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与艺术之漫谈
(2015-08-05 19:26:39)
下一个
案头有本"毕加索"画册,越看越佩服毕加索 Pablo Picasso,油画、版画、陶艺和舞台美术无所不能,风格多变,古典写实到立体派、新古典,"天马行空"般的涂鸦,随心所欲的真情流露,二十世纪"架上绘画"最后的大师。
毕加索八岁画出了油画"斗牛士",十三岁展出作品。他顽童般的好奇心,不断地否定自己,寻求新的表达方式。而爱情仿佛是创作的润滑剂,使他的绘画变化多端。他一生情人无数,模特儿画画成了老婆,在女人问题上,毕加索是毁誉参半的巨人。"文如其人"讲是文章是作家自身的写照,画家也差不多,绘画能透出画家的性格。法国人马蒂斯 Henri Matisse 说:我的画安静,如同"安乐椅"。生活中的马蒂斯,好丈夫、好父亲,优美的画面如同他的生活。而毕加索却是异端,他孙女回忆,小时候怕见爷爷......祖父象个君王,只顾自己大吃大喝,不管饿着的孩子们......虽然她继承了最多的毕加索画作,但并????喜欢她的祖父。儿子自杀,情人们和老婆似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他就是家人的"上帝"。他的爱只倾注于女人.......画中的张扬的变形,有力的线条笔触,激烈冲突的色彩,是他生命的全部。再看"安乐椅"般的绘画,慈祥的白胡子老爷爷马蒂斯,那平衡的色块,典雅的线条,艺术就是他的人生。而毕加索的画作,风格的变化如心电图般起伏跳跃,没有那"我行我素"的狂妄,怎么画得出这样的画?
童年功课出奇的差,"呆若木鸡"的毕加索,是个被人叽笑的傻瓜。幸亏有个好父亲,坚信儿子的绘画才能,安慰小毕:"不会数学不要紧,你可以当个好画家"。如果,換个"虎妈、狼爸",世界美术史会缺少光辉的一页。民国初年的清华,接受数学〇分的钱钟书。爱因斯坦也是个严重偏科的有自闭症的孩子,只是在数学与物理上有特殊的天份。现代的教育是成材的必须吗?仔细想想,每个人的知识结构,是通过他的工作实践,包括研究逐步抅建。中小学的东西,需要不断地被遗忘,留下的只是思维方式而已。从这个角度而言,逼着孩子死记硬背,还每个科目要考到100分,有什么意义。而且,人脑记忆得东西太多,会形成"扫描性思维",阻碍思考与判断力,标准答案体制下的应试教育,对孩子是不可计量的伤害!
十几岁的毕加索就成了古典油画的神童,只要画下去就会名利双收。可他不满足,推翻巳得到广泛承认的画风,寻找新的表达方式。毕加索先开创了立体派,又转到了新古典主义,他多次的风格改变,影响了艺术史的进程,称他"百变天王"不过份!做到这点,除了惊人的艺术的表现力,更需要不计名利的勇气!真正的大师,往往有"I don't care"的劲头。中国画家张大千也有这样的气质,早年成名后,进敦煌临摹壁画...... 晚年眼睛半盲,不能画精细笔法,开创泼墨青绿大山水,利用水与颜料的流动在宣纸上的痕迹作图,有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神韵。七十年代,张大千前去巴黎拜访毕加索,东西方的大师会面是艺术史上的佳话。
大师毕加索的成长过程,最值得后人反思,是他强烈的好奇心,对艺术不断地追求,突破巳形成的思维模式。教育要允许个体的差异,宽松地让孩子的兴趣显现,才能扬长避短,找到自身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