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霏笔记

静侯滚滚红尘渡,酣然匆匆岁月忙。 (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正文

沉香旧 第一章(九)

(2015-12-14 10:07:39) 下一个

换亲,在乡间时有发生,多是在两个贫寒的家庭之间,为了娶媳妇而嫁掉女儿。翠英家虽不算是大户人家,但也是衣食无忧,嫁和娶原本都折腾得起。她要嫁给连生,这是爹娘始料不及。怎奈女儿有意,爹娘拗不过,只好做一个自个儿还说得过去的打算。

婚嫁讲究的是门当户对,按这个道理王家和石家根本就结不成亲。翠英父母没想到当初女儿只是和另外一个女孩子要好,却没来由的出现这么个难堪的状况。若答应了翠英,他们心里实在是不甘,就是让连生做上门女婿也觉得冤。女儿是他们盼星星盼月亮,过了四十才盼到的孩子,嫁给谁他们都得仔细掂量,何况是石家?最后,他们想到了静香。

这些年来,静香没少登他们的家门,可以说是他们看着长大的。静香勤快手巧,屋里屋外的活计拿得起放得下,他们老两口从没把静香当外人。如果娶静香做了儿媳妇来操持这个家,他们就可以放心的颐养天年。这石家兄妹没有自己的父母撑腰,不愁不一心一意跟他们过日子,日后给二老养老送终。还有一层,翠英和静香从小合得来,以后女儿肯定没有别家女人的那些姑婆的麻烦,家务事不是清闲了许多?至于儿子满良虽尚未成年,定下这门亲事先有人伺候着,即便是以后不喜欢还可以再纳二房。这样一想,这件事未尝不可。话说回来,这几个孩子里,还是静香多多少少的吃了亏。她的性子烈,倘若不依,闹起来可是个麻烦。不过,自古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她生在那样子的家里,嫁人还能容得她挑挑捡捡?嫁给满良至少是进了一户好人家,而且她哥哥也有了一门好亲事,这笔买卖还不划算?道理不难懂,不过得找个人给她提个醒。翠英爹慢条斯理的把这些念头一条条地讲个明白,最后对翠英娘说:“这事儿先别急,赶明儿去一趟邻村她大伯那里合计合计,准备点儿礼,就算提亲吧,让他这个长辈拿个主意。”

静香大伯住邻村,当年石家拜把子兄弟临终托孤,让他照管三个孩子。这些年他没能把孩子们带在身边,心里知道不尽人意,每年只有尽量送些钱物,以图孩子们吃饱穿暖。他劝解自己说,他也有家有口,有一堆的事情要操心。不过,连生和静香自幼要强,从来没朝他开过口,的确让人省心。这一晃儿,孩子们眼见就长大了。

大伯见翠英爹来访,还带着烧酒和点心,实感意外。后来听翠英爹说明了来意,心里忧喜参半。大伯知道静香和翠英自小要好,王家是正而八经的人家,家境也不错,连生和静香过去了,以后的日子就算有了着落。但是,如若石家兄弟还活着,孩子们该不会是落到这步田地吧?可时至如今,翠英能看上连生也许就是石家孩子的福分了,人没法儿和命争个高低上下。 “还有老三呢,壮生怎么办?” 听大伯问出这个话来,翠英爹知道这件事情有了眉目,连忙答道:“这个我想到了。壮生和满良一直玩在一起,就先带过来我们养着,过几年大了,找个差不离的人家,可以做上门女婿。你看成吗?” 最后,翠英爹又提出来,石家的铁匠铺子和几亩地都归为王家,反正以后就是两家合在一处过日子,他们夫妻俩一定好好照应着这三个孩子。大伯想了又想,说:“让我先和孩子们商量商量。”

听大伯说出来翠英家的意思,连生和静香都大吃一惊。连生是压根儿就不知道翠英的心思,但现在捅破了这层窗户纸,觉得自己似乎终于熬出了天日。论翠英的长相,品性,家境,他没理由不愿意。可是,让妹妹这样嫁出去算不算不公平?静香这一边知道翠英在和她爹娘闹,她原以为这事儿一定不行,没想到翠英不仅随了愿,还连带着她自己也被卷了进去。满良,他还是个孩子,难道他以后就是自己的丈夫?

见静香一声不吭,家里三个男人都陪着小心,各怀心事。屋子里面连呼吸的声音都可以听得见。大伯觉得其实这门亲事对三个孩子都有个交代,不算差,但是关键是静香得点头。连生则有些怕妹妹心里委屈,岂不是愧对了死去的爹娘?壮生只知道是兄姐们在谈婚论嫁,以后无论是住在石家还是王家,他们只要还管着他就可以了。大伯轻声对静香说:“再好好想想,不用急着答应他们。可是不管怎么说,王家的人都不错,知根知底,多少嫁出去的闺女被婆家人欺负?如果进了别人家,什么样的人我们都不知道,以后的日子是苦是甜更是没个数儿了。”

静香不知道她能不能说个不字。这门亲事其实是哥哥的,她若是不答应,哥哥一定不可能娶到像翠英那样的媳妇。更何况,别说她现在心里没什么喜欢的人,即便是有又能怎么样?她怎么能有翠英那样的底气?乡间有一句老话,“命中八尺,难求一丈”。

三个男人看静香低着头想了有半个时辰,最后平心静气地说:“我答应。”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素霏笔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ZY' 的评论 :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多谢鼓励。
MZY 回复 悄悄话 一句简单的“我答应”,今后不知要生出多少爱恨情仇啊。好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