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间一尘的博客

欢迎光临本人YouTube频道(频道名:林泉晗禅):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个人资料
正文

杨宁 易度门:怎样修证佛法?易度门网站链接

(2021-07-20 11:35:34) 下一个

易度門 https://yidumen.cn

 
http://www.yidumen.com
 
 

 

我们究竟怎么样修证才会不被物质区、光音区、波动区的一切牵引、迷惑?

第一、通过禅修,培养专注力,聚集能量,转化成光,进入正定。

第二、破除对“自我”的执着。

第三、累积功德。

第一,刚开始修证佛法,我们可以把自己放在“物质区域”,那么我们需要通过持续的“专注力”证入“忘我”的状态,这样我们的身心才可以从“气”的运化聚集成“能量团”。大乘佛法的密宗讲“心气”是“不二”的,对于凡人来讲,心就是气。中国道教修炼内丹也是在聚集能量,他们内守穴窍,凝神入气穴,心念空灵虚极,忘我到恍兮惚兮。这种意识状态就是炼“内丹”的火候,性空真火。意到气到,生生世世累积的能量被聚集到他们身体意守的“穴窍”中即“丹炉里”,中空的能量团密度越来越大,体积越来越小,最后爆炸发光,炼成为“内丹”,等级高的叫“金丹”,这个“金丹”就是“阳神”。这样他们即可以修出一个像佛教里面讲的“光化体”,大家称这个“光化体”叫做“神仙”,虽然这个“光化体”不像物质那样容易毁坏,而且有神通,但是“光化体”仍然是光音区的一个相,仍然有生灭轮回。

佛法的能量聚集也是靠“专注力”达到“忘我”的状态来完成。他与道家有个最大的区别是:佛法的指导思想起点就是“无我”的,佛法讲用于修证的这个“刹那生灭的身心”是一个幻境,他用于内观的三脉七轮也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所以行者通过专注力进入“忘我”的时候,他比执着“我相”,求长生不老,羽化登仙的道家,证入的意境更广,摄受的能量更多。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是一个大杯子与小杯子的比喻。能量是无分别注入的,专注力也基本相同,但大杯子装得更多,只因为法器大而已。所以,佛学的修证者通过“专注力”进入忘我,聚集能量转化成光,进入光音区,他可以得到光化的“意生身”。而在果位上“意生身”是无限的,有很多,他们可以进入不同的世界,而不像道教只有一个“阳神”而已。

在物质区的行者,很执着于固定的形象、外表,得失心很重。因为物质、形象、外表都是有成住坏空的,都在刹那不住地改变。但行者观照不到,所以,一旦事物最终发生变化,行者的心境就会被影响干扰。

佛法修证者,刚开始进入光音区时,就开始进入佛学讲的定态。因为我们如果还在“气”的状态下,气在脉道循环,我们的杂念是无法停止的。(其实真谛是,气的流动也是幻境,是因为我们分别执着导致的幻境。这就是慧能禅师刚到广州光孝寺时,两僧看到风吹旗帜在动,便互争是风动还是旗帜动,最后慧能代他们回答:是仁者心动。)因我们的意识分别、执着,所以,在“气”的生命状态时,很难入定。所以大部分的修行的宗教门派都在“调气”上入手。当我们的气在脉轮深处聚集成为能量,随着能量的密度的加强,我们就可以静下来,甚至进入忘我的状态。等能量转化成光,就开始进入了定态,因为光可以不动了(其实光也在动,还有振动和生灭,只是对于我们粗糙的觉受和分别来讲,似乎停止了)。刚刚进入光的定态的时候,就是佛教禅宗说的“明心”的开始。只不过,这个刚开始的“明心”还停留在中国禅宗神秀禅师一首偈子的境界:“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当光明渐转,进入真空地带时,才到达慧能禅师的境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光音区的转化,基本上是“光明境”的转化,它大概分为四个次第。先从可见光,赤、橙、黄、绿、青、蓝、紫进入不可见光,有根器的人再转入灵光(银白色的光)或者金光。第二个次第是从“光”转入“明”,就是没有光的感觉,但感觉到很“清明”,“清明”的意境是一种“明亮”的感觉。第三个次第,“清明”再转入“空明”,“空明”的意境是“天亮了”。“天亮了”的境界再转入“空”。此时行者即可破光明与黑暗的分别,但破光明与黑暗的分别时,有的行者同时已可证入真空地带。证入光音区的行者,一般喜悦、宁静、快乐多一些,是因为他们的定力增强。

刚开始在有为法中修证时,首先缺失的是持久的专注力,现在先介绍几个培养专注力的小方法。

(一) 内观意守

内观就是行者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心内。为什么用内观呢,有一些法门也用外观,比如:用眼睛盯着外界的一个物品或者一束光、一个点来令自己专注静下来。虽然在忘我之后并无身内身外之别,但笔者认为,刚开始修证的人,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内好一点。因为我们平时诸根都向外漏,我们的注意力其实都在外面,能量向外散失。如果注意力开始放入体内的任意点上,都有“收心摄意”的作用。比起外观,唯一的缺陷是,内观没有看得见的目标,注意力易散失。虽然有觉受,但行者还不能住在觉受上,不让觉受打扰自己的专注力,要“觉而不动”。

其实,专注的内观一处,近似于道家的“意守”,只是佛法选择的内观部位与道教的“意守”有不同。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佛教的气脉讲三脉七轮,道家讲奇经八脉。因为角度不同,佛教把人当作法界,从“无我”的角度看气脉,更近似一个中空的球体。而从有形的角度看,身体的气脉循环当然局限于人类的身体内,范围也只涉及到了太阳系,即小周天、大周天的运化。当证入无心的境界时,脉也不存在,同归虚空。

一般内观的部位可选择:眉心轮中心(两眉心中间的位置)、心轮中心、脐轮中心、海底轮中心、生发宫、整个脊柱或脊柱的一个穴位,中脉的任何一点或整个中脉位置。易昏沉者选择较高位置意守,散乱者以较低点为好(但高血压者不宜守头部,女子月经来时不宜守海底轮)。

在内观时,不只是觉得两眼向内看,那样“意念”仍在头部,“心气”并不能下达于关注的位置。是心气与注意力同时要进入“内观处”。这是内观很重要的一点。不能把握要领,可以观想吸气时,将气吸入被观处,呼气时从被观处呼出,几次之后“心气”自然入于被观之处。内观时,注意力、呼吸与关注的部位合一才是最重要的。“内观”时,内观之处不应频繁移动,偶然调整一两处位置即可。除非是在练气功想清理体内的一些障碍,或有老师传授的其他法门在修,否则,不要移动你的“内观专注点”。这样易聚集能量,进入忘我,得定。

内观时,内观的部位出现任何冷、热、麻、胀等等觉受或忽大忽小,光明境界等都属正常,没有也算正常,不用大惊小怪。这种“内观法”的目的是培养你的“专注力”以及将长久向外驰逸的能量收摄回来而已。时久,会有光明生起或因专注力进入定态。

(二) 观呼吸法

只要我们正常活着,呼吸就不会有片刻停止,但很少有人每时每刻都了解自己的呼吸状况。你刚才的一刻是吸气还是在呼气,呼吸的长短、快慢如何,是暖还是凉,我们都不易在散乱中察觉。观呼吸法即是通过让你清晰地观看、明了你自己的呼吸状况,而培养专注力。但是,在佛陀曾经教授的法门内,观呼吸法是很重要的法门,它被称为“安般守意”。佛陀的儿子罗睺罗就是从此法门证入阿罗汉果的。如果你不是专修此法门的话,也可以只把它作为一个培养专注力的方法。

具体观法:

上坐后,全部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状态上,呼吸的长短冷热,每一息都要清楚。而且随着心的专注和沉静,呼吸不只从鼻出,行者会觉得呼吸从身体的任何部位出,从每个毛孔出。忘身时,只有呼吸,不知从何出……然后从此入门进入似乎不呼不吸的入定状态。

(三) 数呼吸法

行者上坐后,身心放松集中意念,从一数到十,然后返回来再从一数到十,一直持续这样做。数呼吸法意在培养行者清明的专注力。如行者昏沉散乱打妄想,可能就数到十二、十三了,而且用数数字代替杂念。但要注意,专注力的培养中,行者始终要保持一个清明的觉知。但前面的“内观意守”与“观呼吸”都结合了身体的气脉修法,对生理的转化帮助更大。不过没有最好的法门,适合你当下修的就是最好的,不要执着。

(四) 持咒(持名号入禅定法)

咒语有很多种,常见的基本上可划分为:①祈请咒,如百字明;②相应咒,如诸佛菩萨心咒;③降魔咒,如楞严咒;④超度咒,如往生咒等。如配合禅定修行,最好持相应咒。“六字大明咒”是观世音菩萨心咒,行者持诵久了,可以与观世音菩萨的“无缘之慈,同体大悲”相应,得到加持和护持,清洗业力。

持诵时,声音从“下丹田”出,有点像美声唱法,身体内部就像真空,整个音流充满体内,振动脉道。(不要用喉咙在唱或用口在念诵)。这样持诵行者才能进入定态。而且持到一定时候,只要行者专注力足够,身心就是“六字大明咒”音流,入法界音声海。

持诵佛菩萨的名号也有很大加持力,因佛菩萨们在“因地”都有大愿,持诵他们的“名号”易与他们的愿力相应,得到他们的救拔和加持。如要与禅定相应,就是像持咒那样持诵名号,如南无阿弥陀佛,持诵时也像持“六字大明咒”那样持,可以入定态,行者也许可以立刻见到“西方净土”和“西方三圣”现前,并非是在往生时。

总之,要通过持咒和持名号入禅定,持诵的方法很重要,一定要让音流从身内出,振动脉道。

常见的应当以“南无阿弥陀佛”和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呗咪吽”或三字咒“嗡、啊、吽”是首选。行者都可以观想它们排列于中脉,然后从身或头顶振动而出,音流遍满法界。有些行者很快就身心化为音流,有些行者会身心充满光明,因法界中光音是一体的。音的振动也可产生光,光明中有音有相,化生一切。身心充满光明时,行者会忘声忘身。层次更高的行者可以在光中见到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之相,而且与他们合一,无二无别。

第二页

第二、破除“我执”

什么是“我执”呢?佛说“人无我”、“法无我”。“人无我”就是说你认为的这个刹那不停的生灭意识和身体不是“你”,你是不生不灭的,你是佛。只是被这个幻境牵引,无法解脱。包括身心的色、受、想、行、识,即五蕴。“法无我”是指不只是人,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存在,他们也只是缘俱则生,缘散则灭。“我执”就是指你执着于这一切不真实的幻境,而被其所转,所摄受。

在刚开始破除“我执”时,最大的干扰和牵引是“情欲”。说“自我”就是“情欲”,也未尝不可。如果情欲破了,名利很容易破掉。有时“名利心”也是“情欲”无法满足而要寻找的另一个突破口。有些老年人说,我已经很久没有性行为等,似乎已没有情欲了,在古代有的僧人为了断情欲,竟自毁男根,但情欲却并非是毁掉生殖器或没有性行为,情欲包含爱情、友情、亲情等等范围,但现在只谈偏重于生理系统的情欲干扰。

有句话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其实人类几千年来,无数诗词歌赋为情而作,但情仍说不尽、道不明。但几乎每一位有情感的众生,都在其中酸甜苦辣的品尝着。其实,如果从修证的角度看,情什么也不是。如果简单做一个比喻,在物质区,它是一种表面的形象、虚妄的觉受、是一个念头、是一种行为、是一种体验、是“五蕴”——色受想行识。在光音区,它是光和声音。在波动区,它是振动。在真空区,它是示现。从物质区到波动区,修行者都在破情欲的牵引,即使你变成了宇宙振动,仍有情,是情在振动。即使在真空区,进入“空我”,仍有普照万物的爱,普度众生的情。虽然“空我”的爱上升到了慈悲,但仍算有情众生。它在物质区和光音区的投影,仍有生生世世的缘要了,仍需要承担共业和自己个业形成的果。

以说情欲一直是人类修证中最大的障碍。人的性成熟时,人就是一颗情欲的种子,只要因缘俱足,随时可以发芽开花结果。而这个世界缘太多了,在网络时代,时空缩短,条件具足太容易了。如果愿意,有的人一生都在不同的缘中开花,一直到生命终结。我们先不把这种行为与任何人类的道德品质、责任义务挂钩,只从佛学修证的角度谈这样做的结果。一、结缘无数,情缘是最不易了的,因为它不能等价交换。二、不断的换缘,使很多执着情欲的人受伤害,这样情欲就导致了刻骨铭心的逆缘。三、心神易散失,意念无法专注、入定。四、能量散失,易漏失能量。五、自己内心的嫉妒、嗔恨、占有欲会增强,很难彻底平息。六、会变得虚伪、不真诚、撒谎,内心的阴暗面增强。这种阴暗会使人觉得生命没有意义,因为光明坦荡代表生发,阴暗代表死亡。总之,情欲是物质区、光音区令修证者最难解脱的幻境。

在小乘佛教中,四果阿罗汉从一开始修行就离情去欲,严持戒律,修四禅八定,等于他们逃避了这个幻境。入定后,他们安住在定中,寂灭为乐。寂灭只是在物质区呈现出的一个面,在波动区,寂灭和生发是同时的。故“寂灭”久了,一旦因缘俱足,阿罗汉一定会从禅定中出来,进入生发状态。此时他们会很茫然,因为他们不知道,他逃避的那一面,一直同时伴随着他。“他”就是“情欲”本身,他逃掉的只是不让“种子”有发芽开花的机会和条件而已。种子仍在,众生有情,宿缘仍在。但阿罗汉证到四禅八定后,他凭定力即可以令自己的所有“觉受”寂灭掉。在寂灭定中,他全身只有一丝“气息”维持,这丝“气息”只能吹动一根汗毛那么微弱。所以,红尘的一切,包括情欲,对一位在现世证四果的阿罗汉来说,只能令他的一根汗毛微微震动一下,他完全靠定力即可抵抗一切。真的是八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吹不动。但宿缘要了,慈悲要起,否则他无法在人间圆证佛果。众生在情欲之中,他的铁石心肠有时无法有太多的的善巧方便救拔有缘的多情众生。这就有了菩萨的出现。生起慈悲的阿罗汉,开始“摄心为戒”,进入红尘,用各种方便、善巧救拔众生。甚至包括情欲的满足,但这样的菩萨在现世几乎找不到。

直接从菩萨道修证的行者,不管宿世的根器如何,在现世又要救拔众生,又要修证四果阿罗汉的定力,比较困难。有些因缘不是个人的努力即可达成的,时空的万事万物都会对你的正定构成影响。

如何突破情欲对自己的控制?当通过专注力进入定态,通过禅定力对自己的身心觉受以及外境诱惑能做到“觉而不动”最好。“觉而不动”时间久了,自然可以到达“动而不住”,“住而即有即空”。从“即有即空”到“色空不二”的示现,这是身心解脱之路,但这条路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在意境上,首先要有正念、正知见。 比如,佛法里对治五蕴牵引的方法有:痛念无常、苦、空、无我。我们应这样思维,这个世界一切无常,很多事我们都无法把握,情欲是很虚幻的,像“自我”一样的虚幻。人有“十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蕴炽盛苦、坏苦、行苦),想我们已到中年,回望过去的岁月,眨眼而过,像一场梦,似乎并未作出任何对生命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活得迷迷糊糊,光阴在吃喝玩乐中虚度,未来几十年,也不见得比现在更好。想想老去时,身体衰老,头脑混沌,疾病缠身等,我们会比前面的几十年过得更开心吗?我们还是应该抓紧时间修行,不要让自己杂念纷飞,为未来以及下一世,累积一些福报、功德。佛说,一切如梦幻泡影,临终时,我们什么也带不去,只有业随身。你身口意的行为,就是你的业力,它如影随形,因缘熟了,业都要示现果报。想想自己对别人,对这世界所做所说,你曾给予别人的痛苦,都将回归到自己身上。我们要清醒一点的做人,做事。佛说我们可以证到“无我”的等级,这样我们即可解脱。如果我们有很好的条件来修行,就要一心一意的修证,不要再生起任何为满足自我私欲而不择手段的邪念。

另外,树立崇高的信念、目标也是突破“情欲”对自己牵引的最好方法。记得曾经在电影中看到,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一位烈士,被囚禁在监牢,他在就义前,在监狱的墙上写了一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当时我在看电影时还小,想他的“自由”指的是什么,连生命都没有了,他还要自由干什么?我想他的“自由”应该是指他的一种信念,比如改变这个世界,他认为不公正、黑暗的一切。现在我们不是去探讨他追求的信念如何,而是想说如果一种“信念”可以让人放弃生命以及所爱的人,那情欲对他的牵引会很弱。这使我想到,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每时每刻都在关注自己的身心觉受,关注自己的所爱和被爱,意念如果只在“我”和“我的”范围打转,那这个人要突破情欲的控制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要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心胸、气度。不要让自己的注意力只停留在“自我”的分别觉受中。每个修证佛法的行者,都应把“以身证道,解脱轮回,普度众生”当作生命的最高目标来追求,而不只是想通过修证来获取现世的安乐。因为只要在时空区,你的“安乐”随时都会被击碎。只是我们在快乐平安时,体验不到佛说的苦,或者好了伤疤忘了痛。我们可以想想躺在医院中的病人,想想他们寝食难安,生不如死的痛苦。想想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为情所困,为情在煎熬,在心灵上体验着生不如死的感觉。也许我们有一天果报熟了也会变成他们。一位证道者甚至要想到三恶道众生的苦,虽自己看不到,佛经中讲起过,那是苦的,无片刻喘息和停止的机会的,而且时间之漫长,不知有多久。

现在介绍两种对治生理欲望的小方法:

一、 性能量升起时,如果你的意识能够清静无为,不去幻想其它女人或男人,不去分别这种冲动与淫欲相连,不去在意自己想与异性亲近的觉受,安坐于座垫上(躺、或坐在椅子上,意守在海底轮或脊柱上),那么几次训练以后,这种能量会自动回归脉轮,开启脉道。而且,性能量充沛时,身体的每个细胞能量都会充盈。这种细胞里的“淫毒”使人产生“性要求”的幻境(这种淫毒是身体的觉受与意识中储存的“淫欲”信息相合产生的,如果我们的心不分别身体的这种觉受,即使我们的细胞里残留着淫欲的信息,也不会形成淫毒。它仍然可成为修证中最强大的一股力量,但彻底清除这种信息,需要身心的彻底转化)。修证者会看到如果行者无欲无求,充盈的细胞能量非常清静。行者一旦升起淫心以及暧昧的觉受,中空的细胞马上变得浑浊,而且发出各种彩色光芒。生物场振动频率改变,向喜欢的异性发出性爱的波动。所以,不受情欲牵引是我们最困难的事情。但如果不断训练自己,也可以尽快到达,只是开始有一些难度。这并不是让每个行者离情去欲,只是行者在修证中一个阶段的需要。如果行者从物质区、光音区的时空中解脱后,才可以让自己从情欲升华到爱。那是一种从情欲解脱后的自在。

二、 单运法

当有性冲动时,把意念守到自己的海底轮,观想性能量变成燃烧的火。甚至可以观想自己的海底轮像一个液化气灶,用意念打开开关,“砰”的一下,火焰从“海底轮”腾空而上,然后让火愈烧愈旺。让欲火尽情燃烧,不要让它与戒律、道德、品质等等联系。让自己安住在燃烧的欲火里,觉而不动。最后结束修证的时候,将火收回脐轮。

第三页

第三、累积功德

我们每天有二十四小时,因种种原因,我们在坐垫上修证的时间并不太多,那么日常生活便成为我们修证的最好道场。“无我”是大乘佛法修证的地基,但在坐垫上进入专注,暂时“忘我”都不太容易。因常被杂念、幻境以及身体的觉受牵引。那么日常生活中,就要刻意去训练“无我”的品质,而“利他”之行是训练“无我”品质的最好方法。这也是佛法中常说的发“菩提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认为“利他”是在帮助别人,这是世俗人的看法。所以,人们常常去做一些慈善事业,或者去无私地帮助弱者。但从佛法的角度,这只是累积人天福报,无法成为解脱轮回的功德。佛教史上,禅宗的初祖达摩祖师,刚来中国时,梁武帝召见他,梁武帝在中国佛教史上是很有名的一位皇帝,他修建了很多寺院,为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做了很多事。但当他问达摩这样做有没有功德时,达摩祖师看着他高高在上的样子,膨胀的欲望和习气,淡淡地说:没有功德。相信这对虔诚信仰佛法的梁武帝有很大冲击,使他终于对佛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对一位佛法的修证者来讲,“利他”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修证、改变自己的欲望习气。比如,我们在路上见到一位乞丐,我们毫不犹豫地施舍了一点钱给他,这种施舍满足了“自我”的爱心、同情心、怜悯心等等的需要。但这还不是佛法的布施,佛法的布施要求行者在布施的同时,去掉的是自己的贪婪以及对金钱的执着,当然也有对被施者的爱。但更多的应该觉照到我们做每一件善行时,自己的起心动念是否真的很无私。这是修行者功德圆满的需要。所以,能够改变自己习气、欲望的行善才可累积功德,成为自己修证的助缘。

佛法对修证者行善有更高的要求,比如前边的布施,佛法的修证要求 “三轮体空”的布施,这是对佛法的见地要了解的人才可以做到的,即施者空、钱空、受者空。这样就是在布施的同时,已经证得“无我”。因“无我”,所以也无他。外境都是相对“自我”存在的。有些修证者认为,既然一切皆空,那我就不做了,但如果你自己仍然被物质区牵引,那所有的形式对你都是很重要的。把心中的善愿变成行为,对你才是“利他”之行。

当然,如果我们认为别人对我们的帮助是为了积功德而不懂得感恩,那就更是大错特错。有时动物都知道回报救他的人,何况是我们人类。感恩心是做人的一个基本品质。如果缺失感恩心,你在做人的品质上已经缺失了很多,又怎能从人成佛呢?拥有“爱心”的善行做多了,也会触动人的内心世界,使人愈来愈无私。虽然他并未将此上升到佛学修证境界,刻意为之,但他也是在积累功德。因为“无私”就是菩萨的品质,无私的人不太看重自己的利益得失,不会斤斤计较、算计等价交换,不会在做每一件善行时,一定要一个理由。

佛法中,大乘菩萨修证的“六度”即“六波罗蜜多”(“波罗蜜多”为梵文的音译,即“到彼岸”之意,意思是指由生死岸到涅槃岸。意译为“度”,指渡过,到达的意思),都可以累积功德,因为它是佛陀为彻底破除我们的“我执”而设立的。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六度”的意思即是解脱轮回的六种方法,行者需边修边能观其空性,才能称为解脱法门。即行者需要站在真空地带看自己所有的修证行为。

第一度布施波罗蜜多,是由布施入解脱门。布施所拥有的一切给需要帮助的人。如金钱、劳动、知识、微笑等等。修此布施法,没有目的,不求回报,布施完便不挂在心上。佛法中说“三轮体空”而施,即是指施者空、受者空、所施一切空。用此三轮体空来布施才是布施波罗蜜多,才能入解脱之门。否则,只是做人间善业,积累人天福报而已。

第二度持戒波罗蜜多,即是由持戒入解脱门。

大小乘的戒律很多,但对大乘在家行者来说,莫过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八个字。在人道,合乎于国情、道德规范、准则,利益众生的事即为善事,反之则为恶。

持“戒”的本质是通过行为的约束而收摄心性的放纵,从而逐渐洗刷贪、嗔、痴三毒。如果只重形式,心性上一点没有改变,也不叫持戒波罗蜜多。

佛教最基本的有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酗酒。

不杀生,并非单单吃素或放生就是不杀生。大乘佛法的每一个修证都与心性有关,如果人还有嫉妒、嗔恨,杀心随时会生起来。如嫉妒、嗔恨别人时,恨不得他死掉。虽然我们只是心中生起这样的念头,但如果有一天你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你就会将自己不喜欢或对自己的权力有威胁,让你嫉妒的生命彻底消灭掉。嫉妒、嗔恨、报复、贪婪都是杀生的因,人类的杀心不会因为吃素食就可以泯灭。

比如佛陀时代,佛的弟子们,因受持不杀生戒,所以,不敢打扫精舍。因为在打扫时,会伤到一些小虫子。但是害虫太多了,又影响他们的修行。佛陀告诉他们,打扫精舍只是清除污垢,心中并无杀生之念,所以,即使误伤小虫,也不能算破戒。我们也常常杀虫,比如当你被蚊子叮咬,好不容易找到它,并将其打死,等它血染墙面时,观察你心中瞬间升起的快意,这就是我们平时不易察觉的“杀心”。我们对它的死亡有快感,这就破了“杀生戒”,而不是除害虫。

不偷盗戒,是指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拿。这句话听起来并不难做,但是对心性方面,它并不仅限于财务,还包括情感、权利、知识、精神领域的一切。人的贪婪、占有欲、自私都是它的因。人的欲望永不满足,每一样喜欢的物品,人都想占为己有。我们想窃取这个世界的一切,来满足“自我”对名、利、情欲的渴求,偷心不死。

不邪淫戒,人类来自于性,情欲渗透在人类的每个细胞中,严格的划分,有爱、情、欲三个层面。欲是最低物质层面的满足,在生理上有刺激、快感就可达成。比如,嫖娼等。男女两人互不相识,只是见面就上床,床上游戏而已。情已涉及到男女双方的共识、理解、沟通等层面,惺惺相惜,情不自禁而发生两性关系。爱是更高层面的,爱是不管你爱的人爱不爱你,你都能够给予足够的宽容和谅解,甚至帮助而不求回报。当人的生命从情欲升华到爱的层面时,就不再邪淫。也许他仍需要情欲的满足,但他的身口意非常正。如果看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异性,就心旌摇荡,见一个爱一个,爱三天后又马上爱上另一个,甚至可以同时向几个人示情,语调暧昧,喜欢营造暧昧的氛围等等,这都是邪淫的因。邪淫可以让人心猿意马,心神散乱,无法保持正定。

不妄语戒,简单地说,就是不撒谎,诚信,不欺骗别人。人会为了维护自己的私心和利益而撒谎,也许你的谎言会对别人造成伤害,也许不会,但都算破戒。

不酗酒戒,就是不因为喝酒影响自己的正身、正意、正言,令自己心神散失。当然,现代修行者在佛陀的不酗酒戒里,也可以看到应该戒任何麻醉药和毒品。

    所以“持戒波罗蜜多”重点是行者通过诸行为检点到自己内心的不善,内心的贪、嗔、痴,从而马上警觉而改正,即“摄心为戒”。这才是大乘道入解脱门的“持戒波罗蜜多”。

第三度忍辱波罗蜜多即是由忍辱入解脱门。

“忍辱”并非是指对一切事、一切人都逆来顺受,任人欺凌不加反抗。而是面对这些欺凌你的人和所有你认为不平等的待遇和恶劣处境时,你心中能不起嗔恨。如果你心中已生起极大嗔恨,不管行为怎样做,是忍还是反抗,都已不在“忍辱波罗蜜多”。

“忍辱波罗蜜多”的“忍”有安住于一境,知其空性的意思。在任何环境中,心能不断观人空、法空,让自己从六根带来的分别觉受中解脱出来。有时即使愤怒,但其中并无嗔恨之毒,此即入解脱门。

如因孩子犯错,责骂孩子,虽有愤怒,但无嗔恨。如密宗诸佛像虽呈忿怒相,但他们因证入“空”性,所有的愤怒也是“真空妙有”,具有极大的加持力。

第四度精进波罗蜜多即由精进入解脱门

“精进”有多种方式。如一闻正法,即刻能放弃自己以前种种不善业,种种消耗时间、生命而且无益的俗务,而生起听闻学习正法之心,这也叫精进。

在修持佛法中,能忍则忍,能断则断,认真用心,每时每刻能端正修法态度。对上师布置的功课坚持不懈修证,不给自己找任何放松的借口等等,这都是“精进波罗蜜多”。

第五度禅定波罗蜜多即由禅定入解脱门,佛法的禅定分为几种:(一)四禅八定(二)阿罗汉的寂灭定;(三)菩萨的游戏三昧;(四)如来空定。

第六度智慧波罗蜜多经由禅定波罗蜜多而达成。

佛法中用“缘起性空”的思想来解释宇宙生成的一切,看人类的万事万物。你见到的万事万物一切都是缘起的,每个缘本质空。如:一张书桌,是由木板、钉子、木工等几个缘都具足时才产生的,然后起个假名叫“书桌”,而“书桌”的存在本质上是空的,是一个物质的“相”和“用”。而每个缘本质也空,也是由不同的缘具足而成。如木板是由树木、伐木工人等因缘具足才会出现,钉子是由制钉子的工厂种种缘具足才会造出来。这样讲是让人由此不执着“物质实有不变”的认知,破我们对物质实有的执着。

大乘佛法用“中观”来指导修证,使行者证入“缘起性空”的境界。“中观”是让行者在否定一个面的同时,也否定另一个面的真实,即“中道”行。如行者在开始修证时,很散乱是不对的。但如果静下来,认为“静相”是证入空性,也是不对的。要“空、有”不住,才是合于“中道”的。因为在物质区,我们只能看到事物的一个面,这是不合真理的。所以,我们修证要证入“真空区”,要合乎“真空区”看待事物的角度,生和死同时,静和动同时,一切即有即空,破我们“诸相实有”的认知。其实,圆证“中道”的行者已经突破“真空区”的盲区。

中观正见又称“无生见”或“中道”。是龙树菩萨在阐述论证佛“缘起性空”思想的基础上确立的,是指导大乘行者修证的最重要见地。

“中观正见”的要点是:大乘行者在修证成佛的整个过程中对任何事物境界不能执着两边,在否定一个概念或境界的同时,也要否定与此概念相反的概念和境界。

如行者在观修中,住于杂乱或执着任何身心内外的境界都不对。但如果住于一切皆无的寂灭境中,认为这就是佛说的性空之境,也是错的。即“空无”和“有”都不住,动和静都不执着。不执着二元对立的任一边的修证,(如修证中的观与所观、觉与所觉、照与所照等)即名“中道行”。其实,如果对立的两边都空,那也谈不上有什么“中”可言,“中道”只是方便说法而已。用“中观”的观修方法安住于“中道”,是大乘行者在初期观修法门中“意识”存在的一个最正确状态。

“中观见”又称“无生见”,是指一切心意识的内在境界和外现的境界以“缘起性空”的角度,都显现为本来无生,这已经突破了“真空区”的盲区。佛说:“众生是在无生处,妄见生灭。”本来无生,自然超越有无、垢净、生灭二边。本来无生,那宇宙的爆炸、一动全是幻境、假相,大乘行者在修证中凭此“无生见”才可以最终破“法身执”,进入如来果位。

大乘佛法还有另一个重要见地“唯识”来指导行者修证。在“唯识”中,宇宙万法都是心识的化现,这是站在刚刚进入“真空区”看事物,一切不过是心识的投影。而“真空区”的第一个层面包含的空相即相当于“唯识学”中的“阿赖耶识”。唯识通过阐述“心识”的化现万事万物的“相”来破我们对光音区、物质区、波动区以及真空地带的执着,使我们从诸相中了悟它们的虚幻。

佛法的修证号称八万四千法门,但几乎统摄在“止观”中。“止”即止息妄心杂念,“观”即观到真如实相。“止观”又称“观心”法门。

第一步:修行者上坐,观自己的念头川流不息,不断在心中生灭,但有一个觉知始终知道自己有杂念了、杂念少了或现在静下来了。我们把这个觉知叫观者。自己的杂念成为一位被观的对象,叫做被观者。念头本虚妄,本无生起的地方,也谈不上去灭它,观它就像海市蜃楼一般来临,生生灭灭,变化不定,虚幻不实,行者只需保存一个静静观照的状态就可。不要生起“消灭杂念”的心,也不被杂念或身心任何觉受牵引,如身体的酸、麻、冷、胀、疼等,这也是虚妄的,会不断变化,也属“心意识”的一部分。

行者在这样观照一段时间后,似乎修出一个观照者和被观照者。观照者如如不动,被观者生生灭灭,生起又消失。在日常行为中,即使自己喜笑怒骂等,也会觉得有一个观照者在那儿静静看着。这是观“心”法门的第一个阶段完成。

第二步:观者与被观者消失,因为行者见地不明,会以为如如不动的观者是“真我”,不断生灭的那个是“假我”。其实,行者的这个“观照者”是相对于处于生灭的“被观者”而建立的,“被观者”既是虚妄不实的,那“观照者”也是假的。观照者与被观照者只是修行者处于动、静对应的两个状态而已。但因行者在第一步的修持过程中,杂念已经很少,很多念头已基本不生,如果行者已到达极静的状态,而行者又不会住在静相上,那观者与被观者自然合二为一。行者自然实证“动静”二相不再分别的境界。

但很多修行者停在第一步不能自然进入第二步,这是杂念的“止力”未到达的缘故。如小乘行人在“四禅八定”中“止力”已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而大乘未有“四禅八定”的行者却不易破第二步。此时,建议用一些小法门,如持诵“六字大明咒”,让观者、被观者全部融入“六字大明咒”的音流中,即是身、口、意合一持诵,这样行者可暂时将“动静”二相合二为一。

第三步:行者进入第三步时,已很容易进入动静二相不分别的“大乘三摩地”状态,身心俱亡,但仍有执着,故动静二相并未消失,仍属“有相”范围。应在第三步中达到“动静”二相俱亡,了然不生。

第四步:从第三步过渡到第四步中间要有一个坐外功夫,即功德的建立(如布施、持戒、忍辱),如功德与功夫同时具足,大乘行者已进入光明海,破“我空”与“法空”,沐浴在诸佛菩萨的光明海中,而且观法界一切皆从光明化生,包括诸佛菩萨等皆从光明中化生,即有即空。此境界很像法身佛的境界,实证心、佛、众生无二无别。

行者在光明海中随光明即有即空,但这并非到达实证“空性”的境界。行者似乎已达“无所住”而生心,明了“妙有真空”,但“生灭”仍然在境界中存在。未破“法身执”,光明即“法身执”。

第五步:一切在定中如如不动,无生无灭,包括光明海或光中化生的一切。行者此时证到“无生”境界,因“无生”故观不到“灭”。因“无生”故无“成、住、坏、空”,行者进入如来空定,实证“如来”境界。

行者到第五步,大乘行者才真正断尽情欲,破尽“我执”,将“情欲”升华为大慈大悲,升华为博爱,才始觉将六道众生全部度尽。然后行者回归红尘之中,时时活在“当下”,身心随缘起用,有为、无为皆为利益众生。

在“止观”的整个修证路途中,仍然是在“中观”见地的指导下,从物质区到“真空地带”的移动(次第大概有观与所观空,觉与所觉空,照与所照空,圆照)。突破“真空地带”后,因为这几个区重叠在一个点上,所以修证者会觉得自己一直在原位未动,本来是佛,这是“禅”的境界。

修证之路,风景万千,不同根器的人有不同的幻境以及遇到的问题,所以最好有过来人的指导下修证。但现在指导实证的老师比较少,希望大家都能发愿去“以身证道,普度众生”。

最后愿把我们修证、讲法、学法的功德回向给法界所有有情众生,愿大家早日从六道轮回中解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