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间一尘的博客

欢迎光临本人YouTube频道(频道名:林泉晗禅):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个人资料
正文

《与马哈希对话录》对话二十四~二十七

(2020-04-24 14:11:15) 下一个

《与马哈希对话录》

 

Talks with Ramana Maharshi -Sri Ramanashram Publication

中文转自微信公众号 妙高峰上

(繁体出版名《对话真我》蔡神鑫译)

 

英文下载:

https://pan.baidu.com/s/1IErY7uLawtC79Tx6inyvJQ

对话二十四

193524

碧歌特夫人问:您为何喝牛奶,但是不吃鸡蛋呢?

尊者:饲养的牛产出的奶,多于小牛需要的量,而且奶牛也乐于放掉这些奶。

碧:母鸡也不能忍着不生蛋啊。

尊者:但鸡蛋里有潜在的生命。

碧:念头会突然停止,彼时“我-我”突然升起然后持续。它只在感觉中而不在理智中。是这样吗?

尊者:确实是的。念头必须停止,理智消失,“我-我”才能升起并被感觉到。感觉,而不是理智,才是主要因素。

碧:而且它不是在头里,是在胸部右侧。

尊者:应该如此。因为心在那里。

碧:我向外看时,它就消失了。应该怎么做呢?

尊者:必须紧紧持住。

碧:如果人在动中也始终记住这点,那此人的行为就一直都正确吗?

尊者:应该是的。但是,这样的人不会在乎行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人的行为是神的行为,因此一定是正确的。

碧:那为什么还要对饮食有种种限制呢?

尊者:你现在的体验来自所处环境的影响。若脱离这个环境,你还能有这样的体验吗?这体验是动荡间歇的,在它成为恒常之前,还是需要练习。饮食限制有助于重复此种体验。若已安住于真实,种种限制会自然脱落。此外,食物会影响识心,所以必须要保持食物的纯洁。

后来碧夫人告诉一名弟子:“我更强烈地感到他带来的震动,我也比以前能更容易地触到‘我’之中心。”

 

对话二十五

早些时候《自性-觉悟》*[Self-Realization》为第一本有关马哈希生平的书,用英文写作,于1930年出版。作者B.V Narasimha Swami为马哈希的弟子。《自性-觉悟》副标题为《马哈希的生平与教法》。]一书的作者纳拉辛哈斯瓦米问到:“我是谁?如何找到?”

尊者:这个问题要问你自己。身鞘*[annamaya kosa 五鞘之一。五鞘又名五覆,由粗糙的物质要素(anna)、生命力(能量、气prana)、意(manas)、识(vijnana)和乐(anada)构成。这五鞘因而得名为:身鞘、气鞘、意鞘、识鞘和乐鞘。这五鞘重叠覆盖在真我(atman)之上,就如剑鞘一样。]与其功能不是“我”。

更往深问,意鞘*[manomaya kosa]及其功能不是“我”。

接下一步就是问:“这些念头从哪里升起?” 念头自发出现,或者是肤浅的,或者在思维分析,都在心智中运作。那么,是谁在觉察它们呢?存在念头、念头清晰的内容和念头的运作,这些对个体而言都变得显而易见。

这样分析得出的结论就是:作为觉知念头存在及相关后续的觉知者,人的个体感才运作得起来。这种个体感就是自我,或人们所说的“我”。识鞘*[Vijnanamaya kosa:识鞘、识所成身。智性所积聚。只是“我”的外鞘,并不是“我”本身。

那么进一步参问:“谁是这个‘我’?这个‘我’从哪里来?”在睡眠中“我”没有觉知。随着它升起,睡眠也同时转为梦境或清醒状态。先不去管梦境。在现在清醒的状态时,我是谁?如果“我”源于睡眠,那么“我”在睡眠时应该被无知覆盖。这样一个无知的“我”,不可能是经文所指的,也不可能是智者许可的。“我”超越“睡眠”;“我”必须在此时此地,无论睡眠还是梦中都在,却不带有这些状态的特性。因此,“我”必须不被任何状态限定,是这三种状态的基底(超越乐鞘*[anandamayakosa:乐鞘、梵之赐福所成身。])。

简单来说,“我”超越五鞘。然后,去掉了所有非自性的,还留下的就是自性,也就是“存在-觉性-大乐”。

弟子:要怎么了知、怎样觉悟这个自性?

尊者:超越当前的相对层面。某种抽离的存在似乎觉察到有别于自己的事物。也就是说,主体觉察到对境。观者(在梵文中)是d?ik, 所观是d??aye

这两者背后必然隐含着一个整体,作为“自我”升起。这个自我具备能觉(cit)的性质;而无觉的对境(acit)只是能觉的对立面。因此,隐含着的那个本质是和主体同性质的,而不是与对境同类。寻找观者,直到所观消失,观者会越来越精微,直到只有绝对的观者独存。这个过程就叫做所观消融(即对境世界消失d??ayavilaya)。

弟子:为什么要消除所观的对境呢?难道让对境保持现状,就不能证悟真谛了吗?

尊者:不能。消除所观表示消除对主体和对境的区分认知。对境不是真实的。一切所观(包括自我)都是对境。消除非真实的,实相留存。在绳子被误认为是蛇时,只要去除“绳子是蛇”的错误认知,真相就显露出来了。没有这种消除,真相不会出现。

弟子:什么时候能做到所观消融?要怎样做?

尊者:当名为识心的相对主体消除时,所观消融就完成了。识心是主体和对境的创造者,也是造成二元观念的原因。因此,它造成了“自身是有限的”这个错误见地,以及这个而不幸。

弟子:这个识心是什么?

尊者:识心是生命显现的一种形式。一块木头或一个精巧的机器都不会被称作识心。生命力展现为生命活动,同时也展现为觉知现象——也就是识心。

弟子:对境和识心之间是什么关系?识心是否和不同于自己的东西接触,比如说世界?

尊者:世界在清醒和梦境中被“感觉到”,或者说世界是觉受及念头的对境,都是识心的活动。如果在清醒和梦境时没有这些活动,就不会有“觉察”,也不会推断有“世界”。熟睡时没有这些活动,“对境和世界”也不存在于我们的睡眠中。自我从熟睡中兴起,创造出“世界的真实情景”,而这种“真实”也会在熟睡中消失,或被恢复了本性的灵魂吞没。世界的兴起和消失就像是蜘蛛吐出轻薄的丝然后又收回。这里说的蜘蛛隐含在所有三个状态——清醒、梦境及熟睡中。这只蜘蛛在人称为真我,在(被认为源于太阳而生的)世界则称为梵(究竟之灵)。在人之内的和在太阳中的是一样的。*[见泰迪利耶奥义书 II.8III.10.4 (梵:Sayas chayam purushe |yas chas avaditye| sa ekah):(在)这低处、人之中的,和(在)高处、日之中的,是同样的。]

当自性或究竟之灵不显现也不活动时,就没有相对的各种二元,也就是没有主体也没有对境,没有观者也没有所观。如果继续参问识心本身展现的究竟原因,就发现识心只是真谛(又名真我或梵)的展现。识心被称为精微身(sukshmasaria),“灵魂(jiva)”表示个体灵魂。灵魂是增强个体感的要素;所说的个人认同就是灵魂。念头或是识心可说是灵魂的一个层面,或者说是灵魂展现自身的一种方式——比这种展现更早的阶段或层面就是植物性生命*[植物性生命指血脉流动,消化吸收这些器官功能。类似植物人的那些肉体机能。]。识心总被看成是与某种非识心的或者说与物质有关,或者说以这些为基础而活动,从来都不是自主独立的。因此识心和物质总是共存的。

 

对话二十六 

弟子:我们怎样才能明白识心的本质,其究竟原因是什么,或者说识心是什么的展现?

尊者:把念头按照价值来排序,其中最重要的念头是念,这个认同个体的想法或念头是其它所有念头的根源,因为任何想法或念头只能是作为某个的念头才升起,且不视为能离于自我而独立存在。自我也就因此呈现出念头的活动。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只是对于第一人称才出现的,因此也只有在第一人称出现后才能升起。三者看起来同时升起、沉落。那么就来追溯或个人认同的究竟原因。

 之想法是对一个具形的自我而有,也必须同某一肉身或器官相关。它是否在身体里有个位置?或是和某个特别的点有特别联系?就像是说话或恋爱的中心在头脑中那样,在头脑里、血液里或是内脏里有个中心?念头生命被视作是在头脑和脊髓中进行,血液循环带来充分混合的空气和养分,继而转化成了神经物质,供养头脑和脊髓。因此,植物性生命——包括循环、呼吸、养分等等——或生命力被说成是(或存在于)器官的核心或精华。因此识心或许也被视作是生命力的展现,而生命力也被认为居于心中。

弟子:那么现在要消除识心,发展直觉以代之。是否可以说,这是两个分开的阶段,但可能有一个既非识心亦非直觉的中性地带?还是说,要让识心活动消失就必然需要觉悟自性?

尊者:对实修者(abhyasi)而言,存在两个分开的阶段。有一个中性地带包括睡眠、昏迷、晕厥、等等,其中既不存在识心运作,亦非自性的觉性朗照。

弟子:先来看第一阶段,如何消除识心或者说如何超越相对的觉知?

尊者:识心本质上就是不停息的。先让它从这种不停息中解脱出来,使之平和,离于散乱,训练它向内看,形成一种习惯。可以通过忽略外部世界,以及移除障碍识心平和的事物来完成这点。

弟子:如何令识心脱离这种不停息的状态?

尊者:外部接触——即与自身之外的客体接触——令识心无法停息。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对非自性的失去兴趣,即离欲心。*[梵文vairagya:为追求解脱,不再对世俗感兴趣,甚而彻底放弃物质世界喜乐的修行。最上之离欲者,脱离一切可见及随闻之对象,而神我独存。离欲之要,为于一切对象事物真见其实相。(汤用彤《印度哲学史略》)]然后就会形成向内看和专注的习惯。其特征是对外在感知、内部机能等的控制(撒玛,达玛等等 *[商羯罗在《梵经注》中所列吠檀多弟子的六种条件,即六成就(Shatkasampatti)1.撒玛(sama) 制念 2.达玛(dama) 制感3.乌帕拉蒂(uparati)息感 4.提提克沙(titiksha) 不被情感波动,离欲5.奢拉都(shraddhu) 信仰 6. 三摩达那(Samadhana)止观。]),最终归入三摩地。

 

对话二十七

弟子:这些[指上一章对话中识心消除的内容,马哈希的回答是形成向内看和专注的习惯,最终进入三摩地”]都要如何来练习?

尊者:对外部现象倏忽而逝的本质进行考察而离欲。因此,参问(vichara)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能自动持续参问时,便不会在乎财富、名声、舒适、欢愉等了。而念也在参问中越来越清晰。的源头是最终的目标——心。

如果求道者的根器并不适合参问法(vicharamarga),就须向某个理想对境生起虔信心,可以是神、上师、普遍意义上的人性、道德法则,甚至可以是关于美的想法。当某个对境占据了求道者的心,其余的执著就变弱了,即离欲心增长了。与此同时,对那个理想对境的执著也在同步增长,最终稳固不动。因此无论是否有各种净观或直接的助缘伴随,心一境性*[Ekagrata 心一境性。字面意义为一(eka)专(agga)之境(ta)。按《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为七种定的一种:“…谓摄心一境,策励正勤而修习,即将心集中于一对象之意,为定之自性。又按《阿毗达摩概要精解》,为七种遍一切心心所(触、受、想、思、一境性、名法命根、作意)之一,指心与目标结合为一境,虽然在禅那时作为禅支时变得显著,但阿毗达摩论师认为即使是最基本的心,也有令心专一的能力,执行把心专注于目标的作用。一境性的特相是不散乱;作用是统一相应法;现起是平静;近因是乐。]也不为所察地同时增长。

当求道者既无法参问也无法生起虔信心时,或者可以尝试一种天然的镇静剂:瑜伽调息*[Pranayama:直译为气(prana)的扩张(yama)。]这又名瑜伽法(Yogamarga)。生命垂危时,所有的关注都只围绕一个点:救命。若屏住呼吸,识心就不堪(也不会)跳向它的宠物——外境。那么只要还屏着呼吸,识心就得到了休息。所有的注意力都只在呼吸或调节呼吸上,其余的兴致都消失了。此外,激情总是伴随着不规则的呼吸,平静与幸福则伴随着缓慢而规则的呼吸。突然迸发的喜悦和突然迸发的苦楚实际上一样痛苦,都伴随着紊乱的呼吸。真正的平和才是幸福。欢愉不能带来幸福。如同刀锋因磨砺而锐利,识心也因练习而进步,变得更精细。然后识心就能更好地处理内在或外在的种种问题了。

若求道者根器暂不适合前两种方法,而条件不允许采用第三种方法(比如由于年纪的原因),他就得尝试事业道(karmamarga)(做善事,比如社会服务)。他的高贵天性会变得愈发明显,也会越来越趋向非俗世的欢愉。他的小我变得没那么坚固,有机会可以扩展其优良的面向。这个人也变得能适合修行前述三种方法之一了。并且就用这个方法,他的直觉也会得到发展。

弟子:用一串相续念头或一系列问题是否可以引发自我催眠?难道不是应该简化到一个点,来分析不可解析的、基本的、被含糊感知且不可捉摸的么?

尊者:是的。实际上就像是凝视虚空,或凝视耀眼的水晶或光。

弟子:识心能否专注在那个点上?要怎样做?

尊者:若识心是散乱的,就立刻发问:这些散乱的念头是对谁升起的?这能令你立刻回归到这个点。

弟子:识心能在心里停驻或被留住多久?

尊者:通过练习,这个停留期会延长。

弟子:这个停留期结束时会发生什么?

尊者:识心回到现下的庸常状态。觉察到的繁杂现象代替了心中的完整统一。这称为向外的识心。而向心的识心则被称为休憩之识心。

弟子:这个过程是理智上的,还是说主要表现为感觉的呢?

尊者:后者。

弟子:当识心在心中时,为何所有的念头都会停止下来?

尊者:因为愿力,加上对上师所开示的真理具有强大信心能带来这个效果。

弟子:这个方法有什么好处?

尊者: 战胜了意愿——专注力得以发展;二 战胜了欲望——离欲心得以发展;三 功德的行持增强了——视一切平等(samatva)

弟子:为什么要通过思维一个不可思维的点来进行自我催眠呢?为什么不通过其他方法,如凝视光线,屏住呼吸,倾听音乐,倾听内在声音,持诵唵音*[梵文Pranava:专指音。唵音代表具形的梵。文中所指是一种将识心专注在音上的传统禅修方法,故名唵音瑜伽。]或别的咒子?

尊者:凝视光线会令识心呆滞,造成暂时的僵硬,却不能保证恒常的利益。而控制呼吸也只是暂时麻木了意愿。倾听声音的效果类似——除非咒语是神圣的,能确保更高层次的力量来帮助净化、提升念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