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52)
2019 (49)
2020 (58)
2021 (46)
2022 (40)
2023 (44)
凌坐在窗边打开iPad看微信。
她的朋友圈不大,平时不随便加人进来。即使这样还是有几个朋友被她“雪藏”了,其中就包括夏兰。
夏兰喜欢朗读,不知道她的粉丝团有多大,但看她每天一到两篇,孜孜不倦,隔空感谢“兰友”的架势,俨然是个“星”了。
其实凌还是喜欢过夏兰的朗读的,刚加了夏兰微信那会,甚至还被她的朗诵震撼过。按照国内普通话朗诵的标准,夏兰应该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水平了。她还不断登一些参加朗诵比赛的照片,以及媒体小报介绍“夏兰老师”的文章。看得出在朗诵方面她已经小有造诣!
凌为她高兴过,想起初中时第一次和夏兰相识就是自习课时听到坐在自己后排的她绘声绘色的朗诵课文的声音,回过头去跟她打招呼,没想自此两人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后来还成了同桌!中午的时候她们在教室后面的青石板上打乒乓球,放学了她们到学校后面的桑树林采桑葚,考试的时候她们搬上两把椅子坐在操场一角的老柳树下一起背题。凌还记得操场上常常有蝴蝶飞来飞去,夏兰穿着一身白色的连衣裙,在阳光下跟着蝴蝶跑来跑去。
后来凌上了大学, 走出国门;夏兰进入部队,当了文艺兵。
凌出国十年才有机会回去探亲,第一个想见的同学就是夏兰!她给夏兰所在的部队打了电话,竟然找到了她!
夏兰请了假过来看她,没有参加同学们给凌安排的大聚会,而是和凌单独去了一家小餐馆。
那时候微信刚刚流行,她们见面第一件事就是互加了微信。
部队显然是给夏兰提供了一个大放异彩的舞台,她如鱼得水,成了各种文艺节目的主持人,台柱子,还被保送上了军校,后来还读了研究生。但凌还是从她的脸上看到了岁月的沧桑,自己在夏兰眼里应该也一样。
凌谈起国外的一些事情,欢迎夏兰有机会出来看一看。
夏兰说部队干部不允许出国,国内能去的地方其实很多,她去过丽江,去过三亚,去过内蒙大草原,还去过西藏高原。凌后来从夏兰的微信朋友圈看到了她拍的旅游照片,确实很美,给她一一点了赞。
凌也爱旅游,爱户外运动,也会在朋友圈分享一些出门拍摄的照片。不过在朋友们善意的点赞中,她从来没有见过夏兰的回应,一次都没有。
虽然夏兰每天还是热情洋溢地朗诵,众星捧月般向“兰粉”们致谢,但凌却渐渐从夏兰的帖子中感受到了冷漠。
武汉疫情严重的时候,凌发帖说自己读了《方方日记》, 很快看到了夏兰发帖痛斥方方没有阶级立场,不配当作家!当中国用严压的手段控制住了疫情,而病毒却溜出国门,感染了全世界的时候,夏兰不停地朗诵爹亲娘亲,不如党亲,世界上有哪个政党能为了人民倾囊而出?当凌贴出美国和加拿大的疫情数字,夏兰转贴宣传新冠病毒纯粹来源于美国,是美帝对中国发动的细菌战!十月,凌发了感恩节吃火鸡和赏枫的照片,夏兰朗诵“勿忘国耻,不忘初心”。
夏兰朗诵的腔调让凌越来越感到厌倦,终于有一天,她实在不愿再看到她的帖子,按了隐藏键。
窗外又飘雪花了。凌给自己做了杯咖啡,慢慢欣赏着微信上朋友们发自世界各个角落的圣诞节照片。澳洲的圣诞老人竟然穿着短裤!
在众多的圣诞祝福中,她突然想起夏兰。点开夏兰的朋友圈,看到她连发了好几个朗诵贴, “东方红,太阳升”,“毛主席诗词”,还在留言里高呼“太阳”,“太阳”!提醒大家不要忘了今天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生日!
凌赶快关掉了iPad。
她的脑子里又浮现出那个一身白裙,追着蝴蝶跑来跑去的夏兰,还有上次见面时桌子上那壶茉莉花茶,袅袅的热气,淡淡的清香。
她们难道就这样越走越远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