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间一尘的博客

欢迎光临本人YouTube频道(频道名:林泉晗禅):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个人资料
正文

重阳立教十五论

(2022-02-08 11:05:38) 下一个

《重阳立教十五论》注释  作者:崔理明

 二维码

【学习旨要】

《重阳立教十五论》是修道的一个大纲。《立教十五论》为全真道的创始人王重阳祖师所作,虽简短,但全方位地论述了修道程序:修道的条件――住庵、云游、学书、合药、盖造、合道伴;修道的过程――打坐、降心、炼性、匹配五气、混性命;得道的境界――圣道、超三界、养身之法、离凡世等。它是修行生活之准则,内丹修炼的大纲,也指明了修道的目标和方向。另外在本篇学习中,还应了解祖师所处时代背景与生平、思想、著述;了解现代相关研究;结合现实问题,活学活用。

 

【王重阳祖师生平与时代背景】[1]:

 

? 一个人的思想与行为,只有放在一定特定历史中才是合理的,因而不能不了解祖师所处的历史环境。重阳祖师生于女真人反辽立国时,丹阳祖师生于金侵宋时,丘祖羽化时恰逢蒙古灭金。

? 就在女真人将举兵反辽时,宋徽宗政和二年壬辰(1112年),全真道王重阳祖师生于是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祖师名嚞,字知明,号重阳子,京兆咸阳人也。先世本陕西咸阳大魏村人,后徙居终南县刘蒋村。少年时习儒家九经。自幼不群,性倜傥,尚义气,善属文,不拘小节。

? 就在金太祖死的这年(1123年)五月二十日,马丹阳祖师生于山东宁海州,初名从义,字宜甫。在丹阳祖师三岁时,金人开始侵宋了,在那些被攻破的州府的名称里,又有多少血与泪呢?这时的王重阳祖师只有十多岁。

? 王重阳、马丹阳祖师与宋军民都处于战火中。这时重阳祖师已近二十岁,练习刀弓武艺,以求自保。时金科举令勿取中原人,伪齐昌阜四年(1133年),重阳参加齐贡举,因“献赋春宫,忤意而黜”。

? 传天眷初年,重阳应试武举,易名世雄,字德威。也许正是金以河南陕西地归宋之际。仅一年,陕西又被金夺回。如果是应宋试,在金统治下则不便张扬,故史不详。

? 皇统八年(1148年)正月十九日,长春丘真人生于登州栖霞县之滨都里。

? 正隆三年(1158年),金准备侵宋,在整个北方征兵调粮,民不聊生,各地起义甚多。重阳祖师见状,叹道:“孔子四十而不惑,孟子四十而不动心,吾今已过之矣,尚且吞腥啄腐,纡紫怀金,不亦太愚之甚乎!”慨然有离俗之志。这时重阳祖仅作一个小小酒监,以个人力量,纵有凌云之志,又怎么救得了天下苍生。

? 正隆四年(1159年),重阳祖师年四十八。此年六月望日,师饮酒于终南甘河镇,会二仙人披发披毡,而年貌同一。其人徐曰:“此子可教。”因授以口诀。故师《遇真诗》云:“四旬八上始遭逢,口诀传来便有功。”其所遇者,纯阳吕真君也。

? 正隆五年(1160年),中秋日,师于醴泉县再遇真仙,传秘语五篇,且曰:“速去东海,投谭捉马。”已而,真仙忽失所在。

? 这个时期,金对宋战争,金对起义的镇压,不知又造成多少家破人亡,丘祖就成了千万孤儿中的的一个。

? 世宗大定元年(1161年),重阳祖师年五十。于终南南时村凿圹丈余,封高数丈,以活死人目之,坐于墓中。又于四隅各植海棠一株,人问其故,答曰:“吾将来使四海教风为一家耳。”大定三年秋,填活死人墓,迁刘蒋村结茅,与玉蟾和公、灵阳李公三人同居,即今之祖庭重阳万寿宫也。大定五年,于终南上清太平宫壁上书云:“害风害风旧病发,寿命不过五十八;两个先生决定来,一灵真性成搜刷。”

? 大定六年(1166年),长春真人年一十九,弃俗入道,居昆嵛山。

? 大定七年(1167年)四月二十六日,重阳祖师将刘蒋村茅庵自焚之,婆娑舞于火边;人问,答:「茅庵烧了事休休,决有人人却要修。」是日,宿甘河镇。辞众曰:「余东海捉马去。」五月过北邙山上清宫,闰七月十八日,抵宁海州,会丹阳真人。九月,长春真人自昆嵛山来,谒祖师于全真庵,请为弟子,祖师训名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仍赠之以诗。

? 大定八年(1168年),重阳祖师分梨十化,二月初八,丹阳真人出家,祖师训名钰,字玄宝,号丹阳子,时年四十六。二月晦日,祖师挈丹阳、长真、长春、玉阳入昆嵛山石门口,开烟霞洞居之。八月,祖师挈五真人,自烟霞洞迁居文登县姜实庵,立「七宝会」。

? 大定九年(1169年)四月,祖师引丹阳、长真、长春、广宁迁居宁海州金莲堂,八月,祖师立「金莲会」。九月,诣登州福山县立「三光会」,于蓬莱立「玉华会」。是月,祖师领丹阳、长真、长春西至莱州,十月,于掖县立「平等会」。是月,挈四子至汴梁,寓磁器王氏旅邸中。

? 大定十年(1170年),重阳祖师于正月初四日,召丹阳、长真、长春立于榻下,曰:「丹阳已得道,长春已知道,吾无虑矣。处机所学,一听丹阳,处玄、长真当管领之。吾今赴师真之约耳。」丹阳请留颂,师曰:「吾已书于长安滦村吕仙庵矣,今口授汝。」言讫而逝。四子尽礼,权瘗于孟宗献之花圃。既而,丹阳真人率三友入关,谒和、李二真人于终南太平宫,会史处厚于京兆,刘通微、严处常于终南。二真人乃祖师之友,三子亦祖师之弟子也。

? 大定十一年(1171年),丹阳真人年四十九。是年,与三友居刘蒋祖庵,修治葬所。

? 大定十二年(1172年),丹阳真人率三友复往汴梁,迁祖师仙柩西归,葬于刘蒋村祖庵。

? 大定十三年(1173年),四师刘蒋居丧守坟。

? 大定二十五(1185)年由邱处机主持在故居建宫观,马钰手书“祖庭”悬宫内。

? 承安(1196~1200)年间再次修建,赐名“灵虚观”。

? 元代改称“重阳宫”,后再增建名“重阳万寿宫”与北京长春观、山西大纯阳万寿宫并称为全真“三大祖庭”。

? 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褒赠“重阳全真开化真君”,至大三年(1310)加封为“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

【王重阳祖师著述与思想并《心经》《孝经》】:

 

? 王重阳祖师传世著作有《重阳全真集》《重阳立教十五论》《重阳教化集》《重阳分梨十化集》《重阳金关玉锁诀》《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等。?

? 王重阳祖师不尚符箓,不事黄白,不信白日飞升,以修炼内丹为成仙证道的手段。其丹法下手功夫重在“清静”二字,认为专主清静才能返朴存真,识心见性。

? 他主张性命双修,以炼心、炼性为始基,即“先性后命”。尝谓“大凡学道人,先要炼性。盖性本先天之物,必须将其炼得圆陀陀、光灼灼方为妙用。”? 又称:“性与情连,性情发动,如龙虎之猖狂、若不炼之降伏,焉能去其猖狂而归于虚无?” 强调“炼性之道,要混混沌沌,不识不知,无人无我,炼之方得入法。”

? 修持法上重清修,主张修道者必须出家,除情去欲,忍耻含垢、苦行苦修。?

他融道、佛、儒思想于一炉,声称“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主张三教平等、三教合一,并以《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为全真道徒必修经典。

《心经》: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说大般若精要诸法皆空之理。其讲:“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2], 亦复如是。……”空的含义:因缘所生之法,究竟而无实体曰空,即事物绝对运动变化的一面。色即变坏之义,变碍之义,质碍之义,是事物相对静止稳定的一面,但它不能长久、融通。般若言慧,波罗蜜言到彼岸。教人看到事物的本来,从有形有象的偏执中解脱出来,从色中解脱,最后也从空中解脱,所谓在空不空,在色不色。佛教有小乘大乘之别:使求灰身灭智空寂之涅槃之教,谓之小乘。此中有声闻缘觉[3]之别,使开一切智之教,为大乘。它是超越现实世界,而不是否定现实世界的。但它的论述确实多从否定的角度进行,并且提倡出家修炼,这与儒家很有些不同。关于空与色的更详细的讨论放在后面课程中。

《孝经》是儒家的重要著作,有人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纪盷在 《 四库全书总目 》 中指出 , 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 , 成书于秦汉之际。

《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就借孔子与曾子的问答指明:先王有至德要道,以训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这就是孝,“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接着论述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之孝: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孝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在上不骄,高而不包,制节谨度,满而不溢……盖诸侯之孝也;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此卿大夫之孝也;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然后孔子论述了孝是治国平天下的纲领: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道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和禁。……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

与佛教超然的慈悲不同,儒家更注重现实: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君子“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

孝是基础: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

孝不是盲目顺从,还有天理作原则,所以《孝经·谏诤章第十五》:昔者天子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佛教在否定中超然地面对现实,儒家在肯定中以求在现实中升华,佛教讲“不二法门”,儒家讲“吾道一以贯之”,而道家则更完美地把握了这个“一”。老子《道德经》第一章就是讲现实与超越的统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一章是纲领,道教也要抱元守一,有与无、性与命、现实与道合一。这在以后诸道经中还要逐步深入认识。

相关研究:?

? 近年来对全真道研究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台湾丹道文化教育基金会与山东大学合作进行全真道的研究,香港青松观成立了全真道研究中心,牟钟鉴先生与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承担的国家科研课题《全真七子与齐鲁文化》也已结题。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在文登、栖霞等地举办多届研讨会。广州中山大学、湖北武汉等地也举办多次全真道的研讨会,其论文集也多出版发行。

重阳立教十五论[4]

?

第一住庵

? 凡出家者,先须投庵。庵者,舍也,一身依倚,身有依倚,心渐得安。炁神和畅,入真道矣。? 凡有动作, 不可过劳,过劳则损气 ; 不可不动,不动则气血凝滞。 ? 须要动静得其中,然后可以守常安分。 此是住庵之法。

【分析】

为什么要住庵?它使我们流浪在七情六欲、生死苦海中的身心得以修炼复归大道。《老子》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为什么要动静得中?道是一,无阴不生,无阳不长,阳极生阴,阴极生阳,动极生静,静极生动,所以要“动静得其中,然后可以守常安分。”躁动不安是病,生机绝无也是病。过去僧人讲“比丘常带三分病”,是收心太急所致。

【思考】1、知常、守常,“常”是什么?

第二云游

? 凡游历之道有二 :

? 一者看山水明秀,花木之红翠,或玩州府之繁华,或赏寺观之楼阁,或寻朋友以纵意,或为衣食而留心。如此之人,虽然万里之途,劳形费力,遍觅天下之景,心乱气衰,此乃虚云游之人。

? 二者参寻性命,求问妙玄。登巇[5]险之高山,访名师之不倦 ; 度喧轰之远水,问道无厌。若一句相投,便有圆光内发,了生死之大事,作全真之丈夫。如此之人,乃真云游也。

【分析】

住庵是静,静中有动。云游是动,动中有静。

云游不是向外求,是向内求,性命即身心,妙玄即道,修炼使身心合道。《老子》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圆光内发,所发的是道性之光,人人皆自道生,所以人人皆具道性,但自落生于后天,七情六欲遮蔽了道性之光,遇明师点化,顿悟本来大道,一时豁然开朗,正所谓“圆光内发”。《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圆光正在“一”与“道”处,及至“二、三、万物”皆落在七情六欲的后天了,后天则有阴阳生死,返归“一”与“道”的境地,则超生死外。

生存繁衍是动物本能,人高于动物之处在于有文化思想,而修道者高于凡人之处在于明了人生的意义、宇宙的本质,在于能超越自我,合于天道自然。然而这件事并非人人能行。

《老子》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易知易行的是道一,不易知易行的是万。所以要抱元守一。出家修道一生,不能超凡,心身在红尘中打滚,这就象亏损企业一样,有投资无收获,是一种悲哀。

【思考】2、动与静是矛盾的二个方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可能吗?

第三学书

? 学书之道,不可寻文而乱目,当宜采意以合心,舍书探意采理,舍理采趣[6] 。 采得趣则可以收之入心,久久精诚,自然心光洋溢,智神踊跃,无所不通,无所不解。

? 若到此则可以收养,不可驰骋耳,恐失于性命。   若不穷书之本意,只欲记多念广,人前谈说,夸讶[7]才俊,无益于修行,有伤于神气,虽多看书,与道何益? ? 既得书意,可深藏之。  

【分析】

涉及到一个概念:用一个不一定恰当的比喻:文——皮毛,意——肉,理——骨,趣——神。学书学经,当然是从表面文字开始,要逐步深入,得其原理旨趣。得趣是得道之妙,将道运用于一切之中,以金为器,器器皆金。活学活用,用于为人处事,行住坐卧,挑水砍柴,无非妙道。

举个例子:《第一住庵》,文讲:“炁神和畅”;意为:精神虚灵冲和,不卑不亢;内气周流,不浮不滞;理是:神气抱元守一,混然为一;趣指:从有言归无言,活泼泼,圆陀陀,行住坐卧,不离这个。

再如学习书法,写横画要求是:左稍低,逆锋入笔;转锋铺毫,中锋行笔;右稍高稍重,顿笔圆收。虽左低右高,但势要平。读其文,解其意。正确理解并把握要领,这是第一步。

然后然后进一步领会其中的道理是:不可尖薄,慎始慎终;不偏不倚,立身中正,但正而不僵。从学书法,到学会做人做事,则是得其旨趣了。

个人学习就是这样:文——意——理——趣,把握要领,得其旨趣,活学活用。但后面祖师提出:“既得书意,可深藏之。”当怎样理解呢?这与宏道济世有矛盾吗?这与自私自利相同吗?

本课程后面要学习司马承祯祖师的《坐忘论》,在这里不妨提前接触一点。《坐忘论·泰定第六》说:“非生慧之难,慧而不用为难。自古忘形者众,忘名者寡,慧而不用,是忘名者也,天下希及之,是故为难。贵能不骄,富能不奢 ,为无俗过,故得长守富贵。定而不动,慧而不用,德而不恃,为无道过,故得深证常道。……慧能知道,非得道也。人知得慧之利,未知得道之益,……兴心徇事,触类而长,……智虽出众,弥不近道,本期逐鹿,获兔而归,所得太微,良由 局小 。故庄子云:古之修道者,以恬养智 。智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智养恬。智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恬智则定慧也,和理则道德也。有智不用,以安其恬养,而久之自成道德。”

“贵能不骄,富能不奢 ,为无俗过,故得长守富贵。定而不动,慧而不用,德而不恃,为无道过,故得深证常道。”我们应该认识“夸讶才俊”、追名逐利与雪中送炭、济世度人的区别。“既得书意,可深藏之。”不是要自私自利,而是要防止在宏道的晃子下私欲的膨胀。教化贵在自然,宏道不能招摇,有一首杜甫的诗《春夜喜雨》极好:“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思考】3、学道贵在实行、不在言说,这当然是一个好传统,那么它与宣传教育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第四论合药

? 药者乃山川之秀气,草木之精华。一温一寒,可补可泻 ;一厚一薄,可表可托 。肯精学者,活人之性命;若庸医者,损人之形体。

? 学道之人,不可不通。若不通者,无以助道。不可执著,则有损于阴功。外贪财货,内费修真。不足今生招愆[8] ,切忌来生之报。吾门高弟[9] ,仔细参详。

【分析】

补泻指补益与疏泻。中医治疗上的两个重要原则。补,主要用于治疗虚症;泻,主要用于治疗实证。表托:谓使邪毒从皮肤上发散出来,但对体质强壮与瘦弱的人,用药有所不同。

中国人重现实,儒家、道家都是这样。儒家重伦理,道教重术,道教的术不止中医药。术字,象形,原意是城内小路;道,是两城间的大路。术引伸为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技术,道则是宇宙万物运行的最根本的原则。术能保证眼前的利益,道则保证长远的方向正确,二者不可偏废。

“外贪财货,内费修真。”则是重术轻道,怕是难得善终。但若不通术,一则解决不了自己面临的许多问题;二则不能为信众服务,得不到信众支持。所以祖师要求“仔细参详”。

【思考】 4、利益与道义,生存发展与理想,这二者关系怎样才能把握得好?

第五论盖造

? 茅庵草舍,须要遮形,露宿野眠,触犯日月。

? 苟或雕梁峻宇,亦非上士之作为;大殿高堂,岂是道人之活计。斫[10]伐树木,断地脉之津液;化道货财,取人家之血脉。只修外功,不修内行,如画饼充饥,积雪为粮,虚劳众力,到了成空 。

有志之人,早当觅身中宝殿;体外朱楼,不解[11]修完,看看倒塌。聪明君子,细细察详。

【分析】

祖师从三方面讲:一、修庙是必需的;二、修庙不应奢侈;三、志在修道。

应该肯定,在道教传承中,物质与精神所起的作用同样重要,庙院建造为道教传播提供了物质保障。但自古以来,就有不少借庙敛财的,其造庙院,绝少学道、修道、传道的设施,只求豪华,欺哄暗昧群众。这是祖师神仙所不愿见到的。古代的“雕梁峻宇”“大殿高堂”,至今日又留下了多少,而祖师精神的光辉还在指引我们前行的道路。

举个例子:重阳万寿宫简称重阳宫,在陕西户县西十公里之祖庵镇(旧名刘蒋村)北。原为重阳祖师之修行地,亦为其埋骨处。初名祖庵,大定二十五(1185)年由邱处机主持在故居建宫观,马钰手书“祖庭”悬宫内。 金承安二年(1197),再次修建,赐名“灵虚观”。金天兴(1232~1234)间,遭兵燹。蒙古太宗八年(1236),尹志平重新草创。十年(1238),李志常奏请得旨改灵虚观为重阳宫,命于善庆等率徒大力营修扩建。从太宗十二年起,经约十年,“雄宫杰观,星罗云布于三秦之分矣,其祖庭制度,为海内琳宫之冠”。乃马真后三年(1244),降玺书“增以重阳万寿宫额”。此后,其徒众续有营建。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孙德彧任该宫提举时,又加增修。邓文原《孙公(德彧)道行之碑》云:“宫自甲午(1234)营构,历时五十有九,而殿阁坛宇,讫未完美。”重阳宫的制度规模,未见详细记载,但据介绍,该宫盛时,宫殿楼阁达五千余间,道士近万人,规模甚为宏大。故与纯阳万寿宫(山西永乐宫)、长春宫(北京白云观)合称为全真三大祖庭。元末再毁。至明清,道教转衰,重阳宫得不到大的维修,大部建筑渐废,现仅存经清代重修的纯阳殿和灵官殿等。原有七十余通元代碑刻,仅留存三十余通。重阳宫的殿宇虽然消失了很多,但重阳祖师的精神犹存。

《丘祖垂训文》讲:“夫上乘者,修真养性 ,苦志参玄 ,证虚无之妙道,发天地之正气,除尘世之冤愆,……夫中乘者,秉心 演教,礼忏诵经,讽太上之法科,礼天尊之宝号,信心恳祷于圣前,虔诚斋戒于廊庙,清静身心,阐扬大道 ,一念纯真 ,常存正法。……夫下乘者,修宫建庙,印经造像,修桥补路 ,……以待功行圆满,自有金童接引,……。”

为什么将修庙轻看为下乘呢?修庙确实重要,也有功德,但是从更高的境界看,这只是人间的福德,只是修道之基,尚在三界五行生死变幻之中,还不是道,修道人应把心放在道上。《老子》第三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修真养性 ,苦志参玄 ,证虚无之妙道,”不是口头禅,若言高行低,则还不如做个平凡的老实人。

【思考】5、修道务落于实处,不可只讲“口头禅”,而修庙恰是实行,所以修庙就是修道。这话对吗?说说理由。

第六论合道伴

? 道人合伴,本欲疾病相扶,你死我埋,我死你埋。然先择人,而后合伴。不可先合伴,而后择人。不可相恋,相恋则系其心;不可不恋,不恋则情相离。恋欲不恋,得其中道可矣。

? 有三合三不合:明心,有慧,有志 ,此三合也。不明、著外境,无智慧、性愚浊,无志气、干打哄[12] ,此三不合也。 立身之本在丛林,全凭心志。不可顺人情,不可取相貌,唯择高明者,是上法也。

【分析】

此论祖师讲了合道伴的原因——相扶、方法——中道、原则——三合三不合。明心——外通达万物,有慧——内道心光明,有志——实苦志笃行,这样才少磨难、易成功。

道教传统也讲广结善缘,结三缘——仙缘、人缘、鬼缘。《老子》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儒家孔子也“有教无类”。这些与此论有选择交往矛盾吗?

这不矛盾,《论语.子路第十三》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虽然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但尊重别人表达意见的权力,所以能和;小人趣味相同,但自私自利,相争相斗,所以不和。有选择地合道伴是选同志同道者共同完成艰巨的任务,广结善缘、有教无类是指怀着善意对待一切,一是闭门修炼,一是开门济世,二者所处阶段不同、追求的目标不同,但修道者智慧善良的本性则没有什么不同。

【思考】6、关于修道的条件,古人有“法财侣地”之称,看它与以上六论是怎样对应的?

第七论打坐

? 凡打坐者,非言形体端然、瞑目合眼,此是假打坐也。

? 真坐者,须要十二时辰,行住坐卧,一切动静中间,心如泰山,不动不摇,把断四门:眼、耳、口、鼻,不令外景 入内。但有丝毫动静思念,即不名静坐。

? 能如此者,虽身处于尘世,名已列于仙位。不须远参他人,便是身内贤圣。百年功满,脱壳登真。一粒丹成,神游八表[13] 。

【分析】

假打坐——形不动,真打坐——心不动。所谓“内景不出,外景不入。” 外景:指眼耳口鼻神识对外部事物的感受。后面《坐忘论》一章将详细讨论如何使外景不入。内景:指内在湛然常寂的道性。后面《护命经》将详细讨论此问题。

守道不移,则百年功满,脱壳登真——合道永恒;一粒丹成,神游八表——神通变化。

【思考】7、我们追求心如泰山的真打坐,但形体端然的假打坐有作用吗?

第八论降心

? 凡论心之道,若常湛然,其心不动;昏昏默默,不见万物;冥冥杳杳,不内不外;无丝毫念想:此是定心,不可降也。

? 若随境生心,颠颠倒倒,寻头觅尾,此名乱心也:速当剪除,不可纵放,败坏道德,损失性命。

? 行动坐卧常勤降,闻见知觉为病患 矣。

【分析】

为什么要降心呢?在《第二论云游》讲到“圆光内发”时,我们就提到这个问题了。圆光内发,所发的是道性之光,人人皆自道生,所以人人皆具道性,但自落生于后天,七情六欲遮蔽了道性之光,遇明师点化,顿悟本来大道,一时豁然开朗,正所谓“圆光内发”。《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圆光正在“一”与“道”处,及至“二、三、万物”皆落在七情六欲的后天了,后天则有阴阳生死,返归“一”与“道”处,则超生死外。降心就是要从后天的随境生心——喜怒哀乐悲恐惊,返回到先天的湛然常寂。所谓:顺者生人,逆者成仙。从理论上说如此,从技术上说也如此,内丹修炼中采药、炼药、结丹、飞升皆以炼心为基础,这个在以后课程中还有详细论述。

降心的方法——行住坐卧常勤降,不怕念起,唯怕觉迟。这个觉是智慧之觉。《庄子》:“宇泰定发乎天光。”

所谓“闻见知觉为病患矣”,这个觉不是先天智慧之觉,是后天七情六欲之觉,故称为病患。这不是说修道人要变成盲聋才好,而是说心不受外境影响。讲一个故事:有师兄弟两僧与一妇人同时过河,小脚女人大约过不去,师弟背而过之,妇人去后,师兄说,僧人怎么可以与妇人亲密接触呢?师弟答:我早就放下了,师兄现在还背着呢。闻见知觉,就是心中的挂碍。但应注意的是:即使心无持碍,也不要无事找事。

历代道经中论述降心的内容很多,如:《钟吕传道集·论魔难》专论九难十魔,《大丹直指·内观起火炼神合道诀义》也论十魔君。十、九都是大致分类。《钟吕传道集》以钟吕问答的形式论述了九难十魔,下面录其节要,供大家粗略了解,欲知详尽,请读原文。

所谓九难者:大药未成,而难当寒暑,真气未生,而尚有饥渴,衣食逼迫,一难也。宿缘孽重,尊长邀拦,二难也。爱者妻儿,惜者父母,恩爱牵缠,三难也。富兼万户,贵极三公,名利萦绊,四难也。少年不肯修持,顽心绝无省悟,灾祸横生,五难也。急于求师,不择真伪,盲师约束,六难也。盲师狂友妄指傍门,议论差别,七难也。朝为而夕改,志意懈怠,八难也。身中失年,年中失月,月中失日,日中失时,岁月蹉跎,九难也。

所谓十魔者,凡有三等。一曰身外见在,二曰梦寐,三曰内观。如满目花芳,满耳笙簧,如见,不得认,是六贼魔也。珊瑚遍地,金玉满堂,如见,不得认,是富魔也。侯封万户,使节旌幢,如见,不得认,是贵魔也。笙簧嘹亮,哭泣悲伤,如见,不得认,是六情魔也。兄弟离散,妻妾分张,如见,不得认,是恩爱魔也。如失身火烧,堕落高冈,如见,不得认,是患难魔也。三清玉皇,四神七曜, 如见,不得认,是圣贤魔也。戈矛斗举,弓箭齐张, 如见,不得认,是刀兵魔也。如仙娥玉女,齐举霓裳,如见,不得认,是乐魔。如几多姝丽,争要成双,如见,不得认,是女色魔也。

若以奉道之人,身外见在而不认不执,则心不退而志不移;梦寐之间不认不著,则神不迷而观不散;内观之时,若见如是,当审其虚实,辨其真伪,不可随波逐浪,认贼为子。急起三昧真火以焚身,一挥而群魔自散。

今古好道之流,有清静之心,对境改志,往往难逃于十魔九难,空有好道之虚名,终不见得道之实迹。或而出离尘劳,幽居绝迹而志在玄门,于九难不能尽除,在十魔或著一二,非不得道也,而于道中或得中成,或得小成,而于仙中,或为人仙,或为地仙。若以尽除魔难,序证验而节节升迁,以内观合就阳神,指日而归三岛。

【思考】8、降心所追求的目标与麻木不仁的区别在哪里?

第九论炼性

? 理性如调琴,弦紧则有断,慢则不应,紧慢得中,琴可调矣。

? 则又如铸剑,钢多则折,锡多则卷,钢锡得中,则剑可矣。

? 调炼性者,体此二法,则自妙也 。

【分析】

古人用剑胆琴心比喻有情趣有胆识的人,祖师用来比喻修炼心性。琴喻内,剑喻外,皆要得中为妙,得中就是得一。《道德经》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灵,神得一以宁,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一也。”一自道生,所以得一即近道。一又生二,二又生三,《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为天地人,天地人又可二分,在天曰阴阳,在人曰仁义,在地曰刚柔,三者皆要能统一得中。所以《功课经·太清宝诰》:“随方设教, 历劫度人: 为皇者师、 帝者师 、王者师 ,假名易号 ;立天之道、 地之道 、人之道 ,隐圣显凡。”就是讲形而上的虚无的道显现在形而下实有之中,并指导现实。我们修炼不可能离开现实,贵在现实中体会中、一、道。

道、一、中贯穿于《立教十五论》各论之中:第一论住庵讲动静得中,静中有动;第二论云游讲圆光内发,动中有静;第三学书讲舍理采趣收之入心,入其中;第四分析合药可以助道,但执着则有损阴功修真,不可偏离中;第五论盖造可以遮形,但不宜华奢,还是中和;第六合道伴则恋与不恋,得其中道可矣;第七打坐外景不入内景不出,守中;第八降心,抱元守中,不可随境生心;第九论炼性则如琴紧慢得中,如剑钢锡得中;第十匹配五气,也是聚于中宫黄庭。第十一论混性命、第十二论圣道、第十三论超三界、第十四论养身之法、第十五论离凡世,得道之际更是不离于中。

不只道家讲中,儒释二家也讲中。儒家《中庸》第一章讲致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释家有《中观论》四卷,龙树菩萨造,青目菩萨释,姚秦鸠摩罗什译。为古来三论(《中论》、《十二门论》、《百论)之一,极为尊重。其说相主张最彻底之中道。破空破假,进而并破执中之见,说所谓八不中道即无所得之中道,而为般若思想者也。道家《道德经》第五章讲: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三家的中都是反对极端偏颇,但关注的角度也各有侧重:儒家观察有形事物之中和,释家讲空与色、有与无之间的中;道家讲万物的本源、归根复命的中。把三家之中都把握了,修心修命处世应物就大致不迷了。既能把握宇宙本来,又能面对人类现实,所谓天人合一。

可见一个中字很重要,但中是合乎特定时间空间之中,不可执着于中。举个例子:冬天应关窗,夏天应开窗,春秋则半开半闭,此三者皆是得中,若冬夏也半开半闭则不为中。

【思考】9、持戒是中道吗?和光混尘是中道吗?在庙院中当持戒还是混尘?

第十论匹配五气

? 五气聚于中宫 ,三元攒于顶上 。青龙喷赤雾,白虎吐乌烟 。

? 万神罗列,百脉流冲[14] 。丹砂晃朗[15] ,铅汞凝澄[16] 。

? 身且寄向人间,神 已游于天上。

【分析】

丘祖在《大丹直指.序》中对由大道产生生命的过程作了论述:

“ 仙经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体天法象,则而行之,可也。天地本太空一气,静极则动,变而为二:轻清向上,为阳,为天;重浊向下,为阴,为地。既分而为二,亦不能静,因天气先动,降下以合地气,至极复升。地气本不升,因天气混合,引带而上,至极复降。上下相须不已,化生万物。天化日、月、星辰;地化河、海、山、岳。次第而万物生。盖万物得阴阳升降之气方生,得日月精华炼煮方实。天地升降,日月运行,不失其时。万物化生,无有穷已。

盖人与天地禀受一同,始因父母二气交感,混合成珠,内藏一点元阳真气,外包精血,与母命蒂相连。脏腑次第相生。未生之前,在母腹中,九窍未通,受母气滋养,混混沌沌,纯一不杂,是为先天之气。一出母腹,双手自开,其气散于九窍,呼吸从口鼻出入,是为后天也。脐内一寸三分,所存元阳真气,更不曾相亲,迷忘本来面目,逐时耗散,以致病、夭、忧、愁、思、虑、喜、怒、哀、乐。”

宇宙与人体的生成,其理是一样的。《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描述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二即阴阳天地,三即天人地,在人体则为神气精。“三元攒于顶上”,就是炼神气精归一归道。五代.谭峭《化书》:“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宋.张伯端《金丹四百字序》:“以精化气,以气化神,以神化为虚,故名曰三花聚顶。” 南宋.萧廷芝《金丹大成集》:“神气精混而为一也,玄关一窍乃神气精之穴也。”

对宇宙和人体的生成,《易经》则描述为:无极而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太阳、少阳、太阴、少阴,也可喻为金木水火,四象加一中和过渡态的土即为五行,五行在人则表现为五脏气、五情,由五行还归太极、无极,即是归道,所谓“五气聚于中宫 ”。

“青龙喷赤雾,白虎吐乌烟 。”都是比喻。青龙喻木喻先天真性元神,赤雾喻火喻后天情识凡心,火生于木,后天情识产生原于真性之迷。白虎喻金喻元气,乌烟喻水喻精,金生水,精生于元气。修炼就是使后天情识复还于先天真性,炼精还于元气,此二者即性命,性命合一则为道。

张紫阳祖师《悟真篇》:“东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戊己还从生数五,三家相见结婴儿。”其数源于河图,东三即青龙即木,南二即赤雾即火,北一即乌烟即水,西四即白虎即金,中央是土。三家相见,实际也是五行凝炼成丹,即是归道。

 

【思考】10、修炼的对象是什么?修炼的目标是什么?

第十一论混性命

? 性者,神也;命者,气也。性若见命,如禽得风,飘飘轻举,省力易成。阴符经云:“禽之制[17]在气”是也。

? 修真之士,不可不参。不可泄露于下士,恐有神明降责 。性命是修行之根本,谨紧锻炼矣。

【分析】

性命合一即道,修炼次序则有先后 。

道家的宇宙生成观,如《老子》第42章所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将之类比于人身的生成上,人自降生后,神藏于心,精气藏于肾,也自一而分为二三。顺者生人,逆则成仙,道教内丹家往往锻炼精气神使之复归于一、还虚合道,谓之成仙。

后人往往以神为性,精气为命。如果细分,神分元神和识神。元神为先天、无思无虑、虚极静笃,也称为性;识神为后天,有分辨机巧情欲,往往也称为心。在无思无虑时精气为元精元气,在情欲状态下则是浊精凡气。性者类于无,命者类于有,无而不无,有而非有,如《老子》第一章所说:“此二者同出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教内丹修炼正是要性命双修而归不二大道。

而在这个过程中,就有修炼入手工夫的顺序问题,后世一般认为:内丹北派主张先性后命,南派主张先命后性。北派下手即须炼己(炼心),南派则是在炼精化气(筑基、得药、结丹)之后,再炼心(己)渐归先天,之后再炼气化神(还丹、温养),最后炼神还虚(脱胎)。

所炼的“己”是戊己之己,戊己居中,戊为先天,己为后天,从后天心炼至先天心,名曰炼己。古云:“未炼还丹先炼性,未修大药先修心。” 割绝贪爱、禁止旧习、精进励志、苦己利人都曰炼。炼至内景不出、外景不入,一切动静之间,心不动摇,才算合格。之所以要炼己,是因为整个修炼过程都要以明道真心真性为主宰,否则:药将得复失,胎将结复脱,神将出复堕……丘祖讲“七分性学,三分命功。”心性觉悟,精气随之转化。北派强调先修心,这与其收徒较众的形式也是有关的。

实际南派入手筑基工夫之先,也重视修心性。张紫阳祖师在《悟真篇》中说:“若要修成九转,先须炼已持心。”他在《青华秘文》中说:“持心论于前,然后参下手功夫于后。”只不过此时之“持心”并未要求达到明心见性、了悟大道的境界。南派是将心性修炼放在命功修炼过程中,逐步提升心性境界的。张紫阳祖师说:“先以神仙命脉诱其修炼,次以诸佛妙用广其神通,终以真如觉性遣其幻妄,而归于究竟空寂之源矣。”

虽然不同派别在性命修炼中各有侧重,次序也有先后,但应明白,性与命是一,是不能分开的,是道体现于生命的两个方面。

如果根基深厚,了达真性大道,精气随之自然转化,不修命而命自固。但对大多数人,性命兼炼,则更切实。丘祖在《大丹直指》中论述弃壳升仙超凡入圣时也讲到命功的重要:“幽室静坐,绝虑忘思,外境不入,内境不出矣,(形)如槁木,心若死灰,神识内守,一意不散,定中以出阴灵之神,冥冥无像,非为纯阳之仙,纵得出壳,何其艰难。 ”

【思考】11、很多宗教没有很明确的修命的功法,他们能修成功吗?

第十二论圣道

? 入圣之道,须是苦志多年,积功累行,高明之士,贤达之流,方可入圣之道也。

? 身居一室之中,性满乾坤 。普天圣众,默默护持;无极仙君,冥冥围绕 。

名集紫府 [18],位列仙阶。 形且寄于尘中,心已明于物外矣。

【分析】

入圣道的特征——性满乾坤:超越自我,同于大道。看看还有多少私欲,多少迷惑,就知离大道、离圣还有多远。丘祖在《青天歌》中形象地将心性天光比喻作青天,将尘心凡欲比作黑云,说:“……云散虚空体自真,自然现出家家月。”

入圣道的另一特征——普天圣众,默默护持;无极仙君,冥冥围绕:是说修炼至诸神诸气浑然一体。《护命经》讲得就是这个境界。随后我们学习。

【思考】12、“得道之人,身在凡而心在圣境”,身与心不会矛盾吧?

第十三论超三界

? 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乃三界也。? 心忘虑念,即超欲界。 ? 心忘诸境,即超色界。? 不著空见,即超无色界。

? 离此三界 ,神居仙圣之乡,性在玉清之境矣。

【分析】

《云笈七签》卷二十一说: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此谓三界,都有名字,实际是一种境界。其上四种民天,或叫四梵天,已超轮回。再上三清天、大罗天。三清天也是自道所化,所谓“一气化三清”:元始天尊,也叫天宝君,在玉清境清微天,其气始青;灵宝天尊也名灵宝君,在上清境禹余天,其气元白;道德天尊也名神宝君,在太清境大赤天,其玄黄。三清又名三洞尊神:洞真、洞玄、洞神。这些可参看《洞玄灵宝九天生神章经注》。“性在玉清”就是境界在仙境的最高处。

三界之外的仙境,既知天道之本,也知现实之末,天人合一。蔽于天,蔽于人,皆未得道妙。有无统一,不二法门。所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父母未生前,五行不到处”。

三界之内:无色界四天——执空无,色界十八天¬¬——执色有、情识,欲界六天——执色有、身欲。有生有灭,轮回辗转。

道教与佛教交流中,也接受了六道轮回的观念。所谓轮回六道,是由于不同的烦恼或心识染污特质而受生于轮回的六种形态。 天道:天人或天道众生具有强烈的傲慢心,必须历经变易之苦; 阿修罗道:具有强烈的嫉妒、猜疑心,必须历经斗争之苦;人道:是六道中最幸运的,因为人道众生具有达到证悟的最佳机会,虽然他们有生、老、病、死之苦; 畜生道:由于强烈的愚痴而受生,有深切的闇哑之苦; 饿鬼道:由于强烈的悭吝而受生,有极端的饥渴之苦; 地狱道:由于强烈的嗔恚心而受生,具有极端的冷热之苦。贪、嗔、痴三毒对应饿鬼、地狱、畜生三恶道。

【思考】13、你还有烦恼吗?看它们属于哪一界。

第十四论养身之法

? 法身者,无形之象也。 不空不有,无后无前,不下不高,非短非长。用则无所不通,藏之则昏默无迹。

? 若得此道,正可养之。养之多则功多,养之少则功少。不可愿归,不可恋世,去住自然矣。

【分析】

法身——即身与道合的道身。道体现于行住坐卧之中,挑水砍柴,无非妙道,以金为器,器器皆金。《道教义枢》:“法是轨仪,身是气象,至人气象可轨,故曰法身。”

空有、前后、高下、短长,这些相对的概念都是二,凡是相对的事物皆有消长生死,道是一,无生死,不二法门,这在以后学习的经典里还要深入探讨。

法身这个词也与佛教有关,《佛学常见词汇》有对法身、报身、应身的解释。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常住不灭,人人本具的真性,不过我们众生迷而不显,佛是觉而证得了;报身是由佛的智慧功德所成的,有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的分别,自受用报身是佛自己受用内证法乐之身,他受用报身是佛为十地菩萨说法而变现的身;应身又名应化身,或变化身,即应众生之机缘而变现出来的佛身。”

【思考】14、想一想有道者当出世、还是入世呢?说说理由。

第十五论离凡世

? 离凡世者,非身离也,言心地也。身如藕根,心似莲花,根在泥而花在虚空矣。得道之人,身在凡而心在圣境矣。   今之人,欲求不死而离凡世者,大愚,不达道理也 。

言十五论者,警门中有志之人 ,深可详察知之。

【分析】

有形之物则有生死,道无生死,而道绝也不脱离于有,道——非有、非无,亦有、亦无。这个得在以后学习中不断觉悟、不断修证。

《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道教求仙者也有尸解的说法:弃尸于世,解化仙去。《神仙传.葛玄》记葛玄即是尸解。《登真隐诀》《真诰》都有论述。尸解后经过太阴炼形还可再生,然与白日飞升还有距离,故被视为仙法下品。这是早期道教的观点。

《钟吕传道集•论真仙第一》论述仙有五等,兹节录于后:

钟曰:“人生欲免轮回,不入于异类躯壳,尝使其身无病、老、死、苦,顶天立地,负阴抱阳而为人也。为人勿使为鬼,人中修取仙,仙中升取天。”

吕曰:“人死为鬼,道成为仙。仙一等也,何以仙中升取天乎?”

钟曰:“仙非一也。纯阴而无阳者,鬼也;纯阳而无阴者,仙也;阴阳相杂者,人也。惟人可以为鬼,可以为仙。少年不修,恣情纵意,病死而为鬼也。知之修炼,超凡入圣,脱质而为仙也。仙有五等,法有三成。修持在人,而功成随分者也。”

吕曰:“法有三成而仙有五等者,何也?”

钟曰:“法有三成者,小成、中成、大成之不同也。仙有五等者,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之不等,皆是仙也。鬼仙不离于鬼,人仙不离于人,地仙不离于地,神仙不离于神,天仙不离于天。”

吕曰:“所谓鬼仙者,何也?”

钟曰:“鬼仙者,五仙之下一也。阴中超脱,神象不明,鬼关无姓,三山无名。虽不轮回,又难返蓬瀛。终无所归,止于投胎就舍而已。”

吕曰:“是此鬼仙,行何术、用何功而致如此?”

钟曰:“修持之人,始也不悟大道,而欲于速成。形如搞木,心若死灰,神识内守,一志不散。定中以出阴神,乃清灵之鬼,非纯阳之仙。以其一志阴灵不散,故曰鬼仙。虽曰仙,其实鬼也。古今崇释之徒,用功到此,乃曰得道,诚可笑也。”

吕曰:“所谓人仙者,何也。”

钟曰:“人仙者,五仙之下二也。修真之士,不悟大道,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术,信心苦志,终世不移。五行之气,误交误会,形质且固,八邪之疫不能为害,多安少病,乃曰人仙。”

吕曰:“是此人仙,何术、何功而致如此?”钟曰;“修持之人,始也或闻大道。孽重福薄,一切魔难而改初心,止于小成。云法有功,终身不能改移,四时不能变换。如绝五味者,岂知有六气,忘七情者,岂知有十戒。行漱咽者,咍[19]吐纳之为错。著采补者,笑清静以为愚。好即物以夺天地之气者,不肯休粮。好存想而采日月之精者,不肯导引。孤坐闭息,安知有自然。屈体劳形,不识于无为。采阴、取妇人之气,与缩金龟者不同。养阳、食女子之乳,与炼丹者不同。以类推究,不一可胜数。然而皆是道也,不能全于大道,止于大道中一法一术功成安乐延年而已,故曰人仙。更有一等,而悦于须臾,厌于持久,用功不谨,错时乱日,反成疾病,而不得延年者,世亦多矣。”

吕曰:“所谓地仙者,何也?”

钟曰:“地仙者,天地之半,神仙之才。不悟大道,止于小成之法。不可见功,唯以长生住世,而不死于人间者也。”

吕曰:“地仙如何下手?”

钟曰:“始也法天地升降之理,取日月生成之数。身中用年月,日中用时刻。先要识龙虎,次要配坎离。辨水源清浊,分气候早晚。收真一,察二仪,列三才,分四象,别五运,定六气,聚七宝,序八卦,行九洲。五行颠倒,气传于母而液行夫妇也。三田反复,烧成丹药,永镇压下田,炼形住世而得长生不死,以作陆地神仙,故曰地仙。”

吕曰:“所谓神仙者,何也?”

钟曰:“神仙者,以地仙厌居尘世,用功不已,关节相连,抽铅添汞而金精炼顶。玉液还丹,炼形成气而五气朝元,三阳聚顶。功满忘形,胎仙自化。阴尽阳纯,身外有身。脱质升仙,超凡入圣。谢绝尘俗以返三山,乃曰神仙。”

吕曰:“所谓天仙者,何也?”

钟曰:“地仙厌居尘世,用功不已,而得超脱,乃曰神仙。地仙厌居三岛而传道人间,道上有功,而人间有行,功行满足,受天书以返洞天,是曰天仙。既为天仙,若以厌居洞天,效职以为仙官:下曰水官,中曰地官,上曰天官。于天地有大功,于今古有大行。官官升迁,历任三十六洞天,而返八十一阳天,而返三清虚无自然之界。”

吕曰:“鬼仙固不可求矣,天仙亦未敢望矣。所谓人仙、地仙、神仙之法,可得闻乎时?”

钟曰:“人仙不出小成法,地仙不出中成法,神仙不出大成法。是此三成之数,其实一也。用法求道,道固不难。以道求仙,仙亦甚易。”

吕曰:“古今养命之士,非不求长生也,非不求升仙也,然而不得长生而升仙者,何也?”

钟曰:“法不合道,以多闻强识,自生小法傍门,不免于疾病、死亡,犹称尸解,迷惑世人,互相推举,致使不闻大道。虽有信心苦志之人,行持已久,终不见功,节序而入于泉下。呜呼!”

“警门中有志之人”。《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超凡济世,固不可无道,升官发财、长寿安闲,无道又岂可长久。得道之人,必定福禄寿全,但这不是得道的目的。

【思考】15、秦始皇、汉武帝都想长生不死,但举一国之力也终未成就,为什么?

 

来自:http://www.xiancyg.org/h-nd-138.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