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新冠病毒对全球化的影响

(2020-04-12 17:10:59) 下一个

随着2018年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开始贸易战,以及冠状病毒疫情导致各国纷纷“闭关锁国”,一些新闻提出“冷战之后的经济全球化将会就此终结”之说。那么上述两个全球事件,究竟是世界发展历史上的“小插曲”,还是后人著作中的“决定性事件”?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资本主义,更广泛的说 - 市场经济是由利益驱动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降低经济体系的运营成本,也会带来利益的增加。这是“自然规律”。生产企业降低原料的开采成本,生产成本;销售企业降低营销成本,流通成本;金融企业采取让资本更高效注入目的领域的手段;最理想化的情景是:社会经济高度发达,人们获取各种商品(物质与非物质)的成本越来越低,人们幸福感觉越来越强。

那么全球化与此有什么关系呢?全球化正是目前实现上述产供销环节的最优解。商品设计,原料采购,零部件生产,组装,运输,销售往往无法在一个地区实现。全球调度原材料、全球协调生产流程、全球流通分配,往往成为降低产品和服务成本的必要手段。

以最新的华为手机为例,零部件除了部分自给之外,分别来自全球日本、韩国、美国、台湾地区若干家公司。华为积极在欧美建立研发中心、在越南、印度建立产品组装厂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更积极利用人才与人力资源,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全球化不是某个“大佬”国家的资本家们设计的产物,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对世界大战达成共识、对持续的化学能源的利用和通讯条件的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

这样看来,对抗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的举动,就代表着技术落后、原材料昂贵、生产成本高的商品。这样的商品在全球市场上是没有竞争力的,必定会被淘汰。今天努力提倡去全球化、制造业回流的某些人,也许短时间能够利用强大的军事实力和金融优势达到某些目的,但长久来看是无法合理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人毕竟无法对抗自然规律。源自于内部资本的力量必定会激烈反抗,对抗行政制度对资本的限制。

在当前疫情的作用下,西方国家内部产生了一种呼吁:让制造业回流到本国。这样似乎就成了解救经济滞涨和抗瘟疫产品紧缺的良药。发达国家产业回迁,就算能够搞到原材料、能够有足够的产业蓝领工人、能够顺利地建设厂房最后把产品生产出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工程师队伍和全产业系统。只要中国能造的,那就是全世界成本最低的。这样一来,发达国家产业回迁的配套政策必然会包括:提高进口关税,好增强本国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不然《多收了三五斗》的故事就会在西方国家上演。

但是,今天的世界的经济贸易条约是建立在大致平等的基础上的。哪个国家敢抬高对另一个国家进口关税,另一个国家也一定会采取相应的反制。这种互相伤害的做法就是拼谁的市场更大。谁的市场大,谁的销量就越大,就有越多的销售收入反馈到产品研发生产投入的源头上,进一步地提高产品竞争力。因此,闭关锁国下的幸存者,这个世界上很可能只有中国和美国,也许还加上印度。

对于中国来说,产品质量和成本优势是全世界最强大的,再加上手中最大的王牌 --- 世界最大统一大市场,完全不应恐惧任何国家的限制全球化举动。

相反,面对这次新冠疫情,人类世界更应该加强各项合作。不仅仅是经济合作,在全球环境、科技、卫健领域的合作也越发重要。包括信息共享、医疗用品的全球化配给等等。只有全球化才能更高效解决全球的瘟疫危机。

作者保留版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BeagleDog 回复 悄悄话 不回流,两边打起来就成了敌产,会被没收的。
westshore 回复 悄悄话 全球化是无法终止的,只要还是资本经济。
除非是采取计划经济的模式,否则是无法让企业回流的,因为这些企业在自由市场下无法生存。
看看美国计划经济的典型军工企业的效益就知道了,政府的投入是最大的,超过任何其他行业,但产值最高也不过就是全国产值的10%不到,这就是计划经济的水平。
枕寒流 回复 悄悄话 大幕徐徐拉开。我们下一代将以40年人生倾情出演乱世佳人真人秀。
静看流年 回复 悄悄话 全世界这次已经吃尽了苦头,现在就是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of the 全球化终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