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那辆 Toyota Sienna XLE,绝不仅仅是一辆代步工具。它更像是一位沉默的家庭成员,忠实地陪伴我们走过了十五个春秋。2010年的生产日期,见证了它从新车时的光鲜亮丽,到如今布满岁月痕迹的从容。它不仅仅是钢铁与引擎的组合,更是我们生活轨迹的记录者,记忆与情感的承载者。
我还记得,就在昨天,它载着我们前往位于特区的University of District of Columbia,去参加那场意义非凡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音乐会。一路上,它穿越城市的喧嚣,驶过坑洼的路段,每一次颠簸都像是时光的轻微摇晃,提醒着我们曾经的过往。先生之前和朋友讲好了将带着他的老同学夫妇今天前往外州访友,就在市里的海鲜市场做了短暂停留,本是寻常一刻,却未曾想,再发动时,挡风玻璃上已然添了一丝裂痕。作为司机的儿子,被先生轻声安慰着:“事情已经发生了,别多想了。”这简单的话语,透着家人间彼此的体谅和对安全的考量,也似乎在无声地述说着这辆老车所面临的挑战。
这些年,Sienna立下了汗马功劳。它曾带着我们奔赴伊利诺伊州,只为看望远方的女儿女婿;也曾载着我们北上那布拉斯加,在全美的机器人比赛现场,共同感受激烈的竞争与拼搏的喜悦。那些欢声笑语,那些紧张期待,那些里程碑式的时刻,都深深地镌刻在它的座椅上,它的方向盘上,它的每一个角落里。它不仅仅是交通工具,它参与了我们生命中的每一次重要远行,见证了家庭的成长与变迁。
如今,这辆老伙计正如人步入暮年,越用越老,开始显露出疲态。它让我们不禁思考:是不是老了、不中用了,就该被处理掉?这种思考,从对车的爱惜,延伸到了对自己未来生活的审视。或许,正是这些细微的变化,提醒着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挑战。我们开始为它规划“退休”——让它继续发挥余热,去服务新的家庭,而我们则将启程,去迎接新的驾乘体验。
其实儿子已经细心地为它做了里里外外的清洁和保养,前几个月也曾有买家问询,但因为孩子的忙碌,卖车的事儿暂缓了下来。现在问的人少了,也罢,随缘就好。或许,这份不急不躁,正是我们对它最后一份温柔的告别。它承载了我们十五年的记忆,这份情谊,不会因为它的离去而消散,而是会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于我们家庭故事的篇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