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mpoline

好东西,要与大家分享
正文

纪录片《梁思成 林徽因》

(2015-11-06 18:22:18) 下一个

梁思成与林徽因 (2010)

导演: 胡劲草
主演: 梁思成 / 林徽因
类型: 爱情 / 纪录片 / 传记
官方网站: jishi.cntv.cn//C21323/videopage/index.shtml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普通话/国语
首播: 2010-10-17
集数: 8
单集片长: 46分钟
又名: LiangSiCheng.LinHuiYin

珍贵史料|幕后故事|央视纪实台

 梁思成、林徽因,一对学者伉俪,在离去多年后,他们的名字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人们传说着他们不寻常的家世学识,传说着她的美丽、才华、爱情,传说着他半个世纪前对一座古城的痴迷与眷恋。众多记述和传奇,让他们离我们更近,而有时,又仿佛更远……

 

《梁思成与林徽因》 第一集 父亲

梁启超,林长民,两位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染的士子,在走向世界,拥抱西学后,以自己的见识和眼光,试图建设一个全新的宪政国家,同时,还期望培养中西合璧的全新的儿女。
从童年、少年到求学海外,孩子们的成长历程中相伴的是父亲的仁爱和责任。在他们面临事业选择、感情波折、人生困顿之时,父亲总是会最及时地,将自己的人生感悟用最温婉的方式传递给孩子。 梁家儿女是如此幸运。他们有这样一位至性至情的爹爹,他为儿女们留下了世间最宝贵的财富——人格的力量。

 

梁思成与林徽因》 第二集 天书

为什么中国的古建筑和西方古建筑不一样?为什么中国建筑有那么大的屋顶?为什么屋顶上还有那么多装饰?
离开创办的东北大学建筑系后,梁思成加盟了专门研究中国建筑的私人研究机构——中国营造学社。他要从头开始,研究中国的建筑历史。中国的古代木建筑是罕有的珍奇瑰宝。当时的日本学者,在对中国建筑进行了悉心研究之后宣称,要看唐代木构建筑只能去日本。营造学社第一次古建考察,即发现了辽代木构建筑蓟县独乐寺。梁思成兴奋异常。
茫茫中国大地上,到底还有没有唐构建筑?如果有,它在哪里?
 

 
 

《梁思成与林徽因》 第三集 佛光

从1932年到1937年仅六年间,中国营造学社社员的足迹遍及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留下了一套研究中国建筑的科学完备的稀世珍宝。 
在林徽因的一生中,这也是一段最快乐的时光。亲情,友谊,思索,创作……一切都在她的笔下盛开。也是在这一阶段,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朋友费正清夫妇走进了他们的生活。
1937年7月,梁思成林徽因迎来了他们人生道路上最辉煌的一刻,他们发现了梦寐以求的唐代木构建筑——五台山佛光寺。 然而,也正是从这一天开始,他们的命运开始逆转。
 

 

《梁思成与林徽因》 第四集 流亡

山河破碎。空前悲壮的大流亡开始了,曾经宁静富足的生活转瞬间变成几件随身颠簸的行李……1937年8月,梁家踏上战争流亡之路。离开北平的这年,林徽因三十三岁,她人生中最绚烂的篇章,在悄悄合上……
战争,让他们流落到了此前七年古建考察尚未抵达的西南地区。在昆明短暂安顿之后,这些与学术须臾不可分离的学者,便又策划了西南古建考察。这是中国营造学社的最后一次古建考察!
另一个噩耗,流亡前,保存在天津租界外国银行地下室的营造学社测绘稿惨遭洪水浸泡……

 

 

《梁思成与林徽因》 第五集 惨胜

1941年初,梁家随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来到长江上游一个偏远的小镇:李庄。不久,林徽因肺病爆发,卧床不起。战争仿佛永无尽头,他们在这里度过了贫病交加的五年。
战争结束了。在费慰梅的安排下,林徽因第一次离开李庄到达重庆,然而医生警告说,她的生命已不足五年。
后人很难想像,焦土遍地的战乱时期,恰是一批中国知识分子智慧喷发的岁月。在照顾病中的妻子和一对幼小儿女的同时,梁思成和营造学社其他社员一道在李庄开始撰写酝酿多年的《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与林徽因》 第六集 荣耀

1946年7月底,结束九年流亡生涯,梁家终于回到北平。此时的林徽因已无力站着和朋友合影。
在梁思成的建议下,战后的清华大学开办了建筑系。清华建筑系燕子衔泥般地创办起来……作为世界瞩目的建筑史学家,梁思成重返美国,他是第一位在世界舞台上系统宣讲中国建筑历史的中国学者,这一年,还有更多的荣誉在等待着他。
这是梁思成最向往的生活:黑板,讲台,田野考察。梁思成将他的全部心血和情感投入到了建筑学——他为之献身的事业,那已经被战争蹂躏太久的学术。

《梁思成与林徽因》 第七集 选择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包括梁思成在内的六十多位新当选的中研院院士选择留在大陆,拥抱一个崭新的中国。
梁思成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
手术摘去一个肾脏后的林徽因在卧病数年后虚弱地站起来,迫不及待地投身到了火热的新中国建设中去。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中央政府及军政机关、以及相应的服务机关、眷属等开始陆续迁往北平城,各单位急于在城里城外寻找落脚点,种种情形令梁思成忧虑……
 
 

《梁思成与林徽因》 第八集 古城

在“把首都建设成生产城市”的总纲领指导下,古都北京的很多古建筑面临去留存废的抉择。

梁思成说,“如果世界上艺术精华,没有客观价值标准来保护,恐怕十之八九均会被后人在权势易主之时,或趣味改向之时,毁损无余。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
战争,内乱,政治运动,将建筑师和艺术家的梦想一次次击得粉碎。为寻回知识的尊严、历史的尊严、美的尊严,他们付出了何其昂贵的代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2)
评论
Trampoline 回复 悄悄话   才女的恩怨:林徽因与冰心 朋友还是仇敌?
2013年10月16日 09:23:48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冰心与林徽因的交往有几重背景:
第一是林与冰心的祖籍同为福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便是林徽因的叔父(按:应为堂叔父)。林觉民在广州出事后,家里怕受株连,变卖了位于福州杨头口的住宅大院,而买房子的恰是冰心的祖父谢銮恩老先生。1919年冰心随父从山东烟台返乡,住的就是林觉民住过的这座院子。
  第二是她们二位的丈夫是清华住一个宿舍的同学,由于梁思成遭遇车祸,比吴文藻晚了一年出国。1925年暑期,已是恋人关系的冰心与吴文藻(二人同一条轮船抵美留学)到胡适曾就读过的康奈尔大学补习法语,梁思成与林徽因也双双来到康奈尔大学访友。
  于是两对恋人在绮色佳美丽的山川秀水间相会,林徽因与冰心还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生活照。从照片上看,几个人正在泉水边野炊,冰心着白色围裙,手握切刀正在切菜,而林徽因则在冰心的背后,微笑着面对镜头(按:照片可见《冰心全集》第二卷插页)。按照王炳根的说法,这可以说是“她们作为友情的纪录”。第三是冰心对梁任公非常敬重,梁启超对冰心自然也呵护有加。冰心特别喜欢龚自珍的“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一句诗,梁启超便锦上添花地手书此诗赠与冰心,冰心将其视为珍宝,60余年一直带在身边,每到一地便悬于案头,直至离世。王炳根说:“因了这三重背景与关系,同时考虑冰心的一贯为人作风,我想冰心与林徽因之间应为朋友,而非仇敌。”
  三、1987年,冰心在谈到自“五四”以来的中国女作家时曾提到林徽因,并说:“1925年我在美国的绮色佳会见了林徽因,那时她是我的男朋友吴文藻的好友梁思成的未婚妻,也是我所见到的女作家中最俏美灵秀的一个。后来,我常在《新月》上看她的诗文,真是文如其人。”王炳根认为,这段文字再度证明了“她们之间的友谊与关系”。
  四、1992年6月18日,因为王国藩起诉《穷棒子王国》作者古鉴兹侵犯名誉权的事,中国作协的张树英与舒乙曾拜访冰心,请她谈谈对此事的看法。冰心在谈了原告不应该对号入座后,便“不知道是她老人家因为激动,还是有意思留下一句话,忽然讲到《我们太太的客厅》,冰心说:‘《太太的客厅》那篇,萧乾认为写的是林徽因,其实是陆小曼,客厅里挂的全是他的照片’”。根据冰心的这句话,王炳根认为:“《我们太太的客厅》写谁与不是写谁,虽然在60多年后说出,它出于作者本人,应是无误了。”(王炳根《她将她视作仇敌吗?》载《文学自由谈》2002年第3期)
Trampolin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linmiu' 的评论 :
确实如此,十分精美!
这部记录片起源于梁林儿子梁先生还原历史真相的执着,一波三折,非常不容易。见下文
http://jishi.cntv.cn/program/lianglin/20101009/100383.shtml
Trampolin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康宁kn' 的评论 :
2004年时,(导演)认识梁先生有七、八年了,我早年在《新闻调查》做有关环境保护的节目比较多,经常因为采访等事拜访梁先生。我非常理解梁先生希望做一部有关他父母纪录片的想法,……市场上有关梁林的各种文学影视作品从八十年代开始层出不穷,但梁先生似乎都不满意,认为相当数量的作品甚觉误导了公众对他父母的理解。梁先生寄希望于制作这样一部纪录片能够相对准确反映其父母的人生,同时把这个信任给了我。
Trampolin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四则舍' 的评论 :
直到1992年,九十多岁的冰心对中国作协的张树英、舒乙讲到《我们太太的客厅》时,说:“《我们太太的客厅》那篇,萧乾认为写的是林徽因,其实是陆小曼。(她们家)客厅里挂的全是她的照片。”
http://history.people.com.cn/n/2015/0107/c372327-26340767.html
希望如此!
linmiu 回复 悄悄话 这部纪录片全面而细致,编导做足了功课。
四则舍 回复 悄悄话 呃,“我们太太的客厅”不忍卒读。谢谢楼主贴出。高下立现。再次感谢楼主的原贴。
康宁kn 回复 悄悄话
近来网上又出现下三滥的文章,估计很有可能是那个爱钱的无情女人又缺钱了,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地编排杜撰,迎合当今肤浅的市场炒作,换得些许银子。唉,梁公遇人不淑啊

希望林梁的后人,学生能拿起法律的武器对抗之。
Trampolin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康宁kn' 的评论 :
同意。曲高和寡,文人相轻。
康宁kn 回复 悄悄话 其实更大的可能性是:

那个时代的女人学识学历大多远不及男性。以林微音的才智与博学,很难在女性中找到旗鼓相当的谈话对手,大概费慰梅是她唯一遇到可以进行才智相当地交流的女性好友。到她家去聚会的男性也都是博学多才之仕,绝无泛泛之辈。很可能能得到她家沙龙邀请在当时知识分子圈里是一种荣耀,让谢某人羡慕嫉妒恨了,文人么,编写点东西搞点心理平衡而已,呵呵
Trampolin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joshuamama' 的评论 :
来自网络:

林徽因的女性朋友是不多,但不代表女人缘差。林徽因自有才气,接触的圈子都是留学归来的精英分子,虽然不乏女性知识分子,但还是以男性为主,给人一种只有男性朋友的错觉,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引用一段话——
“事实上,林先生的女性朋友不止费慰梅一个,只是费慰梅是林先生最好的朋友,两人友谊之深厚为大家所熟知而已。林先生小时候,就和几个表姐很要好,还一起逛街,而在宾夕法尼亚时期,也是相当受欢迎的对象,曾在那时与林先生友好、经常邀请林先生到家中游玩的美国女孩,数十年后接受来者访问仍夸赞林先生。而从宾夕法尼亚时期就与林先生友好的陈意,梁先生的妹妹梁思庄、陶孟和之妻沈性仁、沈从文之妻张兆和等人也与林先生关系友好。”

...

正好看过这段儿历史,稍微说细一点儿吧。
林徽因与梁思成,冰心与吴文藻这两对夫妇有些渊源。吴、梁都是清华23级毕业生;冰、林则为福建福州同乡。同在美国留学,也在那里有过比较多的交往。
回国后,梁林夫妇供职东北大学和中国营造学社;吴冰则服务于燕京大学。
梁林在京,几度搬家,最终住在北总布胡同3号的四合院,因为梁、林的人格与学识,引得众多文化精英聚集家中,成为一个著名的沙龙,叫做“太太的客厅”,参与的人包括徐志摩,金岳霖,张奚若,邓叔存,陈岱孙,钱端升,周培源,陶孟和,李济,胡适,朱光潜,沈从文,萧乾等。这是30年代初的事情。
林的亲和与调动客人的本领,加上风华绝代、才华横溢的天资,引得很多女性的嫉妒,作家李健吾就说过林:“绝顶聪明,又是一副赤热的心肠,口快,性子直,好强,几乎妇女全把她当作仇敌。”
这时,冰心同学突然不知道犯什么病,写了一篇讽刺文章,从33年9月27日到10月17日,在天津的《大公报》文艺副刊连载,题目叫《我们太太的客厅》。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8150717/ 愿意细读的知友请移步豆瓣。
冰心的文章中,讽刺了所谓的三虚(虚伪,虚荣,虚幻),三俗(庸俗,低俗,媚俗),以及一二,即二杆子色彩。引起了平津及全国文化界的高度关注。林此时恰好从山西大同返京,于是派人送给冰心一坛子山西陈醋,自此有朋友转为仇敌。

joshuamama 回复 悄悄话 看到林给费的信, 我情不自禁得笑了, 林不愧是女性公敌, 长这么大只有费这样一位女性朋友, 还是以老外, 呵呵, 她长得太美了; 好在费也是位美女
Trampolin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yuntai' 的评论 :
谢谢您! 传播正能量,义不容辞。
yuntai 回复 悄悄话 我自己早已看过不止一遍,每一遍都很受感动,在之前碰到有人谈起此话题时,也曾留言建议大家看这部系列片,但还是要谢谢博主此帖,因为可以让更多朋友从中了解梁林,而不是从八卦电视剧或者某些不肖之徒的所谓“揭秘”中去揣度。
Trampoline 回复 悄悄话 更多史料,请参考纪实频道梁林专页
http://jishi.cntv.cn/program/lianglin/souye/
Trampolin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依稀可见的梦' 的评论 :
周末愉快!
依稀可见的梦 回复 悄悄话 收藏了,谢谢分享
Trampolin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北美玫瑰' 的评论 :
确实,林先生的风骨、气节、才华、美貌,令人敬仰、赞叹!
Trampolin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四则舍' 的评论 :
借花献佛,不客气。
北美玫瑰 回复 悄悄话 她太美了,清新有骨气的美,从里到外的美。
四则舍 回复 悄悄话 叩谢。
Trampolin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浮华过去' 的评论 :
赞叹!
浮华过去 回复 悄悄话 看看那时候的中国知识分子,让人倏然起敬。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