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内容请见 学掼东西-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5599175818
抗日的国共之争 (09 / 14 )
目录
1、舆论战
2、七七前的中日战场
3、国共从十年对抗到合作
4、抗战全面爆发:七七和八一三
5、抗战初期的退却阶段
6、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7、正面战场
8、敌后战场
9、伪军
10、磨擦
11、抗战的战略反攻阶段
12、与日、伪接触
13、资源和代价
随着日军占领的中国国土逐渐扩大,敌后游击战争所开辟的敌后战场也越来越大。东北的抗日义勇军和东北抗日联军的敌后游击战已经在前面说过了。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强大的日伪军的镇压下,越来越难以支撑,最后所保留下来的部队几乎只能到苏联躲避。
在抗战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主要发生在华北、华中和华南。抗日敌后游击战的中国军民主要分为由国民党领导的和有共产党领导的两部分,另外还有不受两党领导的和维持在中间的和在两党之间摇摆的,这并不是稀罕的事。
在华北,当日军进攻,中国军队后撤后,有相当一部分国军被留在了沦陷地区。他们有的是按照军事部署留在敌后开展游击战的,也有没有能够随部队一起撤出来,不得不留在敌后的。国民党军队在游击战方面,实在是很不擅长的。这一方面是由于缺少游击战经验,另一方面是由于编制、装备不适合于游击战,受到了很大的损失。另外,由于这些部队大多数是地方部队或者杂牌军,战斗意志也不足以支撑他们在敌后孤军作战。当他们处于敌后的孤立境地,首先是受到了军饷和给养方面的困难,接着是武器得不到补给,战斗力很快涣散。这些军人是以他们的部队为依靠的,部队又是要有能够发饷的“上级”为依靠,在后撤无望的情况下,大量的国军残留部队投向了日军找活路。在“曲线救国”思想的影响下,还有一些部队投降了但还继续与国民政府保持或明或暗的联系,甚至继续得到国民政府的军饷作为补充。进入1939年,国军在华北的敌后游击战逐渐趋于消失,八路军在华北敌后的游击战逐渐扩大。
在华中及山东地区,由于中日军队控制区域犬牙交错,国共双方都一直在进行对日游击战。山东的游击战由八路军山东纵队为主力,其他抗日地方部队如国民党山东省政府的牟中珩的部队也留在山东打游击。在苏浙皖,国民党领导的有李明杨、韩德勤以及军统的忠义救国军的游击部队,也有新四军在苏南、苏北、皖南、皖中、浙东的部队的游击战。
在华南,游击战的主要力量是东江纵队、珠江纵队、琼崖纵队、韩江纵队、粤中游击队、南路游击队等等。力量不大,也较分散,基本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部队。第四战区在两广地区设立数个游击区,组织指挥国民党领导的游击战。
在抗战初期,共产党就向国民政府提出由于共产党军队擅长游击战术,愿意派一部分进入敌后开展游击战。蒋介石在看见一些游击战的成效后同意了共产党的建议,并向共产党请求派出干部向国军训练和教导游击战术。敌后游击战在整个抗战期间一直被国民中央政府和国民党国防最高会议作为骚扰地后方,牵制敌军力,干扰地经济,阻扰地后方对前线支持的另一条战线。
游击战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势下使用的一种战术,它的使用目的是,尽量避免与敌人正面冲突,并在保证我方力量能够继续生存的条件下,在变化的空间里维持己方力量的延息,等待时机,以多种不同的方式打击敌人。
抗日游击战发展最活跃的是华北,华中及山东次之(日军把山东的作战划为华北治安战的一部分),然后是东北和华南。
敌后游击战一般是进行较小较分散的突击性偷袭性的战斗,进攻时一般选择敌方力量弱,防备性差,军事或政治上有影响,而且战斗完毕后比较容易脱离的目标。有时也是为了从战斗成果中得到己方的武器和物资的补给。如果由参战部队之外下达的作战目标,一旦不符合以上的准则,很可能对游击部队带来过大的损失。因此,游击部队的自主性显得比较重要。
比起正面战场,敌后游击战部队的活动地区与己方的后方分割,兵源、军饷、武器、给养的补充和伤病员的医疗多了一层困难,战斗力的维持和提高也因此更困难。正面战场往往担负坚守领域的责任,当敌人发动进攻时,不能由自己的意愿去避重就轻,有时候不得不硬顶,以己方的伤亡换得领域的据守。然而一旦无法据守,不得不撤退,后面就是比较安全的后方了。相比之下,敌后的部队,如有可能,在面临敌方强大进攻时,可以转移到敌方力量较薄弱的地区,不必无条件地坚守。但是,一旦没有合适的较安全的区域可以作为躲避敌方锋芒的栖息之地,后方又遥不可及,很可能面临绝境。除了危险的程度外,因为要时时警惕,常常转移,疲劳程度也远高于正面战场。
由于游击战的部队一般不可能集中,难以发动大规模的战斗行动,通常只是分散的、小规模的、断断续续的零星战斗。发动大规模的、同时进行的战斗行动实际上是对游击战略不利的。八路军在1940年发动了百团大战,虽然当时对日军产生了重大打击,但事后还是受到了批评指责,最大的问题就是暴露了我军的力量。当战斗行动是分散的、断续的,敌人很难判断几次行动是由同一部队还是有不同部队进行的。地方难以准确判断作战区域内的我方总力量,这就对敌人施加了无形的压力。一旦大规模的战斗行动同时发生,敌人就可以分析出比较接近于实际情况的我方军力所在,不利于我方以后的作战、生存和发展。象百团大战这样的军事行动,动员的部队不少,战斗行动的总和也不小,但是这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大仗。通常的大仗是要双方都集中大量的部队,各部队进行统一布置统一行动的战斗。在敌后,我方的部队不可能大量集中,敌人的部队也没有大量集中,加上我方哪个部队的武器给养一直严重不足,打大仗是不可能的。
由于是中小规模的战斗,目的又主要是牵制敌人等间接任务,敌后游击战的成效比较难判定。在正面战场上,虽然有时难以判断对敌方有生力量的打击成果或者成果较小,但是如果守住了一条比较稳定的战线,这个战果是明摆着的。而对敌后游击战成果的评价不光有技术上的困难,更因为混杂了政治因素,各种意见简直是天南地北。
有一个资料源应该是可以照中参考的,就是日军对我方敌后游击战的分析和评价。举例来说,日本防卫厅编的《华北治安战》(日文“北支の治安戦”)记述的是华北地区(日军把山东也归入华北)日军对中国的敌后游击部队的作战状况,同时也附带记录了伪军协助日军的作战。书中用各次战例大量地记录了华北“治安”受到中国军队的威胁和日军受到的损失,日军及伪军对于游击部队的防卫和进剿,以及日军所获得的战果。从中可以明显看出敌后游击战争对日伪军所占领的地区的重大威胁,否则日军又怎么会使用了极端的手段,对华北和山东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多次的“扫荡”,对华中的抗日敌后根据地发动多次“清乡”,又怎么会在“扫荡”中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日军、伪军在“扫荡”和“清乡”的行动中,使用了相当多的部队,形成相当大的规模。例如在对山东南部共产党根据地的扫荡中,不计入伪军,光日军就投入了第二十军(第十七、第二十一、第三十二师团及独立混成第五、第六、第七、第十旅团的各主力)及配属的第一军的各部队(第三十六师团及独立混成第三、第四、第九旅团的各一部)参加作战。也就是说,光日军就比第一次滇缅战役投入的要多许多。日军在中国战场上进行过无数次军事行动,在它的历史上也有多次大型的作战和平定,但是只有在对抗日根据地的作战中,使用了残酷至极的“三光”政策,这从另一面看出敌后游击战对日军侵华战争的打击和威胁是非常巨大的。
敌后游击战的对手不光是日军,还包括大量的伪军。由于日军要尽量抽调据守后方的兵力用于向前推进,采取了“以华制华”的策略,大量收编伪军,用于后方的“治安”。这样,在整个中国战场有一半多的日军,同远远超过九成的伪军一起驻留在后方。为此,共产党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之后有类似八路军、新四军“抗击了百分之六十五的敌军和百分之九十五的伪军”的宣传。但是也要看到,数据精确与否是一回事,游击部队并不一定与这些敌军时时都有直接对抗的,就像正面战场的日军也只是部分地在第一线作战大部分在后方休整一样。再说,敌后游击战也有国民党部队参加。因此,这主要是用作政治宣传的用语。
由于敌后游击战的目标本身是骚扰、阻滞为主,歼灭敌有生力量为辅,作战规模也小而分散,很多情况下的战斗目标只是骚扰破坏,并不一定要杀伤敌人,所以战果中的歼敌数量相对正面战场少得多。而且,鉴于伪军军心和战术技术都远低于日军,成为了游击战作战目标的首选,所以在被歼灭的敌军人数中,伪军占了绝大多数。
前面说过,由于敌后游击战的战果多半是间接体现出来的,很难做具体的定量的的分析。不争的事实是,敌后游击战,特别在华北,主要地、甚至绝大部分地是由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共产党的其他武装力量所实施的。由于敌后游击战的存在,日军为了保持占领地区的治安,为了保护占领区的经济,为了从占领地区对前方进行补给,不得不留下超过一半的兵力,并且基本上不能动用伪军到前方去。否则,抗日战争的历史可能要彻底改写。这也是为什么史迪威一直向蒋介石施压,要蒋介石把美国援助的武器发放给八路军、新四军的原因。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