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说,电影《无依之地》我是在两或三周以前看的,然后立刻在发朋友圈时推荐:“绝对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好在哪儿?它托出了一位不落俗套的人物。电影也没靠剧情悬念煽口味。昨天在此电影获金球奖后,网上涌出许多相关背景文章,看过几篇,就觉得自己应把先前的想法做深向梳理。
从头说起。这是一部情节简单写实手法的电影。孀居的女主人公弗恩,出于对已逝丈夫的怀念留在了一荒凉之地的工厂区工作和生活,因工厂关闭她被迫将一辆小货车改作房车过起了流浪的生活。
一位先前的熟人家庭、妹妹和在流浪团认识的D曾先后邀她来家入住。她全未接受。
这里,细看电影中弗恩在D家的片段,对了解她的心理和性格会颇有帮助。弗恩刚到D家时有这样一个场景:在弗恩住的那间落地窗围住的环形寝室里,D将婴儿孙子交到弗恩手中让她照看一会儿,弗恩双手生疏的架着睡着的婴儿,脸上是不知所措的神情,丝毫未见女人观看小孩时会有的慈爱柔和,甚至没有好奇。对D的邀请,我见弗恩在犹豫。几天(?)之后的晚上,弗恩偶见D与儿子共弹钢琴,是那情景散出的亲子气氛令她倍感局外人的孤独吧,第二天凌晨,在那家人还在熟睡时,弗恩看了看房中散乱在堂屋地上的婴儿玩具,-凡俗的家味儿-,然后驾着小货车不辞而别。
她回到自己坐落在荒寂中的原住房,处理了断了了一切之后又开着她的货车上了路。
还有剧的结尾,弗恩驶在伸向远处逶迤山脉的路上。空旷的视野内,小货车孤零零但满负力量的驰骋着。…。
如前所述,电影的感人之处是女主弗恩超凡脱俗和坚持自我的勇敢。其中最令我动心的片段是工作中的弗恩。无论是在超市上货装箱、还是擦洗公厕,清理公园绿地,弗恩都干得专注投入愉快尽职尽责。尤其是,如果想到弗恩曾经的职业是教师。
但是,另一方面,又不能不说,看着电影结尾渐渐消失于山边天际的弗恩的小货车,已潜在心里一会儿的困惑和压抑感忽然就明显有了分量。试想,如果弗恩那辆超公里数的小货车再需要修理,她还要去向妹妹借钱吗?再次再再次呢?她的车对路上的过车是否也是危险呢?如果她在大山里遇险?如果她再一次病倒?即便有'同族人'在侧,敏感自尊的弗恩是否会心存不安,感到自己是别人的累赘呢?最最现实的,如果遇到连续坏天气,弗恩的全部生活空间就是那一米见方、堆满物什、无法立身的黑洞洞的车厢。
做房车流浪人与借居妹或D家之间弗恩选择了前者,这不难理解,但这里为何就没有第三条路呢?60多岁的弗恩并不太老,身体健康、喜欢工作,且她对物质所需已低到极限。在她所居的美国社会怎么会没有成全她起码的独立、自在、尊严的生活的可能呢?
我不在美生活,仅从我所知的几多华人,成年后越洋赴美,没有背景、赤手空拳、举目无亲,有的甚至从咿呀学语开始,其最原始的条件还不如弗恩,却能在若干年间在异国他乡打造出一片天地还培养了儿女。诸多这样的实例,以至让我对为人如弗恩处的电影中那样的境地无法想象。
电影的意思,弗恩的流浪生活起于被迫,在后来的困顿时她也曾自忖“…也许我陷在失去丈夫悲伤的时间过长了?”,(因此错过了重整生活的机会)。但感情上的事不是可以人为的。只能说是性格所决定的命运使然吧。就如车旅团中其他人生中受过重创的人。如此,选择“流浪”,不考虑车坏了要不断去借钱、自己的车会给其他路车添危险、会有陷在深山遇险报警求助这样的事-,如果是出于疗伤(这也是一种不得已),那这其中的‘自我中心’是可以被谅解的。但是踏上流浪以后不回头的生活途经则是弗恩的选择。就如弗恩对妹妹说的:一旦驶上了这样的路,那种自由,那么容易遇见有意思的人,…-就很难再回头。
电影中的真实。首先,是那位晚期癌病患者选择作为旅者以结识自然的方式终结。那样的实事,我在若干年来听到过不止一次。其次,在弗恩流浪的地带存在一些因包括贫困和心理问题等房车流浪生活团。如果是出于不得已,这里有社会安排不周的原因。只是,这样的生活并不比不流浪而打零工间或去旅游(这不仅是可能,是确实存在的)的日子更独立。因为首先,ta们需要依赖那个流浪者团体。那样的社团活动,偶尔一次尚可,长久如是,许多人也许不会有问题,但不是敏感自尊独立如弗恩者。故事的结尾,独自一人驾车驰于荒山孤路之间,那才是弗恩。
我有朋友将弗恩对比三毛。我提醒:三毛的故事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在几十年中一步步走过去的,弗恩只是小说-电影中的人物。后者能突然抛掉妨碍故事主题的所有累赘,瞬间变成一段理想。而这在前者则注定不能。
电影中的弗恩,尤其主角,的表演非常之好。昨天见导演赵婷在访谈中谈到此电影的拍摄,她说:在好的演员的领引下自然就拍好了(大意)。
非常欣赏这位年轻导演的谦逊。一部电影不会因为不那么实情而缺乏美感。有了真挚便有了艺术的分量。
**
附1,讲一个我亲眼见识的现实中的故事。也是在经济不景气时,他在五六十岁时被已长年工作的公司裁员。所幸那时孩子们已长大离家,但房贷尚未还清。失业后无力续还房贷只好将房卖掉,用剩的钱在一度假村买了架小木屋。木房子很小但是内部一应生活设施俱全,干净整洁。房门口有大露台,再往前是大片的草坪在后面是树林。视野开阔、很好。他原来是做机械设计的,专业狭窄加年龄的关系,很难有新雇主。迅速认清了形势,他自己单干揽起修缮房子及刷漆的活。几年下来他便攒足了钱。六十多岁的他又回当年那个房区买了房,据说比原来的房还要大。三个房子都是弗恩批判的房产公司经手。试想,如果他当年把卖房剩的钱买辆旧房车,去参加流浪团体,那也会是一段悲怆的真故事。
**
附2,再说三毛,如果硬要与此电影人物比的话,二者在人性最基本的地方,诸如勇于特立独行、超脱于物质等等方面,确有相似之处。但是我个人以为,比之三毛的纪实人生,电影人物是太太太单薄了。这里的原因除了小说-电影人物与实际人生之别。文化的差异可能亦是重要方面。
**
附3,年轻人孤侠独行边随遇打零工边旅行世界,在我所在的地方并不鲜见。主要是年轻人在毕业后和求职工作前。也有的是在失去旧工作和找到新工作之间的时段。我认识的人里就有过。觉得这是年轻人认识世界的上好方式。与电影中那样的老年人不得已抱团长年过房车生活性质完全不同。后者无论对人、对社会都是悲哀。
上图。我画的弗恩。在手画的基础上AI了 ;*
三毛去世后,我也曾从不同角度思考过她的作品。她最后的那个剧本,我不觉得写的好。后来的几年适应新环境、学习,等等很忙,再后来有了些闲暇重新翻开手边的她的书,每次都能兴趣盎然的读下去。并且被她的那些曾感动过我的文章再次感动。所以,我想我会保持对她的崇敬和喜欢。最喜欢的是三毛文笔的真挚。如今尤其喜欢她的那首“如果有来生”的诗。问好。
在台湾社会中产层长大的三毛住在沙漠边上阿雍那间坐落于坟场区的陋室,把它打造成了‘撒哈拉沙漠中最美丽的家’。写出了《撒哈拉的故事》那样的感动和开启了无数年轻人心窗的纪实散文集。你认为这是逃避能做出的?
你让那位电影的女主去写文章?忘了她本身就是写出来的人物了吧。
电影女主与三毛同是丧失至亲至爱,对那种欲绝的悲痛与解脱的心路,恐怕三毛已经在《梦里花落知多少》中写尽了。这应该是女主人物单薄感的原因之一。
你认真读了我的博文,并写出了一条条有看头的评论,跟你握手,很感谢。
关于三毛的死,我不认为是因为她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在相关的各种推测中我倾向于同意的一种是:有些有才能的作者,ta们生活的意义已与其工作完全融为一体。一旦感觉自己才尽,工作的兴趣不再有,活下去也就没了意义。这是以往太全心投入工作引发的“心理障碍”。但总之,想想三毛当年的“自我燃烧”给了年轻时的我们多少精神上的陪伴和眼界的开拓,认为对她结束生命的自我选择,我们无权说三道四。并且,在这点上,电影的女主与三毛没有可比性。
我在影评中曾经提到:弗恩对工作的态度是整个故事中最令我感动的。但是,你好像一直没有注意到,问题的关键并不在此,而是在于,弗恩所选择的流浪之人生路并不在真正的意义上不依附于他人。
“三毛物质不缺”?显然你没读过《撒哈拉的故事》。大宣员工作的起点是“唤起共鸣”,(做艺术的出发点是‘真’)
没错,如你所说,探索与逃避是两种截然不同性质的现象。此电影写的是“逃避”类。只是这种逃避的存在有多大程度要归因于社会?在何种意义上?“逃避”是一种主动的选择,社会系统原因使然则是迫不得已。要在其间表达好人性需要真正的高手。而电影在这两者之间跳来跳去,不知要说什么。关于人性弱点的一面则提也不(敢)提。谢谢你有启发性的评论。
在我,一边看电影一边擦眼泪的事是经常性的,但是看这个电影,从头到尾一滴眼泪也没有。
看完这个电影的感觉与恐惧感很难扯上吧,确切的说是压抑感,因为弗恩这个人物缺少适当的理性。不过不同的人对同一事情的感觉会大不相同。谢谢留言。
人类是需要affection的,而因为某种选择而产生的孤独其实是很不同的,因为这种选择其实是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目的,探索或者逃避,两者其实没有交集。
年轻时代的游荡是探索的概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方式,比如现在年轻人很少有过去那种一边打工一边在世界上走的方式,而是走的时候是有钱的。但目的是一样的,去见识世界。年轻时代有机会去世界不同地方看看是幸运的。
而影片反映的这种丧偶老年后的选择,是逃避,是一种自我麻醉,比吸毒强,但目的一样。这是我的感觉,看这种影片难受。
其实对第一代移民来讲也是有类似的概念,出国的选择也可能是探索,也可能是逃避。
大多数的人,还是努力在平凡的世界过平庸的日子,不能大富,也不让自己大悲。所以今天,你我坐在影院,为他人的悲催落泪。因为看到了深埋在心底深处的恐惧。
https://www.youtube.com/user/invisiblepeople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