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阳光

这些年,混迹于拉美,时时走走,与众友分享
正文

说说淘宝差评那些事儿

(2015-07-09 07:07:51) 下一个
广州大学城杀人案,原来起因竟然是对方在网店购货,给差评,要求退货给闹的。不仅如此,一旦给了差评就是噩梦,电话会被呼死你占领,会成一页情专线,会被对方咒骂何时死,会收到裹尸布。而商家也很委屈,差评会直接导致购买意愿降低。要是通不过淘宝的考核,店铺就很难被推荐,消费者无法搜到,生意自然做不下去。专家说,这恰好是个机会,商家反馈得好,会让消费者更感觉到真实,可信。

弄得如此不可开交,那么我们就来听听各方的理由吧:

一、买家:靠信誉吃饭,为什么不把质量搞好呢?反而弄个歪门邪道。马云这个事情你如果解决不好,淘宝早晚玩完。

淘宝里假货多,当然差评就多了。

真的有货品质量很差,卖假货还不退,找各种理由抵赖。当然气不过,所以给差评。

虽然可以退,换货,但兴冲冲得买东西,不满意,退换手续又麻烦,感觉憋屈,所以给差评。

东西就是不好,给差评表达情绪是很自然的事,干嘛顾虑那么多?又不是上帝,需要体贴这个,体贴那个吗?

消费者一般都比较好说话,谁没事儿给差评啊?肯定是很不满意才那样做的。退换货寄过去可要出邮费啊!还得等时间,折腾,消费者也是损失了的。

给了差评,就短信,电话骚扰,辱骂,甚至邮寄乱七八糟,让人气愤又害怕,好像惹了流氓,真觉得差评给对了。有时不敢惹,只好违心给好评。

二、卖家:买家恶意给差评,威胁返现,恶意找瑕疵要补偿。客服不能解释,只好装孙子,否则投诉态度差。花5块就想买500块的东西,办不到也投诉质量差。价格再低也嫌退货不包邮,好评不返现,人心不足蛇吞象,否则就差评。

现在竞争激烈,利润很低,许多商家为了刷排名和级别,不得不用进价卖货,还包邮,坚持不容易。顾客过分挑剔,苛刻,卖家很难做。但是淘宝上毕竟东西全,便宜,只有买家卖家多些理解,这个市场才能更好做下去。

淘宝重视用户体验,对于店里商品,描述不符,扣分降权,成份不达标,扣分降权。定期浪费,指标低于一定百分比,信誉降级。恶意攻击买家,恶意违规,严厉打击,一将查实,将封店。运用多种措施保障用户利益。出了问题,也多是处罚店小二。

用户买之前要仔细挑选,能够接受一些无关大雅的毛病。真的不满,可以退,可以换,不行,可以找客服,有点儿耐心,花不了多长时间。都能处理,何必非要一个差评,摆在那里,影响别的顾客的选择,很可能会令店主许久的努力统统作废。

三、淘宝:为打击假货做了很多努力,收效不错,但是,目前想完全杜绝还是不容易。方法,措施依然有待摸索和改进。对工作人员的监管也需要加强。但是媒体经常报道一些负面的东西,确实严重影响可淘宝的声誉和广大店主的利益,应该更理性,客观一些。

四、媒体:督促商家做得更好,维护消费者利益,是媒体的责任和良心,只要报道属实,就无过错。

似乎,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理所应当和不得已,但也有偏颇之处。其实,我觉得,都是在一种毫无制约状况下的自然表达。如顾客要求花钱买到最好的商品和服务,达不到就不满意。商家强调自身的疾苦,不肯背上无良的黑锅。淘宝作为监管方,更不愿意将部分等同全体。媒体希望每个人都不要成为受害者,那么问题出在哪儿了呢?

主要是无良的极少部分买家,卖家,媒体及淘宝工作人员的放任导致问题发生。那么,用制度规约即可。买家不好,可以锁定IP,拉进黑名单,减少对店家的消耗和损伤。卖家也一样,严格执行现有政策即可。淘宝系统,设计可以不断优化,工作人员贪污,渎职,可以入刑,增加震慑。媒体偏袒性报告,也可以被告上法庭,为言论负责。如此,则各方均有忌惮,就不会搞得这么鸡飞蛋打,一塌糊涂了。

至于证据,有工具即可。录音笔,拍照,截图,交易记录,都可以有效维护几方利益。只要想解决,办法一定比问题多。

再有,我觉得还是要相互理解一下,每一方也都不容易。比如,顾客,不要觉得花钱就是大爷,一点儿不能等,不能委屈。因为任何事处理起来都有程序和过程,所以还是不要太任性。换位思考,你可能比他做得更不好。而店家,也不要店大欺客,宰一个是一个,顾客是衣食父母,把他们的心伤凉了,就是自寻死路。淘宝虽大,个体的遭遇却决定他对一个平台的认知和感受,所以,当然要非常重视才好。媒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为毁人而毁人,也真的很不地道。

好好沟通,理解,用法律制约,没有那么大的问题,不是吗?本来赚钱就不易,又耗来耗去,增加信用成本,很不值得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