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声百听不厌

这个博客是有关霍尊和赫兹的
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转发【尊声天籁·感想】入坑那些事儿 by 今様Yang (一)

(2015-10-27 12:23:20) 下一个

首先是自我介绍啦,这里93Line的大四毕业生,正在度过茫然的实习阶段。你们可以叫我小漾~

其实说起入坑大多数人的经历总是大同小异的,无非是偶然或者因为其他缘故看了某视频眼前一亮,然后又因为种种原因去科普最后又因为某档节目或者某个视频成为某个人的饭。所以啊,作为一个老龄新粉(哭趴TAT)在尊吧的处女贴,我不打算写太多玛丽苏的东西。只当是一种记录,也希望能引起多一些共鸣并因此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这里先陈述一个事实,不慎戳雷点就抱歉了啊TAT,本人从初中开始哈韩(但我是个妥妥的音饭,就是偏重喜爱韩国的流行音乐,不是那种看韩剧追长腿欧巴的,当然这里也没有贬义,就是解释区分一下)。二次元也混,但是陷得不深,岛国的歌倒是听得多,但大多是和经典动漫有关的作品。总而言之,我就是个杂食者,好听的歌都听,一天不戴耳机会死的类型。

可以说是“物以类聚”么?我身边的朋友和我的喜好也比较接近,可能大家偶尔会各自迷上一阵子小众化音乐之类的东西,但大体上聚在一起讨论的都是KPOP(韩流)。而在此前,若要说是对中国本土歌手的关注,可能就止步于小学六年级的周杰伦、S.H.E了吧……夸张到什么程度呢,可能没有涉足其它圈子的人不大能理解,现在的90到00这一段的朋友,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手机里几乎没有一首中文歌的,就算有也就那么几首,还要专门弄个文件夹框起来当宝贝……

至于后来我怎么会迷上霍尊的音乐,我想我从小有一点中国风情结可能也是一个契机。虽然长时间以来我并不看好中国流行歌坛的现状,但我是发自内心喜欢咱们国家的民族音乐。
虽然年纪再小点的时候,学校里有一些学音乐的愤青经常说我什么喜欢“棒子”啊,甚至上升到“不爱国”之类的,我一般都以沉默的态度鄙视他们。但其实有时候想起来也会蛮失落,我们没有办法要求大众去喜欢谁听谁的,因为每个人有自己的审美和价值观。而我失落的是为什么那些同学总是义愤填膺地把“棒子”挂在嘴边,却天天唱着些不着调的英文歌。(其实问题不在他唱什么语言或者我听什么语言,而是一个心态问题。)我是这样想的,如果你对我的品位有意见并且希望我赞同你的观点,那么请你拿出好的作品来说服我,而不要幼稚地跟我斗嘴。

言归正传。又是一个很俗气的开端,我第一次知道霍尊这个名字也是因为《卷珠帘》。然后很长一段时间,就是一个路人状态,因为实在是较少关注国内娱乐这一块。期间恍惚记得(真的很恍惚)应该看过《恰好》的MV片段,貌似还有其它几个现场,都是偶然听到的,有过眼前一亮的感觉,但是事后也没有继续去留意了。晚到什么时候呢……今年的中秋节,陪家人看央视秋晚,看节目单的时候留意到几个曲目,其中就有《独上西楼》,看到这首歌以及霍尊的名字时,有一点小惊讶,也有一点小期待。
然后这大概是我第一次完整地听完他唱一首歌。怎么说呢,时间很短,但是接下来过了好几个节目了,我脑子里边还是刚才那个声音一直绕啊绕(也许就是传说中的魔音洗脑了)。其实霍尊的声音给我的第一感觉并没有一些节目里评审说的那样神奇,虽然真的清澈到极致,但真正打动我的并不是音色,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自然和流畅。
然后节目接近尾声的时候大家就抒发观后感嘛,这时候我母上提到了霍尊,然后我就大概问了几个问题,没想到她知道的还挺多,blabla跟我说了什么中国好歌曲啊、我不是明星啊等等,完了又说你瞧人家90后多出息。(其实我妈才是资深老粉= =)然后我又震惊了,霍尊居然是90后!!!(不要打我,并不是觉得他看起来多老,而是他的曲风和整个表演的完成度让我无法将他列入90后……)

然而这时候我依然没被圈粉,只是很淡定地搜了他几首歌,想想那时最喜欢的应该是《不送帖》,词曲都美呆了。(到处给小伙伴们卖安利,她们都觉得我疯了= =)
再往后的一段时间,每天一闲下来只要是上网找视频就基本都是搜霍尊之前的节目来看,就很单纯的想多听听他的声音。其中精彩绝伦的评语大家肯定都看到会背了,毕竟这孩子上哪哪不是夸得稀里哗啦的,这里业余人士就不废话太多了。只简单说一下自己对他音乐的进一步理解。
也许当时外界对他的评价也是参差不齐的,而在那些参赛曲目中,我感觉自己经历了大概几个心理阶段。概括起来就是:惊艳——麻木——入迷。惊艳是最好理解的啦,就像大多数人刚开始听霍尊唱歌的时候,无论是音色还是歌曲驾驭能力,都让人耳目一新。接着中间有个小小的停滞阶段,这里称为麻木期。可能跟我那段时间一次性听太多他的歌曲有关,再则可能有些人会说他的声音听久了容易腻,当时我也有一点这样的感觉。但很快,我就明白过来,之所以会有“腻”的感觉,其实是自己的关注点出了问题。因为这样一个年轻的歌者,当时从节目里一站出来,有种遗世独立的感觉。大家都会不约而同觉得新鲜,感叹他的音色啊,唱功啊,然后沉醉于他华丽唯美的转音,以至于太执着于音律上的一些东西。这就容易导致自己的审美陷入一个死胡同,而我自身的经历可能也反映出了一个存在于许多听众身上的问题——在这个流行音乐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我们也跟着变得浮躁,变得难以静下心来倾听新的声音。

而让我完全清醒过来,进而走出这个听觉“麻木”阶段的,就是那首改编版的《茉莉花》。
这首歌让我对霍尊的音乐又有了新的认识。简简单单的旋律,中规中矩的歌曲处理,就像在一个眼花缭乱的武馆里打了一套干净利落的太极,行云流水怡然自得,却是所向披靡的。这也是直到现在霍尊给我的印象,端端正正,落落大方,我且唱我自己的,你们怎么听,随意。
 

可是到这里为止,我只能算是喜欢他。而当我第一次听他开口唱京剧的时候,我才知道我真真是爱上他了!虽然关于戏曲我是外行人,也只能看热闹了。但是每一次从扮相到唱腔,无一不让我惊叹和感动,记得里边有好几场都差点听哭了。他声音里的韵味和深情,绝不仅仅是一个男生单纯扯着嗓子就能唱出来的。说他天赋异禀也好,勤奋刻苦也好,总之他呈现出来的舞台,让我久久无法平静。(此处嘴笨省略5000字)

现在呢,虽然晚了一步(不对是很多步),但是陆续的,微博、唱吧我没事都会翻翻。对这个平凡又特别的男生又有了一些了解,我很欣赏他的创作和生活态度。厚着脸皮也能自称是个赫兹啦。从自己的角度我是很感恩的,感恩他做出这么治愈人心的音乐,感恩他勇于用自己的肩膀撑起中国流行乐界属于自己的一片天。未来也希望他的作品能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并祝愿所有他爱的以及爱他的人们平安健康,幸福快乐。

晚上又想到了一些话,不知道会不会是比较敏感的内容呢。其实这部分内容我在开贴的时候就想写了,但是想想加进去会不会有点离题所以就舍弃了。
前边说过了,我喜欢韩国流行音乐,也和现在许多年轻人一样,会听那些朗朗上口没什么营养然后可能过一段时间就删掉的电子舞曲。但其实我觉得音乐并没有很明确的高雅和通俗的界限,只要能带给我们快乐和能量的东西我认为都是好的。所以我在这里不会代表某个群体说话,事实上我也没办法代表谁,我只能是一个普通的个体。
就流行音乐这个领域来讲的话,其实八、九十年代中国在亚洲的地位是不容小觑的,尤其是香港那时候有电影产业的带动,曾经辉煌一时。日本曾有“亚洲音乐中心”的称呼,他们的古典音乐也是震撼人心的,有很多大师的经典作品直到现在流传度还很高。但他们的流行产业就稍逊一点,偶像团体这些他们也有做,但是成果并没有很理想。所以可能今天被我们熟知的一些日本音乐更多都是动漫附带过来的。然而韩流真正兴起,应该是二十一世纪初,更具体可能是04、05年左右。他们主打青少年偶像组合,外形舞蹈歌唱水平都很不错,可以说活跃在韩国歌坛上的组合要比个人歌手多上好几倍,在海外人气也会比个人歌手高出许多。
然后这里必须插播一下,可能是和我开始接触流行音乐时韩流开始盛行也有关系,很长一段时间我确实偏爱韩国流行乐,但这并不代表我不听其它的东西。(听歌方面我的爱好是很广的,歌剧有时候也会听,还特别喜欢日本和中国的一些古典交响乐。)
回到正题,近几年我感觉韩国的音乐越做越没意思了(个人观点),首先是新人保质期短,然后可能越来越偏重外形包装,实力却大不如前。然后我又发现,中国这几年可能有政策原因也有观众需求因素,开始比较注重发展娱乐这一块了。但是发展的过程中观众的评价也是不尽相同,负面评价中最响亮的一个声音大概就是没有创新精神。这点主要体现在综艺节目上,当然也可以从一些歌手身上看到。
当然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可以理解那种满世界的人都在听外国歌曲时那种不服气的心情。很多时候看到我们国家那些小女生疯了一般地挤在机场等候外国明星,看到某某国内颁奖典礼上外国歌手的呼声比国内歌手的呼声高出一大截的时候,我也会有失落的感觉。但是客观地讲,一个东西会有那么多人认可它,为之疯狂,那必定也有它的可取之处。
千言万语,我想说的不过就是——很多时候与其愤青一般地开口大骂,不如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到底我们哪里就不如人家了?是不是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记得霍尊在节目里说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别人的东西你唱得再好肯定是也比不过别人的”,这个观点我十分赞同。并不是说翻唱别人的歌就不好,而是我们要勇于拿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放眼今天的中国流行乐坛,能做出自己风格的创作型歌手有几个?因为某热播节目一炮而红的歌手又能红多久?当然,我觉得对于现在的流行歌坛现状,我们应该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宽容,因为它曾经停滞过,要发展必定会有一个过程。但是群众的眼睛也是雪亮的,特别是这个时代,很多观众眼里根本就容不得一点瑕疵……
当然我还是抱着美好的祈愿,毕竟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的经济都发展的那么快,相信我们的流行文化要发展起来也不会是件难事。更何况我们还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华几千年的历史文化。
千言万语,扯东扯西。其实我想表达的也很简单,我很感谢这个90后的创作歌手,让我开始回过头来审视我们本土的音乐。也希望未来会有越来越多像霍尊这样的歌手诞生,中国的流行音乐需要你们。

完了也许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我挺可笑,一个二十几岁的小屁孩懂什么,而且又不是搞音乐的,是不是有点杞人忧天了?如果你愿意这样想,那就麻烦您把我这些话当做是一个傻子在自言自语吧。
话唠又来了。
这两天我又把《声动亚洲》看了一遍,但与第一次看不同,这次我看得比较完整,连同其他参赛选手的部分也看了。(我明白现在看与当时看感受应该还是很不一样的,但我此次重温视频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想以最纯粹的目光来观看这个比赛,不去想霍尊这几年的成就,重新地,完整地认识这个歌手。)

出于吧规也出于我个人的意愿,我不会拿这个节目与其他节目做比较,也不会拿霍尊去同某个歌手做对比分析,因为吐槽节目本身就不是我喜欢和擅长的事,其次我身为霍尊的歌迷,如果拿他和别人比较,怎么看怎么不科学。毕竟他在我心中肯定是无与伦比的美丽(通俗一点说就是这娃在我眼里啥都好啥都棒你爱咋咋地⊙▽⊙),所以呢,这里我尽可能客观地陈述我的看法,大家如果有不同的意见也欢迎交流,谢谢!

其实在我重温比赛的时候就一点点记起来了,12年的时候确实有在电视上看到过这个比赛,当时还小小留意过几次,只可惜看过的那几场都恰好没有他……因为没有真正陪伴他经历过那段时间,所以很多讯息也只能通过视频以及当时一些观众留下的评论来感知。我想那段时间他应该是备受关注也备受争议的选手之一,所以尽管他在镜头前表现得再怎么淡定再怎么从容,内心或许也有过忐忑,有过迷茫吧…(而且我想他一定也格外珍惜从那段时间就开始支持他并陪他一路走到现在的赫兹,如果此时看这篇文章的你也是其中一员,那小漾在此为你点个赞哦!)
在之前的简述记录中我也有写自己对于他整个参赛过程的一些看法,但是讲得并不细致。今天我想根据我看到的霍尊每一场的表现以及整个过程的成长变化,来说说我最真实的感受。
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