亘古

小说 剧评史论随笔诗歌经营之道
本博客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作品,版权归博主亘古未见的笔名所有
个人资料
正文

红楼迷雾 第一章 红楼梦的原创作者是谁?

(2020-08-31 19:45:46) 下一个

三年前,我写《曹雪芹的马甲》一文时还很笃定地认为《红楼梦》的原创作者是曹雪芹,三年后的今天,若有人再问此问题时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不清楚。”

清朝人曾云:”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 谈红楼必要研读红楼,越研读越发觉离胡适之的曹家沟越来越远,现在我的感觉是:”读红不离曹家沟,刺股皓首也枉然!“

《红楼梦》无论是抄本还是印本都没有明确作者是谁。

程甲本程伟元序云:”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作者相传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惟书内记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

几乎同时代的人都不敢断定,二百多年后的人就敢断言作者是谁?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第一回中云:

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甲戌眉批: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此正文部分明确说曹雪芹是编辑修改人员,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一书,他怎么会是原创作者呢?

1921年,胡适著《红楼梦考证》一书,依据的最主要的证据就是清袁枚的《随园诗话》。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乾隆时期著名的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研究证明,袁枚与曹雪芹是同时期的人,他叙述的曹雪芹自然就成为后来的红学家们研究《红楼梦》的重要依据之一。 袁枚在他的《随园诗话》中记录了有关《红楼梦》的两条论述。

《随园诗话》卷二记载:康熙间,曹楝亭(曹寅)为江宁织造······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书,备记风月繁华之盛。中有所谓大观园者,即余之随园也。明我斋读而羡之。当时红楼中有某校书尤艳,我斋题云:“病容憔悴胜桃花,午汗潮回热转加。犹恐意中人看出,强言今日较差些。”、“威仪棣棣若山河,应把风流夺绮罗。不似小家拘束态,笑时偏少默时多。”

明我斋”即明义,姓富察氏,字我斋,满洲人,乾隆朝担任内务府上驷院的侍卫。他著有诗集《绿烟琐窗集》,书中有《题红楼梦》诗二十首,据说这是现存发现的提及《红楼梦》的最早文字资料,袁枚引用的诗句正是其中的第十四、十五首。明义写的《 题红楼梦》二十首绝句,诗前有小引中写道:“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随园故址。惜其书未传,世鲜知者,余见其钞本焉。”注(1)以上三段引自寻梦向天歌的《袁枚“随园诗话”中的曹雪芹》

文献记载中所谓曹雪芹原创著作权的证据并不充分,并且是矛盾的,否定的

1.在史料中,袁枚虽称“其(曹寅)子雪芹”是《红楼梦》作者,但他说的雪芹是曹寅的儿子,并专门强调“雪芹”是曹寅的过继子,是在南京秦淮河边以作诗而闻名的“公子”,曹寅的嗣子是曹雪芹之叔曹頫。因而袁枚的记载不能证明作者是曹寅的孙子曹雪芹沾。

2. 称曹雪芹是作者的两位读者永忠和明义都不认识曹雪芹,认识曹雪芹的都没说他写过《红楼梦》,曹雪芹的好友敦诚、敦敏没说过,好友张宜泉在《伤芹溪居士》等挽诗中两次郑重介绍曹雪芹:“其人素性放达,好饮,又善诗画”,“其人工诗善画”,两次称赞他的诗、画,没说他会写小说。《红楼梦》面世后不久即“脍炙人口”名扬天下,它是“作者一字一泪”,“一字一血珠”“一生惭恨”“哭成”(脂砚斋语)的,曹雪芹若是作者,无论生前还是死后,他三位亲密的朋友写了很多诗尤其很多挽诗,却都没夸一句他的书,没赞他会写小说,岂非天下一大奇事。

3. 明琳是文献中曹雪芹的四位关系最密切的朋友之一,他的外甥裕瑞说曹雪芹不是原作者,而是批阅增删者。“《石头记》,不知为何人之笔。曹雪芹得之,以是书所传叙者,与其家之事迹略同,因借题发挥,将此书删改至五次......愈出愈奇。”他的说法来自于“前辈姻戚”,所以他知道曹家底细,知道曹雪芹姑姑嫁给了哪个王,知道王爷家里有没有钱,甚至连曹雪芹头大脖子黑,以及爱喝南酒、爱吃烧鹅都知道。

4.脂砚斋也赞曹雪芹诗写得好,并等他补小说第二十二回末破失的诗,但从来没赞雪芹小说写得好,而不停地夸作者“石头”、“石兄”、“玉兄”小说写得好。脂砚斋主导小说创作,曹雪芹处于被动地位。如第二十四回,眉批醉金刚一段,写醉金刚借钱给贾芸,极慷慨尚义,庚辰本眉批道:“余卅年来得遇金刚之样人不少,不及金刚者亦不少,惜书上不便历历注上芳讳,是余不是心事也。"是批者不忍心在小说中一一注明他所经历过的现实人物的名字。在脂批中,作者是作者,雪芹是雪芹,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注(2)以上四段引自知乎,作者为国学之光。

《红楼梦》堪称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1791年程甲本发行之前二三十年已引起巨大轰动,问世二百多年了,关于它的作者是谁仍然是一笔糊涂账,何也?清政府的文字狱之过也!以清初文字狱大案“明史案”为例我们就很清楚作者不署真名的原因了。

明史案,由庄廷鑨编写《明史》而引发的清初最大的文字狱案。双目皆盲的浙江湖州富户庄廷鑨出钱购买明人朱国祯一部未完成的《明史》,然后延揽名士,增润删节,补写崇祯朝和南明史实,其父庄允诚顺治十七年冬(公元1660年)将书刻成,即行刊书《明史辑略》。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为归安知县吴之荣告发,这时廷鑨、允诚已死,被掘墓刨棺,枭首碎骨,尸体被悬吊在杭州北关城墙上,示众三个月,廷鑨弟廷钺被杀。所有列名参校、刻印买卖者均因此获罪 [1]  ,重辟70余人,凌迟18人。到1663年”明史案“结束,入狱者达一千多人。
出版商要杀,死了也不放过惩罚,并祸及全族,编辑校对者,杀!甚至刻印买卖者都有被杀的!部分被无故列名编修者以及被吴之荣诬告为作者的朱佑明父子五人也被杀!
作者及编评者在书的开端特别声明绝不敢干预朝廷之事,真事隐去,假语村言,大旨谈情,是架空历史的小说。每读至此我仿佛看到他们在文字狱的高压政策下既在瑟瑟发抖,但又不甘心此文稿被历史淹没的复杂心情。
谁言读者痴,能解其中味!
在此历史背景下,谁敢将真名放在一部长篇小说上?一首诗几十个字,一不小心就犯罪掉脑袋,况一部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乎?
不仅大名不会放,就是字,号,甚至别号都不会放,所放之名均为假名,故在文本中找到一个曹雪芹,在现实世界又找到一个曹寅的子孙叫曹雪芹的,再找到几段史料,就认为找到了原创作者,并认为是自叙性曹家的兴亡史,就以为掌握了绝对真理,未免有些唐突了。
至于程伟元和高鹗用了真名,那是因为程高本已经将抄本改得面目全非,尤其是后四十回,几乎没有什么政治风险,当然不用象抄本的作者和评者脂砚斋那样鬼鬼祟祟了。
要确定《红楼梦》的真正原创作者是谁难度非常大!书中出现的曹雪芹等名字仅是假托的作者及增删者。
要弄清此问题首先要找到现实中的曹雪芹,胡适找到了一位,他是曹寅的子孙,可此人身分很不清楚,争议很大,在曹家族谱中竟无此人,是子是孙也不清楚!因此造假者层出不穷。曹雪芹画像,墓碑和墙壁诗的发现,让红学界兴奋了一阵后,最后发现竟都是假的!
即使证实此曹即彼曹也不能证明他就是前八十回的原创作者,只是证明了曹寅的子孙曹雪芹参与了《红楼梦》的编辑整理工作,有一些诗词等有他的贡献在里面,但仍不是前八十回的主体原创作者!
出现这种局面并不奇怪,其它三大名著也是如此,究其原因是当时社会人们不重视小说,小说家没社会地位,多数是落魄文人所作,也不一定是为了挣银子,有时还要冒政治风险,自然不太关心著作权的问题。
例如《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经有学者考证仅仅写了一部游记散文集叫《西游记》,和小说《西游记》风马牛不相及。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是新红学的基石和顶梁柱,新红学的研究绝大多数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新红学派目前仍是红学研究的主流派别,相当于武侠小说中的少林武当,是名们正派,实力雄厚,著述颇丰,要撼动其根基谈何容易,我写此文的目的只不过是感觉读红楼不妨将“曹家沟说”作为一家之言去看待,这样可能以前读不懂的地方,一下子可能会豁然开朗了!
那么,《红楼梦》的原创作者究竟是谁呢?写作的主题思想和历史背景是什么呢?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 谈情说爱明修栈道   明亡清兴暗渡陈仓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