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家族办公室

Sherly女士美国注册税务师(EA)、注册资产规划师(CFP)、注册遗产规划师(AEP)和美国特许财务咨询师(ChFC)
正文

华人家长遭遇美国送礼季 上千美元大礼吓坏教师

(2015-11-13 19:27:08) 下一个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对美国华人家长而言,年终又到送礼季节,从感恩到圣诞,从孩子学校派对,到学校老师丶补习班教师丶园丁丶邮差,不少人“伤了脑筋又伤荷包”。部分学区更听闻家长大手笔“一送上千美元”,吓坏教师。
  不少家长从孩童两岁起,便加入“年终包礼物”阵营。在美国圣盖博谷地区就读学龄前学校(Preschool)陈小姐表示,去年起女儿班上有家长,万圣节前带小礼物送给小朋友,就在上周,女儿又收到两份小礼物,因此陈小姐今年也从善如流,准备礼物让女儿带到学校。
  她表示,小礼物袋里面是铅笔丶贴纸丶小饼干等,再加上可爱的卡通造型提袋,“约要50多元(美元,下同)”。
  住在库卡蒙加牧场张太太,这几年都会在万圣节前,亲手烤饼干丶甜点,给孩子们带到学校参加派对。南巴沙迪那杨小姐也表示,儿子小学一丶二年级会准备万圣节小礼,“每份礼物约两丶三元”。
  送礼如何拿捏令?不少家长头疼。陈小姐说,以她来说,每年固定“每位老师25元礼卡”,有时是星巴克,有时标的(Target)卡。
  她说,跟一些老师谈过,他们认为“礼卡最实用”。杨小姐也表示,之前孩子就读南巴沙迪那时,曾送过老师50元礼卡,这两年搬家到白人区,感觉新的学区送礼情况“好像没那么盛行”,有时见到学生拿几颗气球,就当礼物送了,去年儿子拿了五张各25元礼卡到学校送老师,结果其中两张忘了给,“今年可能干脆不送了”。
  “25元到50元不算什么”,陈小姐说,她的一位住在圣盖博谷华裔聚集,学业成绩优异学区的朋友林太太曾提到,去年圣诞节前,亲眼看见就读小学五年级儿子班上一名华人家长,拿出“1000元礼卡”要送给老师,但老师不敢收,又退回给学生。不仅如此,该学区也曾听闻家长送老师iPad等“大礼”。
  圣玛利诺学区教委张志坚表示,几个月前,他提出一项有关教师送礼新法规,获教委会通过。该法规明订教师不得收超过50元或同等价值(每位学生)的礼物,若有超过,需向教委会申报。他说,这项法规订定,主要是认为公立学校是个平等的教育环境,“不需要用此鼓励老师”。
  此外他说,从去年到今年,教委会也针对刚从国外移民来美的家长举行会议,告诉他们如何融入美国学校丶社会,这当中也包括送礼规定等。
  他说,送礼在美国礼仪中,是年终对老师丶同事与身边的人表达心意的习俗,主要是聊表心意,但“不希望拿来比较”。

小女来了这几年,貌似第一年家长委员会发了个邮件,统一兑钱给老师买了个咖啡店的卡,后来再也没有送了。

网友评论:

来源:中国新闻网

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99财富管理集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