是事,如他公开在联合国和俄国站在一起否决谴责俄国侵略的提案。如果特朗普能作出一个反对台湾独立的声明,可以换来中国对美国在美洲行事的自由,那是可能的。

有人要问,中国要这么一个虚空的声明有什么用?这将严重打击台湾独立派的士气和支持度,现在中国的军机军舰每天都在台湾边上摩擦,岛内也有很强大的反独派,看到乌克兰的下场,岛内反抗的意志已经不强了。岛内独立派的指望就是美国,但如果美国也说反对独立,那独立派崩盘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和平统一的时机可能会一夕形成。而习近平可以给特朗普一个在其任内不入侵台湾的承诺,特朗普的任期就到2028年,这还是等得及的。这样做了,特朗普的压力就不会很大,而获取中国对其在美洲自由行事的利益更大于此。

在贸易方面,特朗普有几个核心目标。 首先是消除或大幅减少贸易逆差,特朗普的核心要求是以看得见的数据来证明美国赢了。这意味着巨额采购承诺: 中国必须承诺并切实执行更大规模的美国商品和服务采购订单,且数字必须惊人(如过去提出的两年内额外购买至少2000亿美元)。有意义地、实质性地增加对美国产品(尤其是农产品和能源)的采购,以缩小贸易顺差。第二是解决结构性问题:美方要求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禁止强制技术转让、停止对战略产业(如高科技制造业)提供补贴以及更开放的市场准入等方面做出结构性改革。在关税的存留与调整方面,美国的目标是保留一个较高的关税。现在的平均税率是55%, 美国不考虑低于现在这个数字。

双方都有脱钩的强烈愿望,谁也不想被谁卡了脖子。而这段时间双方的贸易博弈,也有测试国内对中美完全脱钩的承受力的因素。几个月下来,好像没那么糟糕。中国对美贸易额度下降了,但对其它国家增加了,总体是增加的。而美国的物价也没有飞涨,。但中国却抓住了几个筹码,首先是稀土,其次是农产品。 美国原先的筹码,先进芯片,却因为中国的进步,被削弱了。

中国抬高了价码,要求美国降低关税,而且要允许中国在美国的广泛投资,并且中资公司从中国进口的材料要免关税。中国甚至许诺可以在美国投资一万亿美元以上可以拉动美国就业的产业。

怪了,美国在和欧盟,日本,韩国的谈判中,都有要求对方在美投资的要求。欧盟和中国的谈判中,许诺如果中国电动车在欧投资,一份税都不收。为何中国要到美国大幅投资,美国犯难了?

美国在对待不同国家投资时的国家安全、地缘政治和经济战略上的考虑有本质区别。在中美大国竞争的背景下,美国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限制中国投资被视为一种技术“脱钩”和遏制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手段。限制中国资本进入,是防止中国利用美国市场和技术资源来增强其军事和经济实力的重要环节。

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对涉及关键技术、关键基础设施和敏感个人数据的外国投资进行严格的国家安全审查。美国政府认为,许多中国投资带有国家战略目的,尤其在高科技领域(如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可能导致技术和知识产权流失: 中国企业通过收购或合作,获取美国尖端技术,从而削弱美国的科技优势和军事竞争力。数据安全风险: 涉及大量美国公民或政府数据的投资被视为潜在的国家安全威胁。而日本和欧盟是美国的核心盟友,拥有共同的政治价值观和安全利益。美国对这些国家的投资没有国家安全上的根本顾虑。它们在美投资被视为盟友间的经济合作,而非战略威胁。

当然,中国要在美国大规模投资,考虑的恰恰是美国顾虑的。这样可以用利益绑定美国,而中国具有先进性的产业进入美国,虽然带动了美国的就业,但也为中国企业创造了利润。否则总是在国内内卷,或者在穷国赔钱攒吆喝,长久来看也不是个事。

因此,在贸易方面,如果谈成,大约会是:中美各自的关税是美对中30%, 中对美10%-0%; 中国在3年内购买约5000亿美元的农产品,飞机,油气产品, 在美国投资一万亿美元;中国对美放开供应稀土,美对华放开供应芯片,并在AI等技术领域谈成竞争条例。

这个协议看上去很像美国与欧盟,日本的协议,能让特朗普可以宣布胜利。但中国得到了继续绑定美国的机会,毕竟美国市场是最优质,最有钱攒的,这对中国的经济是很有利的。中国也可以说获得了胜利,毕竟这是中国使出了有力的筹码得到的收获。

秘密条例可能包括: 美国承诺不支持,或反对台湾独立,中国承诺在特朗普任期内在台海保持现状;美国支持中国在中亚,东南亚的利益优先权,中国支持美国在拉丁美洲的利益优先权,不反对美国对格陵兰和加拿大的扩张计划。

如果是这样,基本是个双赢的结果。值得期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新林院 回复 悄悄话 【在贸易方面,如果谈成,大约会是:中国在3年内购买约5000亿美元的农产品,飞机,油气产品,】
中国买美国的农产品,是一个好的 Deal。
中国从美国进口的粮食价格,比中国自己种的粮食价钱还低。
当然了,中国粮食依赖是美国一个战略风险。
就如美国警告欧洲“依赖俄国油气是战略风险”一样,拼命要欧洲油气“脱俄”,甚至帮欧洲把北溪管道给炸了,好让他们买美国的液化天然气。

但是,中国买美国的油气产品,不是一个好的 Deal。
美国用远洋轮船运来的液化天然气价格,是俄国管道输送来的天然气价格的两倍。
中国工厂做衬衫、袜子,本来就只赚极小一点薄利。能源再涨价,那点薄利就快没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