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出版文学作品 - 兼谈小说"硅谷的鸢尾花"创作与出版的心得
我的长篇小说"硅谷的鸢尾花"于二零二四年在中国大陆出版发行了。小说也正在文学城进行连载。这期间收到多位朋友和网友有关出版文学作品的问询。在此就以我的小说为例,分享给大家我的创作和出版的经历。
说到文学作品出版,就一定要先提及它的创作。因为早期的创作与后续的出版紧密相连。这就像高中的学业表现与升入理想大学的关系相似:认真耕耘,方有硕果。
在网络盛行的今天,许多文学爱好者都喜欢把正在创作的作品贴到网站或是自己的博客上。借助媒体平台,与大众直接见面。这种边写边发的好处是显而易见:它不但快捷,而且作者可以与读者进行互动,随着情节发展,及时接受读者的反馈。这对于写作者而言,多少可以在相对枯燥的创作中得到一些乐趣。
这种写作习惯,从创作小说而言,对于微型或是短篇小说是可以采用的。然而网络这特有的短平快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如此简便,所以许多作者很难静下心潜心写作。与读者频繁的交流,往往容易搅动作者内心的平静,这对专注中长篇的创作是极为不利的。这种双向互动中也容易导致作品不自觉地迎合某些读者的口味,从而改变和影响作者写作思路。以我创作"硅谷的鸢尾花"的体会,严肃的中篇或者长篇作品一般不适合同步发表。在网上的连载,弊大于利,是认真作者创作上的大忌。
我另一个比较深刻的体会是: 小说的创作不同于诗歌。诗歌可以一挥而就,但长篇作品在提高过程中,从头到尾反大幅的修改是绝对有必要的。我在创作”硅谷的鸢尾花”时,就很吃惊地发现,半年后的二稿与首稿之间,在内容上产生相当大的变化。新稿不但增加了崭新人物,而且故事情节也有不同的发展。小说的结局初期本来是一个大团圆,但后来那样写就是写不通,写不下去。所以后来有了现在的,更加合乎男女主人公性格的结局。回过头看,新稿颇有些洗心革面,重新创作的感觉。
谈完创作,再说出版。出版中文作品可以借地域来划分:即在北美或者在中囯国内。两个选择有着极大的差别。
先说前者。在北美出书很容易,有好几家为华语的出版社可供选择,比如: 美国南方和竹和松。这些出版社都是在收取一定基本费用后,采取随订随印的方式,即有几本订单印几本书。这就躲开了书籍印刷后滞销的大坑。在北美出书的好处是价格便宜,申请一个国际书号仅为一百美元左右,加上校对,封面设计,样书等各项服务,总费用应该在两千美元以内。当然这种出书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因为海外作品不能在中国发行,而且华语在美国又为少数语种,因此在这样出版的书籍影响是非常有限的。在北美出版书籍比较适合于新手投石问路,或者作为个人乃至家庭的一份珍贵的纪念。
相比于国外,中囯国内出版小说可就是天南地北,条条大路通罗马。社长带着总编等在作者办公室外的场景也是有的,不同阶层各有各的门道。我就以海外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在接受国内业内亲戚和朋友的指点下,简述我小说”硅谷的鸢尾花”的路程。
首先的捷径是投稿于中国几个著名的文学期刊:比如说上海的收获,北京的当代和十月。在多媒体流行的当下,这些顶级的文学杂志社虽然风光已大不如前, 但在中国文坛的地位仍是牢固。这些杂志社里拥有许多优秀的文案编缉,如果能够入选,在发表之前近一年的时间里,责任编缉会给予作者很多的指导与帮助:修改作品的名字,提前或延后高潮段落,改写故事的结尾都是很有可能的。当作品在这几家文学殿堂级的刊物上登出时,那恭喜你,你已经成为有实力的华语作家。从此别人可以批评你,贬低你,但是再也没人能够质疑你这作家的称号。这随后许多文艺团体,都会主动追着出版你的作品,甚至要约稿你下一部作品。你出版的道路就此结束,辉煌的文学之路就此开启。许多著名作家,如王朔和路遥等等,都是从这里一炮而红的。
当你看到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你已经猜到我投稿的结果了。走文学期刊的捷径绝对是一条窄路。偌大的中国,文学创作者何止万千。一线文艺单位肩负着社会舆论导向,出什么样的作品是受到时代大环境的影响。新人的作品进入知名文学期刊进乎于中彩票得大奖。
退稿之后,我从业内人士那里得到了一个重要的建议:在继续下一步之前,一定要在”中国版权保护中心 https://www.ccopyright.com.cn/ 登记注册我的文学作品。小说版权的申请费是三百多人民币。这在日后联系众多鱼龙混杂的出版商和网站时,会起到很好的知识产权保护作用。
随后个人联系传统出版商可是既耗时,又费力的过程。一般的流程是要先找到出版社对外接稿件的编缉,这对于不在国内的人来说是一件挺困难的事。好不容易抓到了忙碌的负责人,他们会要求你电子邮寄小说两千字左右的简略以及一万字内的作品片段。在经历漫长的等待之后,有可能通知寄去全稿。我先后联系了诸如人民文学之类的几家知名出版社。
在这过程中,还会陆续收到一些小型出版社的电话与邮件。真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得到的信息。总之小出版社也提供服务,可以帮作者自费出书。出一本书的基本费用是十万元人民币左右。这其中包括:申请书号,审稿,校对,印刷,仓储和发行等等。当然新书发布会,业内人士讨论会,签名售书造势活动等其他项目是另外计费的。正常费用里最大的一项开销是申请国内书号。国内一本文艺性质的书号要两万多人民币。感觉出版部门把这当做行业收入了。另外值得向大家提及,以上是北京的出书价格,其他省市地区的费用会便宜一些。
面对自费这笔费用,其实包括我在内,许多业余作者完全可以考虑把作品放在国内的文学网站上,比如: 喜马拉雅或是豆瓣网。在网上发表小说并获得成功的作品很多,最有名的当数作家顾漫在晋江文学城发表的 “何以笙箫默”。 我也有和网站接洽,也是先寄去故事梗概。相对于传统出版社,新媒体的反应快速。年轻的项目代表讲,小说很好,刊登后如果点击量到达一定数量,公司也可以和作者分享利润。
说实话,我也有点动心。还好这时由同学的好友介绍了团结出版社。峰回路转,小说又回到了传统出版的这条路上。所以在国内出版书籍,我得到的一个要领就是:要早点透露给在亲戚和朋友,有可能会得到意外的帮助!
出版中,与编缉合作很愉快。也有幸结识了同期出书的一位作家朋友。他们仔细阅读了我的作品,指出了两百多处需要修改的地方。我因受英文影响,文中有许多倒装语序的中文句子。虽然小说我自己审读改过六遍, 但这些瑕疵我却始终没有发现。他们的帮助让我受益非浅。良好的文学编辑非常地重要,会对小说润色良多。
这部小说第一次印刷三千本。在与编缉讨论时,谈到国内图书盗版问题。编缉讲当小说增印至一万本时,就会引起业界人士的关注。当印刷量达到二万本时,市场上就一定会出现盗版书了。我问编辑出版社将如何维权? 编辑苦笑地说: “防不胜防,中国实在太大了,管不了”。不过她随后安慰我道:"如果有盗印,那就证明小说写得好,你应该高兴才对!" 没想到小说是否有盗版还能成为一个评判其优劣的指标。
行文至此,各位选读这篇文章,绝非偶然。在你的潜意识中,多半有文学创作的潜质。就在我写这稿子的时候,国内的编缉通知我说,小说"硅谷的鸢尾花"获得了当当网站都市类新书销售排名第一名。编缉讲虽然国内每年出版的小说很多,但是优秀的作品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太多有丰富经历的人,不具备文笔功底,写不出来;而太多有文笔的人,却又没有人生的历练。凭借想像东拼西凑的东西无法与读者产生共鸣;再加上当下的人心浮气躁,所以很难有感动世人的作品。我在这里要指出的是,众多出国留学,随后留在海外工作和生活的人,许多都是人中龙凤,鼓励大家也能够提起笔来,写下自己有趣的故事。
我从历时两年多小说"硅谷的鸢尾花"的写作中得到的最大收获是:出版不出版,如何出版作品或许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最为重要的是: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我们都应该把我们这代人的成长的经历写下来,回味并思考,作为一个时代的纪念,留给后人一点追忆的文字。这正如古巴人民的民族英雄,思想家 何塞·马蒂 所说的:“种一颗树,生一个娃,写一本书 Plant a tree, have a child, write a book”。
让我们在短暂的生命里,创造一些持久的,能够超越我们生命本身时空限制的辉煌!
谢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