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何日君再来》 --北美情爱故事 (二十六)

(2015-09-01 20:10:07) 下一个

起初,姜先生会和她聊一些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逸闻轶事,当然以不同版本,告诉她,她听得大眼瞪小眼的。
比如,五十年代初的抗美援朝。晓丽得到的教育是,美帝伙同南韩李承晚伪军发动战争,战火燃烧到鸭绿江边;于是,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才雄赳赳、气昂昂地跨江作战,保家卫国;最后当然是打败美国野心狼。
而姜先生的版本是,韩战是由金日成挑起,苏联做后台,中国出兵过江,打过三八线,挑衅入侵大韩民国。因此,联合国出面,派多国部队,把入侵的北韩与中共的军队,赶回了三八线一侧。就是说,北韩发动、中共介入的这场战争,在国际上,是被视为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而那个被说成是跳梁小丑般的李承晚,居然还是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的博士哩。
啊,晓丽听得目瞪口呆,拍着心口,心说:“反动啊,反动啊。”。
 
于是,晓丽回家,就把在餐馆和姜先生聊的内容,鹦鹉学舌般地告诉卫东。卫东皱着眉:“可别被他反动了。”但这时,晓丽就不爱听了。时间久了,晓丽也懒得说了,聊个天,哪有那么多顶真的。
 
后来,他们就聊身边的事。
 
一天,姜先生说,
“有时,真弄不懂你们大陆的女子。以前,我们这儿,用过一个来自天津的太太,三十多岁,看得还蛮正统正经的;可一口一个我爱人,听得我都替她害臊。她难道没有羞耻感嘛?”
 
“为什么?在大陆,我们都称自己的丈夫或妻子为爱人的。”
 
“啊?在台湾,爱人是情人的意思。真是不一样啊。”
 
可他还是有点不忿,“她还有时老姜老姜的叫。我姜某是让她这样叫的吗?起码也得叫姜先生吧。所以,我就让所有在这儿打工的,都叫我姜先生,也别叫姜老板,恶俗。”
 
“那是有些不合适。但在大陆,一般同事间,对40岁以上的同事,大家就都老张老李的叫了,没有什么恶意的。”
 
“唉,两岸分隔五十年,真的是好多的称呼叫法都不同了。”姜先生喃喃道。
 
“是啊,不知道台湾怎样。在大陆,在单位,对上级可用尊称,像李处长马局长;在外买东西,你可称呼师傅、同志。”
 
“啊?在台湾,同志可是另有含义,不能随便叫的。”
 
“是啊,时代变了,在大陆,许多称呼也变了含义。像你们常叫的张小姐、李小姐,在大陆也不能随便叫了。因为小姐已有另外的意思了。”
 
姜先生说:“ 我们一直被告知,大陆同胞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哎。”
 
晓丽说:“我们也被教育说,台湾是暗无天日的。小时候,我真以为台湾从不出太阳,从没有晴天,一年到头,天就是黑乎乎的呢。”
 
“我们叫49年那变故是沦陷。”
“我们叫解放。”
 
“我们叫你们是共匪。”
“我们叫你们是蒋匪。”
 
“我们说一定要光复大陆!”
“我们说一定要解放台湾!”
 
哈哈哈,两人一来一往,像说相声似的。
 
完了(liao),姜先生叹了口气:“你看我俩今天在这里,嘻嘻哈哈的,把那些政治词汇像说笑话似的,你一句我一句的。
可这五十年的隔离,是我们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大悲剧。你知道,这两岸分隔五十年,多少人间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在其中啊。
 
我家是外省人。我父亲是浙江宁波人,母亲是上海人。家父带了家母在49年跟随先总统蒋公到了台湾。可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全在大陆,那几十年,家父家母想家想得苦啊。
 
七十年代中期,我来美国。家父家母还希望我,能从美国和他们联系上。可我听说,那时大陆的文化大革命还没结束呢。怎么敢跟他们联系,也不知他们在哪儿,是不是都在?
 
等可以通航回去了,家父赶紧回老家,祖父母早不在了。听说我奶奶因为想儿子,哭得眼睛几乎失明,不到六十就走了。
 
家父后悔啊,后悔当初不该离开家,后悔自己没有给父母尽孝。可谁想得到,这一分离,就能分开五十年啊。半个世纪呢!
 
我是在眷村出生长大的,那里几乎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军人和眷属,家家都有亲人在大陆,家家都有一个悲欢离合的故事。”姜先生低着头,一字一句。
 
晓丽轻声说道:
“你知道,在大陆,如果谁家有人在台湾,也是一个麻烦,那是一个政治包袱喔。我记得,小学时,有个同学的舅姥爷在台湾,她就挂不了红领巾,其实她都没见过这个舅姥爷。
 
一般人家,如果有亲人在台湾,也是不敢吭声的。我大姨夫的大哥去了台湾,大姨夫的妈妈也想儿子想得不行,但只能偷偷的哭。家里都不告诉小孩子这件事,怕孩子不懂事,出去乱说,惹来麻烦。”
 
在两人的聊天谈话中,姜先生更觉得,晓丽心地善良、善解人意。 而且晓丽也是一位极佳的倾听者和倾诉对象。这让姜先生枯燥乏味的餐馆生涯多了些生气和活力。
 
忙时,俩人配合默契;闲时,俩人坐下来,就着一壶茶,海阔天空聊聊天,解解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rongrongrong 回复 悄悄话 期待下集!
rongrongrong 回复 悄悄话 : )
南瓜妈 回复 悄悄话 写得引人入胜啊,期待下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