亘古

小说 剧评史论随笔诗歌经营之道
本博客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作品,版权归博主亘古未见的笔名所有
个人资料
正文

江岸梅花又弄影(原创小说)第二章 柳镇中学

(2016-04-06 19:43:14) 下一个

                                    

        那一年我二十四岁,刚从江城师范学院历史系毕业。江城师范学院是教育部所属的末流本科师范学院,学校 没有什么名气,毕业分配自然是比较差的,除定向代培的外,毕业分配原则是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基本上没什么特殊照顾。毕业分配时班上几对谈了多时的鸳鸯也只好分飞,临分别时彼此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把好好地一场毕业聚餐搞得象凄凄惨惨切切的长亭送别。

             我来自江城市梅岭县,自然得分回梅岭县。档案进了梅岭县教育局,最佳的去向便是梅岭县县中,其次便是县城的其他中学。毕业分配之事是早就打点好了的,谁知道事到临头竟然变卦,那一年要进县城的师范生太多了,由于关系不够硬,学校名气也不响,最后别说进县中,就是留在县城普通中学的愿望也落空了。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把目光落在乡镇中最大的中学柳镇中学上。好在在大学时成绩还可以,专业课前三名,又找对了人,不幸中的万幸最终如愿以偿的分进了柳镇中学。

                梅岭县是江城市最穷的县,而柳镇又是梅岭县最偏远落后的乡镇,是一个兔子不拉屎鬼不生蛋的地方。地理老师“云中鹤”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穷山恶水,泼妇刁民”,用此话来评价柳镇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偏偏在这穷山恶水之地却出了个全省乃至全国都赫赫有名的柳镇中学,这便是异数了。

             柳镇中学是我的母校,我高考的那一年是柳镇中学最辉煌的一年,应届生和往届生考进大学的人数竟破了200大关,力压梅岭县中,可惜好景不长,渐渐地日薄西山,其主要原因是名师的大量流失。

             那几年经济发展迅猛城乡差别愈来愈大,梅岭县中便使出了三十六计中的釜底抽薪之计,用房子票子等诱惑手段来柳镇中学挖名师,甚至使出美人计让在县城工作的俊男靓女通过熟人介绍和在柳镇中学工作的未婚名师谈对象,县中保证谈成之后该名师的工作调动,住房安排及其他种种优厚待遇,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柳镇中学的名师便源源不断地涌向县中。柳镇中学的陈校长常常开玩笑地仰天长叹道:“此乃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陈校长外号陈大炮,是我高中时的班主任和政治老师,这次能分进柳镇中学便是找他帮的忙,陈校长是爽快人,我找他时便一口答应帮忙,当天便去教育局要人,就这样我便成了柳镇中学的一名历史教师,至于以后能否曲线进城那就要看自己有没有先成名师的造化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