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维基百科的一段摘录:
"魏则西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学生,2014年,大二时的魏则西被发现患有晚期滑膜肉瘤。在采取各种化疗、放疗的方法后,魏则西家庭通过百度推荐的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二医院肿瘤生物中心尝试所谓的“肿瘤生物免疫疗法”(DC-CIK疗法),在付出大量医药费(超过人民幣20万)和时间后,仍然没有效果,2016年4月12日,因病身亡。
導火索為魏则西去世前在知乎网上的发文,对「你认为人性最大的『恶』是什么?」一提问作出回答,他在回答中直指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二医院(在回答中没有说出医院以及医生的名称)及相关医生存在前后言行不一和欺诈行为,不把患者的生命放在心上。包括其宣称与斯坦福大学合作研发的、“有效率达到百分之八九十”的“肿瘤生物免疫疗法”,在美国尚处于研究阶段,而2015年後已不再進行臨床實驗(2011年一個公立医院進行的非小細胞肺癌臨床實驗中,和其他藥物的療效相近,而另一個2012年的臨床實驗中,预后從其他藥物的2.56個月延長到3.2個月);而百度也通过竞价排名而从中获利。"
本人是医者,又没有亲自调查核实这个事件的始末,不想在此发表有关当事人纷争意见。
我比较关心的是这个所谓很有效的抗癌疗法:DC-CIK((dendritic cell/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通过采集患者血液,在体外培养对肿瘤细胞具有很好的识别和杀伤抑制作用的免疫细胞(DC- CIK),然后回输给患者,以达到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从 Google Scholar Article 查出的近100篇有关DC-CIK的论文摘要中,以中国作者的性(last names)发表的达>90%! 文章都发表在中国的医学期刊上。懂得免疫学的人士应该知道, DC-DIK的理论和初级实验阶段,至少不是源于中国。为什么近年来这项探究仅在中国风行一时,而欧美国家相对"冷落"?
以下仅仅是我的猜测(没有足够的根据):
1。 免疫学是一门飞速发展的学科。DC-CIK 曾经风行一时,但被后来诸多的新理论和疗法淹没。但是中国的科学界并没有放弃,继续研究和发表文章。这本身没有什么错,科学研究有时需要坚持。
2。 DC-CIK 的疗效不如新的免疫疗法。
3。一项疗法如果很有效,往往会轰动整个肿瘤界(媒体,会议和学术交流很频繁)。也许我孤陋寡闻,我仅知道美国有很多抗肿瘤的免疫疗法,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9489/201604/813116.html,但是没听过DC-CIK(我指的是已经应用的疗法,不是试验阶段的,或者还在实验室里的)。
4。我觉得最可怜的是,一个晚期绝症患者,还要自己借钱来接受这个还在实验阶段(或者已经过时)的,效果不肯定的疗法。如果这个疗法还被吹得很"神奇",那就是造势者的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