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如倒着。可见饺子是多么地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额麻(妈)四陕西人,狂爱所有面食,这饺子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记得我小的时候,我们家几乎周末全是吃饺子,以至于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对饺子都不感兴趣,年夜饺子对我来说也形同鸡肋。各位亲,不要打我,甭管啥好吃的,这么个吃法我也受不了啊。那个时候就是想不通,干嘛每个周末都要吃饺子呢,这个问题是我远离家乡,到美国后才想明白的。我妈妈每周包饺子,一个原因是喜爱面食的家里其他人都爱吃(不知道为什么,我也许是投错了胎,天生一个南方人的舌尖儿),另一个原因是她很享受全家人凑在一块儿一起忙活的那种气氛。现在的我,每年到过农历新年的时候都得跟朋友凑一起包顿饺子,热闹一下,才觉得算过了年了。
既然几乎是每周吃,那饺子馅儿就得换着花样儿了。肉馅儿是少不了的,基本是猪肉馅儿为主,我妈和我都不喜欢羊肉那股子膻味儿,所以很少包羊肉馅儿的。菜呢,可是五花八门儿的,您能想到的那些主要的蔬菜,我妈全用来包过饺子。大白菜,包心菜,西葫芦自然是不用说的,扁豆,长豇豆,茄子,青椒,胡萝卜,白萝卜,黄瓜,芹菜。。。凡是菜市场常卖的那些个蔬菜,我们差不多全用来包过饺子。唯独一样菜--茴香,我是很久以后才吃到的。
每年夏天,北京的菜市场都有大量的茴香供应,我们家以前却从没买过,那股子怪怪的味道令我妈望而生畏,听说过茴香做馅儿非常好吃,却从来没勇气试一试。记不得那是哪年的一个夏天,我妈终于忍受不了她那些同事向她描绘的茴香包饺子,包子是如何好吃的诱惑,决定试一把。我记得那时我们家的三位男丁全在革命军队的大熔炉里报效祖国呢,家里只有我妈和我两个人,这饺子自然是我们俩人张罗。因为是第一次用茴香,我们俩都有些提心吊胆,实在是担心这饺子包出来会是个什末味儿,一通忙活之后,饺子上桌了,我夹起一个咬了一口,额滴神啊,简直难以下咽,嚼着就象干草一样,再加上那股子浓郁的味道,令我不得不把那半个饺子全吐了出来。我妈试了一个,跟我一个反应。我记不清后来那些饺子是怎么处理的了,反正我是一个也没吃。从此还对这茴香产生了心理阴影。可我妈倒是不屈不挠,跟同事去打听到底是啥原因,被告知,茴香馅儿不能太干,肉馅儿要肥些油多些,还要加水。我妈得了真传,屡次惦记着再试,都被我严词拒绝,最后实在忍受不了我妈的叨唠,终于让步。得了真传那奏是不一样啊,这次大获成功,我从此竟爱上了茴香馅儿。
搬到这里后,居然偶尔在亚洲店买到过两三次茴香,不禁令我欣喜若狂,包了饺子家人也喜欢。可是不常有,有一年朋友的父母也不知从哪里弄来的种子,种了一些,我们也跟着沾光儿,分到了两棵,只可惜这以后再也没机会吃到茴香。上周末去美国超市买菜,看到了以前不曾注意的一种根部是白色的,顶上是细细的绿叶的植物,看着像茴香,凑到鼻子跟前儿一闻,味道也象,为了保险,还看了下英文,确认了这就是茴香。虽然确认无误,但心里没底儿,因为我们原来吃的茴香叶子,从来没吃过这种没几根叶子,好大一块儿茎的茴香,不过吃货奏是吃货,怎么也得试一把才死心呐。买回来包了饺子,没有白辛苦,虽然没有全是叶子的味道浓郁,但也还不错,关键是美国店能买到,那八成儿会常有的吧。
闲言碎语扯得有点儿多了,上图了!
这个就是传说中的茴香,英格利诗叫做--fennel。
和了5杯面饧着,和好的面要符合三光政策,面光,盆光,手光。
两磅猪肉馅儿,加两根葱,生抽,麻油,分次加入4杯水搅匀。
加入切碎的茴香(我用了两棵,大概2磅左右),再加2tsp 的盐,老抽 2tbsp 拌匀。
包好的饺子,严格按照亲妈的要求,薄皮大馅儿。因为要使劲儿装馅儿,所以样子不够秀气,可是实心儿饺子啊。
出锅啦
你还准备好几个系列啊?很好,期待!
陕西关中一带女人很水色的,妈妈一定也是了!
赞一个。
辣个“英格利诗叫做--fennel”的东东木有俺家那嘎达滴茴香味道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