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打開新聞,幾乎全網都在談論蔡瀾過世,我也來凑凑熱鬧吧,畢竟與蔡在明報副刊上曾經同文,更在多次的公關飯局上同桌,老實説,認識蔡瀾,但始終不曾熟絡,因爲我們共同關心的話題相差太遠,他喜歡談酒色美女,八十年代與倪匡和黃沾在電視上開闢【今夜不設防】,更將蔡瀾的酒色談資推向高潮,當年香港報界便有人贈其名---咸濕佬(即色鬼),後來成了食家,評論各飯店酒樓的菜餚如何等等。
讀蔡瀾的過世新聞,方知他太太兩年前便過世,這才知道他是有妻室的,當年蔡瀾從未帶太太出來見“世面”,也從不提起,反而在他的言談及專欄裏面大談他的衆多女友,因此,我們都誤會了蔡瀾是單身的,也奇怪,當年他太太真是忍功一流,秉持家裏紅旗不倒,管他外面彩旗飄飄。
蔡瀾在明報副刊的專欄名爲【草草不工】,儘管香港從八十年代到九七回歸,發生諸如中英談判、探討一國兩制的可行性、中共在香港未來的角色等等議題的探討,甚至後來發生八九六四天安門事件,百萬港人上街游行,明報副刊幾乎所有的專欄作者,都在專欄中表明自己的態度,但蔡瀾例外,他真的可以置身度外,照樣寫他的風花雪夜。當然,香港當時是言論自由之地,蔡瀾獨善其身,兩耳不聞窗外事,那是他的選擇,只不過本人及大多數專欄作者做不到如此“瀟灑”而已。
九七回歸之前,香港各大報刊便開始自律,刪除或砍掉副刊專欄不符共產黨口味的作者,這動作乃循序漸進式的,直到宣佈國安法在香港實施,“自律”更嚴謹。當然,蔡瀾只談吃喝玩樂的專欄應該是老共最賞心悅目的,也是各報副刊最受歡迎的專欄。其實,香港基本是一男權社會,男作家大談聲色犬馬,被視作倜儻瀟灑,擁戴者多矣。新華社、港澳辦也樂得見到香港報刊如此自我管束----沒人再提八九六四,沒人再議論一國兩制變了味,沒人敢于質疑國安法,於是,視吃喝玩樂為生活哲學的蔡瀾被捧上了天。這才是當今香港的文化現象。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