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正文

留学生涯-九十年代信息的获取及初期网络

(2017-09-25 16:21:41) 下一个

九零年秋到美国,还算幸运,住纽约皇后区,吃中国菜不成问题,不像某些同学住在美国中部,能买到几包榨菜就值得庆祝了。

 

当时纽约有三份中文报纸,世界日报,星岛日报,和侨报,相对来讲,世界日报比较没有政治色彩。我当时穷学生一个,每天花五毛钱买份中文报纸实在是奢侈,后来和同住的三家人商量决定分摊费用,一星期买四次,但我得等到晚上他们回来以后才能看。有时在地铁上常有人看完报纸丢在椅子上,去捡这些报纸看也不觉得有什么难为情,到是读了许多纽约时报和纽约新闻日报,反正得坐一个小时的地铁才能到学校,看完了也折好,放在椅子上等下一个需要的人去捡。

 

纽约的电视没有中文频道。在国内英文学的是啞巴英语,不会说,又发现虽然美国之音听得懂,电视Sitcom里的对话对着画面也啄磨不出在讲什么。英文看不懂,中文还没丢,想中文电视想疯了。后来欣然发现周六晚午夜12点纽约公共电视台有一个小时的中文节目,最早是台湾的综艺节目。每周六晚不管再困,这节目是不会错过的,也因此熟悉了台湾当时的好几个主持人,象胡瓜,张小燕,张菲等。记得其中一个节目由方芳芳主持,看了好几个星期才意识到所有角色都由方芳芳饰演。台湾的综艺节目蛮无聊的,但用一句台语没鱼,虾也好,也看了好一阵子。后来纽约的华人社团用这个频道和时间开始了华人新闻,雇用了原来中央电视台某女主播,非常科班,后又办了几个小连续剧,讲述新移民在纽约的生活,我们是每集必看,但这种民间节目资金全靠拉华人厂商赞助,出了几集他们就办不下去了。好像还记得有当地华人小姐在电视上选美,由中国城的婚纱摄影工作室赞助,虽然最终选上的美人并不美,我们一个个的也花了不少星期六晚的宝贵时间一集一集的看过来了。

 

大学是最初接触网络的地方,到了学校没几个星期,打听到有一杂志叫华夏文摘,文章得从FTP方式获得。学校里总有几个能人能搞到这个杂志,打印出来又是另一回事了,一般是在周末时悄悄用实验室的打印机,不能让老板知道。当时网络好像是用电话线连接,我们不懂华夏文摘从哪儿来的,只知道需要计算机,FTP方式就能将文章从另一个计算机传过来。当然其它文章也可以传,记得有朋友将几份中国古典色情小说找到,打印出来给许多同学分享。我第一次听说网站的概念是从我的一个朋友那儿,她告诉我她哥哥的朋友在他的计算机上存了一个画面,如果有别的计算机来访,一个抽水马桶的画面会跳出来,并且有冲水的声音,当时觉得好有趣,像交朋友似的,自己可以有绝对控制权让别人看到自己想让别人看到的东西,不过当时到没有想到网络用于信息交换。

 

那时候不是谁都有计算机和知道用计算机用网络,找东西还得靠图书馆。我们住的附近有一公共图书馆,因为附近的中国人多,里面有不少中文小说。因此也看了不少高阳的历史小说,高阳似乎对慈熙皇太后颇有好感,好像老佛爷为民鞠躬尽瘁,挪用点海军银子庆寿并不过分。此外李敖龙应台的杂文和琼瑶的言情小说也不少。我在写毕业论文时写文献综述,因为涉及到许多生物和医学的文章,专门换了三十块硬币,到西奈山医学院的图书馆呆了两天,用硬币将所有的文章复印好再带回去读。

 

等到我九五年毕业时,上网就比较普遍了,至少在学校是没有什么问题。那时候报纸网上版最初只有USAToday。华夏文摘,新语丝可以直接在网上看。华夏文摘只记得王伯庆的新燕山夜话,川军扯味十足,每次看了都大呼过瘾,只可惜后来王伯庆对民运的评论导致被不少人攻击,从此封笔,甚是遗憾。华夏文摘中还有一个女作者笔名玛雅,写的文章非常耐看,想必现在在别处开博吧。新语丝是方是民创办的,他好像非常不喜欢别人劝说他学会为人处事,但他的文章条理清晰,引用科学知识有根有据,性格上的一点瑕疵大家也就原谅了。另一个早期网站是亦凡书库,觉得这网站创始人好辛苦,这么多的中文文章小说记实一页一页的扫描校对,而且全部对大众免费,也没有任何广告。

 

二十年又过去了,再也没有人会到学校图书馆阴暗的地下室去查文献,现在我都不再去学校的图书馆了,网络已四通八达,需要什么在计算机上按几下就可以得到。网络已不再是很少人的专利,像菜鸟的我,也可以写些自己的心得,放在这儿,世界已变得很小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桉桠 回复 悄悄话 我记得华夏文摘和王伯庆,那个成都人!那时候资源少,读东西倒是仔仔细细的 :)
阿里巴巴他娘 回复 悄悄话 读你的留学经历很亲切,同样是过来人,互勉。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华夏文摘也是我那个时候喜欢看的,还有枫华园,后来还投投稿什么的,和现在很不一样。
京港一线 回复 悄悄话 说起网络,我还记得第一次接触万维网是在一次lab meeting上,某位以“不务正业”著称的师弟,因为无试验进展可汇报,就带大家体验了一次www。好像是进罗浮宫的网页看了几幅画,把实验室各位给震惊的.....
cng 回复 悄悄话 那个时代在学校超市看到国人感到很亲,现在没那么强的感受了。社交媒体让人人距离拉进了,也疏远了。
bl 回复 悄悄话 是的是的,突然莫明其妙的怀念起来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