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又飞了,早上降落里约,飞机上可以看见这城市是个盆地,周围的山云雾缭绕,好像山水画。进城里才意识到迷迷蒙蒙的更可能是空气污染。
终于可以住五星酒店了! Amazon lodge没有热水洗澡,总算能痛快洗个热水澡了。JW Marriott下面就是著名的Copacabana Beach。不过这个酒店除了地点好,别的都非常一般,房间小,早餐一般,服务也很一般,我觉得只有价钱是五星标准,强烈不推荐。
出门前去打黄热病疫苗的时候,护士读了一遍去巴西的注意事项: 生食,沙拉不能吃;别人给你香蕉如果是没有剥皮的可以,剥皮的不能吃;水只能喝瓶装的。还向我强烈推销各种治腹泻的强劲药。在lodge那几天吃的很不错,沙拉每顿都有很多,水就是喝他们的饮水机里的,不知道是过滤还是煮过,都没有事。倒是今早在五星酒店吃的早饭,肠胃一天都有点不适。
Amazon烦人的是防蚊虫,不过同住的很多人说没有感觉到蚊子,我们就都被咬了。女儿腿上隔着裤子咬了很多包,我从身上还拉下来一个稗虫。我们都查了半天在Amazon被虫子咬的后果。女儿还说还想再来amazon参加个野外活动更多的,我就算了吧。
下午去了植物园,是1808年由葡萄牙当时的公主建立的,珍稀植物八千多种。季节可能不对,没有见到很多花,虽然有个很大的兰花园。我要是住在里约就办个植物园的年卡,经常在里面走走,非常非常治愈。不过里约周围的山很多,在这里爬爬山估计也挺好的。感觉这边健身的人很多,不论什么时间都能看到大街上有人跑步。
植物园有个茶园,国内投资了,宣传中巴友谊,介绍中国的茶文化。这样的文化宣传挺好的。植物园有很多sponsor,包括两个中国公司:建设银行,还有巴西电网。
想起了丹麦哥本哈根的植物园,也是皇家建立的,那个我也很喜欢,胜在有钱,有个巨大的温室。巴西这个胜在自然环境好,什么植物在这里都长的非常狂野。就说这仙人掌,我们AZ也不缺,但是没有见过这么疯狂一大丛,还能长成爬藤一样。
竹林, 棕榈树,芭蕉树,样样都是参天大树。我觉得在野外看见这些东西会让人恐慌。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智人是从非洲起源的,而不是南美?就南美这肥沃的土地,充沛的资源,物种的多样性也不差啊。儿子说是因为非洲猩猩和猴子的种类多。那为什么南美就没有这么多猩猩呢?回去再找找书看。
这种莲叶很让人失望,不是说可以站人吗,特别小。池塘里的鱼倒是特别大,跟猪一样。
猪笼草专门有个房子展出,看来在这里也是稀奇的。林子里到处都是菠萝蜜,或者类似,掉在地上都烂了。可是我在巴西这几天都没有见过菠萝蜜水果啊。
回旅馆的Uber司机特别健谈,有一颗爱巴西的心。他说达赖喇嘛站在基督山上往下看风景,说“这是世上最美的风景“。有可能啊。我们在城里到处都能看见巨大的基督像,仿佛把里约都笼罩在他的光芒里。
米其林两星Oteque,只约到了晚上八点半。
地点不起眼,对面就是一家加油站,想象不到这里隐藏着一家fine dining。店面也小,只有二十来个客人,晚上十点还有人来吃饭呢。
这个跟圣保罗的对比鲜明,正好是两种风格。我家也分两派,有人喜欢圣保罗晚餐的故事性,亚马逊文化。而我更喜欢这家,食物味道丰富但是没有过于复杂,还能吃出原味。饭后和chef聊了一下,问他是不是受过一些东方训练,有些食材是东方的。他说是在伦敦受的训练,受到一些日式菜的影响。
邻桌一进来我就感觉到他们是photographer,他们并没有背相机,但是就是有那个感觉。果然他们是来拍照的,带了一个灯,每道菜就用手机左拍右拍。女儿说也送我一个这个灯,我要是带着这个去餐厅吃饭,能不能给打个折呢。
吃完饭在餐厅门口,又看见了基督像在远处山上发着光。
第二天参加了一个十几个人的旅行团。去了Lapa Steps, 圣母教堂,体育馆,基督像,suger loaf 坐缆车。
Lapa Steps,是一个智利艺术家的杰作。他1990 年开始在自己家门口的台阶上铺彩色瓷砖,本来只是业余爱好,后来成了主业。他到处搜寻瓷砖,没钱了就卖画,很多时候都没钱付电话账单。后来参观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回家后从全世界各地给他寄瓷砖。今天这些瓷砖来自七十多个国家,100 多米长。可惜这位艺术家十年前就过世了,他说这是他给巴西人民的礼物。热烈城市的热烈艺术。
Sanctuary of Our Lady of Lapa,一个基督教堂,据说圣母在这里显过灵。外观用了蓝色瓷砖,里面正在做周日礼拜,是个女牧师领做的。
cathedral,1979 年落成。外观奇特,有说是受到阿波罗计划的船只的启发,作为未来的象征;也有说灵感来自金字塔 玛雅人。 我觉得外形确实像金字塔,巴西天主教允许这样形状的教堂,也挺开通的。
然后到著名的基督像下面,上山的时候还能看见基督像。
奇迹发生了: 山顶雾气笼罩,连基督像我们都看不清,更别提站在山顶眺望里约风景了。此基督像是二十世纪初建立的,葡萄牙王室主导,法国艺术家雕塑。这山高只有七百多米,雕像将近四十米,昨天在城里还看见雕像很多次呢,没想到到了山上反倒看不见。
山顶有个小小chapel,里面四个艺术家浅吟低唱,安抚了我看不见基督像和达赖所说风景的受伤的心。
看见了浣熊的正脸,果然和北美圆滚滚的浣熊长得不一样。
上下山路上看见雕像下面的一些风景,贫民窟就在雕像下面,当时说这幅景象有点ironic啊,基督为何允许贫民区就在眼前? 一直等到参观贫民区之后才知道这句话特别不正确,难怪基督不爱搭理我们。
行程到此本来都挺好的,旅行团安排的紧凑但是自由活动时间也不少。午饭有个buffet,选择很多,但是不太吸引人。生鱼片之类的不敢吃,随便吃了点。里面坐的全是旅游团,各国大妈们都非常粗鲁。有点后悔是不是搞个private tour更好点呢。
下午去了suger loaf坐缆车。
奇迹再次发生了,在山下风和日丽 ,一切都好,上山就云雾缭绕。Rio和我们气场如此不合吗! 太气人了。只能在云雾飘散之间看看风景,看见海湾里的点点帆船,或者海边的大楼,都是一片繁华景象。里约应该是个很好玩的地方,有海有山有森林。
缆车里的可爱宝宝。
这两天没来得及下海,只在海边走了走,里约的美女比例太高太高了。
晚饭吃了海鲜OCYA。这边几条街都是餐馆,人潮汹涌。OCYA评分高,但是客人不多,可能嫌贵? 其实和美国比起来,什么都便宜。
今天全家都有点肠胃不适,我们猜测是酒店的早餐问题。晚上还坚持吃饭,真是身残志坚啊。好在今天不用吃三个小时晚饭了。
早上起床就跑到药店买腹泻药。感觉越来越严重了,就是会肚子疼,过一会也就过去了,并不是非常严重的腹泻,但是足够烦人。打疫苗的时候护士送了一个travel kit,都是常用药,我就没有自己带肠胃药,在包里翻了半天却没有带肠胃药,只能当地买了。
药店像CVS,离旅馆很近就有一家,门脸不大,却有药剂师。我用Google translate问他腹泻药。排在我前面有个人说他同伴食物中毒,高烧,疼痛。都这样了去看看医生吧,还来买药。而且很神奇,药剂师给了他药他还不满意,要换一个。他说英语,问题是那药啥我也看不懂,他怎么还能看懂呢。药剂师给我什么药我都拿着了,吃了药感觉好多了。
早饭我不敢吃了,家里就我最严重,虽然大家都吃一样的东西。
然后导游来接了,今天上午参观贫民窟。
贫民区入口处的漂亮涂鸦,下面就是成堆的垃圾。每周两次收垃圾。
这两天的导游也有意思。提前一天我都会问旅行社几点接,昨天那个tour旅行社说8:40 接。昨天早上导游说她的车坏了,要推迟半个小时。所以我就问,你要九点到吗?她也不回答,发了个定位,最后8:30 到的。今天这个旅行社说9:00 接,然后导游又发消息说他的车坏了,要迟到十分钟。我就问你要9:10 到吗?他也不回答,发了个定位,最后8:58 到的。这些人都是什么神经病,我被他们搞糊涂了。
今天变成private tour了,一个司机加导游。两个人都是贫民窟长大。导游60 岁,说他九十年代在纽约开了好几年出租车,后来又跑到田纳西住了几年。最近十七年回到巴西了。
贫民区葡萄牙语叫Favela,里约这个Rochinha南美最大,有两百多万人口,里约才只有六百万人口,等于三分之一的人住在贫民区。我们坐车先要经过富人区,深宅大院墙上都是铁丝网。一家美国学校也是高墙大户的样子,导游说这家学校每年有20 个奖学金名额给贫民区小孩。然后车转过拐角,贫民区就到了。导游说“欢迎来到里约的现实世界!“ 其实里约的豪宅美景和贫民区,都是这个城市的现实。
而神奇的是,这两个世界还紧挨着。不过我们这边贫民区也和富人区紧挨着,可能就是要去富人家做工的工人需要在附近住?
密密麻麻的电线,是偷电的。只有一半人付电费。
巴西的贫民区历史非常久,和当年土地兼并,农民起义,废奴,都有关系。里约的贫民区在六十年代经济奇迹时候随着经济一起成长。因为担心communism传播,肯尼迪总统时期美国还出钱帮助巴西消灭贫民区,把居民迁移到别的地方。后来军人政府更野蛮对待贫民区,暴力焚烧房屋。到了八十年代,政府改变策略,转而提高现存贫民窟的基础设施,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贫民窟的改造被纳入城市整体规划之中。
今天的贫民区有幼儿园,公立学校,医院,教堂。警察现在驻入了,但是居民和警察并不太合作。维持秩序还是靠黑帮吧。
在贫民区眺望海滨和邻近的富人区。神奇的是贫民区的人幸福感很高,即使这样看着富人区也不会心里酸楚吗。据说有更底层的人更惨,幸福感高低全靠你怎么比较。
房子上都有蓝色储水桶,每周两次供水。所以水也不是随时都有。
这两幅画正好是基督像下的两个世界。至此我也忽然明白了昨天说基督像下的贫民区ironic,还是觉得贫民区是耻辱,这也是巴西政府几十年治理贫民区最初的心理。其实基督光芒笼罩之下不代表都是光鲜亮丽富裕繁华。接受贫民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赶尽杀绝,反而可以更好的管理。
小孩出来表演了柔术。这家的主人在某个基金会工作,教小孩足球以使他们远离毒品和暴力的影响。天下人都是期望下一代过得更好的. 从巴西回去,女儿也报名上了巴西柔术课。
是幼儿园,免费。小孩们都有校服穿。也是社区自助办的。幼儿园可以容纳250 名儿童,为了增加容量,还有上午一批,下午一批。
一家教堂的壁画,最后的晚餐,基督是黑人。
菜市场。
导游说这个地方五十年代是F1赛车的地方,后来被贫民占领了。
导游是个南美大E人,街上没有他不认识的,听见音乐就要跳舞。和他一比,我们都变成了I人。感觉这个工作就是他回来叙旧的。甚至在街上骑摩托的都能被他拉住聊两句。这边还有摩托出租车,穿着特制马甲。导游还会说中文的“贫民区“呢。
我问他现在住那里,他说住在前面。后来车开过一看根本就已经脱离贫民区了。所以不管多爱,有了钱肯定不会再住贫民区了。
巴西政府有六个月失业金,然后就没有什么补助了。要不是美国的welfare系统好,南美人也不会移民美国吧,不过美国的welfare也是摇摇欲坠,美国也有区的问题,只是不像这里这么直观罢了。
贫民区的人很多也是在城里有工作,只是无法负担城里的居住。贫民区据说平均每家住八个人。最好的办法还是发展需要很多人工的工作。就比如我们在Amazon的lodge就雇了好几个导游,尽量给我们private体验,不会把旅客轻易合并在一起。但是大部分资本家主要问题就是削减人工,AI的发展对贫民就更不友好了。贫民区如何发展,是每个国家的困局。
中午闺女请客。她点了一杯腰果鸡尾酒。腰果我估计有一阵子都不会吃了,上次腰果壳中毒后果严重,嘴都裂了,这几天使劲涂lip balm还没有好呢。我现在对腰果有PTSD。
午饭我吃了一碗炖豆子,现在只配吃这个了。
下午终于在海边泡了泡,觉得这海滩不怎么样啊。海水很冷,沙滩也一般。不知道为什么如此出名。
晚上预订了巴西烤肉,Churrascaria Palace。这家烤肉店七十多年了,是一家比较好的店。我完全是陪孩子去的,自己根本不敢吃,也没有胃口。但是他们俩也说不太饿呢,最后好多肉都没有吃。感觉这些waiter被人拒绝都有点受伤,后来根本不往我们这桌来了。他们是喜欢食客的大吃大喝吧,可惜我们辜负了这个美食。
吃完晚饭,就去机场了。再一次坐红眼航班回美国。巴西好好玩,没有玩够。还有好几个地方没来得及去。要是像那些欧洲人能在这里度一个月假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