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觉得奇怪过:现在的信用卡,只要在机器上晃一下,就可以读取了,而不需要像以前那样用卡的磁段插入读卡器刷一下;门卡也是如此,只要在门口的机器上晃一下即可,并无物理接触。有点物理知识的人,可能觉察到这一定是利用电磁波起作用的,但信用卡和门卡上并没见装电池,没电就不可能产生电磁波,这是哪门子黑科技?
其原理是这样的:读卡器持续发出某一频段的电波,而用户的卡上内置一个电路,当感受到相关机器发出的电波后,电波的能量能启动内置电路产生感应电流。利用感应电流的能量,卡发出自己的电波与机器发生交流,从而完成相应的后续动作(开门,付钱等)。
这个技术叫射频识别,是用途广泛,方兴未艾的伟大技术。前几年的诺贝尔奖授予了诸如光纤,LED这些实用技术。射频相比这些得奖技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可能永远也不会得奖了。因为原创这项技术的,是匿名的苏联特务,因此不符合诺贝尔奖的授予条件。
故事追述到苏美冷战期间,那段时间,苏美情报机构常常利用为外国修建或改建大使馆的机会,把有线窃听装置埋设在使馆内,彼此小摩擦甚多,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1945年8月4日,苏联少年先锋队将一个巨大而精致的木质美国国徽送给了时任美国驻苏联大使的威廉·埃夫里尔·哈里曼,金唇窃听器就嵌入在国徽中。美国人用最领先的科技对这个礼品进行了扫描,没有发现任何供电设备,所以放心地把它悬挂在了大使馆的背墙中心。该国徽悬挂在美国驻苏联大使馆(Spaso House)的大使办公室中长达七年,直到乔治·凯南担任美国驻苏联大使时才被发现。
金唇(英语:The Thing,可能那时候美国人不知道这是啥,所以就叫这东西!),是第一种利用无源技术(不需要电源)传输声音信号的窃听器,所以被认为是射频识别技术的前身。“一切窃听器都需要电源”这个间谍领域貌似不可颠覆的真理,然而却被苏联人打破了。苏联人放置了一个精巧的设备:“金唇”在木质国徽中。这是一个鼓膜衔接的钢针,攀谈的声响会经过薄膜转化成钢针的轰动,而克格勃在对面的楼里用高强度的雷达照耀这枚钢针,就可以经过细小的轰动信息复原屋内的声波。因为没有电,当时的反窃听设备无法捕捉到任何信号。
射频识别的无线系统通常有两个部分,即应答器与阅读器。应答器近年来又被称作标签或RFID电子标签,每一个标签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电子编码用于识别。电子标签的组成包括 IC 芯片与通信天线。
作为 RFID 系统中的数据载体,标签在收到阅读器发出的查询信号时,能够将一部分能量信号转换为直流电流,以维持标签内部电路工作;同时对另一部分信号进行调制、处理,再对阅读器进行答复。阅读器采用模块化设计,最基本单元的为射频电路与信号处理电路。
现在,在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的监控系统,高速公路的收费系统,物品管理,流水线生产自动化,门禁系统,金融交易,仓储管理,车辆防盗等方面RFID技术的推广和使用都有着不可逆转的趋势。在未来,RFID将会有更多更精彩的应用,比如生物特征识别,如近几年,国内外已开发应用了声音识别、人脸识别、签字识别、指纹识别、掌形识别、眼虹膜识别等人体生物特征的鉴别。生物特征识别时代已经到来,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将成为RFID重要组成部分,并促进RFID技术更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