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视天下

微观网络,洞察秋毫。
正文

朱令案嫌犯心理特征小论

(2016-01-26 17:35:37) 下一个

贝志城看到危在旦夕的朱令,一个最直接的感受是恐惧。他自己说出了朱令的病房就想
跑,可是腿像灌了铅。后来他从来没有再去看朱令,甚至没有去见朱令家人。都是出于
恐惧。

有人根据另外投毒案案犯自己去向医生坦白解释贝志城的行为,很是不通。从事件后来
的发展,投毒人没有任何怜惜和悔恨之心。比如那份从美国寄出给朱令家人的信基本可
以肯定出于投毒人之手。信中内容明显流露出对朱令的仇恨。还有,在论坛上不时出现
的辱骂朱令的言论,还污蔑是孙维所写。贝志城本人的网名“一毛不拔大师”已经被很
多人分析认为是对朱令的恶意讽刺。都可以说明贝志城救朱令并非出于善意。

贝志城为什么要设计一个“远程诊断”救朱令一命,心理学上的解释还是恐惧。他害怕
死人胜于害怕活人。活人不管怎么样他们都有能力对付。但是人死变鬼就很可怕了。从
央视的电视片可以看到,当时贝志城几乎是在央求朱令父母要医生查铊中毒。甚至在第
一份求救信发出后不到两天,准确说是34小时就追加了一份求救信,直接问是不是铊中
毒。

第二个心理特征是倒错。通过多年的观察,他们表现出很多倒错心理。

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诬陷孙维。这个问题尼罗河解释为为了保证证据不要被公开。这种
说法有一个内在矛盾。如果孙维没有被追究的理由是有上层保护。民众要求破除政治干
扰对他们自己也会带来危险。更合理的解释是他们有某种把握上层不会公开证据。当然
他们也知道孙维肯定不会受到真正的刑事追究。但是在网上造成一种孙维下毒的假象可
以使他们的负罪心理得到一定的缓解。心理负担过大就幻想犯罪的是别人而与己无关。
挖空心思编造出各种理由“证明”毒手是别人。这种情况一般称作主体人格倒错,或者
角色倒错。

冒充对方发表言论也是这种心理的外在表现。他们冒充过很多人,有孙维本人,孙维的
男友,同学。有两种著名的例子,一个是冒充孙维编造“朱令父亲走私铊”然后说谣言
的源头就是孙维。更明显的是冒充孙维解释朱令的杯子为什么在“孙维”的箱子里。这
里面所有的环节都是虚构的。这 是典型的人格倒错。这种倒错尼罗河在分析文章中简
单认定是撒谎。其实这种谎言最后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根本上是心理异常的表现。不过
就分析案情来说,认定撒谎没有问题。

把明明是他们自己说的话虚构成他人说的,进而明明是他们自己干的事情,虚构成他人
干的。这就是人格倒错的典型表现。更深层的机理是在潜意识中他们希望自己不要是自
己。甚至自己的性别也不要是自己的性别,所以可以观察到他们有很多性别倒错的言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Norstar 回复 悄悄话 孙维, 你又给自己造个马甲来招摇撞骗, 世界上杀人犯不少,向你这样极端无耻的杀人犯可太少见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