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保留版权
学琴是个苦差事,孩子需要在懵懂的年纪掌握这个年龄段无法理解的技巧。靠的就只有大量枯燥的重复练习。练习,老师反馈,练习去修正不完美的地方,这种反复的过程,直到完美。
不少孩子坚持不下去,学琴中途放弃了。有的人说:这是家长的原因!孩子们都没有自制力,只要家长能够咬紧牙关,孩子就有机会继续学习下去。
今天我感觉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为什么?请容我开一个脑洞。
生理学家们曾科普过人类喜欢吃辣椒的原因。要知道,“辣”并不是“酸甜苦咸”那种人类能够通过味觉(味蕾)来感知的。辣实际上是人类身体对“辣椒素”形成的一种“疼痛反应”。这目前应该是一种“共识”了。那么为什么这种“疼痛反应”反而能够让人类产生“快感”呢?这就不得不稍晚讨论一下人类对“痛苦”的一种天然补偿机制。
当“辣椒”进入人体消化道,首先由于“辣椒素”的刺激作用,人体自然而然产生“灼热感与疼痛感”;人类身体的交感神经与代谢系统也同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消化系统会加强活动,力争快一些把产生疼痛感的辣椒素代谢出去。同时这个过程也促进了对食物的消化吸收。神经系统会对这种轻微的“疼痛感”做补偿,分泌出大量会引发人类欢愉的“多巴胺”。由于机理都是经由人类交感神经系统自发控制,我们人类只负责享受其中的“辣得过瘾,胃口大开”。
这个补偿机制不仅仅反应在吃辣椒上。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一道数学题,如何绞尽脑汁也做不出来。后来经过数小时努力,终于灵感迸发,理清了思路。那种兴奋,常给人一种欣喜若狂的感觉。这也是因为长时间解题过程中积累的“痛苦”,强化了最终大脑对多巴胺的释放,让人类最终“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我相信,学琴的路上也是一样。从生理本能来看,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如果阶段性“痛苦的努力”没有得到“足够多巴胺的回报”,就很可能会产生坚持不下去的感觉,引发最终放弃学琴。
至于解决方法,我可以提几条不靠谱的:对孩子可以多几句表扬;监督孩子练琴的家长可以尝试吃点儿巧克力增加幸福感(捂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