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间一尘的博客

欢迎光临本人YouTube频道(频道名:林泉晗禅):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个人资料
正文

启示录(四)大卫 鲍森

(2022-01-12 19:56:12) 下一个


文字(字幕整理):第36讲:启示录(四) 堕落的淫妇
启示录中有三个女人,但是都不是真正的女人,听起来很奇怪是吧!其实这三个妇人全是代表,代表一群人或者是一个城市或是其它的什么。第一个妇人出现在十二章,这是启示录中非常难解的一章,我之前曾经先跳过没有谈它就是刻意要留到现在谈。十二章描述一个不寻常的景象,有一个怀孕的妇人,全身只披着日头,脚踏月亮,面对一条多头的大红龙。这条红龙是站在地上,等着吞吃妇人将生下的孩子。这个妇人的身分有三种可能的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她代表耶稣的母亲马利亚,这是天主教对十二章的诠释,而她即将生下的孩子当然就是耶稣。而魔鬼以希律的样子出现,等着杀掉她生下的孩子。我认为这不符合启示录。因为时间上完全不合,跟历史也不合。耶稣的降生属于福音书,不属于这里;耶稣没有必要在启示录中回到降生的原点。 
第二种解释是妇人代表以色列。她即将生下的孩子是弥赛亚,魔鬼等着杀掉弥赛亚。我也不认为这个解释符合;因为这也是回到过去,跟现在毫不相干。 
我相信妇人是代表基督的教会。她即将生下的是得胜者,也就是殉道者,而魔鬼以龙的化身出现等着要杀掉她的孩子。因为经文说这妇人逃到旷野1260天,安全的待在那里。这一点很符合启示录,也符合末日时的大患难。 
教会不会遭到灭绝,很多基督徒会安全度过;但是上帝会把那些为祂殉道的人提到天上,不让撒但摧毁教会的诡计得逞。这是三种可能的解释,你可以自行选择,不过我自己是觉得,从上下文来看的话,第三个解释最合理;因为1260天正是大患难临到的天数,也就是42个月,或者是圣经所说的一载两载半载,也就是三年半。这名妇人在那段期间在旷野中安全度过。在这一章的同一段时间内,撒但终于被赶出天上,被天使长米迦勒赶出来,魔鬼来到地上以后就决心摧毁教会,决心在世界做王,彻底掌控世界。好,这是第十二章。 
现在要来看看第二个妇人,后面再看第三个妇人。 
启示录接下来的故事可以说是两个妇人的故事,或者是两个城市的故事,因为这两名妇人各代表一个城市;一个妇人是个淫妇,代表巴比伦。而另一个妇人则是纯洁的新妇,代表新耶路撒冷从天而下。 
所以启示录接下来的故事都在讲这两个妇人,都在比较这两个城市的差别。这个时候仍然是在大患难时期,这里是全球的首都所在,我不知道在哪里,圣经没有说这是重建先前的巴比伦城,但是这座城就叫做巴比伦。在彼得前书里称罗马为巴比伦,他用巴比伦来形容罗马。圣经中的巴比伦都是指不敬虔、世俗还有罪恶,圣经中的城市大多是罪恶之城。 
城市是众人集结的地方,所以是罪人集结的地方,所以在城市中充满了罪恶,城市的犯罪情形总是比乡间严重;部分原因是在城市中不容易被发现,另外在城市中很容易隐姓埋名。 
圣经中的城市都是以拉麦为始祖,拉麦是制造大规模毁灭武器的始祖,他也是艺术和音乐的始祖,所以城市、艺术还有音乐都有错误的始祖。不是以塞特为始祖,就是亚伯拉罕那个血脉,而是以拉麦为始祖。所以自古以来城市都是败坏的地方。城市中的艺术和音乐也都受到败坏和污染。并不是说艺术和音乐本身不好,但是从拉麦以来就一直容易受到败坏。 
接下来十七章到廿章谈到巴比伦。这名淫妇骑在龙上,当然这要追溯到创世纪十二章。当时的人因着骄傲建造了一座城市,就是巴别塔。巴别这个词今天衍生出来的意思,就是没有人听的懂的话。 
当初上帝看见人因为骄傲妄想建造通天的巴别塔,而人骄傲的说:我就是神,我跟神一样伟大,所以人定胜天。表现人性骄傲的那座城是由宁录所建造的。宁录他是一个猎人,不但猎杀动物也猎杀人。这座城集结了所有的罪恶,充斥所有的罪恶、骄傲、野心和侵略。 
比如伦敦的骄傲、野心和侵略性就超过英国其他的城乡。伦敦情欲问题严重,伦敦的同性恋多过英国其他的城市,更有着无尽的贪婪,无尽的愤怒。 
暴动不会发生在乡间而是发生在城里。所以城市集结了人所有堕落的天性。巴比伦是第一个,也是最坏的一个。其实巴比伦一词指的是上帝的门,却成了上帝第一次赐下方言恩赐的地方。我听过传道人说旧约圣经没有记载方言的恩赐,当然有记载。在旧约时代,上帝赐下方言目的是要让人彼此隔离,多年以后祂在五旬节再度赐下方言,目的却是让万国合一。不过上帝第一次赐下方言是要让人分散到各地。这座巴比伦城后来落入了尼布甲尼撒王的手中,成了圣城耶路撒冷的头号敌人,后来就是巴比伦人来摧毁了耶路撒冷还有圣殿。 
所以一座是人的城巴比伦,一座是上帝的城耶路撒冷,这两座城在历史上从头到尾都互相敌对。这里看到的是末日的巴比伦,会是哪里呢?我不知道。如果要我猜的话,我可能会猜在太平洋地区那个附近。但是末日巴比伦的精神已经在我们身边出现了;大家纷纷抢着建造全世界最高的建筑物,这种心态到处可见。这一则时代杂志的报导就指出这种竞争有多激烈。 
帝国大厦够高了,但是今天却已经有更多建筑比它还要高。现在吉隆坡有更高的建筑,不过中国也正在盖一座多三公尺高的建筑,可是还有一座更高的建筑物正在规划中,是由英国的建筑师弗斯特为东京设计的。里面估计可以容纳五万人左右,里头不但有住宅,还有办公室以及娱乐场所。这个高高尖尖的塔型建筑预计要盖到800公尺高,还是位在地震地带,是不是充满了人的骄傲和自信? 
你们一定看过电视报导,世界上有多少人正抢着要建造通天的高塔!在吉隆坡的摩天楼完成之前,芝加哥的希尔斯大楼最高,可是大家仍然在继续竞争要盖一座最高的摩天楼,好把别人比下去。各位,这就是巴别塔、宁录、还有巴比伦的精神。 
而且不只这样,我们再进一步来看一看;启示录中的巴比伦并不是一个敬虔的城市,它不是指罗马。在基督教改教时期曾经有基督徒称罗马为淫妇,天主教也反唇相讥称路德为淫妇,这就是今天北爱尔兰纷争的祸因。是不是很可悲? 
巴比伦不是一个敬虔的城市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异教城市,这个城市膜拜金钱、物质主义而且以享乐为最高原则,这里在末日的时候是全球的金融中心,所有的钱会涌进这里来,这是享乐之城、宴乐之城,所以这座城被描绘成淫妇。因为你花钱,她就供你寻欢作乐,生动的形容了这个全球中心。我们不知道这会在哪里,但是我们已经可以看出它的影子。 
在美国的赌城拉斯维加斯就是一个例子。将来的巴比伦城可能就像那个样子;但是有一个地方却更糟:缅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可以说是欧洲的金融首都,我在欧洲证卷交易所竟然看到了金牛犊的雕像,而且我进了银行之后,在接待大厅里竟然有一幅两米高的大壁画,壁画上面画的竟然是地狱的情景,它描绘出各样的魔鬼还有各样的罪恶,许多人淹没在钱堆里而魔鬼却在那里哈哈大笑,完全是地狱的景象。 
接着我进到银行的柜台那里准备要去领点现金,柜台前面竟然摆放了真人大小的男女裸体铜像在排队,神态荒淫至极。赤身露体、脑满肠肥的商人站在又瘦又病的妓女旁边,想领钱的人就得和这些铜像一起排队,这种景象根本就是巴比伦嘛!这根本就是巴比伦。将来的巴比伦就像这个样子:彻底败坏,拜金主义,享乐至上,这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城市。 
这里说巴比伦会怎样?十分惊人。这里说巴比伦会倾倒;惊人的是它如何倾倒,如何被毁呢?巴比伦会被政客毁灭,而不是被上帝毁灭。 
这章经文说政客会嫉妒商人大权在握,政客嫉妒商人还有商业控制的政治,你听了会觉得奇怪吗?各位,我倒不觉得奇怪。因为现在已经有很多的跨国企业,到了公元两千年以后,全球企业会落在300个巨无霸企业手上。这个现象已经开始了。政客对大企业的嫉妒将会一发不可收拾,而这些政客将会摧毁巴比伦。 
上帝会让政客下决心摧毁全球的商业中心。你觉得这不可能吗?希特勒之所以要除掉犹太人,就是因为犹太人掌控了德国的银行。当政客嫉妒商人大权在握,就会不择手段的去进行一切。这就是巴比伦的教训。 
基督徒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做呢?看见巴比伦变成了金钱和享乐中心,经文中透露了一件事,这座城将位在沿海地区。当巴比伦被毁的时候,海上船只会看见港口有黑烟袅袅的上升,那里会是全球金融中心,全球的商人都会去那里,不只去做生意,也是去享乐。所以才会把这座城形容为淫妇;她拿你的钱,然后供你寻欢作乐。 
经文说基督徒和巴比伦会有三个关联。 
第一个关联:这个淫妇喝圣徒的血喝到醉。换句话说,那里为主殉道的人最多。为耶稣做见证的人血流成河,那座城里会有基督徒想为耶稣做见证,结果付上了生命的代价,这是第一件事;淫乱和贪财的人会把基督徒当成眼中钉,无情地加以杀害,所以那里容不下基督徒,许多人会为主殉道。 
这里吩咐基督徒的第二件事是:我的民哪,你们要从那城出来,免得与她一同有罪,受她所受的灾殃。因她的罪恶滔天,她的不义上帝已经想起来了。我们在这里看到上帝不会救基督徒出来,他们必须自己出来,他们必须自己离开那个地方。在大患难时期基督徒必须自己出来; 
第二,他们必须为了自己的安危出来。不是为了得救,而是为了安危,因为这座城将被摧毁,如果他们还待在城里也会遭到毁灭,所以神说:我的民哪你们要从那城出来。 
第三,不会全部的基督徒都死,因为显然有些人出来了。在现在的世界当中,居住在繁荣的金融中心对基督徒来说是越来越难了,面对各种金钱交易,彷佛是职业性的赌博,基督徒到最后根本就不可能住在那种地方,基督徒必须在那城恶贯满盈之前离开那里。 
这里吩咐基督徒的第三件事是:当巴比伦倾倒时他们必须高唱哈利路亚。这表示最大的股市崩盘的时候,所有的股市都会崩盘,因为各地的股市会互相牵动,纽约或东京的股市一有波动,伦敦的股市就会波动,全部都用电脑作业已经合而为一了。 
但是在末日的时候,巴比伦一崩溃全球经济也会跟着崩溃,银行关门,大家的存款全都没有了,股票变成一文不值,这个时候基督徒会高唱哈利路亚、哈利路亚…。其实如果你听过韩德尔的弥赛亚神剧,这段哈利路亚大合唱是取自启示录十九章,这段经文是在庆祝全球经济崩溃。庆祝银行体系瓦解。 
我每次听到弥赛亚神剧都想大声的问别人:你们知道这是在庆祝什么吗?听众如果知道真相一定庆祝不下去。它其实是庆祝全球经济崩溃,银行关门,股市崩盘。这个情况一定会发生,到那个时候只有基督徒会大喊哈利路亚。到时候谁是基督徒将会一目了然。 
你知不知道每次唱到哈利路亚大合唱,观众都会站起来?那是因为当初英国国王以为唱完了就站起来准备离开,大家只好跟着站起来,但是这个传统就这样传下来。不管怎么样,都要记住这是在庆祝全球的首都崩溃,不再存在了。上帝不会允许这座城继续存在。 
好了各位,我们以上谈到大患难时期,有不同的阶段,我们看到全球之都在大患难时期的景况,也看到巴比伦这个淫妇醉饮圣徒的血,以及最后的倾倒,这个时候大患难就结束了。 
可是我要再谈一下,有一个很急迫的问题,世界各地的基督徒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很分歧。问题很简单,就是基督徒会经历大患难吗?我们会经历大患难还是会逃过一劫? 
因为1830年,在苏格兰格拉斯哥港口城有人发了一个预言,结果这个预言传到了世界各地:这个预言是要告诉所有的基督徒,不必怕大患难,因为在大患难来临之前,他们就会被提到天上。通常是用「被提」这个动词,因为帖撒罗尼迦前书四章在旧版的拉丁文圣经中,描述基督徒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 
这里的「被提」原文是raptor,衍生出rapture(被提)这个词,这个理论从1830年之后已经传到世界各地,在1830年之前没听过。发这个预言的人,是普利茅斯弟兄会的创始人,他的名字叫做达秘。
弟兄会成员并没有全部相信他这个预言,孤儿院创办人乔治慕勒说他这样讲不对,另外牛顿、崔格拉斯、还有弟兄会早期的几个成员,也都不同意这个预言。但是由于达秘相当强势,这个预言从此变成了弟兄会的主张。你如果听过弟兄会的教导,他们认为教会将秘密被提,他们认为耶稣会再来两次,第一次来接祂的教会,第二次则是和圣徒一起来。 
第一次来接祂的信徒,几年后再公开带他们一起来。第一次是暗中来,只有基督徒知道而且会被提,瞬间消失,然后耶稣会再一次公开降临。 
这个说法越过大西洋,有一个叫司可福博士的律师,编写了一本圣经,把这个想法收录在圣经注释中。 
我必须提醒大家,千万不要买有注释的圣经。不管你有多小心,都无法时时刻刻的提醒自己这是上帝的话,那是人的话,你的印象会是:反正是圣经上写的。这本司可福圣经传到美国各地后,有许许多多的基督徒就误以为圣经说:基督徒会在大患难来临前被提到天上。可是如今这个看法因为一本书又更普遍了,这本书的作者毕业于达拉斯神学院,这个神学院完全主张这个看法,这本书的作者名字叫做何凌西(Hal Lindsay)。他的书卖了几百万本,如果他的看法正确,那真的是很棒。这表示主耶稣说:不用担心,你们不会经历大患难,我会在大患难之前把你们带走。其实新约圣经并不是这样讲的。 
有七个原因会让人误以为基督徒会在大患难之前被提: 
第一,新约圣经有些话让人以为耶稣很快会再来。比如耶稣说:我必快来。让人以为耶稣随时会来,祂很快就会再来,也许是今天或是今晚。 
第二,新约圣经说耶稣再来的时候,会让我们感到意外,就好像贼在夜间来到一样,会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事前完全无法预知。 
第三,有些人从新约圣经的用词判断,耶稣会再来两次而不是一次。比如说“主的日子”跟“基督的日子”不一样;“祂的来到”跟“祂的显现”又不一样;“为祂的众圣徒来”和“同祂的众圣徒来”又不一样,他们玩弄文字游戏,想把耶稣再来分成两次,硬是要用文字上的差异来把它讲成两次。 
第四,有些人说,初代教会随时等着耶稣再来,比如耶稣说祂正在门口了,又说这世代还没有过去这些事都要成就。有些人根据这些经文就说耶稣随时可能再来。耶稣当然不可能随时再来,因为大患难得先来临。启示录最后几章所记载的事,若不是在我们死后发生,就是在耶稣再来前发生。 
接下来第五,启示录六到十六章完全没有提到“教会”一词。虽然提到了“选民”和“圣徒”,但是有人认为这是指犹太人不是指基督徒,所以六到十六章的事发生的时候,教会已经不在,甚至一直到十九章都不在。 
第六,知道耶稣会再来可以带给我们安慰,比如帖撒罗尼迦前书四章说将来我们都要在空中与主相遇,信的人要用这些话彼此劝慰。有人就说,如果必须经历大患难,我们怎么得安慰呢?只有在大患难前被提才可能带给我们安慰。 
第七,有些人认为大患难是上帝把忿怒倾倒在地上,我们不是可怒之子,上帝的忿怒不在我们身上,因为我们在基督里已经得到赦免。这些理由都说的很冠冕堂皇,但是其实都有漏洞。 
比如耶稣说:我必快来。这句话已经说了两千年,所以我们得要重新思想这句话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祂随时会再来,上帝的时间显然是相对的,千年如一日,一日如千年。在上帝眼中,耶稣来到世上彷佛是两天前的事。不过有一个日子在上帝眼中一定像千年那样漫长:就是祂的儿子被钉在十字架的那天。 
“我必快来”这句应许被人冠上“随时”的意思,其实不是这个意思。这句话是要叫我们心理相信并且期待祂很快再来,如果解释成“随时会再来”就过头了。 
接下来,主再来时会令人意外,保罗这句话是针对非基督徒和打瞌睡的基督徒说的,对这些人来说,主再来时会像夜间的贼来到,对儆醒的基督徒来说则不然。这是很重要的差别。 
主再来时,我们不会觉得像是夜间的贼来到,因为我们不断儆醒祷告留意主再来之前的征兆,我们不会感到意外。非基督徒跟打瞌睡的基督徒才会意外,因为他们没有儆醒,所以不是每个人都会觉得主再来像夜间的贼来到。 
我们也不可能根据用字遣词,把主再来区分成两个事件。描述主再来的用词都一样,两次的描述都一样,不管是说祂为众圣徒来或说祂同众圣徒一起来,指的都是同一件事,新约圣经找不到一处经文清楚指出耶稣会再来两次,耶稣的再来只有一次。 
祂已经来过一次,将来会“再来”一次。不管用字遣词如何祂只会“再来”一次。至于初代教会的期待,他们不是期待耶稣随时“再来”,而是希望耶稣的再来是在他们的有生之年,但是耶稣当初吩咐他们要去地极传福音,既是这样,耶稣怎么可能随时再来? 
福音必须传到地极,末日才会临到,所以这个说法不通。他们希望有生之年能够见到耶稣再来,但是他们也知道要先完成传福音的大使命,耶稣才会再来。他们甚至希望使徒约翰有生之年能看到耶稣再来。但是这个说法只是谣传,约翰福音最后驳斥这个谣言。 
启示录六到十六章没有提到“教会”一词,只提到了“选民”和“圣徒”,没错,旧约圣经是用这两个词来指以色列,但是新约圣经也用这两个词来指基督徒,保罗至少有六卷书信不用“教会”这个词,而是用“圣徒”这个词,所以根本就没有什么分别。 
其实,启示录十四章里有一节经文,就足以驳斥这全部的说法。这节经文说,圣徒的忍耐就在此,他们是守上帝诫命和耶稣真道的,如果所有的基督徒都死了,谁要来守耶稣的真道?根本说不通,对不对?没错,殉道的人会出来,一个接一个出来。但是圣徒就是基督徒,教会就在大患难里面。 
坦白的说,如果基督徒不必经历大患难,耶稣何必跟我们讲的这么详细呢?如果我们不必面对大患难,耶稣根本没有必要跟我们讲这些,如果知道自己可以逃过一劫,别人却在劫难逃,这会帮助我们做个更好的基督徒吗?「呵,你们惨喽,要经历大患难,我们可以躲过」。这样会让基督徒有幸灾乐祸的心态。别人必须要经历6到16章的患难,但是我们不用? 
最后一个说法重点放在“安慰”,“安慰”并不是专讲一些让人放心的话,“安慰”这个词的原文有堡垒的意思在里面。圣经里所说的安慰是要帮助你坚强,帮助你坚强面对,帮助你成为堡垒,这才是“安慰”的含意。不是哄人家说,不幸的事不会发生,安慰是帮助你坚强。圣灵的安慰并不是要帮助你开心的,而是要让我们坚强,为主站立的稳。 
基督徒的安慰并不是会在大患难来临前被提,而是知道耶稣会再来,知道三年半的大患难之后,将是一千年的平安和富足。各位,最后这个原因最容易叫人相信基督徒不会经历大患难,但是上帝在倾倒祂的忿怒的时候,仍然可以保护祂的儿女,各位觉不觉得启示录6到16章读起来很熟悉呢?很像出埃及记里埃及当年所遭受的灾祸,埃及遭遇灾难的时候,以色列人怎么样?上帝保护歌珊地的以色列人逃过一切灾难。上帝有办法,祂有办法保护他们。 
耶稣在启示录中写信给其中一个教会说,在普天下人受患难的时候,耶稣必保守他们免去患难,上帝在倾倒祂的忿怒时仍然可以保护祂的儿女。所以我们看见这个妇人逃到旷野,在那里安全度过1260天。 
总之在新约圣经里找不到一节经文清楚地说,基督徒会在大患难来临之前被带离这个世界,如果我们会在灾前被提的话,耶稣应该会清清楚楚地对我们说:你们不必经历大患难。我相信被提。因为被提就是在空中与主相遇。但是问题不在相不相信被提,而是在什么时候被提。 
我知道这样讲可能会冒犯到很多人,因为很多书都用假话来安慰你。但是,我要告诉你,我宁可最后才发现自己错了,而不是最后发现他们错了;我宁可说你必须经历大患难,帮助你准备好,最后才发现不必经历大患难。而不是告诉你说不必经历大患难,最后才发现必须经历,那可就惨了。 
我已经把我所信的真理告诉你,我们将来必要经历患难。耶稣吩咐我们要站立的稳,要得胜,让我们的名字继续留在生命册上,这就是写启示录的目的。因为那七间教会的忠心即将面临最大的考验:你要宣告凯撒是主?还是要单单宣告耶稣是主?好了,各位,我们下集在继续谈。 
图片、表格:第36讲:启示录(四) 堕落的淫妇

来自:https://posts.careerengine.us/p/5e3ed5c1b470c5774ec40914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