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的约会市场上,一个有趣的现象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无论身高几何的姑娘,择偶标准都是1.8米。甚至许多身高只有1.5米的姑娘们,竟然都在寻找那些身高至少1.8米的男士。这样的选择究竟利弊如何呢?让我们从生物学的角度给予分析解读。
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下我们的亲属:哺乳动物。我们可以将哺乳动物分成两类。第一类是两性体型差距悬殊的,通常是雄性体型远远大于雌性体型。常见的有北极熊,海象,非洲象,狮子等;另一类是两性体型相仿的,通常也包括雄性体型比雌性仅大15%-20%的动物。比如狼,黑猩猩,海豚,红狐等。
以上分类的哺乳动物有如下特点:两性体型差距大的动物,会表现出更激烈的性别间竞争。在很多体型差异大的物种中,雄性之间为了争夺配偶会进行直接的身体对抗或打斗。例如,在北极熊、海象和一些鹿类中,雄性会使用它们的体型、力量和特有的武器(如角或獠牙)来争斗,以赢得交配权。在大猩猩中,强壮的雄性能够控制更大的领土和资源,从而吸引更多的雌性。雄性狮子会通过咆哮和展示其鬃毛来显示力量。
雌性通常倾向于选择体型较大、看起来更强壮或更有能力保护后代和提供资源的雄性。因此,在体型差异大的物种中,雄性的外观和表现成为雌性选择伴侣的重要因素。于是,体型较大的雄性往往会在社会等级中占据较高的位置。例如,在象群或猿类社群中,体型较大的雄性通常在群体中有更高的社会地位。
最重要的一个特征:雄性体型远大于雌性的物种确实往往与一夫多妻制(多配偶制)相关。在这样的物种中,强大的雄性通过身体竞争赢得与多个雌性交配的机会。例如,海象、某些鹿类、狮子等,雄性通常比雌性大得多,反映出强烈的性别间竞争和雄性的占优地位。
我们再来看一下两性体型相仿的物种。体型差异小的物种更倾向于配对合作和共同养育后代,同时更倾向于单配偶制。这类物种中,一个雄性和一个雌性形成较长时间的繁殖配对。例如,大多数鸟类、狼和一些灵长类动物(如猴子和某些猩猩)。在这些物种中,雄性和雌性的体型差异不是特别显著。这种策略通常与共同养育后代和更强的社会合作联系在一起。体型相近可能有助于两性间的合作,例如在狩猎和抚养子女中。
人类男性和女性之间15%到20%的平均体重差异,在哺乳动物中属于相对较小的差异。这个差异如何反映人类的社会结构和交配行为呢?我们前面提到:较大的体型差异通常与强烈的性别间竞争和雄性的多配偶制行为相关。雄性通常通过体力竞争来赢得交配权。人类相对较小的体型差异,通常与性别间的竞争较少、更加平等的配对关系相联系。这意味着在人类中,雄性之间的物理竞争大可不必像狮子与海象那样大打出手,那样激烈。
同理,人类的社会结构应该倾向于形成较为稳定的配对关系。这不仅是因为相对较小的体型差异,也因为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对长期合作的需求。稳定的配对关系有助于共同养育子女,这在人类的社会和文化发展中非常重要。合作养育子女能够提供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机会,因为子女需要长时间的照料和学习才能成长成熟。
另外在人类的进化历史中,性选择可能促进了那些更适合于长期合作和养育后代的特征。这也决定了相对较小的体型差异,以及其他社会和心理特质。人类的体型差别是对社会合作和双亲投资策略的一种适应。这种策略不仅有助于个体生存,还有助于社会整体的繁荣。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难道这些追求高大男友的姑娘们是想在进化的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吗?或许在她们的潜意识里,高个子男性象征着更强的保护能力和资源获取能力。还是说她们在追求高个子男友潜在的暴力和滥情因素,以及更大可能性对一夫多妻的选择呢?当现代姑娘们追求那些“高大上”的男性时,她们是否意识到自己可能正无意中效仿着动物王国中的配对游戏呢?考虑一下那些巨大的雄性海象和它的后宫们?或者是在雌性间四处游走的庞大雄性驯鹿吧?
进化案例中也有不“均值回归”的。
例如恐龙从壁虎那么大演变到后来的霸王龙、梁龙。
例如蓝鲸从100斤的陆上哺乳类到现在的200吨。
小姑凉要多谈恋爱,慎甚婚姻。
如果只看人类,能量和资源限制、运动能力、捕食压力对高个子的负面影响,即使有,也小到可以忽略不计。而繁殖策略、自然选择,正如博文所说,对高个子有正面影响,人人都想找高的。
但显然人类的高度基本稳定。
这是不是因为一夫一妻的制度,使得“喜高”的爱好没能转变成物种的演变方向?
这一类的,体型大的雄性有生育权,那为什么没有一代一代体型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