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去纽约那天早上,离家前,老J和小朋友一起把鱼缸拿到了楼上邻居家,让他们照看几天,结果回来时,小朋友手里拿着一个大大的热烘烘的羌饼,一看就知道刚刚出烤箱的。
回家以后,还是想着那张羌饼。
羌饼的特点,孔隙大有嚼劲皮脆脆的。
我看了一下油管,发现一个名为 apron/ 饭单的人,做法和大多数人都不一样,我决定试一试。
500克的高筋粉,放了500克的液体包括水和油,1:1的比例,这是我从来都没有用过的方法,我觉得面会烂的无法去揉的!
但是,它确实不需要你去揉面,面团没有干粉之后静止30分钟,轻轻地去折几下即可,然后再静止30分钟,再折几下,这样的动作反复3次。
非常的轻松,就是时间长一点。
他的这种方法,不是通过揉面来让面团生成网络状的面筋,而是让时间来生成面筋。
这个羌饼,满足了所有羌饼的特征。
550克面粉做的饼,一天就吃完了,这在我们家是前所未有。
第二天又做了一张,上面撒了粗盐,加大了大蒜粉的用量,味道更加浓郁了。
一天也消灭掉了。
总不能天天吃同样的东西吧,看他还有什么好东东可以学习的,结果发现了日本的丝绸面包,决定来试一试。
那个面包的方子里用了大量的油和黄油鸡蛋和面,完全没有水,我当时就担心面发不出来,果不其然,按照他说的醒面一个小时,结果我醒了5个小时,我估计我房间温度太低。
但是,中间虽然走了一点弯路,结果还是非常理想,面包中间拉出来的丝,看上去非常好看,吃起来松软。
期间也咨询了AI, 发不起来的面团有什么补救措施,它说,让时间来治愈它,一旦发出来后,味道会特别的好,我信了它,事实证明它没有说错。
越来越依靠AI, 但是慢慢的也摸出了一些它的脾性,就像刚刚谈了一个男朋友,他很体贴,但他绝对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
做完了第一本儿童绘本,非常的满意,再化点时间就可以出版了。
我告诉菇凉,常常会看见WXC 的博主出版书籍,她问我要不要帮助也玩一下?
我说,还没有准备好。
突然的,我发现我有了兴致和动力。
那就玩一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