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368)
2017 (136)
2018 (148)
2019 (185)
2020 (305)
2021 (216)
2022 (127)
2023 (142)
英国2019年发行的纪录片,《国葬》(State Funeral),是乌克兰导演Sergei Loznitsa 于1953年奉命在斯大林死后至葬礼举行之际拍摄的。制作完成后,很多事变化了,电影中出现的人如贝利亚已经被处决,对斯大林的评价也出现了变化,因此,这部片子被雪藏。
苏联解体后很多年,导演想起了这部片子,将之找了出来,在英国以现代视角剪接,配音,加上背景音乐。发行后引起轰动。
就像我们看毛主席文革中视察红卫兵,群众那种疯狂,毛泽东死后,群众悲痛欲绝的表现,现在看起来恍如隔世。但那些是官方纪录片,并没有全面地反映民间的情况。而这部片子,使用了很多素材,本来总长有40小时。因为现在斯大林已经不是个碰不得的圣人,导演也不是俄罗斯人,因此可以根据其想法,充分利用那些素材。导演的主旨,是完全现实主义地表现那个时刻,没有解说,没有注解,任由观众自己去解读。
“由于心血管和呼吸衰竭,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去世了,”大喇叭里,播音员说。一位女子摘下帽子,快要哭了。一个穿着军装的英俊青年一脸坚毅地盯着自己的脚。一个中年男子自觉地看着镜头,好像在检查它是否还在对着他,然后又低下了头。我们的注意力一次又一次地被吸引到苏联各地人群中的面孔。并非所有人都是恭敬的。有些人踱步、聊天、咀嚼、抽烟,甚至半笑。
广播员对斯大林的赞美变得越来越荒谬:“我们知道他是地球上最好的……你无法将目光从这张无限亲切的脸上移开。你的眼睛充满了泪水,你屏住呼吸,你被数百万、数亿人共同的悲伤所淹没。”
但这是正确的吗?随着焦点一次又一次地回到个人身上,这部电影要求我们考虑每个人的真实感受。
电影客观地表现了一些人和场景,由于我对苏俄历史比较感兴趣,还是看到一些闻所未闻的场景。中国代表团带队的是周恩来,队列中熟悉的要员只有郭沫若,以前听到过一个说法,说毛其实对斯大林不满,所以故意不出现。而事实上,很多共产党国家都不是第一号人物出席,如金日成,胡志明,霍查都没出现。因此,这个说法可以否定。
苏联二战中战功排第三的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竟然是穿着波兰军服,随波兰代表团出席葬礼的。虽然知道他是波兰裔,但国籍应该是苏联,怎么成了波兰人?在网上一查,还真是,战后他一直在波兰担任国防部长,以后1956波匈事件中,导火索就是波兰罢免了他的职务。而苏联战功排第一,第二的朱可夫,科涅夫元帅都未出现在葬礼上,大约他们那时都受排挤了。斯大林在二战后就贬低军队的功劳,苏联那些对卫国战争的大肆宣传,是他死后朱可夫主管军队时干的。
斯大林说过,俄罗斯人需要一个上帝和一个沙皇,列宁被塑造成上帝,斯大林就是上帝最信任的执行官。起初,官方形象描绘列宁是斯大林的老师。在30年代初,图像学转变,两者被描绘成平等的。到1935年,斯大林成为明星,列宁被降为背景。斯大林痴迷于控制自己的形象:他对自己脸上的天花疤痕、短小的左臂和矮小的身材很敏感。他更喜欢那些他被描绘为拥抱孩子的肖像,强化了他作为苏联慈父的形象。(实际上,他是一个糟糕的父亲,抛弃了他的一些孩子,让其他孩子感到痛苦。当他的儿子雅科夫幸存了一次自杀未遂后,据说斯大林回答道:“他甚至不能开直了枪。”)
然而,在《国葬》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宣传是多么普及和有效。虽然洛兹尼察选择了一些片段,其中悼念者们咯咯笑、聊天或显得无聊,但这里也有很多令人信服的悲伤。眼睛低垂,肩膀耷拉。许多人哭泣,好像他们真的失去了一个心爱的父亲。他们真的爱他吗?还是他们觉得他们必须被视为爱他?
Loznitsa的电影除了英文字幕外没有旁白或字幕。 结尾的标题卡承认了在斯大林统治下被谋杀和迫害的数百万人。 在所有之前发生的事情之后,黑红字的字词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但存在着一种可以批评的模棱两可性。 “当然,失衡的是context,” Masha Gessen在《纽约客》中写道。 “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无论是美国人还是俄罗斯人,通常都不知道他们在看什么。”
我不是俄罗斯人,但我知道我看到了什么 - 而事实并不教条,它真实的令人震惊!
社会在进步、人类在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